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汽修专业教学改革探讨

2016-04-07黄健欢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汽修专业中职教学改革

黄健欢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汽车消费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这也就对汽修人才有了更多的需求。在职业教育日益发展的今天,如何推进中职汽修专业教学改革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本文从中职汽修专业教学现状出发,探讨教学改革的对策和建议,以期提高中职汽修专业教学水平,培养出高素质专业型的技术人才,来满足汽修市场的需求。

关键词:中职;汽修专业;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6)03-0097-02

近年来,我国经济和汽车工业发展迅猛,国内汽车消费市场不断扩大,汽车市场服务业也随之发展,但是专业服务人才跟不上,短缺情况日益严重。基于此,教育管理部门要求加快职业教育改革,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出更多专业型实用型的汽修人才以满足市场需求。在此形势下,中职汽修专业改革势在必行,同时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我国中职汽修专业教学现状分析

一直以来,国家对职业教育极为重视,尤其是近年来国民经济的发展对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国家对中职教育的投入不断增加,中职教育的规模和发展水平得到大幅提升,社会对中职教育的认可度日益提高,但是在此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中职生学习缺乏积极性

受生源的影响,绝大多数中职生是在普通教育中未取得较好成绩才进入到中职学校学习的,因而在学习观念上较为淡薄,学习兴趣不浓,学习积极性不够,同时对自己也缺乏严格要求,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据调查,一部分学生表示选择汽修专业是父母的要求,本身对专业兴趣不大,对专业的市场发展和需求也认识不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努力的方向。

(二)基于学生实际教师放低教学难度

为确保专业教学效果,专业教师希望大多数学生能够跟上教学进度,对既有教学内容往往只停留于基础知识上。如此使得专业教师的能力无法得到发挥,同时也导致教学效率难以提升,对于中职生的实际情况,专业教师专业水平受到一定限制,难以得到提升。

(三)教学评价可信度不高

对于当前中职汽修专业学生和专业教师的教学实际,一些中职学校在课程教学检测和考核上相对宽松,教学质量标准未能明确,甚至将标准予以降低。此外,在教学评价方式上也相对单一、固定,往往重视理论层面测试,而对实践操作方面的考核较少。学校对教学管理上有所放松,以致于教学质量很难得到改善,无法促进学生良好学习,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新时期中职汽修专业教学改革原则及建议

(一)基本原则

针对我国中职教育的现状,及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应基于“学生为中心,实践加理论”的原则推进汽修专业教学改革,真正达到“教室和车间统一;学生和学徒统一;教师和师傅统一;理论和实践统一”的改革要求。建设规范的、标准的、先进的实训基地,培养出高素质、现代化的技术型服务型的汽修人才。

(二)改革建议

要培养出高素质、现代化的汽修人才,首要条件是系统、全面地学习和掌握汽修相关的专业知识,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基本操作技能。同时,还应有1到2年的顶岗实习,以积累一点实际的工作经验和能力。然后,到相应岗位上培训、钻研、学习、探究,如此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才可成为与时俱进的、社会需要的汽修人才。具体而言,可从这几方面落实教学改革:

(1)营造与现代汽修企业相符的专业教学环境。中职院校可把企业车间运作模式和环境引用到实训教学中,创建和生产、维修、管理等一线相似的真实的或模拟的环境。基于汽修岗位对职业技能的基本要求,汽修专业的实训基地应根据汽修企业的整体布局、架构营造出相应的职业环境,设立维修车间、接待区、配件库等,让学生在实训过程中仿佛进入4S汽修维修公司。同时,专业教师可多开展和专业相关的实践教学,如此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专业的认识,还能让他们在几乎真实环境中得以成长和发展。

(2)专业教师教学应符合市场需要。在理论和实践统一化教学环境中,专业教师不仅仅需要开展必要的理论教学,还应留出更多时间到现场进行教学、演示、指导、纠错等,而学生也可在现场听课、模拟操作、交流、互动等,可通过小组开展学习活动,多进行组内交流和讨论,实现合作学习,一同提升。而这就要求专业教师不但要有良好的理论教学技能,还要具备熟练的实践操作、演示等技能,也就是“双师型”专业教师。此外,专业课程教师还应能熟练应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能制作教学课件开展教学,让学生在学习汽车结构、工作原理、维修保养等内容上更为直观、具体,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达到专业知识的融汇贯通。

(3)开设和现代汽修市场服务相应课程。汽修专业教师要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汽修服务市场的调查,以了解汽车产业的发展实际及市场对汽修人才的需求变化、职业要求等,对专业岗位进行细致分析,再制定出科学实效的教学内容,充分挖掘和引用代表性项目,再基于技能鉴定、技能竞赛等要求开设相应的课程,且要在教学中有序落实,让学生能够学到真正的汽修市场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在“三延伸,一整合”专业教学中,应积极推进理论课程的实践教学发展。在课程改革中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逐步实现模块化教学,并充分结合项目教学课程,引导学生到校内企业中学习和实践,到校外企业参观、实习,以实现专业课程和汽修产业实际需要的对接,教学内容和职业要求的对接、教学和生产对接。积极探索校企一体的中职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学改革,以提升中职生的职业发展能力。

(4)有效实施和现代汽修市场相符的教学方法。中职院校应顺应信息时代发展趋势,把现代化、信息化、数字化的教学技术及设备应用到课堂和企业一体化的实训基地中,充分应用好多媒体教学技术来有效解决汽修专业课程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具体而言,可从这几个方面开展:一是“小班级式”理论实践统一化教学法;二是开展任务型教学、情境教学、行动导向教学、模拟教学等教学法;三是把技能鉴定、专业相关的技能竞赛有关项目纳入到教学中,并开展实践教学;四是可邀请汽修企业管理者开展职业规划讲座、技术工程师开展汽修技术专题讲座等,强化学生的就业意识和职业规划意识。同时,通过“三延伸,一整合”教学,强化学生思想教育,推进校企文化建设和发展,促进汽修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提高。

(5)开展和现代汽修市场相符的校企合作项目。中职院校不但具备实践和理论统一化教室及实训基地中的汽车技术、检修设备,还有技术过硬、理论扎实的实训教师,可积极开展校企合作项目,进行如社会企业相同的生产操作,有效强化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在实际生产中建立职业观,适应未来岗位工作环境,进而让学生更快更好的走进企业,走向岗位,实现学校到社会企业的零过渡。

三、结语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以往中职汽修专业教学的理念、方式及方法已难以适应汽修服务市场的人才需求。为培养出更多的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专业型汽修人才,需要中职院校根据我国汽车消费市场实际,及汽修服务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结合中职生的特点和学习基础推进汽修专业教学改革,提高专业教学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赵永霞.论中职汽修专业教学的改革方向[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5,23(6):144-146.

[2]张鹏.浅谈中职汽修专业教学中常见问题以及相应对策[J].时代教育,2014,11(7):201-202.

[3]王中海,韩建国.中职汽修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25(11):169-171.

[4]周迪.浅谈中职汽修专业校企合作改革及实践[J].新课程学习,2015,12(9):141-142.

[5]李召.浅谈中职汽修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J].新课程,2014,9(11):288-289.

责任编辑 赖俊辰

猜你喜欢

汽修专业中职教学改革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三有”模式:服务汽修专业的中职数学教学实践
浅析新时期汽修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创新
“行为导向教学法”在中职汽修专业中的运用策略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