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来入侵昆虫及其防控概述

2016-04-10杨红珍李湘涛

生物学教学 2016年7期
关键词:白蛾天敌道德教育

杨红珍 李湘涛

(北京自然博物馆 100050)

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和国际旅游业的不断升温,外来物种入侵已成为当今威胁各国生态安全、经济安全和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问题,而我国已成为外来物种入侵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在众多入侵生物中,入侵昆虫是我国外来入侵物种的主要类群。本文阐述了外来入侵昆虫的种类、入侵特点及危害,提出了外来昆虫入侵的防控措施,其中包括对不同人群进行外来昆虫入侵防控的生态道德教育。

1 外来入侵昆虫

1.1 种类及入侵特点 据统计,我国外来入侵昆虫有198种,其中属于鞘翅目、半翅目、双翅目和鳞翅目的种类较多,分别有29、19、13和8种,且近40年来入侵昆虫的数量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1]。

与其他外来入侵物种相比,昆虫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昆虫个体小,多具钻蛀性,抗逆性强,食性广,繁殖力强,而且能飞翔。这些特点使昆虫成为外来物种入侵的强势类群[2]。

个体小、钻蛀性强的特点使昆虫可以隐藏在进口的粮食、水果、苗木、种子,甚至包装材料里而侵入进口国。例如,天牛和小蠹虫一般隐藏在进口木材中,而实蝇类害虫一般会藏身于进口的水果中。抗逆性强主要指入侵昆虫对极端温度和饥饿的忍受力极强,能够在经历长时间的运输和恶劣的气候条件后依然保持生命活力。例如,侵害松树的红脂大小蠹成虫和幼虫在不取食的情况下可以存活半个多月。昆虫还可以依靠自己的飞翔能力进行扩散传播。例如,在我国园林植物上大爆发的美国白蛾靠自身的飞行能力每年可以向周围扩散30~50 km之广。而有些昆虫的扩散依靠的是自然风。例如,危害桉树的桉树枝瘿姬小蜂不但能通过爬行、跳跃、飞行而短距离扩散,也可随风传播,通过气流传播到相当远的桉树林里。2008年9月的一场台风,就把广西钦州市的桉树枝瘿姬小蜂吹到十几千米以外的玉林市南缘。昆虫的繁殖能力强,一般一年繁殖多代,产卵量又很大。因此,在入侵后很短的时间内就在入侵地形成很大的外来种群。外来昆虫在原产地一般都会受到相应天敌的自然控制,但是它们一旦进入新的环境,由于缺乏自然天敌的有效控制,便会迅速发展、壮大。此外,昆虫个体较小、隐蔽性较强,往往是到了产生严重危害时才被发现。

1.2 危害 外来入侵昆虫给我国农业、林业、旅游业、对外贸易,以及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巨大的损失。以下列4种外来入侵昆虫为例加以说明:

1.2.1 椰心叶甲 为鞘翅目铁甲科叶甲属昆虫,是一种重要的灾害性外来入侵昆虫,可造成毁灭性灾难。原产于印度尼西亚与巴布亚新几内亚,现广泛分布于太平洋群岛及东南亚各国或地区,其中包括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自2002年强势进入海南岛之后,迅速扩散到广东、广西和福建等地,大约有超过20万株的棕榈科植物受害,甚至死亡,破坏了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的经济损失数以亿计,严重影响了椰农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并对海南的旅游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1.2.2 美国白蛾 又名美国灯蛾、秋幕毛虫、秋幕蛾,是鳞翅目灯蛾科白蛾属昆虫。食性很广,1940年美国白蛾传入欧洲,现已蔓延到欧洲10多个国家,以及日本、朝鲜半岛、土耳其。1979年美国白蛾传入中国辽宁丹东一带,1981年由渔民自辽宁捎带木材传入山东荣成县,并在山东及其他地方相继蔓延。在我国有害寄主植物种类超过175种,涉及49科,几乎包括了大多数栽培林木、果树、园林植物和花卉、蔬菜、农作物,以及多种草木、灌木植物等。

此外,美国白蛾老熟幼虫还十分扰民,它们有喜好进入农户、居民家以及公共场所寻找食物和化蛹的习性,这直接危害城镇环境,给农林业生产旅游、以及进出口贸易等造成重大损失,对经济发展、生态和人文环境等都产生了极大的危害。

1.2.3 苹果蠹蛾 为鳞翅目卷蛾科小卷蛾属昆虫,是世界上危害最严重的蛀果害虫之一。原产欧洲东南部,现已遍及欧洲各国,以及亚洲、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美国、南美洲、非洲等地。在中国分布于新疆、甘肃等地。1987年苹果蠹蛾随旅客携带水果传入甘肃,在敦煌市立足,而后迅速扩展。到1992年已遍布全市,30多个大中型果园受害,年均损失40多万元。成虫可近距离传播,主要以幼虫或蛹随运输果品和繁殖材料远距离传播。主要危害苹果、沙果、梨、桃、杏、石榴等果树。在不同树种和不同品种植物上产卵,也有选择性,幼虫一般从果实胴部蛀入,可转果危害,造成果实脱落,影响品质,甚至不能食用。苹果蠹蛾严重危害我国水果生产,每年在其发生区都有大量的果树被砍伐,严重的甚至造成果农血本无归。苹果蠹蛾的肆虐也是严重影响我国水果出口的一个重要因素。

1.2.4 稻水象甲 为鞘翅目象虫科水象甲属昆虫,原产北美洲,1988年首次在中国唐山市唐海县发现,现已在全国11个省市相继发现。具有扩散速度快、适生范围广以及成虫生活型多样化等特点,幼虫和成虫都能危害水稻等作物,对水稻产区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加大了我国的粮食生产,甚至生态安全方面的风险。

2 外来入侵昆虫的防控

2.1 加强检疫监管 口岸检疫监管是防控外来昆虫入侵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通过检疫和监管,切断外来昆虫入侵的渠道,将外来昆虫阻挡在国门之外。

对外来昆虫容易藏匿的入境物品必须进行严格的查验。例如,应当严格查检进口的苗木、木材、种子、粮食、动物产品及各种包装物等,包括入境旅客所携带的各种物品。对交通和运输工具以及境外邮寄物也要进行严格检疫,努力将外来昆虫拒之“门”外。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及时了解周边国家及有关贸易国潜在入侵昆虫的发生动态,并对它们进行风险分析,还可在海关采取严密措施预防这些昆虫的传入。

2.2 科学综合治理 与本地种不同,外来入侵昆虫由于摆脱了原产地自然天敌的遏制,往往会在短时间内爆发成灾,单一的防治措施不能起到有效控制害虫的作用,只有合理采用农业、物理、化学和生物防治等方法,实行综合治理,方能有效控制入侵昆虫的危害。

农业防治是害虫综合治理的基本措施,可以改变农田环境,创造不利于害虫发生发展的环境。综合治理的措施很多,主要包括使用抗虫品种、大面积种植害虫不嗜好的作物、轮作间作,及时清理田园、深耕翻土和适当调整播种期等。这些方法可以有效控制害虫的发生发展。

物理防治是指采用光、电、色、味、温及机械设备等物理因子来控制害虫。如利用烟粉虱和美洲斑潜蝇的趋黄性,制作黄板进行诱杀。而对于西花蓟马,则可采用蓝板诱杀。

化学农药虽然可以快速杀死害虫,但是由于其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而且重复使用同一种农药使害虫容易产生抗药性,高毒农药对害虫天敌也有很大的伤害。因此,一定要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尽量选用对天敌无毒或者杀伤力小的农药,对农药的剂量一定要控制,而且要不断更换农药类型。

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等生物因子来消灭害虫的方法,由于这种方法不污染环境、控害效果持久、可改善农田生态系统、防治费用较低,因而成为害虫防治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如利用丽蚜小蜂来防治烟粉虱,利用周氏啮小蜂来防治美国白蛾,利用白僵菌控制稻水象甲等。

2.3 建立外来昆虫引进机制 如果一定要引进外来昆虫,那么必须建立完善的外来昆虫引进机制。首先,要对拟引进的昆虫进行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在引入之前必须对其在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等方面的潜在的有害影响进行综合评估,然后才能确定是否引入。对于已经引入的外来昆虫,要对其发生、分布和蔓延进行严密的检测和控制,确保其只在控制的范围内活动。制定针对该物种的快速反应计划,一旦发现有扩展的趋势,能够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控制[3]。例如,椰心叶甲之所以能在海南棕榈科植物上肆虐,是由于它是外来物种,在中国内地没有有效的天敌。专家在进行了充分的论证并建立了一套评估、引进、检测和控制的外来昆虫引进机制后,从2004年开始,海南岛分别从我国台湾省引进了椰心叶甲的蛹寄生性天敌——椰心叶甲啮小蜂,从越南引进了椰心叶甲的幼虫寄生性天敌——椰甲截脉姬小峰,经过一段时间的大棚放养实验后,正式在野外放飞,对椰心叶甲进行生物防治。目前这两种天敌昆虫对椰心叶甲的防治效果较好,而且没有大爆发的迹象。

3 进行与外来昆虫入侵相关的生态道德教育

传统的道德主要涉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生态道德则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道德的领域,即人类在调节自身与自然的关系过程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4]。在外来物种入侵的严峻形势下,人类需要建立一种良好的生态道德,进一步规范行为,担负起防控外来物种入侵的责任[5]。利用广播、电视、科普场馆进行防控外来昆虫入侵的宣传教育,使公众认识到外来昆虫入侵的危害,从而奠定生态道德教育的基础。生态道德教育要从娃娃开始,使每个公民从小就建立防控外来物种入侵的意识。

3.1 对农林科技工作者的生态道德教育 与外来昆虫接触较多的农林业科研人员包括生物引种、植物保护、森林保护科技人员、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等,对这部分人群进行宣传教育工作,使其意识到外来昆虫对我国生态系统的严重威胁,加强防控外来昆虫入侵的意识,遵循相关的生态道德规范,不盲目引进外来昆虫,发现疑似外来昆虫能及时汇报,对于引入的外来昆虫加强监测。这样做对于减少或杜绝外来昆虫的入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2 对外出旅游人员的生态道德教育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每年旅游的人群,包括境外旅游的人群在不断增多。应当教育外出旅游人员,在旅行回国时不要携带境外尤其是疫区的动植物产品,特别注意不要因为喜欢就悄悄地把国外美丽的开花植物的种子携带回国,否则往往有可能会让藏身于其中的外来昆虫成功“偷渡”入境。

3.3 对宠物饲养者的生态道德教育 近年来,宠物昆虫的饲养也越来越受到青睐。有些宠物昆虫就是外来物种,例如,各种宠物蟑螂基本上都是从国外引进的,饲养时饲养箱一定要严密,千万不要让这些外来的宠物逃逸,更不应当随意丢弃昆虫宠物,以杜绝入侵昆虫的危害。

3.4 对普通民众的生态道德教育 外来昆虫入侵与人类活动密不可分,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地防控。通过相关的宣传教育,使民众了解外来昆虫的种类和外来昆虫入侵对我国生态系统和人民生活的危害,认识人的因素对外来昆虫入侵的影响,从而提高防控外来入侵昆虫的意识,并不断影响身边的人,把防控外来昆虫当作日常生活中必做的一件事。

猜你喜欢

白蛾天敌道德教育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麝香 急性尿潴留的天敌
天敌昆虫
——管氏肿腿蜂的应用技术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四平地区美国白蛾的发生与无公害防治
美国白蛾的识别和危害特点及控制措施
美国白蛾防治技术
天敌昆虫在林木病虫害防治中的重要作用探讨
美国白蛾生活史及其性诱集监测预报
如何对幼儿开展道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