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村农宅建设规划管理探究

2016-04-10胡勇明

四川建筑 2016年3期
关键词:农宅规划管理

胡勇明

(四川地丰建设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1006)



新村农宅建设规划管理探究

胡勇明

(四川地丰建设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1006)

【摘要】党的十八大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中多次提到农村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要树立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观念。要跳出“就三农抓三农”的传统定势,打破城乡分割的体制障碍,把农业发展放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大格局中,把农村进步放到整个社会的进步中,把农民增收放到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中,进而统筹规划政策、公共资源、基础设施及产业布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精准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农房建设的规划管理是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前提。

【关键词】农宅;规划;管理

1新村建设的局限

村庄是农村人口从事主要生产及生活的居住活动场所,既是具有血脉关系又具有地缘关系的人员结合,以农业生产为主的较为稳定的民居,它具有以下特点。(1)居住点多,面积辽阔。目前的村民居住大多以村社(组)为单位形成民居院落,非常宽广;(2)结构较为分散。农村地多人少,分散而居,人口密度低;(3)村庄职能单一。规模很小,交通不发达,生产成本较高;(4)血缘关系浓厚。生产主要以农作物为主,传统农作物向现代农产品转移;(5)经济总体不发达,开发的空间很大。

2农宅建设的独特性

2.1单件性

可称为单件性或一次性,是项目最主要的特性。任何项目从总体上来说是一次性的、不重复的,它必然经历前期策划、批准、设计和计划、施工、运行的全过程,最后结束。即使在形式上极为相似的项目,例如两个相同的产品,相同产量、相同工艺的生产流水线,两栋建筑造型和结构形式完全相同的房屋,也必然存在着差异,如实施时间不同、环境不同、项目组织不同、风险不同等,所以它们之间无法等同,无法替代。

2.2对象的整体性

一个农房建设项目,是一个整体管理对象。在按其需要配置生产要素时,必须以总体效益的提高为准则,做到数量、质量、结构的总体优化。由于项目的内外环境是变化的,所以管理和生产要素的配置是动态的。项目中的一切活动都是相关的,构成一个整体,缺少某些活动必将损害项目目标的实现,但多余的活动也是不必要的。

2.3不可逆性

项目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其过程不可逆转,必须一次成功,失败了便不可挽回,因而项目的风险很大,与批量生产过程(重复过程)有着本质的差别。

3目标和约束条件

(1)达到预定的农房建设项目对象系统的要求,包括满足预定的产品特性、使用功能、质量等方面的要求。

(2)人们对工程项目的需求有一定的时间限制,希望尽快地实现项目的目标,发挥农房建设项目的效用。没有时间限制的项目是不存在的。农房建设项目的时间限制通常由项目开始期、持续时间、结束期等构成。

(3)成本,即以尽可能少的费用消耗(投资、成本)完成预定的项目目标,达到预定的功能要求,提高项目的整体经济效益。任何项目必然存在着与任务(目标、项目范围和质量标准)相关的(或者说相匹配的)投资、费用或成本预算。如果没有财力的限制,人们就能够实现当代科学技术允许的任何目标,完成任何项目。

4村庄农宅规划

区域村庄布局规划要紧紧围绕“推进产业化、全面建小康”的思路,以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重要思想为指导,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优化区域产业布局结构,以产业推动为手段,调整村庄布局,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通过撤、并、迁等手段优化区域村庄布局结构,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保障,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4.1规划村庄的范畴

除中心城区、建制镇镇区(乡驻地)以外的所有农村居民点,根据《镇规划标准》,城镇以下的居民点体系将分为中心村和基层村2 种。本规划将基层村下的村民小组(社)作为分乡镇的研究对象,以便进行村庄布局研究,所以有中心村、基层村和村民小组(社)3 种。

4.2中心村为一定地域范围

具备一定规模、配套齐全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是本村的公共活动和管理服务的中心,并且对周围村庄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辐射带动功能的村庄。

4.3基层村

为根据当前我国乡村城镇化发展特点,一般情况下一个基层村保留一个村庄,除适当改造居住环境外不宜过多建设和发展。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将逐步迁并,人口规模逐步减少。

4.4村民小组(社)

为基层村下的农村基础自治组织,人口相对不多,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逐步迁并。

4.5村庄农宅规划等级

村庄农宅的规划规模按人口数量划分为特大、大、中、小4级。

(1)小于1 000 人的村庄为小型村;

(2)大于1 000 人,小于2 000 人的村庄为中型村;

(3)大于2 000 人,小于3 000 人的村庄为大型村;

(4)3 000 人以上的村庄为特大型村。

5村镇体系规划空间结构

区域村镇体系以城镇体系结构为骨架,结合区域总体规划、各镇总体规划,形成中心村、基层村二级村镇体系空间布局结构。村镇体系空间结构可分为以下5 种类型。

5.1放射性均衡布局

放射性均衡布局一般适合于平原地区中心村与基层村之间的空间布局形态,一个中心村辐射于周边多个均衡发展的基层村。

5.2放射性非均衡布局

放射性非均衡布局一般适合于平原与山区过渡地段中心村与基层村之间的空间布局形态,中心村位于山脚下,辐射于平原地区多个基层村,呈非均衡发展。

5.3线型均衡布局

线型均衡布局一般适合于山岙沿道路轴线发展中心村与基层村之间的空间布局形态,中心村位于几何中心,基层村在两翼均衡发展。

5.4线型非均衡布局

线型非均衡布局与线型均衡布局空间形态相同,中心村在山岙口,基层村在中心村一侧山岙内。

5.5混合型布局

位于山区和平原交界地域和其它复杂地域,中心村和基层村布局关系复杂,产生以上几种形式的混合布局形式。

6农宅规划原则

6.1科学发展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新农村建设,优先考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基本目标,坚持统筹兼顾,坚持主体功能区建设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相结合,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6.2以人为本

规划注重配套设施加建设,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改善人居环境,方便群众生活,充分关注中低收入人群,保障公众利益,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留住乡愁,传统村头保护性修缮。

6.3生态田园

规划严格保护城镇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与景观资源,形成自然的绿色生态保护屏障,同时,整治城镇内部环境,结合用地条件与当地居民需求,将生态渗透,引入村庄内部,保证生态资源同步与共享,构建山水相融的生态城镇村社格局。

7规划管理目标

7.1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村庄建设需与周边区域协调,合理布局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杜绝盲目自我发展,避免重复建设现象,避免对资源的浪费,区域协调发展是城镇有机生长的重要支撑与保障。

7.2环境优先,坚持可持续发展

坚持从资源环境的特点出发,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处理好发展、保护与利用的关系,有效节约土地资源,保证城镇建设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保护好生态环境,防止和减少环境污染对生态造成的破坏,建立良性的村镇发展网络系统。

7.3因地制宜,突出地域特色

根据资源环境条件,因地制宜制定策略,充分发挥周边重点村庄的带动作用,突出地域特色,优化城乡产业结构,引导全域内人口和生产力的合理布局,明确发展方向和重点,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形成合理的空间结构。

7.4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全域进行统一规划,规划要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科学规划,合理确定城镇发展方向、确定城镇性质、建设方式、优先领域和建设时序;要统筹安排、保证重点、兼顾一般,科学地推进村镇建设。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志码】A

[定稿日期]2016-03-09

猜你喜欢

农宅规划管理
盐城地区农宅绿色化改造技术研究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炎炎夏日不用空调 凛冽寒冬无需暖气——探秘国内首个“近零能耗”农宅
炎炎夏日不用空调 凛冽寒冬无需暖气——探秘国内首个“近零能耗”农宅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鲁西南地区既有农宅室内热环境优化研究
迎接“十三五”规划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