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创伤记忆下“中国梦”的影像表达
2016-04-09高晓红
高晓红
[摘 要]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也是一个国家的富强之梦。以重现真实历史记忆的南京大屠杀题材为代表的历史主题影片成为国产电影的主要类别之一,也成为新时代弘扬“中国梦”思想的重要载体。南京大屠杀题材影片用叩问历史、痛定思痛的方式来强调强盛中华、一雪国耻的精神。本文主要探索南京大屠杀题材电影与当代“中国梦”的相关性,这种相关性的具体体现形式,以及当代电影为实现这种相关性的叙述策略。
[关键词] 历史创伤;“中国梦”;叙事策略
在20世纪所有的创伤记忆中,南京大屠杀无疑是最沉痛的伤痛之一,以此为主题进行创作的电影作品不在少数。此类电影将南京大屠杀那段惨绝人寰的历史不止一次地搬上大银幕,最根本的目的在于通过对这段历史的叙述,警示并强调民族“强盛”的必要。
一、再现民族之殇
在南京大屠杀题材电影中,最主要的叙事方式就是史实重现,用血淋淋的画面告诉人们,这段历史不应该被遗忘。20世纪80年代末,南京大屠杀题材的国产影片初露端倪。1988年上映的电影《屠城血证》是国内第一部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的影片,为该类电影的发展拉开了序幕。电影《屠城血证》的出现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因素,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日本试图在其教科书上抹去南京大屠杀的史实,拒绝向其后人坦承二战期间日本军方做出的惨无人道的行径。为此,中国的各界爱国之士都表示出极大的愤懑。
在这样的时机推动下,电影《屠城血证》被拍摄出来。从电影名称中的“血证”二字,我们可以看出影片的叙事方式和影片想要传达出的效果,电影要用呈现事实的手法,用鲜血淋漓的史实,证明日本抹去南京大屠杀这一史实的行径之荒谬,影片要告诉全世界,当年日本军方在南京城犯下的罪孽,将会永远被铭记。电影《屠城血证》是中国第一部描写南京大屠杀的影片,影片直接揭示了1937年日军在南京城里做出的令人发指的行径,这种对史实的尊重和再现是对日本曾经对中国人民带来伤害的有力指责,将这段令中华民族永远哀恸的悲惨历史真实地展现在世界观众的面前。影片用事实给了试图混淆黑白的日本右翼势力一记响亮的耳光,也给中国的年轻一代上了一堂历史课,时刻提醒我们勿忘国耻。
南京大屠杀题材的电影重点在于描绘事实,而对艺术性的追求则可退而求其次。所以,这类电影从艺术角度来鉴赏,并没有特别突出的成绩。然而,假如从民族意义的方面,从“中国梦”的方面来鉴赏这类影片,我们会发现,它们毫无争议地存在着巨大的价值。一个民族如果对未来存有期望,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不能忘记过去。一个国家如果对未来存有梦想,这个国家的公民就要牢记祖国曾经遭受的灾难,牢记祖国一切的荣耀和耻辱,熟悉祖国的每一段历史并能够以史明鉴进行思考。近代中国曾经悲惨的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我们要永远铭记血的教训,奋发图强,让历史没有机会重演。类似南京大屠杀题材的国难电影就是要通过回首过往的噩梦,让国人始终记得居安思危。中国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需要这样醍醐灌顶式的警醒,电影作为视听效果震撼的大众娱乐产品,无疑是承载这项任务的重要载体。相比较犹太民族的超长国难影片《浩劫》,我国这种回首国难的电影作品实在是不够多。
二、反思战争
南京大屠杀题材的电影在叙事手法上的另一个成功之处,在于影片将视角延伸到全人类的角度,而并非局限于单纯的中华民族,影片通过展现南京大屠杀中日军血腥的反人类行径来体现和平的珍贵。“中国梦”并不仅仅是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更是全世界全人类呼唤和平的和谐之梦。中国在向世界昭示,东方睡狮已经觉醒,但这头力达千钧的狮子并不是好战好武的“森林王者”,而是一个向往和平和文明的君子。
南京大屠杀题材的新时期代表作品《南京!南京!》就表达出了这种更宏大的思想,其创作者陆川不止一次声明,《南京!南京!》是一部以战争为主题的作品。但实际上,纵观影片《南京!南京!》,其中展现战争的画面却寥寥无几,全部算在一起也不过20分钟的篇幅。但我们能看出,尽管如此短暂的一段巷战戏份,却淋漓尽致地展现出当年硝烟之中的南京是如何的迷茫和慌乱,昭示着这个古老的国家马上要遭受的悲惨境遇。影片的剪辑手法锐利果决,整个战争场面的调度完美细腻,声光特效逼真到位,让观众如同置身于1937年的枪林弹雨之中,感受那份血肉横飞的惨烈。电影《南京!南京!》并没有单纯地从中国人的角度来指控南京大屠杀,影片中也融入了日本军国主义给本国民众带来的惨烈遭遇。
例如,影片中的悲剧女子百合子,作为一个日本慰安妇,她的命运和来自中国或亚洲其他国家的慰安妇一样凄惨。百合子只是一个无辜的日本女子,却在为圣战奉献的鼓吹下献出了自己羸弱的身躯,她一次又一次地被她的同胞军人所蹂躏,最终染上了不治之症,无助地客死异乡。百合子只是一个日本民众的缩影,类似百合子的日本慰安妇何其多,在战争中失去生命和家人的日本民众也何其多。如果说作为交战双方,中国人和日本人的苦楚尚且可以理解,而那些来自其他国家的人,例如拉贝先生,战争同样打乱了他们平静的生活,使他们置身血肉横飞之中。电影《南京!南京!》将战争给各方带来的苦难都展现出来,这是一部合格的战争电影。张艺谋导演的作品《金陵十三钗》同样是南京大屠杀题材的经典作品之一,在严歌苓的原著中,南京大屠杀只是一个泛泛的时代背景,并未过多着墨。但张艺谋在将其改编成电影的过程中,将这一背景通过细腻的画面表现出来。电影《金陵十三钗》用很大篇幅来描绘日军在南京为非作歹的嘴脸,硝烟中逃难的无辜学生,被日军逼死的女生,守城士兵的誓死抵抗,尤其是李教官的英勇牺牲,这些都在提醒我们,战争是多么令人绝望,那场战争中的行凶者又是怎样的冷血无情!
三、批判国民性
“中国梦”不仅是对未来的期望,同时也蕴含着对过往缺陷的反思,敢于直面不足进行反思,也是一种进步的表现。鲁迅曾经说过,不满能够敦促人们不断向上,敢于对自己不满的民族,是最有希望的民族。南京大屠杀是令每一个中国人都扼腕叹息的一段历史,在揭开伤疤描绘这段历史的过程中,中国电影人不仅指控日本军国主义的惨绝人寰,更为可贵的是,也将审视的目光放在自己民族的身上,对自我民族的缺陷进行了理性的批判。
在南京大屠杀中,日本军国主义的惨无人道固然应当控诉,中华民族的劣根性同样也应该受到批判。南京大屠杀题材的电影虽然都是站在同一阵线,但叙述的角度不同,呈现的故事不同,对本民族的批判也不尽相同。早期的作品《屠城血证》上映之后曾经遭到质疑,影片只是揭露了日军的恶行,却对当时中国人的麻木甚至背叛只字未提,但是,考虑到《屠城血证》是国内首部将南京大屠杀搬上大银幕的影片,又处于特殊的历史时期,有这样的疏漏也可以理解。之后的作品《黑太阳:南京大屠杀》就开始体现出对本民族的批判,电影中安排了一段有关如何战胜中国的对话,间接地揭示出中国人的劣根性。影片中中岛认为应当用武力镇压的方式制服中国人,实现大日本帝国的东亚共荣梦想。而与之对话的高山是一个了解中国人的日本人,他认为利用文化入侵来征服才是根深蒂固之道。高山认为中国人是有致命弱点的,那就是不团结,所以轻而易举就可以将其分化。高山的言论实则是影片创作者的心声,不团结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缺陷。影片不仅借他人之口来表达对本民族的批判,还安排了一段十分讽刺的段落,一个中国人死到临头都不肯相信日军真的会屠城,他不仅自己麻木屈服,还阻碍其他人抵抗,而他的理由十分可笑,南京城人数很多,轮到他死的时候恐怕还要等一阵子,这样的国人让我们感到耻辱和心寒。
无独有偶,电影《南京!南京!》中让人最痛彻骨髓的并不是同胞们惨遭杀戮,并不是那些悲惨死去的老弱妇孺和满城的尸体,而是国人的屈从。寥寥几个日军就可以制服数以百计的民众,甚至沦为俘虏的军人。中国人的静默、麻木、不抵抗,为中华民族奏响了一段沉郁的挽歌。当年,进入南京的日军只有大约5万,而南京城里的中国人却不下60万,5万和60万,差距如此悬殊,我们有理由怀疑,假如当初南京城的国人们都奋起反击,结局也许会不一样。进一步而论,假如抗日战争开始的时候,所有的中国人都能站起身奋起反击,以中国四万万同胞的庞大数量,是否战争会在更短的时间内结束?
四、播撒“希望的种子”
即使存在反思的过程,但归根结底,“中国梦”依然是一个有希望的梦。无论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的电影怎样描绘中国人惨遭屠戮的悲惨,怎样指责战争给全人类带来的伤害,怎样批判中华民族的劣根性,但最后的结局一定是充满希望的。我们需要展现中国人的英勇反抗来点燃希望,我们需要希望来建立民族尊严。尽管当时多数国民是麻木屈服的,但电影中依然会塑造出凝聚中华气节的精神领袖,这些领袖面对残忍的屠杀依然能够顽强不屈,铮铮铁骨,依然保持着华夏儿女的志气。我们的民族希望和复兴信念就维系在这些领袖的身上,领袖始终存在,我们的希望就不会消亡。
很多南京大屠杀题材的电影中,都会设置这样的精神领袖。例如,《南京1937》中一身傲骨的老先生,他本有机会逃走,却毅然选择坚守在南京,为中国人的脸面而坚守;电影《南京!南京!》中留下了小豆子的生命,中国人的身体可以被屠戮,但中国人的根却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电影《金陵十三钗》中,负隅顽抗直至牺牲的几名军人,还有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取学生生命的秦淮河妓女,他们明知道自己会死,却依然选择了抵抗,商女不知亡国恨,可就连“商女”也选择了为民族大义而死,由此可见,中华民族的气节是在的。教堂的女学生预示着民族的希望,这些女学生在军人和“商女”的保护下存活下来,也就意味着中华民族的希望仍未磨灭。
五、结 语
历史故事片的主旨是真实地展现史实,但这并不等于纪录片,更不是历史教材式的讲述,历史故事片本质上依然属于艺术的范畴。历史题材电影要选择恰当的切入点进行叙述,尊重历史是第一层要义,而如何在真实历史的架构上用最恰当的表现手法来呈现,这是历史题材类影片成功的关键。一个民族要想团结起来,那么这个民族每一次灾难中牺牲的领袖人物,都是民族团结的催化剂。本文研究的主题——南京大屠杀题材影片将这一点运用得十分精妙,将“英雄叙事”的手法贯穿其中。中国近代史上曾经屈辱和磨难的一段历史,让我们需要英雄来引领民族灵魂,因此,“英雄叙事”成为抗日题材影视作品的共同特征。越是历经苦难的民族越需要英雄的带领,英雄是拯救民族未来的希望。电影《南京!南京!》中为国捐躯的军人是英雄;电影《金陵十三钗》中誓死留在教堂抵抗,只为保护女学生免受日军蹂躏的李教官是英雄;电影《南京1937》中明知会失去生命还是选择与南京城共存亡的士兵也是英雄,这些英雄形象在大众的麻木与屈服中挺起了中国人的脊梁,让中华民族没有陷于绝望,这便是电影为了留住希望而特别塑造的希望火种。从实质上来看,中华民族的崛起并非靠的是这些英雄,归根结底,靠的还是民族精神深处的自信与正气。而这种自信与正气,恰恰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核,是“中国梦”实现的基石。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梦”的文化内涵不断向国际化、全球化延展。历史创伤记忆下的电影要站在更加国际化的角度与全球观众沟通,才能获得成功。为实现“中国梦”增添力量,是以南京大屠杀为代表的历史题材电影的时代价值,也是国人对该类影片的热切期盼。
[参考文献]
[1] 张颐武.“中国梦”:想像和建构新的认同——再思六十年中国电影[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5).
[2] 艾青.中国早期电影人的“美国经验”与“中国梦”——洪深、孙瑜、张骏祥的跨文化电影创作实践论[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6).
[3] 何卫国.“中国梦”与“红楼情”——香港《红楼梦》电影刍议[J].红楼梦学刊,2012(06).
[4] 熊立.“中国梦”的艺术表达:电影里的“中国梦”[J].四川戏剧,2013(08).
[5] 刘文良.“中国梦”视域下我国电影的创新与发展[J].中州学刊,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