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工程措施在山洪灾害防治体系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2016-04-08邢涛
邢 涛
(枣庄市水利勘测设计院, 山东 枣庄 277800)
非工程措施在山洪灾害防治体系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邢 涛
(枣庄市水利勘测设计院, 山东 枣庄 277800)
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项目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点项目,也是中央财政部门大力支持的项目,但是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项目能否可持续地、正常地发挥其最大效益,与后期的运行管理有直接相关性。文章主要结合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的实际情况,分析非工程措施在山洪灾害防治体系建设中的应用。
非工程措施; 山洪灾害; 防治体系
1 研究区地理概况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在北纬34°54′00″~35°19′02″、东经117°14′00″~117°14′22″ 之间,北与邹城市相连,南与枣庄市市中区、薛城区相接,东与临沂平邑、费县、苍山三县毗邻,西与滕州市紧靠,呈斜三角状,南北长47.5km,东西宽39.0km,总面积1019.43km2。
2 山洪灾害的成因
山亭区各乡镇的地形地貌类型较复杂,变化强烈,高差起伏大,坡陡谷深,无形中增加了暖温气流抬升,易导致长时间、高强度的降雨,是严重的山洪灾害高发区。从山亭区山丘区地质看,山亭区内多数山峰表面土层较薄,支离破碎的山体表面降低了其蓄水能力,缩短了雨水汇流时间,且更容易形成具备较大冲击力的地表径流,极易导致山洪暴发。由于水利建设投入不足,现有工程年久失修,河道防洪标准较低,多数未设防,是造成山洪灾害的重要原因。区内存在众多分布广泛、数量众多的塘坝,但因建设标准不高,年久老化,蓄水能力大大下降,成为巨大的安全隐患。由于山洪伴随着地表的强烈冲刷,河道中淤积了大量山洪冲刷的泥沙,严重影响河道泄洪能力;除自然因素外,人为因素也会引发山洪灾害,如在河道乱倒乱建,甚至在河道中种植大量树木,导致河道的泄洪能力严重萎缩。
3 山洪灾害的主要特点
从山亭区各乡镇的情况看,几乎每年都会发生不同严重程度的山洪灾害。总结历年经验可知,山亭区的山洪灾害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季节性明显的暴雨山洪发生频率高。山亭区主汛期在每年七八月,此时也是暴雨山洪发生频率最高的时期。
b.具有较强的区域性、易发性。山亭区80%以上都是山地丘陵地区,这种地形地貌形成具有冲击力的地表径流的机率更大,因此山洪暴发的机率也更高。
c.山洪暴发成灾时间短、危害大。山亭区山区不仅山体坡度大,而且溪河等水体数量也较多,暴雨季节极易在短时间内汇流成山洪,给下游河道造成巨大的威胁。
d.山洪危害大。山洪具有瞬间成灾的特点,往往没有足够的应对时间,山洪形成后不仅会冲毁河堤导致河道改道,严重时还会冲致居民区,冲塌民宅,冲断公路,具有较强的破坏性。
4 山洪灾害防治中非工程措施的建设要点
4.1 预警指标体系确定
根据山亭区降雨及山洪灾害情况,结合地形、地貌、植被、土壤类型等,确定山亭区山洪灾害防治区内岩马水库流域、城郭河流域、十字河北支流域、十字河中支流域、十字河南支流域、峄城大沙河流域、西伽河流域等的临界雨量和水位等预警指标,并在实际运用中修订完善。
4.1.1 选择典型区
由于有长系列雨量记录的雨量站数目有限,若按照防治区小流域进行计算,就会带来划分的小流域内无实测雨量资料系列,需要移用临近区域雨量站资料,这样计算的结果必然会带来一定的误差。根据山亭区山洪灾害防治区的地形特点,将研究区分为3个典型区,即:典型区1:包括岩马水库流域、城郭河流域,主要位于防治区的北部,共有流域面积270.8km2;典型区2:范围包括十字河北支流域、十字河中支流域、十字河南支流域,主要位于防治区的中部,共有流域面积513.2km2。典型区3:范围包括峄城大沙河流域、西伽河流域,主要位于防治区的东南部,共有流域面积153.3km2。
4.1.2 选择雨量资料
根据项目区流域的实际情况,本次降雨资料选取的雨量(水文)站位置分布合理,且有连续的实测雨量记录,系列较长,满足计算设计暴雨规范中所要求的系列长度。且资料经过了规范的统计整理,经整编达到规范要求并入山东省国家水文数据库,本次计算雨量资料来源均为国家正规观测的整编资料,系列具有较高的可靠性、连续性。
4.1.3 确定预警水位
预警水位的确定,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设立在水库上的水位站,水库预警水位分为有溢洪闸和开敞式溢流堰两种情况。有溢洪闸的水库其预警水位以水库防洪高水位为准,转移水位以设计洪水位为准;设开敞式溢流堰的水库,其预警水位为水库溢流堰高程为准,转移水位以设计洪水位为准。另外一种预警水位设置于河道上的水位站,如河道设置堤防,其预警水位以堤防警戒水位为准,转移水位以其保证水位为准;如河道未设置堤防,预警水位则以历史洪水位低值为基础适当下浮,转移水位则以历史成灾水位低值为准;确定预警水位时要充分考虑人类活动的影响。
4.2 监测预警系统建设
4.2.1 系统建设模式
山洪灾害具有危害大、致灾快的特点。在山洪灾害监测过程中要以基层行政区域为核心,完善监测预警系统的建设,保证防灾工作的效果。在山亭区需要建立一个以区级平台为基础的山洪灾害预警平台,该平台主要用于信息的汇集、传递及预警,以解决山洪灾害防御薄弱的问题。省级、市级、区级、镇级、村级等各单位共用同一个预警平台,可实时共享山洪灾害的相关信息,并在平台上发布预警信息、预测结果等。预警平台上山洪信息的实时共享,最大程度保证了预警信息的实效性。基层单位组织建立群测群防组织体系,根据预警平台发布的相关信息做出联动反应,及时传递预警信息,并将基层信息反馈至预警平台,由上级部门根据实时反馈信息进行统一调度,统筹安排山洪救灾工作。
4.2.2 水雨情监测
水雨情监测硬件模块包括雨量站、水位站,其中雨量站顾名思义是对雨量信息进行实时监测,而水位站则主要监测雨量及水位信息等。实际建设雨量站及水位站时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分析当地的地形地貌、降雨分布情况、群众居住情况及地方经济发展情况等。通常水雨情监测站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由乡镇、村、组等基层组织组成的简易监测站,主要在各个监测点应因地制宜地配置简易雨量观测器。结合基层单位的实际情况选择适用的预警方式发布山洪信息,如村广播、群众口口相传等,通过群测群防实现山洪灾害预警的管理目标。另外一种水雨情监测站为自动式监测站,其将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融入其中,可以实现自报式、查询—应答式相结合的遥测方式,具备定时自报、突发事件加报、召测兼容等功能,保证水雨情监测信息的实时性。
4.2.3 责任制组织体系
由于山洪灾害突发性强,从降雨到发生灾害之间的时间短,且往往在灾害发生时断电、断路、断信号,因此群测群防尤为重要。根据山亭区、镇(街道办)、村实际情况,建立区、镇(街道办)、村、户四级山洪灾害防御责任制体系,组织指挥机构主要在县(市)、镇(街道办)、村建立。组、户由村一级负责预警、通信。在组织体系中落实各级负责人和联络方式,建立紧急状态下监测、预警信息传输机制,形成以山亭区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为核心,覆盖易受山洪地质灾害威胁全部人员的责任制体系。通过责任制体系的建设,确保监测、预警信息传递畅通和各级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的启动、执行运转流畅有序。群测群防组织指挥机构主要在市、镇(街道办)、重点村一级建立。
4.2.4 加强宣传
利用多种宣传形式向基层群众宣传山洪灾害的相关防御知识,保证宣传活动进村、入户,使得每个具有独立行为能力的群众都具备一定的防御知识,增强其主动防范、依法防灾的自觉性,不断提高其自救能力,以将山洪的影响降至最低。要求当地群众要熟悉转移路线,并了解洪灾来临时政府等相关组织的安置方案,宣传内容要明确转移路线、安置地点等,并在危险区设置醒目的警示牌。宣传材料统一编制、分级发放。首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编制面向基层群众的《山洪灾害防御知识宣传手册》,内容要图文并茂,易于理解,并发放至各个街道、自然村。其次,制作山洪灾害防御措施宣传光碟及录音带,可以将山洪灾害发生的原因、主要危害及特点、通用的预警信号、防御组织机构等内容通过直观、形象的多媒体技术播放出来,加深基层群众的理解与记忆,最大程度保证宣传效果。此外,还可以利用电视台、网络等媒体播放视频资料,扩大宣传面。再次,制作《山洪灾害防御明白卡》,其主要作用是帮助基层群众了解避险地点、避险路线、联系电话、相关负责人等内容,发生山洪灾害时可在第一时间响应。最后,制作各类宣传牌、警示牌。宣传牌的主要内容包括山洪灾害防御示意图、相关知识等;警示牌则用于危险区、安全区、转移方案的公布。
4.2.5 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
县(市)级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组织对相关人员进行本县(市)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组成及技术、数据信息汇集及预警平台或信息终端使用与维护、计算机网络故障诊断和处理方法、自动监测站操作维修与运行管理、简易监测站观测及报汛等技术培训,保障监测预警系统的正常运行。镇(街道办)级山洪灾害防御指挥机构组织对简易监测站监测人员进行雨量和水位观测方法、山洪预警信息传输、预警信息传递方法等培训,提高山洪灾害监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的培训对象主要包括山亭区预警平台管理维护人员、监测设施管理维护人员和自动监测站、自动预警站、人工监测站、人工预警站的管理员、信息员等。
5 结 语
山洪具有突发性强性、急涨急落的特点,并有极大的可能引起山体滑坡及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不仅会给当地群众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如果防范措施不到位还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山洪产生的过程十分复杂,山区流域地形复杂,强骤雨降水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无形中也加强大山洪灾害防治工作的难度。在山洪灾害预防中建设完善的监测预警系统,完善群测群防体系,并将远程监控系统应用于预警监测系统中,大大提高了山洪灾害预警的准确性、及时性,将山洪灾害的影响降至最低。
[1] 周建强.加快推进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项目建设的思考[J].中国防汛抗旱,2013,23(5):50-51.
[2] 秦贞杰,冯永梅.山东临沂市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项目管理探讨[J].中国防汛抗旱,2013,23(4):26-27.
Research on applying non-engineering measures in mountain torrent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ystem
XING Tao
(ZaozhuangWaterResourcesReconnaissanceandDesignInstitute,Zaozhuang277800,China)
Mountain torrent disaster non-engineering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are important projects to guarantee people’s lives and property safety. They are also projects powerfully supported by central government departments. However, whether mountain torrent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non-engineering measures can continuously and normally exert the maximum benefits are also directly related to subsequent operation management. In the paper, actual condition of Shanting District, Zaozhuang, Shandong is mainly combined for analyzing application of non-engineering measures in mountain torrent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ystem.
non-engineering measures; mountain torrent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ystem
10.16616/j.cnki.10-1326/TV.2016.04.022
TV877
A
2096-0131(2016)04- 0075-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