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的战略思考
——以宁夏地区为例

2016-04-08

大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宁夏应用型转型

作为回族自治区的宁夏,区域面积不大,人口规模偏小,相对应的就是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较少,仅有7所。其中公办3所、民办本科4所。3所公办高校中宁夏大学为综合类大学(“211工程”高校)、宁夏医科大学为行业类大学、宁夏师范学院主要是师范性质类大学,而宁夏大学新华学院、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石嘴山理工学院和银川能源学院4所民本本科高校除新华学院外,其他3所仍是本、专科并存的高校。因此,推动宁夏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就战略设计而言难度相对不大,且具有比较典型的“麻雀效应”。

一、转型范围

(一)整体不变、局部转型的高校

这主要是指宁夏大学、宁夏医科大学和宁夏师范学院3所公办高校在整体保持教学研究型或教学型战略定位不变的前提下,对不同的学院、不同的学科专业群实施分类定位、分类发展、分类转型,以更好地对接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如,宁夏大学中卫校区、教育学院、阿拉伯学院、新闻传播学院、葡萄酒学院、体育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应考虑向应用技术型学院转型,而经济管理学院的工商管理和会计学专业、人文学院的旅游管理专业、政法学院的法律专业、农学院的食品工程和园林专业等应在培养方向上向应用技术技能型人才转型。

(二)整体转型的高校

这主要是指宁夏大学新华学院、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石嘴山理工学院和银川能源学院4所民办本科高校。因为这4所高校总体上是1999年以后的新建地方普通本科高校,整体转型既符合《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战略精神,也符合宁夏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同时也有助于加快解决这4所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已经暴露出的“学科专业趋同、人才培养同质化、师资队伍实践能力不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偏弱”等问题,[1]以及由此导致的“学科专业结构不完全适应区域创新战略的需要和人才培养层次与结构不完全适应产业调整升级的需要”这“两个不适应”现象。

二、实现转型所面临的挑战

(一)战略规划不到位

宁夏现有的7所地方本科院校中,新建的本科院校就有5所,占比达71.4%,且大多定位于教学研究型或教学型大学,定位趋同,发展错位。尽管有强烈的转型愿望,但未找到突破口,困难较多,在实际办学中仍然沿袭传统本科办学思路,[2]亟须设计好转型发展的战略规划予以指导和支持。这一规划必须具有科学的前瞻性和坚决的执行力,至少能调控转型高校10年的发展框架和发展思路。

(二)产学合作培养环节薄弱

缺乏校企合作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制度与鼓励政策,企业参与高校办学的积极性不足,合作层次低(大多在实习就业层面),实施深度浅(校企合作协议框架多但实质性合作不够),参与范围小(仅限于部分专业且没有形成规模)。

(三)体制机制急待创新

宁夏目前是按照“211工程”大学(区属重点大学)、普通二本高校、普通三本高校及示范高职院校的分类方式,进行教育经费及资源投入,而没有按照其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进行投入,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积极性。同时,受“经费来源渠道单一,地方政府支持力度有限,学校自身吸纳社会资金的能力弱”等因素的影响,对转型高校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功能的发挥构成了重要“硬伤”,使之办学模式不能尽快实现脱胎换骨的变革。另外学校发展也由于在招生计划、专业设置等方面缺乏相应的办学自主权,导致学校无法及时应对行业发展趋势变化,无法及时对接企业需求。

(四)师资队伍适应力有待提升

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普遍存在重学历、重理论水平,而忽视教师行业背景及实践能力,特别是新入职的青年教师无论是教学技能还是实践能力都几乎处于“白纸”状态,在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教学环节中明显能力不足。另外,由于受制度制约,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人才进入学校的门槛奇高,或者说几乎没有空间。显然,这都导致教师队伍的视野、观念、素养和能力普遍与发展应用技术教育需要有较大差距。

(五)评价标准比较单一

在现行的评估体系引导下,宁夏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大都将学术型人才培养作为培养目标,评估指标要求面面俱到,削弱了专业特色。同时,培养方案又过于强调理论体系的系统和完整,实训、生产实习等集中大学时的实践类教学环节比例明显不足,[3]培养目标和规格的描述大同小异且缺少地方特色、行业特色与学校特色。

三、科学研判转型发展的外在动力

“十二五”以来,宁夏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改变,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值达到了8:48:44,现代服务业比重大幅度提高,逐步向经济发达地区水平靠近。第一产业逐年下降,且占比较低;第二产业(工业)占比平稳降低,但仍占主导地位,体现了宁夏实体经济的特征,而且近一段时间其主导地位将继续保持;第三产业占比稳步上升,形成与第二产业联动态势。而且随着宁夏第二产业链的拉长和做大做强以及对第三产业的投入不断增加,针对第二产业链的生产性和技术性服务业将得到较快发展,服务业作为宁夏国民经济的主导行业积极推进,比重和层次不断提升。同时,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也已成为科技型地方产业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的代表。另外,随着银川阅海湾中央商务区、滨河新区和固原西南新区开发建设的加快,它们已成为宁夏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也将成为最有潜力和实力的大中型国有企业、三资企业的集聚区和新型产业、行业的孵化区,对宁夏经济增长的贡献度逐步加大,龙头带动作用不断凸显。在这样的强大外动力推动下,宁夏产业界对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层次的呼声越来越高,已成为宁夏举办应用技术型高校的重要源动力。而从经济发展的时间节点上看,宁夏举办应用技术型高校也恰逢时机,是规律使然。目前,宁夏区域经济健康发展,2015年人均GDP约6,600美元,科技进步贡献率也在2015年达49%,正处于从工业化中期(国家经济发展第二阶段)向工业化后期(国家经济发展第三阶段)转变的关键阶段,人力资源需求极为旺盛。

(一)宁夏关于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强烈

1.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

(1)以“钽铌铍钛稀有金属新材料、铝镁合金及轻金属材料、碳基材料、复合材料”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人才。

(2)以“数控机床、仪器仪表、煤矿综采设备、大型铸件、铁路牵引变压器、精密轴承、智能化成套输配电设备”等为代表的先进装备制造业人才。

(3)以“高附加值生物发酵、生物医药、生物制剂、回族医药和枸杞、葡萄籽、红枣等系列高端保健品”等为代表的生物产业人才。

(4)以“云计算及大数据产业、电子政务外网和公共服务平台、电子商务、信息增值服务、系统集成、软件和服务外包、数字动漫、影视制作、网络游戏、多媒体数字产品”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产业人才。

(5)以“紫荆花10万吨秸秆造纸循环经济示范项目”等为代表的一批节能环保型产业人才。

2.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人才

(1)以“先进节能技术改造电解铝、金属镁、铁合金”等为代表的冶金行业人才。

(2)以“汽车零部件和配套产业、卡车和客车及改装车为主的整车生产体系”为代表的汽车行业人才。

(3)以“利用工业废渣发展新型干法水泥、利用余热发电和处置城市垃圾及污泥、陶瓷、PVC型材、铝型材、新型墙体材料、防水材料、装修装饰材料、石膏、自发光材料”为代表的建材行业人才。

(4)以“高端葡萄酒、高端乳制品、高端枸杞制品、精品羊绒制品、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为代表的特色农产品加工业人才。

(5)以“聚酯纤维色纺、羊绒及生物纤维融合、服装装饰产品”为代表的纺织工业人才。

(6)以“宁夏皓月国际清真产业园,固原市五朵梅全谷物产业园和宏晨龙1,500万吨清真肉制品产业,吴忠恒利500万套阿拉伯服饰加工、中盛农牧1亿只肉鸡产业链、中民恒丰农牧科技基地项目、涝河桥清真肉食品产业链”为代表的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产业人才。

3.现代农业人才

以“北部引黄灌区现代农业示范区、中部干旱带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南部山区生态农业示范区”为宁夏发展现代农业重点布局,引发出对“600万亩优质粮食、400万亩马铃薯、80万头奶牛、1,600万只肉羊和250万头肉牛、100万亩淡水鱼、100万亩设施蔬菜和100万亩露地蔬菜、100万亩硒砂瓜、150万亩红枣、100万亩枸杞、100万亩葡萄、100万亩苹果、100万亩中药材”等13个优势特色产业带、120个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和6级农业信息网络体系、3个循环农业示范县、3,000家家庭牧场、6,500个合作社等方面的现代农业人才需求。

4.现代旅游人才

以深度开发“塞上江南新天府、贺兰山历史文化、六盘山红色生态”三大旅游板块所引发的对“观光游、娱乐游、红色游、探险游、产业游”等方面的现代旅游人才需求;由“全城旅游综合开发工程、旅游全面升级工程(包括六盘山国际旅游休闲度假区、三沙源国际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沙坡头腾格里沙漠湿地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旅游公共服务建设工程(含旅游数据中心、移动智能服务平台、旅游自助服务终端平台、旅游商品在线销售平台等智慧旅游项目)等旅游产业布局所引发出的对高水平、高素质应用型旅游人才的需求。

5.现代物流人才

以扩充“银川国际空港物流中心以及银川、惠农陆港”三大口岸功能和布局“九大物流中心”“十大专业市场”为重点,把宁夏建成全国重要的区域性物流中心和新欧亚大陆桥重要的物流中转基地,这一布局必然引发对现代物流业人才的众多需求。同时,在全区60%的县(区)建成三级公共服务平台和司机物流快递体系、打造“51015”商业生活服务圈、推动宁夏清真名菜名小吃标准化建设等战略布局也必然引发对生活性服务业物流人才的高端需求。

6.现代金融业人才

宁夏积极引进国家政策性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金融性公司、保险机构和外资金融机构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宁夏设立分支机构和办事机构以构造多元的金融体系的布局,以及支持宁夏银行、黄河商业银行、石嘴山银行等地方银行跨区域经营的战略方针,必然对现代金融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一系列需求。

7.商务会展业人才

宁夏谋划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资本广泛参与的会展经济新机制,以举办特色产品、文化旅游、民族商贸、设施园艺等各类特色精品会展为平台,形成以经贸招商旅游为主体、以国内区域交流合作为常态的会展经济新格局必然引发对中阿经贸博览会和文化旅游、清真食品及穆斯林用品、葡萄酒、羊绒制品、枸杞产品等专业品牌展会人才的众多需求。[4]

8.重点服务行业人才

宁夏重点规划建设的“中阿跨境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包括中阿跨境电商B2B平台、银川跨境电商B2C进口、宁夏丝路通宝支付、中阿大数据信息服务、跨境进出口物流供应链管理等5大平台和国家HALA物联网追溯系统),银川城市综合体建设项目(包括大悦城商业综合体、新华联银川火车站商业综合体、银川绿地中心)等[5]重大项目必然引发对高素质、应用型重点服务行业的人才需求。

(二)宁夏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战略布局[6]

1.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

以社会需求和产业转型升级为导向,加大师资、专业和实训基地等资源整合力度,建立健全资源共享机制,推进“11+N”现代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建设,打造西部领先、机制一流的职业教育园区。

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引导和支持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鼓励职业院校在企业设立对口实习基地,支持企业与学校开展“订单培养与订单培训”现代学徒制试点。

3.打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通道

畅通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招收高职和中职学校毕业生、高职招收中职毕业生的深造渠道,积极开展本科层次的职业技能教育,搭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的“立交桥”。到2020年,基本建成具有宁夏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4.建立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

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制度;实施素质教育行动计划,推进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学生素质教育;加快教育管办评分离,扩大和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

四、努力打造转型发展的内在动力

宁夏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的转型,既是办学观念、办学类型、办学功能和办学模式的根本转变,也是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时代要求。考虑到全国高等教育关于加快地方本科高校战略转型的布局以及在35所试点高校中的成功经验,加之宁夏地方本科高校总量偏少的实际状况,因此宁夏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可以采取“确定转型对象,制定转型规划,加快转型步伐,尽早完成转型”的过程导向。

(一)参考国际范例——芬兰应用技术大学

芬兰人口520万左右,与宁夏总人口相当,相差大约110万;应用科技大学25所,是宁夏本科院校的近3倍。作为世界高度发达的国家,人均产出远高于欧盟平均水平,国民享有极高标准的生活品质。特别是其在欧洲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依然能“一枝独秀”,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教育理念先进、高等教育体系完善,应用科技大学办得好。这对宁夏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有“五大启示”。

1. 在法律保障上,应发挥民族自治区的自治优势,加快制定并实施《宁夏回族自治区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与管理条例》,确定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管理、办学方向和运营机制等,以地方法的形式对“大学开办、督导评估、行政管理、教学实施、学位颁发、学生、教师、办学经费”等各个环节做出规范引导。

2. 在办学体制上,对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实行目标与绩效管理,建立“监控和评估数据库”,不定期进行综合和单项评估。

3. 在经费投入上,在积极争取国家年度经费逐年递增的基础上,按照年度增幅不低于25%的比例加大地方政府的投入力度。在此基础上,探索“五类”经费筹措机制,即:国家奖励性、政府购买性、行业双代(代税、代费)性、企业赞助性、学生消费性,同时积极健全政府补贴、政府购买服务、助学贷款,并探索学生、行业企业“双满意”的“需求满意度”缴费制。改革单一的生均拨款方式,向生均、师均、课均综合拨款方式转变。

4. 在招考制度上,参加高中会考合格或有职业资格证书者,可申请参加一所应用型本科高校考试,根据成绩、工作经验和兴趣爱好录取。本科毕业可攻读硕士,但要有三年工作经验。同时,在培养模式上,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对获学位学生有工作经验要求,必须根据企业、公司委托的项目进行论文设计。

(二)突出规划评议,促进高校转型定位

把规划的编制与执行由“务虚”变得更加“务实”, 把规划从“墙上挂挂”变得能“落地生根”。促进被评高校形成“自我设计与实施、自我监控与调整、自我完善与发展”内在的改革发展动力机制,引导高校把精力放在内涵建设上,放在彰显个性和提高质量上;通过规划评议,发现一些带倾向性的问题,制订相应的对策措施。如,发现职业技术教育“通道不畅”“质量不高”等问题,可据此制订技术教育的“立交桥”体系方案和提高人才培养量的意见。[7]相应的招生计划管理职责也从“下计划”转变到着眼于“三调”上来,即:调基础人才储备、调地方建设急需、调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向“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紧密、转型效果明显的学科专业倾斜;实现转型的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和转型发展的学科专业群应全面实施“双体系教育”,即“技术实战+职场关键能力”的教育模式,最大程度模拟企业运作,对本科学生进行职场关键能力课程教育,使学生在具备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具有很强的职场关键能力,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有效对接。

(三)创新运行机制,完善制度设计

1.健全新的治理机构

成立由自治区政府牵头,以教育厅为主,自治区编办、自治区发改委、财政厅、人社厅等单位参与的宁夏应用型本科高校(学院)转型发展领导小组,协调推进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明确推广的时间表、路径图和评价标准,明确自治区级、高校、协会、行业“四大攸关方”的责任、权力和义务。

2.完善高校与社会人才培养对接工作机制

积极畅通教育部门、地方政府、高校、行业、企业协同育人对接渠道,推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建设与产业需求紧密衔接。每年度组织召开高校与地方、行业、企业人才供需发布会,通过教育部门和高校发布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数量和类型信息,就业部门发布毕业生就业创业数据信息,行业、企业发布人才需求信息,实现人才培养出口和用人单位入口信息对称、人才与用人单位需求对接。推动高校落实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建设监测体系和专业预警、退出机制,健全高校教学质量、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区域优势特色产业人才供需年度报告制度。

3.建立相关规章制度

制订《宁夏应用型本科高校(学院)建设与管理办法》,明确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地位、作用、管理、办学方向和运营等重大事宜。从“四大载体”即“学校、教师、学生和课程出发”,建设一整套相互补充、相互对接、相互补位的规章制度,包括“布局、规划、资产、人事、准入退出、教师注册、教师待遇、教师引进、学籍注册、学生资助、课程建设、教材编制”等内容。

4.营造新的教育环境

推动建立“宁夏应用型本科高校(学院)”网络平台,在相关主流媒体上开辟“宁夏应用型本科高校(学院)”专栏,确立“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设立转型标准,成立“应用型本科高校(学院)认证委员会”,按标准作出认证结论,并作为设立和地方奖励表彰的依据;制订符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要求的学校章程;建立宁夏应用型本科高校(学院)基本办学条件“监控和评估数据库”,不定期进行综合和单项评估,出台宁夏应用型本科高校(学院)排行榜。

5.建立资金投入保障机制

自治区财政逐年提高转型高校的职业教育专项经费,不断加大对转型高校人才培养、学科专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投入力度。同时,由自治区人才工作专项经费对转型高校的人才引进和成果转化予以专门支持,并鼓励转型高校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以配套用于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和奖励。

(四)扩大和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

进一步扩大和落实转型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其在核定范围内可自主设置内部组织机构和岗位,自主招聘人员,自主进行专业技术岗位聘用。逐步将高级职称评审权完全下放给转型高校,允许其根据不同类别的需要设置不同的职称评价标准和评审条件。同时,允许其在编制总量中,设置一定数量的编制用于聘任行业、企业管理专家、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技能等产业教授。

(五)突出应用型主题,抓实学科专业与课程体系建设

1.建设服于地方支柱产业发展的学科专业集群

在瞄准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瞄准地方产业集聚的特点和对接企业行业的规格需求的基础上,以研究传统专业的改造与调整、应用型专业的集群布局与发展等问题为重点,以核心学科专业为骨干,以学科专业方向适应社会行业人才需求的变化为方式,重点培育若干个特色学科专业群,每个学科专业群重点确定一个服务面向。以宁夏大学为例:农学院可构建食品专业群,积极对接自治区有关食品产业的战略部署,满足国家和地方对食品工艺、安全、质检等人才的需求;经济管理学院可构建经贸专业群,适应以对阿贸易为主的国际商贸对人才的需求;信息工程学院可构建计算机技术专业群,适应IT业、云计算产业以及新兴文化产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美术学院可构建艺术专业群,适应文化产业发展对视觉传达、动画人才的需求;人文学院可构建旅游专业群,适应宁夏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的战略定位。

2.建立应用技术和技能课程体系

成立自治区级的应用技术课程体系建设研究学会,推进本科层次现行的专业集群向课程集群转变,中职、高职、应用本科、技术硕士课程与行业工种标准分层分类对接;探索实施以技术、技能为主的“微课程”教学;据人才需求,确立培养目标,细化培养规格,加强实践教学,注重课程、课题、项目与工作实际需求紧密结合,强化知识应用能力、实践动手能力、职业适应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构建能力为本的课程体系。[8]

3.实施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工程和阿语复合型人才培养工程

争取到2020年,建成5个以先进装备制造、能源化工、现代纺织、节能环保、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特色农业、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电子商务等学科为主的现代学徒制示范点,将转型高校打造成宁夏乃至西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高地;加大适应“一带一路”战略的相关专业建设力度,引进、建设一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实施“语言(阿语为主)+专业”和“语言(阿语为主)+技能”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按照国内、国外“3+1”的培养模式,分年度、分批次选聘一定规模的优秀本科学生赴阿拉伯和欧美发达国家学习,培养高层次国际化的应用型阿语人才。

4.找准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力点

可考虑开设“创业种子班”。由企业创办人、高层管理者授课,采用集中讲座、分组研讨、个别指导等方式,帮助有创业意向的学生为自主创业做准备。[9]要积极从不同层级、不同类别的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获奖项目中认真遴选一批高水平发明、发现、外观设计等专利并纳入成果转化视野,为在校大学生尽早认识、理解科技研发与生产力的关系搭建好平台。

5.与高职院校合作,构建本科职业教育“立交桥”

应积极与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宁夏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宁夏艺术职业技术学院、宁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高职院校沟通,打通地方本科高校和高职院校在食品、建筑、机械、旅游、学前教育等相关专业上的培养通道,争取实现相关办学资源的共享。

(六)组建专兼职“双师型”教师队伍

建设一支具有丰富实践教学经验、适应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的高水平教师队伍,是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重要条件保障。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对教师的聘用一般都要求具有至少5年的职业实践,并在科技开发和应用方面取得一定成就,既能在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又能服务企业技术创新,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10]因此,作为转型发展的宁夏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学院),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现有师资队伍不熟悉产业行业的发展现状,技术研发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薄弱,理论教学照本宣科,实践教学能力低,科技开发成果少,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难以保证”等现实问题,创新发展思路,重点研究应用型教师队伍的培养措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质量标准、应用型科学研究团队的建设等问题,并通过制定外聘标准、薪酬标准、管理制度、教学质量评价等尽快构建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要分年度遴选一定规模的高校教授到企业担任高级顾问(兼职工程师或特聘专家),遴选一定规模的优秀企业家、研发人才及高技能人才到高校担任产业教授(兼职教授或特聘教授),并分年度遴选一定规模的中青年骨干教师赴研究机构和行业企业研究学习。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双师型”教师的职称评定和工资晋级,提高待遇,设立“双师型”教师专项津贴,在选拔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时把具备双师能力作为入选条件之一。[11]

从根本上讲,培养一大批受过高等教育和专业技能的高素质应用型本科职业教育人才,是实现宁夏地方经济社会加快发展、转型发展的重要资源和优势所在。而实现新旧动能的转换,推动发展转向既是一个伴随阵痛的调整过程,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升级过程。只要闯过这个关口,宁夏地方高等教育就一定能够再创辉煌。因此,一方面地方政府应大力推动具备条件的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加快向应用型转型的步伐,另一方面转型高校也应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尽快制定并组织实施转型规划,为实现自身在新历史时期的跨越式发展做出不懈努力,以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上建功立业。

注释:

[1] 牟延林.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以“需求”引导,以“主题”促进,以“典型”推动[J]. 河南教育(高教) ,2014,(3):22-23.

[2] 谢安国. 高等教育大众化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面临的机遇和问题[J]. 继续教育研究, 2014,(6):18-20.

[3] 张银银,陈旭堂. 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路径选择[J]. 经济视角(上旬刊) , 2014,(5):62-66.

[4]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的意见[Z].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报, 2010,(24).

[5][6]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Z].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报 , 2016, (S1).

[7] 牟延林,吴安新,陈瑞生,司鹏飞.开展规划评议 助推高教发展——以重庆市教育规划评议活动为例[J]. 大学 (学术版 ) ,2012,(12):40-46.

[8] 邓朝喜. 重大的使命 历史的责任——访重庆人文科技学院董事长李学春[J]. 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13,(2):13-16.

[9][11] 杨保成. 黄河科技学院:九项措施推进转型发展[J]. 河南教育(高教),2014,(10):38-39.

[10] 吴章荣. 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路径分析[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2015,(2):91-93.

猜你喜欢

宁夏应用型转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宁夏
转型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宁夏煤电博弈
宁夏
沣芝转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