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光雾山-诺水河世界地质公园的价值与意义

2016-04-10郭建强

四川地质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核心价值可持续发展

郭建强

(四川省地矿局四○二地质队,成都 611743)



四川光雾山-诺水河世界地质公园的价值与意义

郭建强

(四川省地矿局四○二地质队,成都 611743)

摘要:通过《四川光雾山-诺水河世界地质公园》的区位条件分析、剖析出公园地质遗迹的核心价值,表现在大陆造山带理论和蜀兽目动物的发祥地、一部能读懂地球的书、南北喀斯特界线上的明珠、世界物种基因库、独特而深厚的米仓古道文化等,这些遗产具有美妙的美学价值和旅游功能,通过建立世界地质公园,更有利于对地质遗迹的保护、科普教育和旅游开发,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世界地质公园;核心价值;可持续发展;光雾山-诺水河

四川巴中的光雾山-诺水河,以丰富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光雾山岩浆杂岩体及完整的盖层剖面、滩潭瀑组成的水体景观等为核心的地质遗迹资源,于2009年取得国土资源部授以国家地质公园资格,2012 年12月被国土资源部批准命名为国家地质公园,对地质遗迹资源进行保护和开发利用。

2015年11月17日上午11点,在法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大会正式批准新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地球科学与地质公园计划(IGGP)”及有关章程和指南,并将已有的所有世界地质公园纳入该计划,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

至此,世界地质公园与世界自然遗产、世界人与生物圈一道,构成当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旗下的三大品牌。这这进一步彰显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具有国际价值意义地质遗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重视和决心,必将促进各国政府利用世界地质公园这一品牌不断地加大对地质遗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为响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这一计划,近日四川省巴中市政府启动了《四川光雾山-诺水河世界地质公园》申报程序,全力以赴申报世界地质公园。

1 公园所处特殊位置

四川光雾山-诺水河世界地质公园位置,打开中国版图,公园即处于版图的中心区域,属川、陕、甘三省交界处,行政管辖属四川巴中。面积1 686km2,海拔510~2 500m,最高峰为米仓山主峰-光雾山,海拔2 507.6m。公园也是中国南北地质、地理、生态环境过渡带与东西地质、地理、生态环境过渡带的交汇中心,更是地质景观、人文景观和生物景观多样性交汇的中心。独特的区位,造就了奇特优美的密集性景观资源和高原始度的生态环境。

2 公园的核心价值

四川光雾山-诺水河世界地质公园内的地质遗迹有6大类11类16亚类187处景观,与配套的人文景观和生物景观,经全球对比分析,其核心价值表现为:

2.1公园是大陆动力学研究的热点地区,是大陆造山带论理和蜀兽目动物的发祥地

公园位于我国东西向的昆仑-秦岭-大别山中央造山带与纵贯中国腹部南北向的贺兰山-六盘山-龙门山-康滇地轴巨型造山带近直交的十字形构造带中心,属米仓山造山带。受四个方向挤压应力轮流作用,各种构造形迹保存完整,连续而典型,科研程度高,是研究扬子陆块北缘与秦岭造山带、龙门山造山带和大巴山造山带之间的构造转换关系,以及大陆动力学最典型的区域,为世界瞩目,是我国地质学者建立C型(中国型)俯冲造山带论理和蜀兽目动物的发祥地。

2.2公园是一部内涵丰富的能读懂奇妙地球的书

公园由结晶基底和完整连续的盖层组成的山体,呈东西向展布,由北向南径流的通江河、诺水河等河谷在不到百里距离内除泥盆-石炭系断失外,从33亿年的太古界、元古界,以及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新近系至第四系均连续依次出露,共计32个地层组,各岩层中所含古生物化石,历经低等向高等生物演化,从无脊动物到脊椎动物,从海相到陆相生物。整体构成天然地质大断面,完整保留跨时最长的地质演化历史和生物演化过程,实属世界罕见的“时空燧道”,世界第一超深“科钻”。是研究地球历史最为连续完整和生命演化最美妙的区域,是一本能读懂地球的书。

2.3公园完整系统的诺水河喀斯特地貌是中国南北喀斯特界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公园在中国南北喀斯特分界线上,由于推覆构造作用,使盖层掀起呈复式单斜,在此背景上于震旦纪、寒武纪、奥陶纪、二叠纪和三叠纪等五层位可溶岩上发育以高密度分布的诺水河洞穴群及洞中奇绝美伦的钙华(亿万鹅管、雄川石瀑布、石盾群等)、空山天盆坡立谷、岭脊型峰丛、临江丽峡等为代表的喀斯特系列景观,兼有南方管道—暗河式喀斯特和北方干谷—溶隙型喀斯特景观的特征,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以及非常完整的喀斯特动力系统,是世界喀斯特动力学研究的典范地区,对探讨不同气候区喀斯特的类型和环境变化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2.4公园是世界物种基因库

米仓山处于中国南北地理分界与东西地理分界交汇地带,是川、甘、陕交界处原始度高,物种多样明显,动物有32目135科300属400余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达37种;植物177科812属2104种,享有世界物种基因库之誉。

誉为“天下红叶第一山”的光雾山红叶,有水青冈、枫树、椴树、蔷薇科等40多个品种,有手掌状、羽毛状、船形状、针形状等20多种形状,有火红、品红、酒红、褚红、玫瑰红、紫红、金红等10多种颜色。欧美的植物专家考察后,称为“金叶”,是生物多样性的典型代表。独特的生态系统,繁多的生物种类,构成了物种基因库独有的神奇与魅丽。

2.5中国南北交融的社会环境孕育了独特而深厚的米仓古道文化

穿越公园的米仓古道,早于世界著名的罗马古道,可誉为中国乃至世界交通史上的活化石。在这条沟通中国南北的大通道上,融入了秦汉文化、三国文化、佛家文化、红军文化、巴山民俗文化等,形成了独具特色、内涵丰富的米仓古道文化。米仓古道见证了秦巴地区乃至我国几千年来经济社会、军事战争、民风民俗的演变历史。

3 申报世界地质公园的意义

公园所处独特的构造和地理位置,铸就了优久的地史长河、奇妙的生物演进、多姿的喀斯特景观,犹如珍珠撒落在斑斓的红叶林中,构成一幅幅充满绝妙音符的画卷,一部能读懂地球巨著。它是地质学、地理学、生态学、水文地质学、社会学等研究的典型范例,具有全球对比研究和科普教育意义,以及极高的美学价值,是世界上罕见的自然遗产地。

通过建立世界地质公园意义在于:

1)进一步加强公园内具有国际价值意义的核心地质遗迹景观的保护。接授世界地质公园的体制管理和更严格的保护措施,通过公园使地质遗迹的保护措施得以落实,并进而提升了公众的保护意识。把典型地质遗产留给下一代、下下代子孙们。

2)与国际合作开展科学技术研究和展开全球对比研究,为公园增加科学内涵,从源头上对地质遗产加以保育保护,并创新和丰富地学理论。

3)向社会公众提供科普教育基地或原地场所,每个地质公园都会在重要的地质遗迹点附近设立通俗易懂的科学解说牌,以满足人们了解地球科学知识的需求,提升公众对地球的保护意识,为居住的家园保持一个环境优美的净土。

4)些地质遗迹有着美妙的美学价值和旅游功能,通过旅游开发利用,极大改善和提高原住居民生活方式和生产模式,促进社区绿色经济的发展。

5)把四川光雾山-诺水河地质公园推向世界,提升公园品牌,发展生态旅游,促进四川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

总之,通过地质公园这种新的资源利用方式,对地质遗迹与生态环境保护、地方经济发展与解决社会就业、科学研究与知识普及、提升原有景区品位和基础设施改造、国际交流和提高全民素质等方面有着重大意义,也将产生巨大的综合效益,使我们在利用资源、开发资源中达到可持续发展。这就是建立世界地质公园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四川省地质局,1∶20万镇巴幅区域地质测量报告[R],1970.

[2]四川省地质局,1∶20万南江幅区域地质测量报告[R],1970.

[3]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字七三一部队.1∶20万镇巴幅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R],1977.

[4]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字七三一部队.1∶20万南江幅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R],1977.

[5]南江县志编纂委员会.南江县县志[M].1999.

[6]通江县志编纂委员会.南江县县志[M].1999.

[7]魏显贵,杜思清,何政伟,刘援朝,吴德超.米仓山地区构造演化[J],矿物岩石,1997(S1):110~116.

[8]魏显贵,杜思清,刘援朝,吴德超.米仓山推覆构造的结构样式及演化特征[J].矿物岩石,1997(S1):117~125.

[9]孙东.米仓山构造带构造特征及中-新生代构造演化[J].成都理工大学,2011.

[10]孙东,刘树根,李智武,孙玮、邓宾.米仓山构造转换带特征及转换模式[J].地质科学,2011(03):620~637.

[11]郭璟.四川盆地西北部米仓山地区构造特征分析[J].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 浙江大学,2010

[12]孙树林.米仓山及其南缘薄皮构造初步研究[J].河海大学学报,1994(01):53~57.

[13]邹光富,郑荣才,梁西文,高红灿,米仓山-大巴山前陆盆沉积构造演化[C].中国地质学会全国构造会议,2008.

[14]张茜米.仓山隆升时代的沉积学制约[J].西北大学,2010:12~19.

[15]罗志立.龙门山造山带的崛起和四川盆地的形成与演化[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2.

[16]罗志立,赵冠军,赵锡奎,等.C-型俯冲带特征及中国中西部陆内造山模式讨论[J].西北油气勘探,1997,9(4).

[17]杨暹和,何廷贵.四川南江地区下寒武统梅树村阶小壳化石新属种[C].地层古生物论文集(第十三辑)1984.

[18]何原相,杨暹和.四川南江早寒武世早期的腔肠动物化石[C].中国地质科学院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1986(00)

[19]唐治路.四川盆地南江发现三列齿兽化石[J].古脊椎动物学报,1980(03).

[20]熊莉军,郭柯,等.四川大巴山水青冈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特征[J].生物多样性,2007,15(4).

[21]何方水,光雾山红叶景观资源特性与旅游开发探讨[J],市场论坛,2014年第12期:80-81

[22]沈丽、陈文德,米仓山国家森林公园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4(8):83~86

[23]陶洪祥,等.扬子板块北缘构造演化史[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3.

[24]郭正吾,邓康龄,韩永辉,等.四川盆地形成与演化[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6.

[25]肖成安、魏国齐,等.扬子地块与南秦岭造山带的盆山系统与构造耦合[J].岩石学报,2011,27(3):601~611.

[26]谢志良,刘树根,等.米仓山与龙门山结合部构造分带性特征[J],四川地质学报,2012,32(4): 385~388.

[27]李庭柱,张仪娴.米仓山区“后河群”的时代及岩石特征[J].地层学杂志,1995,19(2): 149~155.

[28]高正发,秦爱民.四川爬行动物新记录—米仓山攀蜥[J].四川动物,2000,19(5):27.

[29]郭声波.论米仓道的系统问题及其历史地位[J].四川文物,2012(6):79~86

[30]李景明,刘树根,李本亮,罗志立,等.中国西部C-型前陆盆地形成演化与油气聚集[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

[31]刘树根,李智武,刘顺,等.大巴山前陆盆地-冲断带的形成演化[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6.

[32]袁道先,等.中国岩溶动力系统[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2.

[33]曾佐勋,赖旭龙,胡以龙,等.陕甘川邻接区复合造山带与成矿[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4.

Valu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Guangwushan-Nuoshuihe World Geopark

GUO Jian-qiang
(No.402 Geological Team,BGEEMRSP,Chengdu 611743)

Abstract:The present paper deals with district position condition of the Guangwushan-Nuoshuihe World Geopark and core value of the geoheritage.It is a place of origin of continent orogenic belt theory and Shu beast primates,a book to be able to read the Earth,a bright pearl on the north and the south karst boundaries,and the world's species gene pool.All these with unique and profound Micang ancient culture are of important aesthetic value and function of tourism.Establishment of the Guangwushan-Nuoshuihe World Geopark will be of great importance to protection of geoheritage,tourism and sustainabl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Key words:world geopark; core valu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uangwushan-Nuoshuihe

作者简介:郭建强(1963 -),男,四川成都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地质矿产勘查和地质公园的调查评价研究

收稿日期:2015-12-18

DOI:10.3969/j.issn.1006-0995.2016.01.038

中图分类号:P64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995(2016)01-0170-03

猜你喜欢

核心价值可持续发展
绘本引领促练笔 “翻转”课堂出高效
幼儿园语言领域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浅析
樱花系列甜品品牌营销战略关键
小学语文教学中核心价值研究
中国园林文化遗产的艺术与价值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江苏省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