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救吾先生》的“非奇观性”类型美学
2016-04-09蔡哲
蔡哲
[摘 要] 当今,国产电影所体现出的类型美学自觉并不意味着其类型美学的完善,类型美学等方面问题开始被重视,但相对于好莱坞等西方类型片,中国的类型美学还略显不够成熟。比如影片《解救吾先生》过于追求对于劫持事件本身的复原,却使得电影的其他方面美学的发挥受到影响,尤其是电影偏于纪实题材的画面风格,在一定层面上失去了商业电影应有的奢华、唯美、精致的奇观性美学,而呈现出“非奇观性”的美学风格。
[关键词] “非奇观性”;警匪电影;类型美学
中国电影产业化改革以来,其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商业类型片的突起,此外还有类型美学和类型批判等方面问题的研究正在被人们重视。但是,由于发展时间的限制,问题研究还没有达到完美的地步,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电影创作类型匮乏,缺乏多样性和与此相伴的“类型批评标的”。
一、选取合适的题材
电影《解救吾先生》的创作者在主题上选取了一个真实的绑架案件,正如影片宣传的那样,这部电影是以一位明星在首都北京遭受到绑架为原型的。电影的命名也很有讲究,以“解救吾先生”作为片名是想让观众在理解的时候把“吾先生”和“吴先生”联系到一起,使得观众从电影情节中的“吾先生”自然地联想到事件的真实受害者“吴先生”,并且电影创作者更是请来了真实事件的人质来饰演警察去解救电影中的自己——“吾先生”。创作者将真实的事件和剧情交织在一起,把受人广泛关注的现象级事件变成电影主题,这样影片的传播就具有现实与宣传之间的合力,可以用作宣传的嘘头也更多,创作者很容易将影片制作成现象级影片,这样的影片制作模式是商业电影应该具备的,也是类型美学应该具备的。
影片的这种选题,除了具备现象级影片传播优势以外,绑架本身就很有宣传嘘头,警匪片中的警察与绑匪之间的斗智斗勇,人质与绑匪之间的周旋,绑匪的丧失理智、昏乱失常同警察面对的解救时间限制,随时面临的撕票威胁以及人质解救全程可能会出现的许多突发事件也会为剧情发展增添了许多不确定性,所有这些元素都给影片编剧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二、找准类型题材恰切的形式
影片的创作者不仅在主题选择上体现出了美学自觉,还在题材选定之后的表现形式上下足了工夫,此外在这种形式中还加入商业电影应该具备的美学元素,弱化原本题材中不利于电影类型呈现的部分,辅以类型片中吸引人的场面,让影片的效果达到最优。虽然真实的人质绑架事件具备了警匪片的初步条件,但是在美学和戏剧性上距离登上大银幕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对于大部分人质劫持案件来说,人质解救过程大多数采取的是文斗多过武斗,也就是人质解救人员准确把握劫匪心理,采取稳定绑匪和暗中解救人质相结合的路线非常重要,并且真实人质解救场面也相对较小,没有美学冲击力。除此之外,在商业警匪片中能够抓得住观众心理的场景,例如飙车、枪战、美色、复仇和决斗等,都在真实事件中很少出现(真实情况经常是警察没有花费一颗子弹、没有任何打斗就将人质解救出来,把犯罪嫌疑人绳之以法)。所以,真实地还原案件本身就会出现故事单薄、情节发展缓慢、场面匮乏、打斗不精彩等现实问题。
电影导演想要将真实案件搬上大银幕,把这个绑架事件制作成一部具有戏剧性和观赏性的电影,就必须遵守电影拍摄的叙事原则和美学规律,需要在真实案件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艺术化加工。因此,影片的编剧依照绑架案件本身的特点,梳理案件侦破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情况,设置了很多类型化的场面,为的就是将这些戏剧化的元素合理化地融入剧情,让影片情节更加紧凑,形成一部完整的警匪电影。
电影里面有三处非常明显的戏剧化嵌入情节,作为整个人质解救主线过程中的几个“插曲”。第一处是人质的想象,人质被绑匪绑到一个密室里面,在绑匪的折磨和心理因素的双重压力下,他想象自己趁绑匪们不注意拿起冲锋枪向敌人扫射,以此来释放自己巨大的心理压力和内心的极大不满。第二处是绑匪的经历自述,绑匪头目向吾先生讲述他带领自己的小弟们抢劫银行金库的经过。他手拿进口枪支,冲在最前面,同银行金库的守卫展开精彩枪战,最后还是经过重重考验达到金库里面,如山一般的金条摆在他们眼前。而电影对于这段自述性的展示更是将土匪头目塑造成一个身经百战、战无不胜的超级强盗,这种刻画方式很显然借鉴了好莱坞强盗电影的展现手法,如霍华德·霍克斯导演的《疤脸大盗》等影片。更有戏剧性的是,不管是在真实的绑架事件中,还是在电影情节内,土匪头目都视绑架为低级犯罪模式,这个绑架只不过是他伟大计划中的一个小的前奏,在最后他被警察抓到以后也坦言,他的这些手段和想法都是在好莱坞大片里面学来的。第三处场景是曹警官的担忧,在最后的解救人质行动开始之前,影片将场景转换成了曹警官预想到的最坏画面,警方在某个人流密集场所发现了土匪一众人,大家冒着枪林弹雨同犯罪分子展开殊死枪战,当土匪即将被消灭之前,土匪头目华子狗急跳墙在人群中引爆炸弹,画面内血肉模糊、烟雾缭绕、哀声四起。
从上面三处被穿插进来的情节可以看出,这三段都是充满刺激、画面劲爆的场景,这些都是为了满足观众对于动作、场面和戏剧性的要求。但是,导演在这三处都很巧妙地采用的是事后否认,即让观众感觉这是目前正在发生的事情,事情结束后才通过剧情告诉人们这只是某些人的想象。这种情节设置的方式是后现代主义叙事和展现的技巧,可以说是对观众的一种调侃、打趣和玩笑,展现的是当今社会观众对现实世界虚妄而不可信的审美。当然,这些插入场景的用意除了可以增强影片的动作场面和观赏性外,还加入了戏剧元素以及警匪电影中的紧张感,烘托了电影情节氛围,同时也满足了普通观众的审美要求。电影里面加入了一些搞笑片段,让观众在紧张的情节中得到一定舒缓,如绑匪们在玩扑克的时候要求人质帮他出牌,还有警察给儿子打电话报平安就展现得非常具有温馨感,使人联想到明星父亲带着儿子参加目前热播的电视真人秀栏目。
以上三个片段中提到的武器装备冲锋枪、炸弹和手枪同样都是土匪头目弹药库里面的工具,这些东西在他被捕以后都从车上找到。这些具有代表性的道具被导演融入影片里面,增强了电影的观赏性和刺激性,这三样东西也都在这三个不同场景发挥了最大化效果。虽然警匪片中的另外一个经典元素——性感的美女没有在影片中出现,但是实际上与之相关联的“性”元素却一点不少,例如电影会在主线叙事过程中恰当地切入土匪头目与女友争吵的场景,还有嘈杂的夜店、游戏厅、台球厅、按摩室等与“性”沾边的场所都被影片创作者有机地融入警察办案过程中,这些场景的设置实际上就是为了更多地增加电影的看点和娱乐元素。
三、施以既定类型增效的修饰
除了以上两个手段以外,电影所体现的类型电影美学还表现在对类型化视听语用修辞的合理配合上,尤其是电影的类型化剪辑在对整部影片的把控上更是将电影制作得更加流畅、生动、紧张、韵味十足、引入眼球,在时间和空间上编排的合理,这样既能够显示文本的类型特点,还能够提高故事讲述速度,构建出警匪片应该有的类型化特质。
何为“类型化剪辑”呢?指的是好莱坞影片所提倡的流畅剪辑美学方法,这种方法以无缝剪辑作为主要特点。剪辑过程中在镜头对接、场景转换、时空变换等方面都按照事情的因果关系进行连接,也就是两个存在内在联系的镜头连接,例如镜头间的人物造型、画面颜色、质感、动作特效、语言、背景音乐等方面存在着关联或者一致性,或者是存在视线、动作匹配的衔接。这样的剪辑手法在电影《解救吾先生》中也被广泛使用,例如,从警察在办案过程中收缴到的手枪的场景转到土匪头目通过俄罗斯人购买枪支的画面,从人质面前的饺子场景转到警察面前饺子的画面,等等。
本片题材贴近实际,剧情跌宕起伏,然而最精彩的部分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关键时刻的虎口脱险”。丧心病狂的匪徒对吾先生百般折磨和警察的奋力营救在同一时间的不同地点同时进行着,险象环生的剧情、激荡人心的节奏以及应情应景的音乐将观众的心揪成了一团,终于当吾先生将要失去生命的时候,警察也到达目的地,使得主人公脱离险境,匪徒得以伏法。剧情的发展模式与自然界的生存法则有着异曲同工之效,始终是原本的环境遭到破坏后的章法杂乱和杂乱后归于平静的周而复始。
通过观影,我们不难发现故事的场景布置大部分都处于室内场所,就像人们所说的“空间虽小,但在这里每一分钟都是戏”。更有警察为破解谜案长时间在室内拍摄的精彩剧情。
所以,对于影片制作人来说解决场景空间带给观众的压抑、肃穆、低沉显得尤为重要。从影片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故事的叙事手法丰富多变,如正叙、倒叙、插叙等手法被巧妙地融会于文中,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视觉角度,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如作者以正叙的方式不夹杂任何感情色彩地叙述整个事件的始末,又以插叙的方式变相地陈述多方观点,再如剧中人物对购买军火的回想。
使用这样变化多样的修辞技巧具有其艺术价值,但是影片创作者并没有将电影引入难懂的艺术片或者小众片领域。复杂凌乱的时空转换并不代表电影的叙述杂乱,逻辑性难懂,相反,电影的脉络非常清晰、简单易懂。从这种影片的展现手法来看,它其实是对于后现代叙事风格的一种延伸、发展,它更符合广大观众的审美观点和口味,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观众的艺术水准。
影片创作者正是利用这样“杂乱”的叙事手法将原来22小时的真实事件压缩到不到两个小时的剧情,不仅包括剧情的压缩,还有一定的扩展、插入和倒置等手法。这种将正常的顺序时间打散的手法将警方与劫匪间的斗智斗勇渲染得格外紧张,接近于纪实风格的拍摄手法也让观众能够感觉到事情的紧急,导演在每组镜头的长短、时间、调度和方位等方面都做到了恰到好处。
影片创作者对于电影时间也是做到了拿捏有度,让电影更具类型片美学风格。尤其是在最后解救的那段关键时刻,绑匪下了最后通牒,要求警方必须在22小时之内拿钱赎人,如果见不到钱将会撕票,按照这个时间轴构建了时间倒逼式的效果,在这个时间的影响下,警方想要及时解救人质就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些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种紧张的感觉给观众也给故事中的人质以巨大的压迫。为了将这种紧迫的效果做到极致,导演时常会使用字幕提示时间,或者将镜头对准警方办公室内的挂钟来提示时间。此时时间的流逝就像是一种慢性毒药,逐渐侵蚀着人质的生命,给观众和人质都带来一种绝望的感觉,随着警方对于解救的一步步推进,时间也在一分一秒地流逝,人质越来越危险,关于一种拯救与毁灭的对决即将开始,最后在时间即将结束的时刻将会到来一次总的爆发,这就是“最后一分钟营救”的典型叙事结构。
四、结 语
对于中国电影的类型片起步、发展和现阶段而言,从电影数量、品质、美学、丰富性等各个方面来说,与美国好莱坞和欧洲类型片都还有较大差距。目前,从电影的最终效果来看,很少有中国类型电影能够在画面质感、资金投入、恢宏的场面和高科技特效等层面上,达到让全世界观众拍手叫好的程度。此外,电影在创新和手法等方面也落后于电影发达国家。虽然我国的类型片已经经历了起步和发展阶段,但是想要达到世界级的水准走向成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中国电影创作者以类型片电影的美学风格做出电影主题选取、拍摄手法、理论研究等方面进一步努力,并且电影也要强调中国特色,让电影按照世界都能看懂的中国形式去展现,还能够展现中国的主张。中国电影创作者应该注重发展类型片,多做有意义的尝试,为类型片电影的理论研究提供素材,为美学研究提供样本,为类型片批判提供反面教材,从而能够为新的类型片提供经验和教训。
[参考文献]
[1] 丁晟,左衡.“闻味”《解救吾先生》——丁晟访谈[J].电影艺术,2015(06).
[2] 李孟谦.影片《硬汉2》导演丁晟及主创做客北京电影学院“学院放映厅”[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1(03).
[3] 徐圣超.大众视角下国产电影的美学取向[J].电影文学,2015(18).
[4] 史博公,凌燕.电视电影的反类型策略——以警匪类型电视电影为例[J].电影艺术,2003(04).
[5] 朱莉欣.中国警匪剧:类型范式·本土经验·艺术追求[J].电影新作,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