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路访谈
2016-04-09叶扬天妮YEYangTIANNi
叶扬,天妮/YE Yang, TIAN Ni
王路访谈
叶扬,天妮/YE Yang, TIAN Ni
受访人:王路,曾任《世界建筑》主编
采访时间:2015年12月31日上午
Interview with WANG Lu
WA: 请问您接任《世界建筑》主编的时候,情况是怎么样的?
王路:接任WA主编是2000年。当时,陈衍庆老师准备退休,陈老师和院里都找我谈,希望我能去接陈老师的班。我犹豫过,我在德国学的是乡村建筑,那时候回国不久还是想做些与此相关的事情,跟着单德启老师跑乡村,当时也有一些成果发表在《建筑学报》上,如 《农村建筑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更新》 (1999年11期)、《村落的未来景象》(2000年11期)。后来觉得能去兼做一个主编也不错。刚任主编时,我对怎么编杂志可以说一窍不通,慢慢地在陈老师和杂志社同事的协助下才了解些门道。
在德国留学时翻过不少杂志,慢慢地自己也有了一些想法,所以先做了改版,把版面改得稍微国际化一点,比如目录页是我看《007》电影的片尾受到了启发,中间对齐,中英文分列两侧。后来版式、栏目内容几年里也改了不少,基本上就是边做边学,看人家好的就学着来,我们的团队很棒!
倒是一开始就有个想法,希望WA能跟外国联系多一点,而不是仅仅在国内“自言自语”,所以2002年我们做了WA中国建筑奖。设置WA奖的初衷一方面是希望依托杂志这个平台,促进国内建筑和世界的交流,另一方面也是想有一个与当时国内已有的建筑奖项不同的建筑奖,关注建筑的基本问题。WA中国建筑奖的评审从第一届开始我们就设定7位评委:5位国内评委,2位国际评委。开始因为没有经验,没好好谋划,亏了很多钱,比如国外评委一来,扔给你一张商务舱的机票,你头都大了。
最开始不会运营,为了扩大《世界建筑》在国际上的影响,我们出差的时候就把杂志带去放在人家的书店里,白送。我去柏林、苏黎世,还有好几个地方的书店都是如此。送到柏林是因为德国建筑杂志Bauwelt的主编费里克斯·茨沃(Felix Zwoch),他把我们寄给他的杂志放在一个叫“Buecherbogen”的建筑书店。《世界建筑》和Bauwelt还合作出版过《建筑世界》杂志。费里克斯是《世界建筑》的老朋友,两年前去世,我们都非常怀念他。
那几年的《世界建筑》会组织一些选题,虽然有些只不过是资料性的,但即使这样也比很多杂志强。另一个是做了建筑师的栏目,介绍一些国内不熟悉的建筑师,或者当下发生的很多事情,还是有一些趋向的,我们希望给读者看一些有启发的好东西。
WA: 有外界评论,觉得《世界建筑》主要还是讲外国的建筑多,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确定一期一个主题的?
王路:这当然也是受杂志名字的局限。每期杂志一个主题,这基本上也是建筑杂志的一种基本体例。2000年之前《世界建筑》就是一期一个主题,可能按建筑的类型来编的多一点。2000年以后,应该更侧重介绍地域、建筑师以及有关建筑的材料、空间、环境、技术等可以讨论的相关话题。
一般办杂志资金都是紧缺的,学院很支持。杂志社人最少的时候,编辑只有孙凌波、贾东东和我3个人,压力很大。当时我们就找个国外的客座编辑,有了选题后请他给我们组稿,他把材料整好发给我们,编辑部这边排版编辑。我们以这种方式编了很久。作为报酬,我们付一点客座编辑费,再请他到清华来做个讲座,然后让冯金良老师或院里的学生陪他们看看长城,在北京城里转转。
WA: 还是无奈之举。
王路:对,不过还好,撑下来了。后来杂志社人员也多了些,慢慢地也知道到外头拉赞助、发展交流我们,是需要建立一些关系、联系的。
WA: 回顾您做《世界建筑》整个经历,有没有什么事儿是特别遗憾的?
王路:特别遗憾的就是当时没有一种技术上或者体制上的支持,能把《世界建筑》做成一个真正跟建筑有关的、比较全球化的平台。我们曾经有过的理想是依托《世界建筑》来建立一个综合的建筑文化交流的平台, 在建筑馆南、设计院西边的地块造一个建筑中心,可以办讲座、论坛、展览、书店,甚至可以短期居住的国际建筑师工作室,一个全球的建筑重镇。当然这很难实现,只是想想而已,所以叫理想。
WA: 现在建筑媒体有所变化,尤其是面临网络和新媒体的冲击。您觉得作为建筑师,需要什么样的媒体或者载体呢?对于杂志来说,什么样的转变才合适呢?
王路:从建筑师的角度来讲,我觉得一是了解专业领域在全球范围内的一些进展,关注别人在做什么。另外通过个体的创意和技术的支撑,巧妙现实地解决设计问题。要不然,你的建筑,凭什么与众不同?我想对于杂志也是如此。
WA: 最初《世界建筑》的定位是将世界先进的设计思潮引进国内,后来逐渐调整为“让中国了解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的一个双向定位。这中间,您觉得建筑媒体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王路:《世界建筑》不只是一个区域的概念,而是希望在之前的基础上,把中国建筑的内容涵盖其中,不只是把国外的资讯介绍到国内,也应该介绍中国本土的东西。《世界建筑》在这方面做了些努力。把杂志做成中英双语,也是为了让更多的老外能够阅读咱们中国的建筑信息,知道我们在做什么。另外,通过与国外的杂志、国外的建筑网站、国际建筑展览等平台建立联系,能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
WA: 您所理解的《世界建筑》的核心价值是什么?
王路:《世界建筑》的地址在北京,办杂志的是中国人,地域是中国。虽然别的国家也办很多建筑杂志,但那些都是别人办的,所以《世界建筑》的核心价值实际上就是在中国,把中国建筑的内容、中国建筑师的内容跟世界建筑的线索融合在一起。《世界建筑》作为一个区域的杂志,但是它能够跟世界对话,真的在世界建筑舞台上与Architectural Review、A+U、AV等国际一流期刊平起平坐,成为世界建筑的东方话语。
WA: 您曾主持出版过与德国合作的《建筑世界》杂志,对方的采编模式或思维方式对《世界建筑》有什么启发?
王路:第一是案例聚焦。因为Bauwelt是周刊,所以专注的问题很具体,薄薄一本就是为了讲清楚一件事情。有透彻的案例介绍,取代建筑师自言自语的是他人撰写的评论文章,详细的设计图例方便读者阅读并从中受益。另外,它的视觉效果我也比较喜欢,排版有疏有密,突出重点。再一个就是它的选题,小而具体。
WA: 您主持《世界建筑》的这些年,有什么想法和心得?对于之后《世界建筑》如何更好的发展有什么建议?
王路:时代在发展,把有积淀的杂志继续办下去总是要有一些新的思路。回想起来,我任《世界建筑》主编期间,和杂志社同仁一起做的有意思的事情,除了每月一期《世界建筑》杂志面向读者,就是在2002年设立了WA中国建筑奖。
现在我自己的兴趣点已不在办杂志上,也没有什么好的建议。当时我接任《世界建筑》主编的时候,陈衍庆老师对我影响很大,陈老师对我说:“好好干,有问题来问我。”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不懂就去问,还有编辑部同事的支持,让我觉得太好了。现在张利老师做主编,他很棒,我俩在一起,我也和张利说过,要有什么事情,需要我动脑出力,随时来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