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高考“社会化”认知分歧考论
2016-04-08魏宏君朱婧雯
魏宏君 朱婧雯
摘 要 应社会各界对英语高考进行改革的呼声,我国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首次提出了英语高考社会化的概念。但在社会化条件、舆论导向不明的背景下,社会各界对英语高考社会化的理解与国家原意产生了偏离。本文从国家地方、专家学者、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四个维度,对英语高考社会化的认知进行梳理,还原国家英语高考改革的真正意义,使社会各界认知逐步趋于统一。
关键词 英语高考社会化 认知分歧 统一认知
英语高考社会化认知,是指社会大众认识英语高考社会化改革的过程,是社会大众基于感知外界事物并对其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认知分歧,即个体思维在进行信息处理的过程中,对概念、知觉、判断或想象形成不同的表征。我国大众在认知英语高考社会化的过程中,出现了偏颇导向的言论,须及时修正受众群体的分歧,使得逐步趋于统一。
一、英语高考社会化认知分歧
1.地方政府政策解读的偏离
北京市、上海市、浙江省作为试点地区,相继出台了改革细则,但大众在认知上产生了较大分歧。北京市降低了英语成绩所占的比重,强调社会化考试要拥有测试语言应用能力的特点[1]。而上海市规定了英语考试时间为一月和六月,最多参加两次英语考试,并将社会化高考定义为标准化考试,强调英语学科的变革是为其他学科积累经验[2]。浙江省则规定参加六月份考试的学生为应届考生,成绩持两年有效,考试时间为六月和十月,并没有提出要降低英语成绩的比重[3]。上述三省市的官方文件侧重有所不同,无法使社会大众获取共同的认知,反而产生了英语学科的重要性是否会降低、考试内容的取向是否会改变、英语高考社会化究竟是什么等疑惑。
2.专家、学者考试机构判断的分歧
专家学者对英语高考社会化的分歧,主要围绕社会化的属性和考试机构的产生两方面。一方面,就是否应该成立专门的社会考试机构问题,我国学者持两种观点。一部分人认为英语高考不应该脱离政府监管职能,这种形式在中国是不可取的,也不符合中国的实际国情。另一部分人则认为,从“社会化”这一核心词汇上来理解,去行政化的考试制度可以避免英语教学的僵化。自由化、市场化的考试制度更符合以学生兴趣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形成综合性的评价方式。另一方面,就成立考试机构政府监管职能是否丧失的问题。部分学者认为,社会考试机构必须由国家官方委派,受政府的宏观调控和监督,以保证考试机构的非盈利性及公平性。还有学者认为,做到真正的社会化,考试机构必须交由市场自由竞争获取,经历市场的优胜劣汰,所产生的社会认可度有助于高考制度的重建。
3.学校、教师教学取向的误区
因各地高考方案不同,学校、教师在英语学科的重要性及多频考试是否能减轻学生压力两方面产生认知分歧。一部分学校、教师认为英语社会化考试是降低英语学科重要性的一种方式,可增加其他学科的学习机会,尤其是母语教学。另一部分则认为社会化改革并没有降低英语学科的重要性,而是为了引导英语教学的转变,提升学生整体英语应用能力。在“一年两考”的频率上,一部分学校考虑到考试次数的增加,会平均看待教师的教学成果,相对减轻教师教学上的压力及应试心理的负担,教学上可以采用更加灵活的方式,打破原有教学模式的壁垒。另一部分则认为,考虑到升学率,学校可能赶超教学计划,使学生尽早拥有获取高分的能力。同时,在考试中加强英语实用性的检测,加大了教学的难度。
4.学生、家长未来期望的困惑
学生和家长认知分歧的产生,多是基于对未来英语语言重要性的期望,产生于英语学科和语言的相对关系。一部分学生、家长群体认为英语语言的重要性逐渐降低,社会化考试成绩对学习的动力减弱。相反,有人认为,英语学科在高考中的比重虽然降低了,但无法说明英语语言本身重要性的下降。考试只是一种形式,英语本身的实用价值仍然关系到学生今后的就业前景。此外,部分学生、家长认为,高考社会化改革并没有降低英语学科的重要性,更不会削弱英语在未来社会中的应用性[4]。社会化考试改变的是考试形式,在其应用能力上加强了考试难度,例如听力和口语,改革只是改变了应试教育形式上的固化,仍然需要学生加强英语的学习和练习。
二、解析认知分歧的意义
整个改革系统协调的过程,就是一个统一英语高考社会化认知的过程,这对于高考改革试点阶段尤为重要,认清英语高考社会化的本质,只有思维处于同一维度上,才能达到系统内的协调运作,避免不必要的紧张氛围。
1.修正英语高考社会化的偏误
整个改革系统,包含国家、地方,专家、学者,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甚至还有关注高考改革的社会大众。如此庞大的系统成员,要使至上而下统一对英语高考社会化的认知,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客观、理性的认知,应正确接收英语高考改革的信号,避免因个人色彩造成信号失真。了解进行“社会化”改革的背景,是正确解读英语高考社会化本质的前提,只有按照国家改革的目的进行推进,才能在细枝末节上把握原则性的不动摇,在改革出现偏误的时候及时修正。故而理解实行英语高考社会化的原因,是解析认知分歧的重要意义之一。
高考无疑是我国在人才选拔时进行的国家行为,必须考虑到我国的特殊国情。英语高考之所以要进行社会化的改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已经不能达到期望的功能和作用。英语作为试行高考社会化的第一个科目,凸显出当今英语教学问题成为高考改革的重中之重。摒弃原有高考的狭隘性和残酷性,分散考试的时间,降低英语在学生高考过程中的压力水平,真实反映学生英语能力,成为社会大众呼唤英语教育改革的另一原因。
2.引导英语教学本质的回归
近年来“哑巴英语”问题的突显,使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英语教学的本质任务,高考社会化则作为引导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学校和教师应坚信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发展,可以逐步改变应试教育的灌输形式,统一的认知才能保证改革的贯彻执行。若与国家认知不统一,最终也只会导致教学方式的继续固化。中学教学很大程度上受高考内容的引导,也就引申出教学、考试和录取之间的相互作用,最终导致英语教学内容依托高考考试范围,英语教学方法旨在提高应试成绩[5]。只有对英语高考社会化形成统一的认知,才能使学校、教师主动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引导英语教学本质的回归。随着中国教育理论的不断发展,英语高考的变革是必然的,只有在教学理念、考试制度相结合的情况下,才能在实际教学中实行更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改变会写不会说的现状。
3.释放学生自主性
正确认知英语高考社会化,学生才能挣脱旧有高考制度的束缚,释放自主的、多样的学习心理。学生作为高考的主体,如果无法分辨英语高考改革的真正意图,改革必然无法顺利进行。学生在正确认知的条件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发学习动力,才能推动英语高考社会化的顺利进行,使高考改革系统协调一致,形成群体的社会效应,真正转变社会各界对英语高考社会化的认知。英语教学的目的旨在为我国发展提供国际化人才,而不是培养只能够在应试中取得高分的“优生”。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培养英语的应用能力,而不是应试能力。正确认知这一关键,才能保证英语高考改革基本环节的正确衔接。学生群体获取高考改革信息的途径基本都是间接的,使得学生的认知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若不及时修正认知分歧,会导致原有学习模式的持续不变,无法达到改革的真正意图。尽可能避免因认知的错误,导致在整个改革过程中由于推动力的不足,使得英语高考社会化成为改革的“噱头”。
三、英语高考社会化的正确认知
1.社会化考试的本质认知
国家对于英语高考社会化这一概念的提出,必然是对解决现阶段英语高考弊端的考量,作为试点的几个地区在起步阶段,会产生很多问题。但是从基本设置上,各省市应尽可能趋于统一,即使改革方案不同,也应该对英语高考社会化进行解析,从根源上进行统一。首先,要对概念进行官方的界定。概念是将所感知的社会化考试抽象出来,对其共同本质特点加以概括。概念是正确认知的基础环节,只有社会大众的认同,才具有可传播性。认知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一切真实的信息皆来自于官方咨询,统一认知必须先从国家层面着手。国家官方机构若对英语高考社会化合理定义,将所感知的社会化考试抽象出来,对其共同本质特点加以概括。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错误的理解,使大众理解英语高考社会化改革的意义,为其判断提供佐证。其次,对改革方案做出合理解释。规定考试成绩的时效性、考试规模的辐射范围、考试成绩的有效范围等。尽可能提供准确的资讯,缩小大众因缺乏信息产生的想象空间,控制认知的偏误。我国最终旨在建立科学的标准化考试程序,在以英语学科作为试验的起步阶段,形成理想的“社会化”阶段是一个发展的动态过程,避免以现阶段的认知贯穿整个改革过程。
2.英语教学重要性的认知
英语高考作为中学英语教学的“指挥棒”,在考试形式上固化了学校、教师的英语教学模式。过分的“英语热”使得学生盲目地学习英语,并没有考虑到学生自身的兴趣需求和个性发展,适当“降温”能够使学生、家长认清学生学习英语的真正意图。但是,适当的“降温”并不意味着英语重要性的降低。高考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英语高考社会化的引导下,英语教学的模式会更加科学化和多样化,逐渐弥补现今英语教学的不足。这是一个由膨胀——收缩——合理的发展过程,不能分割现阶段的收缩过程,否认英语学科的重要地位。现今的高考分数无法评判英语教学的价值,英语高考社会化的转变能从英语教学价值与社会化考试成绩之间建构什么样的对比尺度,这需要学校、教师为社会大众进行引导。
英语高考社会化并不仅仅是考试机构的转换,而是为了重新选择一把评价英语教学的标尺,打破英语教学改革的瓶颈,使得英语教学冲破桎梏,脱离高考应试模式的束缚,重新定位其英语教学的目标。在新的教学背景下,应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教学理念运用到教学实际中,避免教学方式与教育理念相脱节。学校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场合,不能回避其为社会输送人才的主要教学职能。无论该考试机构是由国家官方设置还是交由社会构建,为了保证教育公平,学校都须承担英语教学的绝对责任,完成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任务,满足学生在中学阶段英语学习的要求。
3.学生发展的认知
学生群体作为英语高考社会化改革的受众体,面对高考政策的任何变革,无疑是直接利益的关系者。正确认知的形成,关键是能否以学生的兴趣、个性发展作为学生培养的原则。在现今英语高考社会化的趋势下,英语教学方式面临着改变,可以尽可能地排除干扰因素,回归学生的自我发展。
理解英语高考社会化所蕴含的教学理念,摒弃“以考促学”的陈旧观念,理智看待教学、考试、考试结果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学内容的选用是为了学生的自我发展,以高考考试内容作为中学教学的参照,则否定了考试内容之外的知识和能力。在英语高考社会化改革的过程中,无论考试内容、形式如何更新、变换,学生仍需要扎实的语言基本功作为基础,跨越现阶段的英语价值认知误区,使得英语水平梯度上升至国际实际需求。高考社会化要求的是能力的提升,而不是分数的提升,“一年多考”的形式是为了进行形成性评价,以学生的英语学习整体作为评价主体[6]。建构在学生个性发展水平上的教育投入,相关教育者须对英语高考社会化作出理性认知。
英语高考社会化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只有打破原有思想观念的固化,结束利益绑定的束缚,自上而下地统一认知,拨开认知分歧的迷雾,才能减少改革过程中的阻力,推动英语社会化改革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北京市教育委员会,2014-2016年高考高招框架方案.[EB/OL]http://edu.sina.com.cn/gaokao/2013-10-22/0951398667.html.
[2] 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市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沪发[2014]57),[EB/OL]http://news.163.com/14/0919/09/A6GD
OAE400014SEH.html
[3] 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浙政发[2014]37),[EB/OL]http://www.zjedu.gov.cn/news/26772.html.
[4]中国青年报.新政策降低中高考英语分值并非弱化其重要性[EB/OL],http://edu.qq.com/a/20131028/005917.html.
[5] 袁顶国,刘晓凤.升降之间的教育转换——北京市高考改革方案价值追求透视[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2).
[6] 欧颖.对高考社会化考试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J].教育与考试,2014(5).
【责任编辑 王 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