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品体验型学习课堂教学策略的构建

2016-04-10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菊泉中学

中学政史地 2016年23期
关键词:体验型主体探究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菊泉中学

杨静芬



思品体验型学习课堂教学策略的构建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新塘镇菊泉中学

杨静芬

体验型学习课堂突出强调学习的自主、合作与探究,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学生可以主动地通过实践的方式来体验学习过程,通过“体验—认识—再体验—再认识”循环渐进的过程,产生了学习兴趣,激活了课堂教学,有利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体验型学习课堂将学生的体验上升为个体的经验,这种学习符合学习和发展的规律,既促进了知识的有效转化,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实现有效学习。

一、采用体验型学习课堂的教学意义

体验型学习课堂是指教师通过体验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教学由以教师灌输知识为主体转变为以学生自我体验、感悟知识为主体;把课堂由教师的讲堂转变为学生主动参与、亲身体验、自主探究的场所;把注入式教学转变为参与式教学,使思想品德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在此过程中,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体,体验学习过程,在体验中形成自己的认识,给课堂注入活力,逐步地掌握知识规律,建构知识体系,形成系统化的认识和深刻理解。

二、如何有效实现体验型学习课堂

在体验型学习课堂中,教师要科学组织教学,避免教学活动盲目,有计划、有组织、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可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感受到学习的动力,在体验中深化认识,提高理解。学生在参与中不是消极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分析问题,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产生。

三、体验型学习课堂建构策略的研究

1.组建学习小组,营造体验学习氛围。

为了实现体验型学习课堂,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科学组建学习小组,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和空间。教师分组时要关注“组内异质,组际同质”的原则,这样可促使学生更好地进行交流和沟通。

2.整合教材内容,创建体验学习情境。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基本内容,教师可以借助教材来进行拓展和补充,给学生创建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教学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对教材进行科学重组和整合,激活学生思维,发挥教材作用,形成体验,产生新知。

3.改进教学方式,搭建体验学习条件。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授之以渔”的教育,而不是“授之以鱼”。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把知识通过“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灌输给学生,学生则被动地接受知识,跟随着教师的思路在课堂上进行学习。新课改形势下,尤其是在体验式研究性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自己去研究知识,让学生通过思考自己习得知识,形成对知识的全面认识和理解。

4.改进学习方式,提升体验学习能力。

传统学习中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没有主动地学习。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学生也需要改进学习方式,进行体验型学习。教师要指导和启发,给学生提供学习的思路和方向,让学生可以通向知识海洋的彼岸。学生改变了学习方式,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成为活动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发展了思维能力,养成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促进学习能力的提高。

5.完善评价机制,提升体验学习效率。

教师要通过评价鼓励学生主动向教师和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质疑、询问、请教或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也可以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启发思路、激发兴趣、调拨方法、帮助反思等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强化学生的互动和参与。教师积极的鼓励和指导会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参与小组合作,感受课堂讨论乐趣。例如,在分析造成挫折的原因有哪些时,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和探究分析了自然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等,全面地考虑了问题。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尤其是对学生体验知识的过程进行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地体验学习过程,感受学习的乐趣,促进能力的提高。

总之,体验型学习课堂是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积极参与,快乐地进行探究和学习,成为课堂的主体和活动的主人。学生只有进行了研究,才会对知识的分析更加全面,理解也才会更加深刻,能促进学习能力的提高。教师在思想品德课堂上应该给学生提供一个舞台,让学生可以自由地绽放,这样教师会感受到异样的芬芳。

注: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教育研究课题《初中思想品德“体验型学习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研究成果;立项编号GDJY-2015-A-b347。

猜你喜欢

体验型主体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体验型科教式乡村景观作为城市边缘景观的价值研究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体验型”实践活动模式初探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城郊体验型农业休闲园植物景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