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教版中年级应用题分析解答方法谈

2016-04-09王玉花

新丝路(下旬) 2016年8期
关键词:解题思路应用题

王玉花

摘 要:应用题在一定程度上属于文字式的数学题型,因而很多学生在接触应用题时,往往会不习惯于它的文字内容,以及在阅读题目内容时抓不住关键性的词语、隐含性关系等,从而在学习应用题时存在一定的难度。因而,如何将应用题学好,并在小学阶段给学生建立良好的应用题基本学习能力成了小学教师教学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应用题;审读习惯;解题思路

【DOI】10.19312/j.cnki.61-1499/c.2016.08.084

在小学中年级数学教学中,应用题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由于应用题的种类繁多,所需要的教学时间比较长,教师以往采取的教学措施就是逐个为学生讲例题,并督促学生反复练习。这种陈旧的教学方法与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有着很大的不同。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非常费力,还很容易使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失去兴趣,产生厌学情绪。我们应该怎样优化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呢?结合中年级教学经验,笔者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培养学生读题习惯,提高学生审题能力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主体是学生,教师起到引导者作用,尤其是在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占据教学主体地位,在应用题中有效理解题意,并通过科学的思维方式提升解题效率。

1.培养学生应用题阅读能力和良好的审题习惯

阅读和审题是了解应用题,掌握应用题,找出应用题相关数量关、变量之间的突出性词语。一定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审题习惯,可以让学生在接触应用题时,减轻畏难情绪,并通过一定的阅读和审题找出题目中的关键性词语。在阅读应用题内容时,要经历粗读、细读、精度的过程,在粗读时了解题目的大致内容,在细读时理清一定的数量关系、变量关系,以及题目内容中隐含的关系,在精读时,用手中的笔画出一定的关键词,关键因素,以及通过画图等的方式建立一定的数量模型,而这也往往是一个良好的审题习惯的培养过程。

2.培养学生分析应用题的步骤

(1)在学生读题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他们了解题中所讲的是什么事,有哪些已知的条件,在这些已知条件中,哪些条件是间接的,条件、问题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2)当学生读完题,了解了题意,教师就可以指导他们将题中的一些重点词句画出来,可以用文字标识,也可以用一些自己能看懂的符号,如箭头、圆圈、曲线等。这样做能使学生了解每一个数量的意义,准确分析和判断数量之间的关系。(3)利用线段将题中给出的数量以及数量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我们经常将这一过程称为画线段图,线段图最大的特点是它能够直观地反映各种数量之间的关系,非常形象地将数量表示出来。(4)让学生将解答问题的过程以简洁、准确的语言描述一番,要说出思维过程,也要说出解答该题要遵循的道理。

二、强化问题意识,训练解题思路

1.强化学生的数学问题结构意识

学生在解答一个问题时,首先要做的就是读题,通过读题了解、分析这个问题,将问题中的已知条件与要求找出来。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其实有着很强的思维深度,学生需要分析所给条件之间的关系,明白哪些条件是应用到本题之中的,并将这些成分进行分析和综合,使之形成一个整体。当学生找到问题中那些具有本质意义的关系时,我们就可以说他们抓住了数学问题的结构。

在应用题教学中,笔者非常注重对学生进行问题结构的训练,常见的训练方式有画线段图、改变叙述方法等。中年级段会接触一些多步的复杂应用题,这些应用题应该将主要的训练目标放在“发散思维”的培养上,帮助学生把握数学问题的结构。

2.对学生的解题思路进行训练

应用题的教学效率之所以低,笔者认为是缺乏具有针对性的训练。当学生看到一个应用题时,会觉得茫然无措,不知道应该怎样分析,从何处入手。对于这种状况,解决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将应用题同计算题进行比较。学生在做计算题时首先要弄清运算的法则、顺序与步骤,这些都是非常清楚的,他们的思维过程也是同运算顺序相符的,通过算式就能看到学生计算的每一步,哪里对、哪里错,一目了然。而应用题的解答有很大的差异,学生要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对各种条件进行分析,找到解题的方法和途径。在这个过程中,无论进行审题,还是写出算式,学生依靠的都是内部语言,这一过程教师很难把握,无从了解学生的思维,如果有不合理与不准确的地方,教师无法对其进行纠正,更谈不上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先分析学生的智力活动情况,并得知它是遵循从外部语言到内部语言的转化规律的。因此,在进行应用题教学时,我们就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使学生的解题有计划、有步骤。

三、紧密联系生活,激发学生的兴趣

通过一定的生活实际增加应用题教学的趣味性。好的学习活力是最好的老师,而很多学生对应用题的畏难情绪往往是因为对应用题缺乏学习的热情,应用题在他们的眼中往往是乏味的,不具体的,不能掌握的,却唯獨没有趣味一词可以去形容。而小学生正处于好奇心比较泛滥的年龄阶段,他们对于有趣的事物往往会表现得比较积极,而应用题在小学阶段又属于奠定基础的阶段,因而在小学阶段就培养起学生应用题学习兴趣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教师在进行应用题教学时,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辅助教学来丰富应用题课堂,比如贴近生活中的应用题教学设计,电教多媒体技术的相关声效功能,图像功能的教学利用。例如,下面这道题:

爷爷、奶奶和我各种了九颗土豆,妹妹种了了6颗,那么我们四个人一共种了多少颗土豆?

很显然这道题不用设未知数就可以直接得出答案,即3×9+6=33。这一道题非常的贴近生活,也更加的适用于农村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相关亲身体验来进行教前引导,要求学生将自己设想成题目中的“我”,让学生从自身感受上理清题目中的数量内容,而学生在这一题目的思考过程中,会感受到应用题接地气的本质,让他们体会到其实应用题离他们并不遥远,从而逐渐的产生解决应用题的兴趣和热情。

总之,数学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尤其是应用题,它的很多内容都能反映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数量关系,将生活信息融入应用题的教学中能够使学生加深对于数学重要性的认识,激发数学学习兴趣,使学生养成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意识。

参考文献:

[1]马云鹏.小学数学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李丽娜.高年级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2(8):163.

猜你喜欢

解题思路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组合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数列应用题、创新题
初中数学解题教学的创新方法初探
高中数学解题思路探讨
论高中物理电路知识的学习方法及解题思路
如何解不等式型应用题
解应用题要过“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