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创军工保密能力建设新局面国防科技工业“十二五”安全保密工作成效显著

2016-04-08国防科工局安全生产与保密司

国防科技工业 2016年1期
关键词:十二五国防科技军工

□ 国防科工局安全生产与保密司



开创军工保密能力建设新局面国防科技工业“十二五”安全保密工作成效显著

□ 国防科工局安全生产与保密司

“十二五”以来,国防科技工业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在中央保密委员会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家保密局等业务主管部门的有力支持下,积极应对当前严峻复杂的安全保密形势,紧紧围绕重大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任务,突出重点、强化防控,奋力开创军工保密能力建设的新局面,为国防科技工业实现又快又好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军工安全保密能力建设成效显著。“十二五”期间,国防科技工业安全保密工作机构总体保持稳定,管理人员队伍规模不断扩大,定密责任人制度得到落实。保密技防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不断加大,涉密信息系统、要害部门部位、单位周界和内部区域的技术防护能力逐年增强。经过几年的建设发展,国防科技工业整体安全保密控制能力、监管能力、防范能力、发现能力和处置能力都有了显著提高,泄密案件和违规事件数量明显下降,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

安全保密管理体系更趋完善。经过“十二五”建设,国防科技工业安全保密监管体系、法制体系、防范体系逐步健全。监督管理体系链条更加完整,形成了以国家和地方两级国防科技工业管理部门为主体,以涉密业务服务审查、保密资格认证等行政许可事项为抓手的工作机制。法规制度建设全面推进,明确了深入落实依法行政、依法保密的指导思想,加快推进国防科技工业立法进程,印发了新闻宣传、离退休人员、保密培训、保密责任、运输保卫、定密管理等10余个规范性文件,全面覆盖了军工安全保密管理各个环节。安全防范体系逐步完善,全系统安全防范意识明显提高,技术防范和实体防范有力加强,重大事项通报平台正在全系统推广部署,应对突发事件能力更加成熟。

涉密业务服务备案管理体系基本建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及国防科工局“三定”有关规定,印发实施《军工涉密业务咨询服务安全保密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及实施细则,全面启动军工涉密业务服务安全保密监督管理工作。2012年以来,陆续印发《军工涉密业务咨询服务单位备案名录》,通过军工涉密业务服务备案审查的单位列入名录。目前,军工涉密业务备案管理体系初步建成,军工企事业单位采购中介服务的安全保密管理不断加强,流向社会机构的国防科技工业国家秘密得到有效防范和管控。

人员管理创新取得新进展。国防科技工业认真总结传统管理经验,准确找到人员管理“病灶”,开好对症“药方”,不断创新管理思路,拓宽人员管理范畴,针对在岗在职人员、离退休人员、学习实习人员、工勤人员、挂职反聘人员等,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补强了人员管理薄弱环节。针对新时期涉密人员流动更加频繁、出国(境)管理难度增大的新情况新问题,国防科工局联合有关部门加强问题研究,从个人档案转递、出入境证件管理、脱密期责任划分等多个环节入手,制定了一系列强化管控的新措施新要求,推动涉密人员管理实现了新的突破。

军工定密工作进一步规范。“十二五”时期,全系统紧紧围绕精细化定密工作目标,不断开展交流座谈、培训授课、论文征集、专项检查等活动,定密管理整体水平显著提高。全系统切实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要求,建立了自上而下较为完善的定密责任人制度。在国家保密局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各军工集团公司、地方军工和民口配套单位的定密授权工作。各单位根据机构职责调整和业务分工变化,及时调整定密责任人和定密工作流程,结合当前科研生产任务编制单位保密范围细目,军工定密工作已初步实现科学化和规范化。

教育培训效能明显提升。国家保密教育培训基地国防科技工业分基地于2013年正式建成,承担全系统领导干部、定密责任人、保密管理人员、计算机信息系统“三员”和安全保密管理干部等业务培训。几年来,培训基地已成功举办百余期各类安全保密业务培训班,各军工企事业单位也积极开展各类安全保密教育培训,对全体干部队伍的素质和能力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领导干部、信息系统“三员”、保密管理人员培训课时不断增长,年度培训时间分别累计达到8学时、32学时、24学时;全系统安全保密教育培训规模稳步扩大,受教育人群从涉密人员扩展到全体工作人员;教育培训形式也不断丰富,部分单位在传统授课的基础上创新采用微电影、主题话剧、微信提醒等新的教育手段,取得了良好效果。

监督检查工作不断深化。国防科技工业安全保密监督检查现已形成交叉检查、驻外机构检查、专项检查、重点抽查和突击检查相结合的工作模式。2011年以来,国防科工局每年开展专项检查和重点抽查;各地方国防科工办(局)积极开展本地区军工保密资格单位和中介服务单位安全保密检查;各军工集团公司每年相互开展安全保密交叉检查。根据工作部署,重点单位占检查对象的比例达30%以上;各单位按照年度检查覆盖率100%的要求开展自查自纠。随着检查力度的加大,安全保密责任制、法规制度要求得以更好落实,因监督失位导致的泄密隐患明显减少。

今后一个时期,国防科技工业将站在新的起点,迎难而上,砥砺前行,全面深入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继承和发扬军工安全保密工作优良传统,切实抓好国防科技工业安全保密的监督管理,为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提供更加有力的安全保障。

猜你喜欢

十二五国防科技军工
美国国防科技集成创新初探
国防科技工业自然环境试验研究中心
区域国防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的构成与培育
军工品质 行创未来
雄安新区 河北军工新未来
顾帅圻:将“军工范儿”进行到底
军工版“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