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在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2016-04-07孔丹丹乔光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5期
关键词:小梁切除术超声乳化青光眼

孔丹丹 乔光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在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本院收治的80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 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视力、眼压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在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治疗中有着较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改善视力、眼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青光眼;白内障;超声乳化;小梁切除术

[中图分类号] R77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02(b)-0089-03

Application value exploration of ultrasonic emulsification combined with trabeculec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glaucoma with cataract

KONG Dan-dan QIAO Guang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the Fourth People′s Hospital of Shenyang City,Shenyang 11003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ultrasonic emulsification combined with trabeculectomy in the treatment of glaucoma with cataract. Methods 80 patients with glaucoma and cataract from October 2013 to October 2014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he research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sequence of admission,4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trabeculectomy,the research group was treated with ultrasonic emulsification combined with trabeculectomy.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in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he research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Eyesight and intraocular pressure after treatment in the research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incidence rat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P>0.05). Conclusion Combination of ultrasonic emulsification and trabeculectomy can obtain a favorable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glaucoma with cataract,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eyesight and intraocular pressure,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Glaucoma;Cataract;Ultrasonic emulsification;Trabeculectomy

作为临床上常见的眼科疾病,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有着较高的发病率[1]。目前,本病临床上多采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但传统手术难免会给患者带来一定创伤[2]。此外,患者术后病情极易复发,影响其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3],因此,临床上应采取积极措施,提高该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4]。随着医疗卫生水平的不断提升,超声乳化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5],现阶段,其已发展成为临床治疗白内障的重要方法,并取得了一定临床效果[6]。研究[7]显示,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能提高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治疗效果,有效改善患者眼压。本研究选取本院的80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在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本院收治的80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先后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48~75岁,平均(58.3±2.6)岁;共40患眼;疾病类型:32例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8例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对照组中,男20例,女20例;年龄48~75岁,平均(58.4±2.5)岁;共40患眼;疾病类型:30例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10例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两组的性别构成、年龄构成、疾病类型、眼压、视力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通过,所有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小梁切除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术前稳定患者眼压,行常规检查。术前20 min给予患者散瞳剂进行散瞳。以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做角膜隧道切口,将透明质酸钠注入前房,做4~5 mm环形撕囊,水分离。以超声乳化仪高负压分块乳化晶状体核,在囊内植入人工晶体,以卡巴胆碱进行缩瞳。结膜瓣以穹隆部为基底,对巩膜进行止血,做1/2厚度板层巩膜瓣,行常规小梁切除及虹膜周切术。间断缝合结膜瓣和巩膜瓣,吸出前房内透明质酸钠,地塞米松2.5 mg结膜下注射,实施包扎。术后给予患者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醋酸泼尼松龙滴眼液等交替点眼扩瞳,以降低患者前房反应。

1.3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治疗后视力、眼压显著改善;有效:治疗后视力、眼压有所改善;无效:治疗后视力、眼压无改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

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视力、眼压水平的比较

两组治疗前的视力、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视力、眼压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视力、眼压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视力、眼压水平的比较(x±s)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3)。两组术后均未出现视网膜脱落、后囊破裂等严重并发症。

表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青光眼在临床中较为常见,能导致患者视神经损伤,严重者甚至引发失明。白内障是临床上常见的能影响视力的疾病,其与白内障并发,对患者视力影响更为明显。在现代眼科临床中,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较为常见[8],中老年人为该病多发人群,且已发展成为导致老年人失明的重要原因。本病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主要是由于膨胀期增加了晶状体含水量,导致其因过度吸收水分而产生膨胀,体积迅速增大,且增加了前后径长度,致使晶状体-虹膜隔发生前移,阻滞瞳孔,最终导致前房变浅,眼压升高[9]。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若不及时进行治疗,或治疗方法不当,都会导致患者短时期内出现失明症状,降低患者生活质量[10],因此,临床上采取积极措施,提高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治疗效果,提升其生活质量就显得至关重要。

目前,临床上多采用抗青光眼药物、手术、激光等方法进行治疗[11],其中最为直接、有效的方式是手术治疗[12]。研究[13]显示,在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治疗中,联合使用青光眼手术和白内障手术的疗效较为显著。超声乳化作为临床上常见的治疗白内障的方法,其所采用的超声波能有效分解虹膜胶原,降低小梁网房水排出阻力,进而能够对眼压进行控制。小梁切除术具有一定的微创性,术中采用轻薄人工晶状体,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14],但是,单纯采用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术后视力却难以得到提高[15]。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不仅能加深患者的前房,还能解除瞳孔阻滞,提升患者房水流畅度,扩大房角开放范围,对眼压进行控制。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在提升患者术后视力、前房稳定性方面具有一定优越性。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5%,提示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有效手术方法之一。

此外,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在提升患者视力、眼压方面的疗效较单纯小梁切除术更佳。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前的视力、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视力、眼压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视力、眼压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在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治疗中,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眼压和视力,提升其生活质量。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有着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较高。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综上所述,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在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治疗中有着较好的应用效果,能改善患者眼压,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刚,胡蓉,舒平,等.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3(36):7112-7115.

[2] 陈建丽,韩英军,张满红,等.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3(24):4705-4709.

[3] 侯旭,胡丹,崔志利,等.微创小梁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6个月效果[J].眼科,2015,24(1):31-34.

[4] 庄建青.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26):119-121.

[5] 陈双兵.两种手术方式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对比[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13):41,54.

[6] 李志强.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老年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5,23(8):160,164.

[7] 王淑兰.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内镜下睫状体光凝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观察[J].中华全科医学,2015,13(9):1432-1434.

[8] 刘旋.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隧道巩膜瓣下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J].眼科新进展,2010,30(8):779-780,783.

[9] 张劲.改良小梁切除术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J].眼科新进展,2012,32(6):580-582.

[10] 杨波.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41例[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12,26(5):77-79.

[11] 林水龙,赵晓馥,陈三杰.联合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观察[J].中华全科医学,2011,9(1):44-45.

[12] 吴文洁,张凤梅.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观察[J].眼科新进展,2011,31(8):782-784.

[13] 陈建丽,韩英军,张满红,等.同轴微切口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分析[J].眼科新进展,2014,34(1):74-77.

[14] 曾朝霞,陈海波,史贻玉.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效果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4,20(9):1294-1296.

[15] 孙铁节.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1):21-22,25.

(收稿日期:2015-11-04 本文编辑:祁海文)

猜你喜欢

小梁切除术超声乳化青光眼
青光眼能治好吗?
浅谈第一致盲眼病——青光眼
防治青光眼,别只盯着眼睛看
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在糖尿病白内障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超声乳化加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的临床疗效
超声乳化术联合小梁切除术对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治疗效果分析
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可疑房角关闭和原发性房角关闭及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巩膜瓣下填置游离小梁瓣的临床观察
40岁以上人群青光眼患病率为2.6%
超声乳化与小切口手术用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治疗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