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5年度国防科技工业十大新闻

2016-04-08

国防科技工业 2016年1期
关键词:华龙核工业国防科技



2015年度国防科技工业十大新闻

一大批国产主战装备首次亮相“9・3”阅兵,彰显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实

201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活动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27个装备方队彰显中国国防科技创新水平和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实力,充分展示了军工核心能力建设取得的新成效。99A式主战坦克、东风21D导弹、东风26导弹、东风5B洲际战略核导弹、东风31A固体洲际战略导弹、轰6K战略轰炸机、空警500预警机等国产主战装备首次亮相。

习近平对核工业创建60周年作出重要指示,核工业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2015年1月15日,中国核工业创建60周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指出核工业是国家安全重要基石,强调坚持安全发展、创新发展和军民融合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续写我国核工业新的辉煌篇章。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批示。我国已建立世界上只有少数国家拥有的完整的核科技工业体系,实现了核能大规模和平利用。

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创新成果累累,“海洋石油981”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2015年1月9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一大批国防科技成果获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海洋石油981”号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研发与应用获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氢弹之父”于敏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独臂总师”祝榆生感动中国

2015年1月9日,“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核物理学家于敏获得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各大媒体深入报道其先进事迹。2月9日,中宣部发布“时代先锋”祝榆生先进事迹,中央各主流媒体连续报道了这位全国战斗英雄、三代坦克总设计师的传奇人生。

国产重量级芯片产品问世,保障我国国民经济数据安全

2015年3月26日,“智桥”SDN智能高密度万兆交换芯片CTC8096和FT-1500A系列CPU处理器发布。两款国产高性能芯片的问世,对于保障我国国民经济数据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华龙一号”国内外首堆分别开工,我国跻身全球核电先进技术行列

2015年5月7日,我国自主研发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首堆示范工程福清核电5号机组开工;8月20日,采用“华龙一号”的巴基斯坦卡拉奇2号机组开工建设,我国跻身全球核电先进技术行列。11月15日,中国与阿根廷签署采用“华龙一号”技术建设核电站的框架合同,核电“走出去”取得重要成果。

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成果展举行,新版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目录公布,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全面推进

2015年7月16日至25日,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发展成果展暨军民融合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近千项军民融合高技术重大成果和产品集中亮相。9月1日,2015版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目录发布,比2005年版目录减少了62%。“军转民”“民参军”步伐加快,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全面推进。

采用新型液氧煤油发动机的长征六号运载火箭成功首飞,我国运载火箭总体技术水平进一步提升

2015年9月20日,我国长征六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将20颗微小卫星送入太空,标志着我国无毒无污染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成功应用于飞行试验任务。2015年,我国首型全新研制的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成功完成芯一级、芯二级动力系统试车后转入发射场合练,实现新动力、新结构等一系列重大突破,进一步提升了我国运载火箭总体技术水平。

国产大飞机C919总装下线,中国航空工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2015年11月2日,C919大型客机首架机总装下线。C919大型客机采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对我国经济和科技发展、基础学科进步有重要的带动辐射作用。11月29日,我国自主研发的支线客机ARJ21交付运营。12月12日,我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先进涡桨通用支线飞机运-12F获得民航型号合格证。我国航空工业军民融合发展成效显著。

高分四号卫星发射成功,中国航天发射“十二五”圆满收官

2015年12月29日,高分四号卫星成功发射。高分四号卫星是世界首颗地球同步轨道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可实现对国土的连续、实时高精度观测,其发射将大幅提高我国遥感卫星的应用水平,可在防灾减灾、资源调查等领域产生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22次发射,其成功也标志着中国航天发射“十二五”圆满收官。

猜你喜欢

华龙核工业国防科技
新时代核工业精神理论框架的构建
美国国防科技集成创新初探
国防科技工业自然环境试验研究中心
好好去爱
心系“国之大者”,谋创新、铸重器——中国核工业二四建设有限公司
智慧漳核 华龙腾飞
“华龙一号”数字化转型的实践与探索
华龙引领 国之重器
区域国防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的构成与培育
来自广西的中国核工业“ 开业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