APP下载

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团队衔接模式初探

2016-04-10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

少先队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共青团员入团少先队员

□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 何 娜

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团队衔接模式初探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何娜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育新学校坐落在美丽的育新小区里,是一所十二年一贯制的学校。学校党政领导非常重视少先队和共青团的工作,将其列入了学校三年发展规划。我校少先队是北京市星星火炬奖获得者,共青团也曾获得北京市优秀团组织称号。在小学部,有很大一部分的少先队员直接升入本校中学部接受团组织教育。通过调查问卷,他们中很多队员在小学阶段并不知道什么是共青团,对团的了解与认识也非常浅薄。鉴于此,学校少先队与共青团组织联手,共同提出以“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团队衔接模式初探”为研究内容的课题,努力探索团队衔接工作的新模式。

一、我们的目标

1.在小学高年级阶段进行共青团教育,培养少先队员对党、团、队组织衔接的意识,增强对共青团的了解和情感,激发他们到中学后加入共青团的美好愿望。

2.总结小学进行共青团教育和团队衔接的经验,发现一些带规律性的问题。

二、我们的行动

1.“光荣啊共青团” 团知识系列讲座

通过手拉手活动,聘请优秀的共青团员(第一批团员、团干部)担任少先队的“知心辅导员”。开展“我是团员小讲师”的活动,请他们走入少先队员当中,讲解团章、共青团的知识,介绍共青团的历史,使少先队员对共青团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与认识。

团的基本知识教育。以团章和团校教材为内容对全体队员们进行系统的团知识培训,让队员们了解共青团的光荣历程,认清共青团的性质和任务。在团课中,回顾队的知识,渗透党的知识,比如讲团旗、团徽、团歌时,可以让学员回顾一下队旗、队徽、队歌,再讲一些党旗知识。团校必讲内容应该包括团的发展历史、基本性质、任务、团章内容、如何写入团申请书、入团过程等。

分小队进行活动(一个中队6个小队),通过比、学、赶、帮、超等灵活的形式,检验共青团知识的学习。组织队员探究式活动,让队员自己去搜集、访问、讲解、亲近一些历史、现代、身边的优秀共青团员,初步了解什么是共青团员。

2.系列活动之二——“我要做光荣的共青团员”

每年六一,我们召开初一离队入团、小一入队仪式,批准一批优秀的少先队员加入团组织,同时迎来一年级的入队仪式。(初一、小一、四1、四3参加)

全体初一年级老队员摘下领巾,请中队辅导员和任课教师亲自为新团员带上团徽,并进行集体宣誓,对全体团员提出要求和希望。他们亲手为一年级的小弟弟、小妹妹戴上鲜艳的红领巾,表示星星火炬、代代相传。

通过小队活动,大力宣传初一共青团员中的典型事迹,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从爱党、爱团、勤奋学习等方面对少先队员进行教育。每个小队向一个团员学习,从典型人物身上着手,使队员明白:优秀的团员离队员并不遥远,就在队员身边。

家长积极参与,走入中队、小队,讲述家长们入团时的情景,拉近距离。

模拟写入团申请书。通过丰富多彩的团队主题教育活动,使少先队员们深刻感受到共青团组织的温暖,自觉自发地产生加入共青团的想法,在团员的带领下,模拟写入团申请书。团员、队员互换礼物。

三、我们的成效

1.进一步深化巩固了队员对党、团的理解和认识

开展“团队拉手跟党走,朵朵花儿向太阳”主题联合中队会。2012年11月1日,以“团队拉手跟党走,朵朵花儿向太阳”为题,结合即将召开的党的十八大,在育新学校多功能厅,小学五(1)、五(3)两个中队和初二两个班级手拉手召开了一次联合主题队会。

这次联合队会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生动、庄严的表现形式,使少先队员明白自己与共青团、共产党的关系。引导他们认识到党是阳光,给我们带来光明、温暖和力量,增强队员对中国共青团、中国共产党的热爱。同时,进一步启发队员知道自己是祖国的花朵,要沐浴阳光雨露,从小热爱党、崇敬党,听党的话,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做“党的好孩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报答党的关怀。

开展“团队携手前行,长城放飞梦想”主题队日活动。2013年10月13日,在少先队建队纪念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以“团队携手前行,长城放飞梦想”为题,我们小学六(1)、六(3)两个中队和初一年级六个班级、初二年级两个班级来到了八达岭长城,在长城上召开了一次生动活泼的主题队日活动。

这次主题队日活动的主要目的是通过生动、庄严的表现形式,使少先队员明白自己与共青团的关系,增强队员对中国共青团的热爱。同时,进一步启发队员迈好青春第一步,向青年团员学习,从小树立心中的梦想,做一个怀揣梦想的孩子,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在这两次主题鲜明的少先队、共青团合作的活动中,我们利用本校的优势,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的模范带头作用,通过大手拉小手、团带队,既让小学队员易于接受,又加强了中学共青团员“全团带队”的责任意识。队会过程高度尊重少先队员与共青团员的主体地位,组织每个队员与一个团员手拉手,主动地、合作地参与到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中,使他们都能够获得直接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在队会的准备和实施过程中,加强了本校共青团与少先队组织之间的联系,提升了共青团“全团带队”、少先队“依靠团组织”的理念,这将对我校的团队工作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2.团员队员的双重身份得以体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初中少先队与共青团并存的环境中,我校实行团的教育与发展向初一扩展,队的教育与建设向初三延伸,将队员离队时间推迟到初三,年满13周岁,不满15周岁的队员入团后保留队籍不离队,成为光荣团队员(也可兼任队干部),通过推优入团,留队带队,使团队员的双重身份得以实现。

课题实施后,我们大胆地让七、八年级的团员充实到中队中去,利用他们以往的活动经验和心得,为队员们讲述团、队知识,做他们的小辅导员,小辅导员既是团员也是队员,利用双重身份,加强了团队员之间的联系。通过当小辅导员与队员们手拉手,使队员们更加深刻地了解团、队的知识,提高团队员们的综合素质,增强团队组织的号召力、凝聚力、亲和力。我校还在七年级组建中队团支部,七、八年级组建联合团支部,开学初在各中队、团支部组建完成之后,举行了七、八年级团支部与小学六年级少先队结对仪式,从而加深团队衔接的紧密性。

猜你喜欢

共青团员入团少先队员
少先队员永向前
少先队员永向前
“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名单(共五百〇五人)
追授“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名单(共15人)
入团理财需“审”“慎”
新时期国有企业共青团员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思考
少先队员
永远的少先队员
入团感受
最重要的是思想上入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