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少年“时刻准备着”

2016-04-10少年日报

少先队研究 2016年5期
关键词:记者团石榴花办报

□ 《少年日报》小记者团

新少年“时刻准备着”

□ 《少年日报》小记者团

DADIDI DADIDI DADADADIDA

新中国的新少年 肩负重担向前进

一二三四不后退 努力建设新中国

新中国的新少年 加紧学习新学问

追求真理和正义 做个民主先锋军

这是1946年2月16日刊登在《新少年报》创刊号上的《新少年进行曲》。这首歌曲吹响了上海地下党开辟、领导上海儿童运动的号角。70年前,革命前辈创办了《新少年报》,开展了“新少年”教育的革命实践。1985年,当代少先队员,继承前辈的光荣传统,开办了上海市红领巾理事会的机关报——《我们一百万》报,它也是我们《时刻准备着》的前身!

诞生在血与火的战争年代的《新少年报》有“心系国家,以国家兴亡为己任”的光荣传统。《新少年报》的创始人、主编蒋文焕爷爷,就是当代“小报人”最崇拜的“全能王”。他集创作、写作、绘画等众多能力于一身开展办报。在艰苦的斗争环境下,蒋文焕爷爷自名“哈哈大王”,编唱着“小朋友哈哈,老头儿哈哈,老老少少都哈哈”的歌曲和小读者们“见面”。为了让孩子们明白是非,“哈哈大王”采用童话形式创作了《小孙周游列国》,用了10个小“噱头”吸引大家关心国家大事;为了鼓励大家和坏分子英勇斗争,“哈哈大王”策划出版了连环画《石榴花》,塑造了名叫石榴花的女孩子智斗歹徒的飒爽英姿……

《时刻准备着》的当代“小报人”在办报实践中,也始终以坚持“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我们每周会在少年报社老师的指导下,讨论发生在校园内外的新闻选题;在国家教育改革的进程中,小记者采访了全市17个区县的教育局局长,了解教育发展的明天;在世博会召开期间,每天有一名小记者走进世博园,完成“世博接力报告”;在每年上海“两会”期间,小记者组成场内、场外记者团,采访市领导、代表委员,发出少年的声音;全国少代会中,小记者带着我们的报纸和红领巾小提案来到北京,和全国的少年队员代表交流,并发回最鲜活的报道;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小记者兵分四路“重走长征路”,寻找历史的遗迹、发掘新时代的长征精神。

集多种能力于一身的“哈哈大王”蒋文焕等主创人员是《新少年报》永恒的丰碑。今天的“小报人”立志向老报人那样,培养“全面出击”的综合采编素养,成为复合型的“小报人”。《时刻准备着》还继承了《新少年报》的另一个传统——既办报纸,又搞活动。上海少先队的重大活动都是通过《时刻准备着》报道并“吹响活动的队号”!

“新少年”教育开展了三大运动:“石榴花运动”——像石榴花那样,爱受苦的人,勇敢地与坏人作斗争。“小先生运动”——照陶行知先生说的去做:“即知即传人,不做守知奴”。“模范少年”运动——做爱国家、爱学校、爱师长、爱同学、爱自己的好少年。现在每年,《时刻准备着》编辑部都参与协办“上海市十佳少先队员”评选活动,并且开创了自己的“品牌”活动——上海市少儿新闻大赛,为全市少先队员展示才华、锻炼能力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办报育人,活动创新。《时刻准备着》的小记者、小编辑活跃在这座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为了继承《新少年报》人的革命传统,为了祖国的未来,时刻准备着,迎接新的挑战!

(本栏责任编辑 杨江丁)

猜你喜欢

记者团石榴花办报
石榴花儿开
“政治家办报”概念的百年演化与话语创新
白宫记者团专机因蝉延误近7小时
新媒体背景下的红领巾记者团实践探索
融媒环境下传统时政新闻创新路径初探——以《百姓记者团》为例
石榴花
对树立“开放”办报理念的几点思考
办报真头痛
石榴花开
石榴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