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析“角色扮演法”在生物科学史教学中的运用
2016-04-10李巧灵
李巧灵 崔 鸿
(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武汉 430079)
“角色扮演法”是指学习者在假设环境中按某一角色身份进行活动以达到学习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它需要根据教学要求设计一个逼真的工作情境,学生则扮演情境中相应的角色,按设定的岗位职能及人际关系,尝试处理各种事件。其本质是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载体的课堂交际活动。
“关于酶本质的探索”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必修一第5章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的“资料分析”栏目的学习内容。教材对此部分文字描述信息量较大,如果仅采用讲授法或自主学习法,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容易导致大多数学生只关注酶的本质的科学结论,而忽略对科学家探究历程中所隐藏的生物学研究方法和思想的学习。针对以上弊端,考虑到“角色扮演法”具有体验性、趣味性、灵活性等特点,以及其在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独特优势,笔者运用“角色扮演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了课堂活动设计,并在学习“酶在细胞中代谢的作用”之后由学生完成该扮演活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 活动准备
充分的活动前准备工作是课堂角色扮演顺利进行的基础。活动前教师需创设角色扮演情境,即帮助学生明确:①本次扮演活动需解决的科学问题是探究酶的本质;②需扮演的人物形象有巴斯德、李比希、毕希纳、萨姆纳、切赫和奥特曼六位科学家及一名主持人(由于各位科学家生活在不同时代,扮演活动以时间为序,安排一名主持人串起整个扮演活动);③需搜集每位科学家生活的背景及其研究等基本信息;④扮演需遵循的基本规则。在学生自主搜集、整理相关文字、数据、图片等资料并设计“剧本”的过程中,由于为学生提供了较充足的思考空间和表现机会,能较好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2 角色分配
根据确定的角色,教师组织学生选择角色,帮助学生了解各角色的定位,并明确角色目标。角色扮演是一个团队的合作学习行为,它不仅要求扮演者相互协作配合,而且还需要深刻体会所扮演角色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特征。本次活动中主持人需熟知本着科学史中所涉及的各重要时期和事件、科学家的主要事迹及贡献,在扮演活动中起穿针引线的作用。每位“科学家”需介绍自己的实验设计和结论,并尽最大努力说服观众接受自己的观点(其他学生则扮演观众,届时对各位“科学家”的陈述及观点发表看法)。这样,每位精心准备的学生都可能获得表现机会,其能动性将大大增强。扮演指定历史背景下的角色又需要理解当时科学研究的发展状况,即参与者不仅需熟知每一位科学家的实验,还要清楚科学发展的脉络,从而促进学生全面的关注科学家对酶本质的探索历程。
3 角色扮演
人的现场表现是角色扮演活动的关键。课堂上PPT呈现各种虚拟背景(如不同科学家的实验室、时光机等),主持人乘坐虚拟时光机出现在各个时期科学家的实验室。按照历史顺序,依次采访各位科学家,每位科学家简要介绍自己的实验方案及成果,主持人在两位科学家采访间隙简要对前一位科学家的历史贡献进行评析(作为画外音),直到完成剧本的表演。学生在课堂上的表演以10~15 min为宜。
为加强活动的效果,对同时期的科学家所引发的争执采用了电话连线的形式,让双方更清晰地表述各自观点。
例如,巴斯德和李比希两人就发酵是否需要活酵母细胞进行短暂辩论,其他学生根据两人的陈述所表达的科学方法与思想判断双方观点各有何积极意义及局限性。随后,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巴斯德和李比希之间出现争论的原因是什么?这一争论对后人的研究起到了什么作用”。学生在讨论中学会辩证地分析问题。通过亲身参与及时光机串联科学家对酶本质的探索历程,学生不仅能对本段科学史形成整体认识,还能较深刻地体会科学方法、科学技术和科学品质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4 总结评价
演员谢幕,教师登场,引导学生对其扮演技能和扮演内容两方面进行评价。扮演技能方面主要评价学生语言的科学性、情感的饱满度、团队协作情况等维度;内容方面通过纠正学生扮演中出现的科学性错误和概念图两种形式梳理本则科学史;整个过程中渗透对科学家表现出的科学精神的肯定与敬仰。从而既澄清了扮演活动的主旨,又强化学生自主建构的知识体系,避免了知识的琐碎和零散,还达到了情感上的升华。
5 对于科学史教学中运用“角色扮演法”的建议
“角色扮演法”适用于涉及一定数量(如2~6人)历史人物对同一生物学问题进行的持续研究,或探讨某一历史事件给社会带来的正、负面效应,或需将抽象知识具体化的教学内容,如“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生长素的发现过程”“促胰液素的发现”“人类基因组计划”等。“角色扮演法”具有体验性、趣味性、鲜活性和灵活性等优势,迎合了现代中学生好奇心强、喜欢有趣的新鲜事物,但自控能力、理解和抽象思维能力相对比较薄弱的个性特点。另外,科学史内容中涉及许多历史人名、生物学术语、概念、现象等,对这些内容进行直接阐述往往枯燥且难以理解,“角色扮演法”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给其较多的自主性。此外,科学史学习中常常涉及价值判断,恰当运用“角色扮演法”能更好地达成三维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