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传播学视角看当代建筑媒体和建筑评论

2016-04-09程晓喜CHENGXiaoxi

世界建筑 2016年1期

程晓喜/CHENG Xiaoxi



从传播学视角看当代建筑媒体和建筑评论

程晓喜/CHENG Xiaoxi

摘要:本文以传播学视角研究建筑文化,通过实体建筑环境及拟态建筑环境传播的两种不同模式,揭示出拟态建筑环境传播在当代的优势,并通过对拟态环境产生与扩散过程的分析,讨论建筑媒体在当代的重要作用。

Abstract:Taking communication as its perspective, this paper studies two modes of the transmission of architectural culture: through the physical building environment and through the architectural pseudo-environment. It reveals that the mode of pseudo-environment has significant advantages in contemporary era. The important role of today's architectural media is also discussed, with an analysis of the production and transmission of architectural pseudoenvironment.

关键词:传播学视角,拟态环境,建筑媒体,建筑评论

Keywords:perspective of communication, architectural pseudo-environment, architectural media, architectural criticism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al Media and Criticism: A Stud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munication

近几年,中国建筑媒体发展迅猛,来自建筑界及全社会对建筑媒体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建筑媒体的种类日益丰富,主体除原有的纸媒杂志社外,更增加了大量的建筑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基于移动终端互联网平台的新媒体。同时,建筑媒体在构建建筑文化的过程中担当起越来越多的责任,除传统的、以文字出版为主的评论形式之外,组织展览、评奖、论坛等等也屡见不鲜。从传播学的视角看,当代建筑媒体在建筑评论的领域承载了越来越多的功用,塑造了越来越丰厚的拟态建筑环境,不仅使建筑评论的主体、内容、形式、受众发生了变化,也深刻地影响了人们评论建筑的价值标准。

1 建筑文化通过两种建筑环境的传播

以传播研究的7W模式1)进行观察,建筑文化信息的传播具有两种典型的模式——通过实体建筑环境传播与通过拟态建筑环境传播。

建筑实体既是最基础的物质形态,又是人类文明生产的复杂符号——德国现代著名的美学家马克斯·本泽称之为“超级图像符号”。这使得建筑实体可以作为建筑文化信息的载体,或者说建筑本身具有媒介特征[1]。美国建筑理论家阿摩斯·拉普卜特在《建成环境的意义——非语言表达方法》一书中也指出,建筑环境是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进行交流的一种渠道,并归纳出这个交流过程中的发送者(编码者)、接收者(译码者)、渠道、信息形式、文化代码(编码的形式)、主题、脉络或景象等7个要素[2]。建筑文化通过实体的建筑环境进行传播是一种相对古老的传播方式,从建筑物诞生的那一天起,这种传播就在持续不断地发生着。只不过在人类建筑活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是由使用者自己或者工匠来设计建造房屋的。在这种类似人际传播的传播过程中,建筑文化传播的范围比较小,速度比较慢。以乡土建筑的营建为例,人们对于建筑形式和内容的全部知识和想象都来自周边已存在的建筑;之后,特定人群的智慧被建筑主体(参与营建的人)接受,以新建筑的形式能动地表达出来。正是通过这样不断循环往复的传播过程,建筑文化逐渐得以凝集、升华和发扬。现代社会职业建筑师的出现加速了这一过程,使建筑活动开始明确地形成“少数人→媒介→多数人”的传播形式,即“类大众传播”形式。

与真实环境相对照的是拟态环境。拟态环境不是通过人们自身经验完整的亲身体验感知的,而是通过各种传播方式展现在人们的感官中。广义地看,拟态建筑环境正是由建筑评论构筑的,所有塑造拟态建筑环境的行为都可以被视为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媒介手段所进行的建筑评论,只不过评论的深度不同,可能是再现的、解释的、批判的等等。以电影为例,电影中三度空间形象与时间因素的结合是一种十分易于表现建筑空间的手段,电影中的城市与建筑是现实世界的意象。电影以真实的或虚拟的建筑空间作为故事发生的场景,以此来铺陈感情和诗意,赋予超乎现实的想象,传达丰富而又复杂的文化色彩,思考未来的城市与建筑,浓缩并拼贴现实的建筑。即使不是专门以评论城市与建筑环境为主题的电影,也会不自觉地反映出其创作者对于空间环境的评判和期待。而作为电影的观众,人们也会不知不觉将其中展现的虚拟场景与现实生活的真实环境并置思考,产生比较和联想。狭义地看,借助各种媒介展开的建筑评论介绍、解释和评判各种建筑现象,使人们从其中了解到没有亲身接触的信息:通过评论中对异地建筑文化的文字介绍、图像甚至三维影像,人们认识了从未亲身去过的城市与建筑;从评论中人们了解了某一建筑的产生过程、艺术象征、技术特点等等隐含其中的信息;甚至对于自己经常接触的建筑环境,别人的评述也可能揭示自己原本没有感知到、或者尚未进行理性思考的含义,使人们对其产生新的认识……因而,拟态环境也是传播建筑文化的重要途径。

2 拟态建筑环境传播的当代优势

建筑文化通过实体环境和拟态环境的两种传播模式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在现实生活中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尽管评论所塑造的拟态空间环境事实上早已有之,但在传统社会中,传媒手段和影响力都很有限,人们对建筑文化的感知更多地来自个人亲身生活和走入的现实环境。当代,大众传播成为人们获得外界信息的最主要渠道,各种媒介塑造的拟态环境却越来越多地介入了人们的生活,甚至使人们无法脱离拟态环境的存在而单纯接触现实。人们对建筑文化的认识越来越大地依赖拟态环境的作用。虽然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人们自身的活动范围也在扩大,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以及交通工具所提供的空间移动的便利使得人们接触到远比过去多的现实建筑,也由此获得了更多的建筑文化信息;但拟态建筑环境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其中携带的建筑文化信息是以指数曲线增长的。因而与实体环境相比,拟态环境传播在当代的大众传播时代优势明显:

首先,“批评可以讲话,而所有的艺术都是沉默的。”[3]建筑实体及其环境所携带的信息是多样的、发散性的、含蓄的、非直接的。而拟态环境中的展现则可以直截了当,一语道破“玄机”,揭示出作品所不能直接说出来的东西。传播是一个对信息进行编码、解码的循环过程。接受者对信息的接受是诠释性的,在其解释和具象还原的过程中存在部分信息丢失或变异的可能。建筑实体环境作为媒介时,人们对它的解读很大程度上受到受众解读建筑符号能力的限制,普通人往往只能读懂其物质层面的信息,即便经过专门训练、具有丰富的符号贮备系统的专业人士,对其中隐含的信息的解读也难以完整呈现其原意。而建筑评论可以使用简单明了的常规语言,也可以使用图像、图式等其他手法,令表达的信息更明确易懂,更容易为普通公众所理解和接受。

其次,在建筑实体为媒介的传播模式中,虽然业主、建筑法规的制定者、具有决策权力的政府官员和管理者等,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建筑所承载的信息内容,但建筑师是当然的最主要和最直接的传播者,他人的接受则是被动的。在拟态环境的塑造过程中,建筑专业与非专业之间具有平等的发言权。这样的传播过程使双方都可以处于主动地位,加速了传播的频次,也大大扩展了建筑文化的传播范围。

最后,相对于建筑实践中物质建设的长期性、高成本,建筑评论创造的拟态环境经济成本低、时效性强,可以对现实做出快速的反应。

因此,尽管建筑文化的传播是一个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各种模式不可能是单独作用的,必然相互纠缠、反复交叠;每个人对建筑文化的认识以及社会总体建筑文化的形成都是两种模式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当代媒体空前发达,建筑评论在其中构筑的拟态建筑环境正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衔接、反馈和放大的作用,拟态建筑环境传播的影响已远大于实体环境的影响。

表1 建筑评论的传播模式

3 拟态建筑环境的产生与扩散

拟态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自然信息的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因而拟态建筑环境所传播的建筑文化信息和实体建筑环境传播的信息不一定一致,甚至可能出现完全相左的情况。它可以是处于不同时空中的真实存在,也可能本身就是虚构的、现实中并不存在的或者是各种场景片段的拼接等。

从传播的观点看,塑造拟态建筑环境的完整过程中又包含着对建筑现象的评价即建筑评论的产生过程以及评论者观点的扩散两个主要步骤。

建筑评论的产生过程是评论主体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对建筑现象进行评价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评论的主体将自身接收到的建筑文化信息进行解码,再通过理性思维进行整理、归纳,并按一定的方式进行重新编码。作为一个独立的传播过程,评论的主体是此过程中的受传者,接受来自建筑实体环境或建筑拟态环境传达的建筑文化信息。

建筑评论的扩散过程是继创作之后的步骤,也是建筑评论发挥其影响和作用的关键步骤。没有对外传播,评论只是属于评论者个人的财富,只有当评论借助某种载体展现在众人面前,才能起到其在建筑文化传播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在拉斯韦尔提出的传播要素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反馈因素和系统因素,可以描绘出揭示建筑评论传播过程的传播模式(表1)。

这一模型清晰地展现了建筑评论的产生过程和扩散过程循环交替、相辅相成的关系。产生过程中信息的接受者即是扩散过程中信息的发出者和传播者。同时,扩散过程的受众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也必然包括了建筑评论的发出者本身,即扩散过程中传播的信息又会对建筑评论者产生影响,从而改变或强化他固有的评价和观点。如此循环往复,才使得建筑评论对于整体建筑文化的传播作用得以显现。当然,这里不是指单一一位评论者或一篇评论文章的具体产生、扩散的过程,而是一种总体的、宏观的效果。

从这里也可以看到,评论的产生和扩散也可以视为同一的过程,它反映了建筑文化信息通过建筑实体和评论自身创造的建筑拟态环境对评论主体的影响,以及评论主体对这种客观的传播影响的反馈,新的评论的产生正是这种反馈的表达形式之一。

将评论的完整过程分解为产生过程和扩散过程两个步骤来考察,有助于明确两个步骤在当前需要关注的不同侧重点。在建筑评论的产生过程中,信息的来源是广泛的,传播媒介也多种多样,我们需要关注的重点是接受者对这些信息的综合反应,也就是评论者最终给出的评价内容。而在后一个过程中,我们更关心传播的过程,关注如何将评论的内容有效地传达到受众当中。因此,我们也可以将两者不同的关注点概括为传播内容和传播形式的关系,二者具有内在的关联。一方面,任何“内容”都要通过某种“形式”来传达,适当的形式可以有效地负载内容,实现传播者的目的;另一方面,“形式”要有“内容”来填充,“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大众传播时代,大众传媒强化了其传播内容对人心的影响和作用,此时内容的真实性、内容所传达的价值观等等都会产生更明显的效果。同时,建筑评论的产生与扩散过程的循环关系一旦开始就会持续地作用下去,因此,“内容”与“形式”的和谐运转在此就显得格外重要。就像不停息的轮子,一旦偏离了轨道就会越走越远。只有二者和谐并进,建筑评论及其所促成的建筑文化才能健康发展。

4 建筑媒体在拟态建筑环境中的作用

以往,我们往往将建筑媒体的作用定位在扩散过程,更关注媒体形式手段的革新与发展。当代建筑媒体的蓬勃发展对扩散过程的贡献确已不言而喻。更丰富的传播体例、更细腻的受众划分、更大的容量、更快的速度、更广阔的报道视野……特别是网络新媒体的介入,使得受众的反馈变得方便、及时,大大加速了拟态环境的演进,提升了建筑文化在全社会的认知度和话语权。

然而媒体的力量还远不止于此。传播学者诺依曼1980年提出“沉默的螺旋”理论假说认为:(1)人们对于建筑环境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大众传播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经大众传播强调提示的意见由于具有公开性和传播的广泛性,容易被当作“多数”或“优势”意见所认知。(3)这种环境认知所带来的压力或安全感,会引起人际接触中的“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势意见的大声疾呼”的螺旋扩展过程,并导致社会生活中占压倒优势的“多数意见”——舆论的诞生[4]。

建筑媒体虽然不是拟态环境唯一的塑造者,却在拟态环境的塑造过程中担当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一栋被各种媒体显现得既文艺又科学的建筑可能获奖无数,但当你实地考察时却会发现完全不同的景象——或与周边环境格格不入,或与现实生活严重脱节,或出于种种原因维护不当导致超乎寻常地迅速破败,甚至报道中的精彩片段本就是建筑师美好的设想,而从未在现实中出现过。这种现象近年来屡见不鲜,可能源于设计者对作品宣传的精心策划,可能成于媒体报道的断章取义,可能依赖于建筑摄影的再创造,甚至图像PS术的高超技法……有意和无意间使拟态环境与实体环境的差异越来越远。更加可悲的是,在媒体时代,人们不敢相信自我的感受,不敢相信“眼见为实”的事实,放任“沉默的螺旋”越转越远……这样的拟态环境对于建筑文化的健康发展无疑是有害的。建筑专业群体会在拟态环境的麻痹下,在明星的光环笼罩中越来越成为自娱自乐的小群体,而这些自娱自乐消耗的却是大量的社会范畴的资源。对社会公众而言,建筑真实的价值就这样逐渐被拟态的假象消解了。与之相对,一些真实的、亟待建筑界讨论的问题、急需关注的领域却难以在拟态环境中得以显现……

在这一过程中,建筑媒体绝不是被动的。凭借媒体对建筑文化的认知和兴趣,对当下状态的思考,建筑媒体主动选择着传播的内容,生产着传播的内容,甚至培育着传播的内容。建筑媒体已经从行业的观察者、历史的记录者转变为事件的推动者。

因而,面对前路,建筑媒体有责任担起价值评判的重担,从海量的资讯中捕捉有价值的素材,并在不断追逐潮流的洪流中首先独善其身。□

注释:

1) 哈罗德·拉斯韦尔(H. Lasswell)最先在《传播的社会职能与结构》(1948)一文中提出了传播的“5W模式”:“描述传播行为的一个方便的方法,是回答下列5个问题——谁(Who)?说什么(Says what)?通过什么渠道(Through which channel)?对谁(To whom)?取得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据此,引申出传播研究的5个参数或5个内容:控制分析(谁)、内容分析(说什么)、媒介分析(通过什么渠道)、受众分析(对谁)、效果分析(取得什么效果)。1958年,布雷多克在《“拉斯韦尔公式”的扩展》一文中又增加了2个W:“在什么情况下?为了什么目的?”构成7W模式。参见[美]罗杰斯.传播科技学理,庄克仁译.台北:正中书局,1988. 248-250。

参考文献:

[1] 马克斯·本泽. 广义符号学及其在设计中的应用.//符号与设计——符号学美学. 徐恒醇编译.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2] 阿摩斯·拉普卜特. 建成环境的意义——非言语表达方法. 黄兰谷等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 诺斯洛普·弗莱. 批评的剖析,陈慧等译.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

[4] 郭庆光. 传播学教程.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20.

[5] 范路. 多元视角下的建筑评论工具与方法——“清华建筑思想论坛”第7期评述. 世界建筑,2014 (6): 12-13.

[6] 王寒妮. 传播与介入:建筑媒体的当代角色——“清华建筑思想论坛”第9期评述. 世界建筑,2015 (1): 12-13.

[7] 王凯,王颖. 概念地图和四元谱系——从建筑媒体透视世纪中国建筑话语的演变. 时代建筑,2014 (6): 28-33.

[8] 张利. 今日建筑媒体的五种取向. 时代建筑,2014 (6): 58-59.

[9] 程晓喜. 建筑评论的传播观. 华中建筑,2007, 25(2): 23-25.

收稿日期:2015-12-07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