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情的回忆 永恒的纪念

2016-04-10上海市黄浦区复兴中路第二小学大队辅导员

少先队研究 2016年5期
关键词:深情伯伯少先队员

□ 上海市黄浦区复兴中路第二小学大队辅导员 郑 斌

深情的回忆 永恒的纪念

□ 上海市黄浦区复兴中路第二小学大队辅导员 郑 斌

2005年的“六一”,还是中队辅导员的我,第一次和队员们一起观看了影片《地下少先队》。影片中的一个画面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地下少先队的孩子们把被查封的《新少年报》改为墙报在学校出版,把革命的道理传播给同学们。从那一刻起,队员们对“地下少先队”,对《新少年报》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纷纷询问当年的地下少先队员如今在哪里。当我们得知《新少年报》当年的办公地址就在学校附近的自忠路355号时,更是感到欣喜和激动,寻访“地下少先队”的想法油然而生。我校以“探寻红色起点增强队员意识”为切入点,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组织了一批优秀的少先队员担任本次活动的前方小记者,通过采访调查,了解了那段光荣的历史,认识了当年勇敢机智的地下少先队员,从他们的身上我们加深了对“先锋”一词的理解,看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和勇于奉献的民族精神!

第一站,队员们带着想知道、想了解、想探讨的问题,前往原地下少先队负责人之一——段镇伯伯家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访问。段伯伯知道我们的来意后,便打开了话匣子,回忆起当年地下少先队建立的背景、目的、领导人等情况以及《新少年报》编辑、发行工作情况和组织开展的“石榴花运动”“小先生运动”等。在采访中,段伯伯起身拿出珍藏多年的《新少年报》的复印件、《地下少先队的摇篮》等书报给我们展示作介绍,我们也从段伯伯处了解了其他一些地下少先队员的近况,并确定了下一个采访对象,准备近期登门寻访,收集更多的史料。

第二站,我们与当年地下少先队员章大鸿爷爷进行访谈。我们来到了章爷爷的家,章爷爷曾是《新少年报》的一名通讯员,后任《大江南北》杂志的主编,也是首批地下少先队“铁木儿”团的一员。一走进他的家,我们发现他那不到20平方米的小屋里堆满了书和报纸,使他本来就非常小的家变得更小了,那一个个故事、一篇篇文章都在为我们讲述着那一段段尘封的往事。整个采访活动对我们触动很大。在采访过程中,队员们都听得很认真,不时地做着记录,还提出了许多问题,逐渐了解到地下少先队员那为国奋斗、顽强不屈的精神,敬佩之情油然而生,纷纷表示要学习地下少先队员的精神,克服学习上的困难,为祖国的美好未来添砖加瓦!

为了再现那段光荣的历史,我们还请来了当时《新少年报》的支部成员祝小琬奶奶。在祝奶奶和章爷爷的帮助下来到了自忠路355号,寻访考证当年的新少年报社办公旧址。80多岁高龄的陈奶奶在得知我们的来意时,显得特别激动。原来她在这里居住了60年,也依稀记得当年的情形。但是她万万没想到这里就是《新少年报》的办公旧址,只记得当时居住在这间屋子里的人很忙、很神秘,经常工作到深更半夜。

今年正值《新少年报》创刊70周年,我校的寻访活动在岁月的积淀中已形成特色,成为学校的传统教育活动,认真做到“五个一”,即观一部影片《地下少先队》、参加一次考察革命遗址或采访身边的优秀少先队员、讲一个少年先锋的故事、写一篇学习的体会、为集体或他人做一件好事,努力争获“先锋章”。鲜艳的红领巾飘扬在我们胸前,深情的回忆和永恒的纪念铭记我心!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每一个少先队员的理想、信念都不会变!70年过去了,我们的少先队员们依然在红领巾的带领下不断传承发展着。难忘历史,难忘爷爷奶奶们深情的回忆;难忘历史,难忘我们对《新少年报》的永恒纪念。

猜你喜欢

深情伯伯少先队员
帮牛伯伯围栅栏
深情
“伯伯”叫错了?
少先队员永向前
少先队员永向前
深情的告白
和甘伯伯去游河
大象伯伯的话
少先队员
我有深情抛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