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学生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16-04-08王洁

现代交际 2016年4期
关键词:学生活动解决对策存在问题

王洁

[摘要]在高职院校的教学开展过程中,学生活动是非常重要的构成部分,通过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可以全面地展示学生的风采,培养学生良好的兴趣,同时还能够融洽学生之间的关系,培养部分学生干部的组织能力。在当前,高职院校学生活动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不利于学生活动的科学开展,也不利于学生活动的有效进行。因此,针对当前学生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应该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实现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的目标。

[关键词]高职院校 学生活动 存在问题 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4-0180-02

在高职院校的教学组织过程中,通过一些具有教育性、实践性、思想性的学生活动,能够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使高职院校的学生能够以更好的素养和思想水平来迎接未来的挑战。

一、高职院校学生活动组织特点分析

与普通院校相比,高职院校在组织学生活动的过程中,应该凸显其职业化的特点,这是高职院校学生活动开展的立足点和基本点。如果高职院校的学生活动没有职业特色,没有根据其专业发展的角度和未来就业的方向进行拓展性的学生活动,单纯依靠盲目地跟风,盲目地追求新奇独特,那么不仅无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时也容易占用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甚至还会滋生一些浮夸的现象,不利于高职学生的技能性素养的提升。可见,在高职院校学生活动的组织筹办过程中,高职院校应该结合自身的职业化特色开展针对性的学生活动,有效地提升学生活动的目的性。在组织高职院校学生活动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充分依托高职院校现有的学生社团。学生社团是大专院校学生活动的主要据点,学生社团由在校学生来负责,并由在校的学生来筹建和规划,他们了解学校的风格、特色,更重要的是了解本校学生活动的需求,在开展学生活动的过程中,能够根据本校学生的特点及需求来筹办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活动。学生社团类的高职院校学生活动,与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社团活动要区别开来,高职院校的职业性,高职学生未来的技能性岗位等,都是高职院校学生社团开展活动的基础,高职院校的学生社团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应该将主要的精力和资金用在“刀刃”上,不断推出一些符合职业化倾向的学生活动,使得高职学生得到一定程度地锤炼。其次,在开展学生活动的过程中,高职院校还可以由校方或院方来牵头,由具备一定责任心的学生辅导员带头,通过融合高职院校的特色来开展一些更加具有职业化特色的活动。如高职院校厨师专业的学生在开展学生活动的过程中,可以由学校负责人出面来与一些大型的餐厅对接洽谈,从而成立一定的实习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参观餐厅、在餐厅进行实习。这种具备一定职业特点的学生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提前进行职业规划,帮助学生提前做好职业准备。通过扎实、稳健的实习,能够有效地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素养。最后,高职院校学生活动的开展,还应具备一定的创新性和与时俱进性。对于很多高职学生而言,他们能够接受的新生事物是无限的。从一定程度上来讲,高职院校学生的前瞻性可能比教师要强很多,当学生发现一些新生事物后,通过开展社团的形式来予以呈现,教师也应该加强鼓励与引导。因此,在高职院校学生活动开展过程中,应该尊重学生自发形成的活动,满足学生一定的创造性和创新性。只有这样,才能综合性地提升学生活动的实践性和参与性,才能真正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高职院校学生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学生活动之于高职院校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在当前高职院校学生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影响着高职院校学生活动的正常开展。

(一)学生活动的开展没有明确的目标

在高职院校学生活动开展过程中,普遍缺乏长期的发展规划和战略目标,高职院校的学生活动的开展没有规划性和系统性,这主要与高职学生流动性较大有关,一茬又一茬的学生走入高职学校,学到一定的技能后,又走出高职院校,进入社会磨砺,这使得高职院校的很多学生活动缺乏长远的发展规划,似乎成为了“一朝天子一朝臣”,学生活动的负责人倾向于哪类活动,就在实践中开展哪类活动。在很多高职学生看来,无论他们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还是一般成员,他们均认为,在校期间参加社团活动的最终目的仅仅是让学校生活多精彩一些,通过参与社团活动,能够让自己的组织领导能力得到提升,将来毕业后可以以此为据,征得用人单位的赏识,或者通过参加学生活动来获取奖学金,抑或是结交一些朋友等。他们对参与学生活动的真正意义把握不准确,对学生活动的运行轨迹及目标不清楚。这在很大程度上都将影响高职院校学生活动的开展。不少大的社团由于在发展过程中没有统一的目标,没有系统的指导,导致社团的发展逐步偏离轨道,淡出学生的视野。而一些新生社团在成立初期可能会引发大学生的关注和参与,但由于大学生对新生社团的目标认识不清楚,新生社团的骨干成员对社团发展缺乏明确规划,导致不少新生社团如昙花一现,很快宣告解散。

(二)学生活动开展没有明确方向

在高职院校学生活动开展过程中,只有贴合职业化的特点和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才能真正得到发展和成熟。如果学生活动变成了一种生硬晦涩的第二课堂,那么显然会影响高职学生的参与热情。当前,高职院校的很多学生活动都没有明确的建设方向,在开展活动过程中,千篇一律,失去了职业化特色,也丧失了学生活动存在的必要性。从学生活动的外部环境来看,高职院校对学生活动的建设缺乏统一的认同和支持,在很大意义上成了学生们自负盈亏的活动。从学生活动的内部环境来看,学生社团缺乏科学的建制及管理机制,在管理上缺乏科学方法,在运行上缺乏明确分工,在活动上缺乏统一的组织性,在考核上没有适合的制度,这些都凸显了高职院校学生活动的无组织无纪律,没有明确的建设方向。

(三)学生活动中缺乏骨干力量

在高职院校的学生活动中,学生骨干是学生活动的重要支撑,也是学生活动的源头和保障。但在当前高职院校学生活动开展过程中,没有匹配的骨干力量。高职院校的学制一般为三年,对于很多高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没有多余的精力来参与社团,在大二下学期就开始进入社会参与实践。虽然不少高年级的学生在未毕业前,仍在学生社团挂名,定期回校参加活动,但基本上不参与管理。这使得很多学生活动基本由低年级的学生来管理,由于低年级学生的阅历有限,在社团管理中缺乏科学必要的培训和相应的组织管理经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高职院校学生活动的有序开展。

三、高职院校学生活动改良的对策

鉴于在高职院校中,学生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针对当前学生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以提升学生活动的重要作用。

(一)根据高职院校的特点,明确学生活动的方向

高职院校的学生活动应该具备一定的职业化特色,这是高职院校学生活动的显著特点。在高职院校学生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应该充分结合其职业化特色,明确高职院校学生活动的建设方向。作为高职院校的管理者,要意识到学生活动的重要意义,大力支持具有一定职业化和思想化的学生活动的有序开展。在学生活动开展的初期,高职院校的管理者要高瞻远瞩,明确学生活动的重要价值,及时指正学生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使得高职院校的学生活动从开展初期,就能够步入正确的职业化特色的轨道。同时,还应该将学生活动纳入学校的办学体系和教育理念中,在鼓励和引导学生活动丰富性和多样性的同时,更应该着力打造精品学生社团,综合性地发挥“大团带小团”的功能模式,有效地提升学生活动的重要作用。通过鼓励和创新,通过激励和引导,能够使得高职院校的学生活动呈现“百花齐放”的效果,有助于高职学生通过参与学生活动即可得到职业化的锤炼。

(二)加大学生社团的规范,保障学生活动的正常进行

在学生活动的开展中,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部门还应该制定科学的措施来规范学生社团的发展与运行,不断规范学生活动的开展,从组织机构、管理制度、发展模式、发展目标等方面来强化高职院校对学生社团的指导作用。在组织机构上,高职院校应该让校级学生活动、学生社团等挂靠在学校学生活动管理流程中,明确组织机构,采用扁平化管理,并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包括学生活动的审核制度、评价制度、实施制度等,使得高职院校的学生活动得以在正确的轨道上进行。此外,还应该制定科学的学生活动的发展目标,针对高职学生流动性大的特点,在开展学生活动的过程中,可以由高职院校的教师担任学生活动的总负责人或者荣誉管理者,由相对稳定的教师来确保学生活动的开展,稳步朝着发展目标前行。当然针对高职院校学生活动无保障、无后力的局限,管理部门也应该加大力度,从资金、场地、培训等方面来着手,不断促进高职院校学生活动的有序开展。

(三)加强对学生活动骨干力量的培养,激发学生的自发性和积极性

在高职院校学生活动的开展中,学生骨干力量是学生活动的主要支撑。针对当前学生社团“后继无人”的局面,学生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对学生活动骨干力量的培养和塑造,从低年级开始就应该积极物色具备一定管理能力的接班人。学生活动的领导层变动速率较高,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活动的负责层主要集中在二三年级,为了培养学生活动的骨干力量。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的管理者要注重加强对“中生代”骨干人员的培养和塑造,积极选拔优秀的一年级学生加入管理团队,强化学生活动储备人才的培养力度。同时,高职院校还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地开展新的学生活动,积极建立新社团,积极支持具有一定思想性和发展性的新生社团,通过新的社团和符合时代发展的新型学生活动,能够扩大学生活动的影响力,吸引大量的学生加入学生社团。此外构建新社团,将老社团的管理权交给低年级的学生,而由高年级的学生来担纲新社团的领导职能,从而实现“以老带新”的帮扶制度,为学生活动培养大量的优秀管理人才,推动高职院校学生活动健康有序进行。

四、结语

高职院校学生活动具有自身的职业属性和职业特点,在学生活动开展过程中,针对其存在的缺点,管理部门应加强学生活动的规范和引导,不断促进学生活动的健康发展,以期通过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来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凌跃华,沈洁红.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02):144-145.

[2]蒋静茹.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3]陈昊宇.高职院校学生干部综合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长春大学学报,2010(04):103-105.

[4]段小斌.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15):159-160.

[5]崔德明.高职院校学生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上半月刊),2009(06):115-116.

[6]张飞.浅论高职院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与对策[J].新课程(中旬),2012(08):186-187.

[7]朱莲琴.高职院校学生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5(11).

[8]秦召广.浅谈高职院校组织开展学生活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山东青年,2014(08).

责任编辑:杨柳

猜你喜欢

学生活动解决对策存在问题
以提升艺术生专业素质为导向的学生活动设计探索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对影响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原因及对策的研究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
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开展学生活动对教学的影响
医学院校将专业教育融入学生活动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