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和关怀行为比较研究

2016-04-08王艳红洪丰颖杨叔禹张瑞良张锦辉丁玉兰

护理研究 2016年8期
关键词:人文关怀护士病人

王艳红,洪丰颖,杨叔禹,周 文,张瑞良,张锦辉,丁玉兰

A comparative study on humanistic caring ability and caring behavior of nurses

Wang Yanhong,Hong Fengying,Yang Shuyu,et al (Xiamen Medical College,Fujian 361008 China)



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和关怀行为比较研究

王艳红,洪丰颖,杨叔禹,周文,张瑞良,张锦辉,丁玉兰

A comparative study on humanistic caring ability and caring behavior of nurses

Wang Yanhong,Hong Fengying,Yang Shuyu,et al (Xiamen Medical College,Fujian 361008 China)

摘要:[目的]比较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和病人对其关怀行为的评价。[方法]分别使用“护理大学生人文关怀能力调查问卷”和“关怀照护行为评价表”对某市10所三级医院1 151名护士和344例住院病人进行调查。[结果]护士人文关怀能力总均分为(4.04±0.38)分;病人对其关怀行为评价的总均分为(3.50±0.50)分。护士对自己部分人文关怀能力的评价与病人对其关怀行为的评价不同。护士对自己人文关怀能力和病人对其关怀行为评价水平较高。护士在基础护理及专业照顾行为方面的人文关怀还存在不足。[结论]护理管理者应对护士进行人文教育和培训,为护士实施关怀照顾提供支持,以提高护士人文关怀能力。

关键词:护士;人文关怀;病人;评价

护理的本质就是人文关怀[1],没有关怀就谈不上护理[2]。护理人文关怀是护士照护、支持、帮助护理对象获得身心整体健康与生命整体和谐,实现自我生命价值的专业行为活动[3]。2010年在全国开展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重点就是将“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和人文关怀融入护理服务中,在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和专业技术服务的同时,加强与病人的沟通交流,为病人提供人性化护理服务[4]。因此,提高护士人文关怀能力是当今时代的要求,更是美化护士职业形象、提升护理专业地位的需要。本研究旨在通过护士对自己人文关怀能力的评价及住院病人对其关怀行为的评价,了解护士所能提供的关怀与病人真正需要关怀的不同,为有效提高护士人文关怀能力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使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某市10所三级医院的护士,所有护士均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实习护>生、进修生等。共发放问卷1 186份,收回有效问卷1 151份,有效回收率97.0%。护士年龄(30.58±7.14)岁,其中<25岁占25.1%,25岁~29岁占32.7%,30岁~34岁占20.7%,35岁~39岁占10.2%,≥40岁占11.3%。工作时间<3年占22.7%,3年~6年占26.3%,7年~10年占20.5%,11年~14年占9.4%,≥>15年占21.1%。中专护士占14.6%,专科护士占>46.3%,本科及以上护士占39.1%。初级职称占72.0%,中级职称占22.2%,高级职称占5.8%。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收集相同医院住院病人对护士关怀行为的评价,要求病人住院时间≥2 d,年龄18岁以上,自愿参加调查。意识不清、精神疾病病人、病情危重病人不参加调查。共发放问卷350份,收回有效问卷344>份,有效回收率98.3%。病人年龄18岁~90岁(48.60岁±18.46岁),其中18岁~25岁占12.2%,>26岁~35岁占17.2%,36岁~45岁占14.5%,46岁~55岁占16.9%,56岁~65岁占18.9%,66岁~90岁占20.3%。男占55.5%,女占45.5%。初中或以下学历占64.2%,高中学历占24.1%,专科及以上学历占11.7%。住院时间2 d~5 d占54.4%,>6 d占45.6%。第1次住院占48.5%,第2次住院占23.8%,3次及以上住院占27.7%。

1.2方法

1.2.1评价指标

1.2.1.1护士人文关怀能力采用黄弋冰等[5]研制的“护理大学生人文关怀能力调查问卷”进行调查。该量表共有45个条目,8个维度,分别是灌输信念和希望(9个条目)、健康教育(7个条目)、人道利他价值观(6个条目)、科学解决健康问题(4个条目)、协助满足基本需求(4个条目)、提供良好环境(5个条目)、促进情感交流(5个条目)、帮助解除困难(5个条目)。问卷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5分表示完全符合,4分表示基本符合,3分表示不能确定,2分表示基本不符合,1分表示完全不符合。得分越高说明护士的人文关怀能力越好。该问卷Cronbach’s α系数为0.90,内容效度为0.96。

1.2.1.2病人对护士关怀行为的评价使用Lee-Hsieh等[6]研制的关怀照护行为评价表调查病人对护士关怀行为的评价。该量表共28个条目2个维度,分别为真诚、同情、尊重(15个条目)和专业照护行为(13个条目)。量表采用 Likert 4级计分法,4分为总是,每次都如此;3分为经常,大多能如此,但有时没有做到;2分为偶尔,曾经如此,但大多数没有做到;1分为从未,从未做到。得分越高说明病人对护士关怀行为的评价越高。该问卷Cronbach’s α系数为0.97,内容效度为0.90。

1.2.2统计学方法采用Epidata 3.02建立数据库,

2结果

2.1护士人文关怀能力(见表1)

2.2病人对护士关怀行为评价量表总均分为(3.50±0.50)分(满分4分)。真诚、同情、尊重均分为(3.52±0.49)分;专业照护行为均分为(3.46±0.54)分,其他条目得分情况见表2。

表1  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现状(n=1 151)

表2 病人对护士关怀评价的现状(n=344)

2.3护士对自身人文关怀能力和病人对其关怀行为评价的不同点比较(见表3)

表3 护士对自身人文关怀能力和病人对其关怀行为评价的不同点比较(n=1 151)   %

3讨论

本研究发现,护士对自己人文关怀能力和病人对其关怀行为的评价水平较高。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各个维度中,均值最高的前3项为健康教育、人道利他价值观、促进情感交流,同时病人对护士在日常工作中显露的真诚、同情、尊重行为的评价较高。提示,护士在临床实践中有一定的人文关怀价值观,能够表达对病人的尊重及同情,并且病人能够感受到护士通过语言、笑容及轻柔的动作等所传递的关怀。一项对住院病人人文关怀体验的质性研究也有类似发现[7]。但护士对自己在协助满足病人基本需要、帮助其排除困难及提供良好环境方面的人文关怀能力评价较低,同时病人认为护士专业照顾行为的人文关怀不足。这有可能因为满足病人基本需要、帮助排除困难及提供良好环境是需要在工作中落实的具体措施,会受到工作能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故护士对自己这方面能力评价较低,并且病人也能感受到护士在临床工作中无法满足自己促进舒适、注意安全活动等人文需求。提示,护理管理者要制定人文教育和培训计划,护士需要不断学习人文知识,了解病人真正的人文需求,加深对病人的情感体验,建立人道利他价值观,并在照顾病人的过程中践行人文关怀,通过强烈的情感体验和意志磨炼,使关怀理念更为持久,关怀知识和能力得到巩固[3]。此外,研究结果提示护士和病人均感到在基础护理(如满足基本需要、提供良好环境)和专业护理方面(如教会病人自我照顾的技巧)的人文关怀不足。提示护理管理者要注意培养护士在拥有熟练技术的同时应具备同情之心和关爱之行,为病人提供专业化的人文关怀是护理关怀有别于其他关怀的要素之一。

护士对自己部分人文关怀能力的评价与病人对其关怀行为的评价存在不同。结果发现有96.0%的护士认为自己会尽力让病人不会发生安全事故,然而只有72.0%的病人认为护士会注意到自己的安全活动。这有可能与护士工作忙碌、人力配置不足有关。研究也发现,护理人力资源不足、职业压力大是影响护士关怀能力的主要因素[8-9]。提示,护理管理者要重视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改善工作流程,使用护理信息系统,提高护士工作效率,为护士实施关怀照顾提供支持,使护士工作的环境充满人文关怀的氛围。

参考文献:

[1]郭瑜洁,孟萌,姜安丽.护理人文关怀教育发展现状的分析与思考[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9A):1317-1319.

[2]Leininger M.Leininger ’ s theory of nursing culture care diversity and universality[J].Nursing Science,1988,1(4):152-160.

[3]郭瑜洁,姜安丽,叶旭春,等.护理人文关怀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研究[J].复旦教育论坛,2014,12(2):109-112.

[4]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的通知[EB/OL].[2014-11-20].http://www.nhfpc.gov.cn/yzygj/s3593/201001/33eb0904961b487c9cc780685e4a33bf.shtml.

[5]黄弋冰,许乐,姜小鹰.护理专业大学生人文关怀能力评价的实证研究[D].福州:福建医科大学,2007:42-44.

[6]Lee-Hsieh J,Kuo C,Tseng H,etal.,Development of an instrument to measure caring behaviors in nursing students in Taiwan.International[J].Journal of Nursing Studies,2005,42(5):579-588.

[7]罗静,李俊萍.黄晓莉.住院患者关怀体验的质性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31(15):9-12.

[8]许娟,邓群,刘义兰.护士关怀能力培养的质性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8):25-27.

[9]廖雨风,刘义兰,彭笑.职业压力程度对护士人文关怀品质的影响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4,14(3):158-160.

(本文编辑范秋霞)

电子文献著录格式

凡属电子图书、电子图书中的析出文献以及电子报刊的析出文献的著录项目与著录格式分别按“文后参考文献表”中4条、2条、1条和3条中的有关规则处理。除此而外的电子文献根据下述规则处理。

著录格式如下。

[标引项顺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示例:a.联机网上数据库(DB/OL)。

[1]PACS-L.Public access computer systems forum[DB/OL].Houston Tex:University of Houston Libraries,1989[1995-05-17].Listeserv@uhpvml.uh.edu.

b.网上电子公告(EB/OL)。

[2]Online Computer Library,Inc.History of OCLC[EB/OL].[2000-01-08].http//www.oclc.org/oclc/menu/htstory.htm.

(收稿日期:2014-12-29;修回日期:2016-02-29)

中图分类号:R197.323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6.08.032

文章编号:1009-6493(2016)03B-0984-03

作者简介王艳红,讲师,博士研究生,单位:361008,厦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洪丰颖、杨叔禹、周文单位:361008,厦门市卫生计生委员会;张瑞良单位:361008,厦门市医学会;张锦辉单位:361008,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丁玉兰单位:361008,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基金项目厦门市社会科学调研课题,编号:厦社科联[2014]25号。

猜你喜欢

人文关怀护士病人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谁是病人
对员工的人文关怀,是预防工伤事故的重要手段
论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研究
病人膏育
我帮病人“走后门”
医生,你怎样面对生命垂危的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