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享书香校园的阅读快乐
2016-04-08张伟
张伟
致力于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使学生从小受到文化的熏陶,提高文化素养,培养学生丰厚的文化底蕴,受益终身,是天津市东丽区东羽小学多年来校园文化建设所追求的目标。《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145万字。为了落实阅读量,学校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
为学生提供阅读“源水”
学校千方百计地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校园图书馆的投入,购进各类积极、健康的图书、电子图书,确保为学生提供好书源,并较好地发挥学校资源,服务于教育教学与拓展学生能力的双重功能。由于学校地处偏远,外地流动人口子女占1/3,家庭条件参差不齐,让每位学生随时阅读还有困难。于是,学校要求各班建立图书角、图书中转站,将学生、老师买的图书及学校图书馆的书都集中在一起,为买不起书的学生也能看到书提供方便,达到资源共享。目前,学校图书馆藏书2.5万册,人均33册,学校为了方便学生阅读,为各班设计了简易书架,并制定了完善的人性化的管理制度。
将阅读与校本课程相结合。学校将课外阅读作为校本课程纳入课程计划,这就保证了每周有一课时的课外阅读时间,并安排专人上课,同时规定每周三中午为学校集体读书日,教导处随时指导检查。现在的阅读课老师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班级特点及教师自身的特点,设计授课计划,由原来看书写读后感的课上成美文欣赏课、阅读方法指导课、好书推荐课、读书卡交流课等多种形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掌握了读书方法,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尝试通过各种途径引领学生读书
第一,为了使读书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保持读书的积极性是关键。学校通过以下三点来实现。一是建立了多元的评价体系(设计朗读评价表、组织各种相关的比赛活动,如习作比赛、故事大王擂台赛、朗读古诗文比赛、主题征文比赛、书香班级评比等),并利用“朗读评价表”《小学生素质发展评价手册》建立评价的长效机制。为了落实《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的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学校开展主题征文活动,如结合“八荣八耻”内容在班级里开展创编新的“八荣八耻”活动。在活动中,使学生能分辨真、善、假、恶、丑,提高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促进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的形成。如:“我爱妈妈”主题征文活动,针对部分学生年级差异、认知差异、布局谋篇能力还没形成的情况,为激发学生读书、写作兴趣,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了为这些学生量身定做的特殊奖项,如“最佳开头奖”“真情流露奖”“写作特色奖”等,让这些孩子体验读书、写作带来的快乐,体验自己成功的喜悦。
二是设计适合学生年龄特点,认知水平的读书卡。如:二年级的读书卡,主要涉及了“积土成山”“小画室”“评价室”等小栏目。三年级则增加了“聊天室”版块,以训练学生说话学话的能力。“问号天地”版块其目的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回音壁”为师生共同解决问题,提供了方便。四、五、六年级主要设计了“自由天地”“推荐屋”等版块,让学生将自己的读后感、仿写、评论等尽情表达,将好书、好文章推荐给家人、同学、朋友。
三是设计班级特色的读书积累本。如四年级二班的“起飞”,希望学生们能在积累的基础上达到习作的起飞,将自己的个性融入“起飞”之中,老师也从“起飞”中看到孩子们独有的创意和灵感。五年级的“采蜜集”意思是告诉学生们要像勤劳的小蜜蜂一样采集知识的花粉,酿出香甜的密。其实这意味着要提高语文素养,必须多读、多积累,语文素养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有了量的积累,才能达到质的飞跃。教师遵循整体性和综合性的原则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几个方面进行评价,真正达到语文素养的目的。
第二,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一些社会“热点”,把它作为学生阅读的资源,激发学生的读书情感。诸如将节日、纪念日、刚发生的重要事件和有价值的现象,有计划地及时地引进到学生阅读中,加强学生读书和时代的联系,和现实生活的联系,使讀书资源源源不断,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和读“生活”书的能力,在一次一次读书与写的历练中增加生活阅历,增进情感积淀。
第三,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学校组织了读书节、征文比赛、学生手抄报比赛、师生同读书、周三诵读日、”评选校级小作家“等一系列活动。
第四,读熟与练笔相结合,积累与运用结合做到“读写相长”。 叶圣陶先生曾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是否完全符合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老师们在阅读课上,教方法(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的表达方法)利用课前搜集资料课后阅读同类文,课文的补写,续写,改写,扩写等。如:一次课文课上刚才是晴空万里的天气,转眼大雨倾盆,电闪雷鸣,学生被这突变的天气所吸引,教师想重新回到阅读教学的环节中有些困难,老师灵机一动改变教学计划,将阅读课变成了一有关雷雨的作文课,并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以此景激活往日读书积淀的知识与方法,使积累的知识与能力得以尝试运用,使读书与练笔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做到了课堂为课外阅读打基础的作用。
(作者单位:天津市东丽区东羽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