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学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的建议
2016-04-10杨守菊
杨守菊
(山东省东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257091)
生物学是一门体现生命教育的“显性”学科,在这门充满生命色彩的学科中,蕴藏着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对培养人的“生命意识”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生物学教学中,我们探索将生物学知识、技能的教育与生命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把关注生命的理念贯穿到生物学教学的各个方面和所有环节中去,以帮助学生认知生命的伟大与崇高,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形成对生命的敬畏和热爱意识,正确地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和危机,提升应急避险和安全能力,实现健康愉快地成长。
1着眼成长,厘清生命教育内涵
中学生正处于人一生中的青少年时期,这不仅是一个人生长发育最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学习知识、开启智慧、完善人格、形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阶段。同时,也是容易滋生心理困惑、发生心理问题、产生心理障碍的危险时期。因此,帮助学生顺利地度过青春期,使之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的意识,就成为生命教育的重要任务。作为基础教育中的生物学教学,理应担当起进行生命教育的重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使学生能够善待生命、完善人格、健康成长。
1.1 尊重生命的意识 首先,生命对于一个生物个体而言只有一次,要使学生认识到生命在大自然中孕育与生存的艰难,体会到生命的珍贵;其次,让学生正确认识生命既具有共同性,又充满独特性和差异性,进而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引导学生欣赏自我的独特;第三,让学生正确对待生命现象,既认识生命的伟大与崇高,又认识生命的脆弱;第四,认识人类之外的其他生物和人类一样都是一个个生命的有机体,每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1.2 和谐相处的意识 所有生物都生存于种群之中,种群内不同个体之间具有广泛的互助关系,对于生物的生存和繁衍十分有利,人也不例外,培养学生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能力,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不仅如此,生物与环境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只有保护好所有生命所依存的自然环境,保持其安全性和自然性,才能维持人类自身的稳定并得到发展,从而培养学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1.3 主动适应意识 自然界的每种生物都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适应是生物的生存之道。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生物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生物的形态结构与生活习性相适应等基本观点是生物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与之相对应,增强学生主动适应复杂社会环境的意识,学会尊重他人与关心他人,培养其社会责任感,也成为生物学教学的重要目标。
1.4 自主自强意识 人既是自然界众多生物中的一种,但也是唯一能创造自己,主宰自己命运的生物,每一个人都应该不依附于任何人,都应该对自身的生存方式和发展道路作出自主的选择,并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1.5 安全保健意识 生命能够来到世界上是一个极偶然的机会,每个生命个体都要经历出生、成长、衰老和死亡的过程,生命是极其短暂和宝贵的,珍惜生命,远离疾病,才能诠释生命的价值。在生物学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健体意识和保健意识,能为他们一生的健康生活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挖掘教材,滤析生命教育因子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及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最关乎生命的。生物学教材中随处跃动的生命教育因子赋予了其独特的生命教育优势。教学实践中,通过深入研析课程标准,认真滤析生物学教材中的生命教育因子,找准生命教育的“生长点”,积极与生命教育碰撞,努力探索生物学教学与生命教育的深度融合,将使生物学课堂饱溢浓郁的生命情怀。
例如,在“安全用药”一节中,从中滤析出的生命教育因子是:关注用药安全,帮助学生获得安全用药的基本常识,养成科学用药的良好习惯。这是对学生开展生命教育的一项实实在在的行动。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和生命教育的契合点,可采用尝试体验法教学,以“学生生活实际的案例”为主线,用两个“学生体验活动”为侧线开展教学。
(1)我会安全用药 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家里的药品包装盒,课上引导学生学会区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OTC),学会阅读药品说明书,如药物的主要成分、适应症、用法与用量、药品规格、禁忌症、注意事项、生产日期、有效期、贮藏条件等内容,从而使他们能更科学、更规范地依照药品说明书安全使用药物,培养其安全合理用药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安全用药的常识,例如,安全用药的注意事项、过期药品的处理方法、干吞药物的危害及一些常用药物的贮藏方法等。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和归纳等体验活动,初步树立安全用药的意识,掌握安全用药的方法。
(2)配置家庭药箱 组织学生课前对家庭成员健康状况进行调查,课堂上尝试配置适合家人实际情况的家庭小药箱或旅行小药箱,并了解小药箱在及时处理紧急伤病中的重要作用,引导他们在生活中自觉养成经常整理药箱,正确清理过期药品的良好习惯,同时增强他们关心家人、关注家人健康的责任感。
3透视素材,解读生命教育密码
生物学教材中的许多素材能够引发生命感悟,帮助人们洞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教学实践中,努力挖掘生物学知识的价值,以此引导学生塑造优良的品质,启发学生珍爱生命、升华人生,可帮助学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健康成长。
例如,学习“木本植物茎的结构”时,联系树瘤的形成,通过树木的疤痕是伤口愈合后留下的,但疤痕处的木质更致密、更坚硬、更结实的生物学现象,揭示出挫折和失败是成长中失意的事情,但跌倒后重新站起来的人更坚强,更勇敢等,激励学生勇于面对挫折和失败;针对青春期的学生叛逆心理严重,喜欢标新立异的现象,结合鱼类保护色的学习,通过概括“自然界中所有的鱼都是背面颜色深、腹部颜色浅,这是保护色。这样的体色有利于隐藏自己,不易被敌害发现。倘若要标新立异、执意逆反,让背面颜色变浅,腹面颜色变深,不仅捕获不到食物,还会被天敌捕食” 等,引导学生珍视自我、悦纳自我、完善自我、提升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