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本院校CPA方向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

2016-04-07刘翠

商业会计 2016年6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

刘翠

摘要:面对巨大的审计人才市场需求,各高校纷纷开设CPA方向人才培养班,然而三本院校在生源、师资队伍和管理体制方面与一本、二本院校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如果与一本、二本院校的培养模式相同或高度相似,很难在竞争中取得优势。本文根据三本院校的特点,通过分析三本院校CPA方向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在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等方面提出构建三本院校CPA方向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想,并为特色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提出配套建议,以期为三本院校CPA方向人才培养有所裨益。

关键词:三本院校 CPA方向 人才培养模式

一、三本院校的特点

与一本、二本院校相比,三本院校在生源、师资队伍和管理体制方面有着明显的不同。

(一)生源方面

由于固有招生模式的限制,三本院校的生源与一本、二本相比,基础知识薄弱,自学能力差,这些劣势为三本院校培养学术研究生增加了先天障碍。但三本院校的学生动手能力强,思维活跃,并且有部分学生在英语方面有着优异的成绩,这些优势有利于三本院校开展实践教学,以贯彻国家三本院校教育转型的方针。另外,针对英语水平好的学生可以实施双语教学,开设ACCA课程等专业外语课程,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具有国际认可度的注册会计师和新业务领域复合型的注册会计师。

(二)师资队伍方面

与一本、二本院校的师资相比,三本院校的师资队伍由专兼职教师组成,专职教师中60%以上是青年教师,中年教师不到30%,老年教师( 聘任的一本、二本退休的教师)不到10%。庞大的青年教师队伍使得三本院校整体充满活力和奋发向上的动力,由于青年教师的教学经验不丰富,他们积极学习和探讨教学方法、教学技能,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以进一步提升学院整体的教学水平。另外,三本院校吸收了一本二本院校优秀的具有高级职称的退休教师,他们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科研成果,对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水平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管理体制方面

一本、二本院校组织结构比较稳定,教职工流动性小,但在这种组织方式下如果缺乏坚强领导核心,学校很容易陷入困境或者失去发展的动力,从而导致教育资源的浪费。三本院校主要采用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或院长)负责制,自筹经费,自主办学,有较强的市场竞争意识,教工聘任,招生、专业设置,资产管理和使用、重大事项议事和校内监督等权利均可自主选择,这些方面的特性使得三本院校在坚持大学教育管理、教育理念、尊重教育规律基本方向的同时,必须注重市场管理的理念,尊重市场经济规律,适时调整专业设置,补充或删除课程内容,培养和招聘具有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师资,以提升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

二、三本院校CPA方向培养模式的现状分析

(一)审计人才的核心能力培养不足

注册会计师行业人士普遍认为,作为一名注册会计师需要有较好的文字功底,以撰写分析报告供外界人士阅读,审计助理人员需要有发现问题的能力,项目经理需要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有较强的沟通能力。从河南省三本院校当前的培养方案来看,在专业基础课设置方面CPA方向与会计和财务管理专业几乎相同,主要是管理学和经济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缺乏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提升审计人员风险评估能力的基础课程,专业课方面主要是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以及注册会计师考试的6门课程,缺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及专业书面表达能力的课程。该种培养模式下,使得培养的学生出现同质化现象,随着CPA人才市场需求质量的不断提升,如何培养更高素质的审计人才,面临日益减少的生源情况,各高校尤其是三本院校需要在课程设置方面突出自己的特色,注重学历教育与职业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寻找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计算机审计建设不足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电子商务交易方式,运用集成电子信息系统(如ERP系统),使得企业经济交易处于无纸化的信息环境中,在这种信息环境中舞弊者(或黑客)可以通过修改程序或远程控制的方式篡改计算机里的经济业务和会计数据,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审计方法难以满足有效执行审计的要求。由于审计对象及其载体发生了变化,为了有效的实施对高度自动化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的审计程序,审计人员需要运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与工具(Computer Assisted Audit Techniques and Tools,简称CAATs) ,可以说 CAATs已成为CPA专业胜任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当前河南省高校的CPA的培养方案中很少或者没有开设计算机审计课程;即使有高校开设计算机审计课程,主要涉及的是审计软件的操作(分析程序的运用),会计师事务所很难招聘到掌握CAATs的本科毕业生,为了解决人才需求问题,通常是先聘请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再对其进行会计、审计专业知识方面的进修与培训,然后才可以勉强胜任工作。面对计算机审计人才供给的缺口,三本高校可以适时调整培养方案,以寻找自身的培养特色。

(三)国际化教育力度不够

伴随着资本市场的全球化发展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审计在维护世界经济贸易秩序和资本市场服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资本国际化的发展,使得会计处理越发的复杂,在政府有序开放会计审计领域外资准入限制的背景下,CPA审计走向国际化道路是一种必然。我国会计审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过程中需要有一大批熟悉国际会计审计准则、掌握国际资本市场惯例、能够承担国际审计业务、精通外语的国际化审计人才。然而,在河南省三本院校CPA培养方案中双语课程开设很少,主要开设的是专业英语(专业会计英语),讲解的主要是基础会计的知识,没有针对相当于中级和高级财务会计水平的双语教程,另外也没有涉及到审计英语课程,这对于CPA方向英语基础好的学生来说不利于国际化审计能力的培养。

三、三本院校CPA方向特色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在专业基础课方面注重核心能力的培养

在当前的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注册会计师需要具备广泛的知识结构才更有助于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三本院校目前的专业基础课程中基本上都开设有经济学和管理学课程,这些课程的学习对提高注册会计师风险评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却存在着课时安排少、重视不够的情况。另外,专业基础课中没有开设对组织中人的行为与心理的研究课程,而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对提升注册会计师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是很重要的一个素质要求。鉴于此,本文认为应提升CPA方向学生对经济学和管理学课程学习的重视程度,适当的增加课时量,改革考核方式,使学生能够将经济学和管理学知识用于审计课堂和实务。再者,可以考虑在专业基础课中开设组织行为学,该课程是研究在组织中以及组织与环境相互作用中人们从事工作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反应规律的科学,主要用于提高管理者对人的行为预测和引导能力,通过开设该门课程可以使CPA方向的学生换位思考组织中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从而从微观层面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在专业课方面深入优化计算机审计技能

随着企业信息化管理的不断普及,在无纸化的信息环境中,企业舞弊的手段给传统的审计程序和方法带来了挑战,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与工具应运而生。然而,从河南省乃至全国来看,计算机审计教学发展远不能满足审计实践的需要,也要远远落后于会计信息化的教学发展。当前的计算机审计教学主要是注重审计软件的操作,即如何取数、如何进行差异调整、如何实施分析程序、如何生成审计工作底稿等,这些操作方法无法应对舞弊者通过修改程序和远程控制等手段篡改经济业务和会计数据的情况。三本院校在深入优化计算机审计技能方面可以考虑开设提升学生无纸化信息处理技术的课程,如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技术、可视化编程技术等,从计算机课程领域深入提高CPA方向学生的计算机审计技能。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可以通过对对象的辨别、划分将软件系统分割为若干相对独立的部分,帮助审计人员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把握问题;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将企业大量的历史数据整理集中到一个中央仓库中对其加以分析,发现和预测出有价值的信息从而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可视化编程技术可以使学生掌握软件项目的开发应用和维护技术以及网络程序设计等工作。由于开设这些课程对学生的计算机基础以及逻辑能力有一定的要求,三本院校可以根据CPA方向学生的情况有选择的开设,以培养计算机审计人才。

(三)在专业选修课方面拓宽和提升业务能力

高校CPA方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在满足审计专业本科学历教育要求的同时,还要充分考虑注册会计师行业对审计人才需求状况的变化,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同时,也要注重创新能力和国际交流能力的提升。当前河南省三本院校CPA人才培养方案的专业选修课中缺乏对热点及特殊事件审计案例的分析课程以及会计、审计等双语教学课程,这对于卓越注册会计师的培养是不利的。

虽然三本院校的学生高考的成绩不如一本二本院校的学生,但他们中有部分学生只是因为偏科或临场发挥不好,其基础知识和学习素质还是很不错的,如果对他们加以关注,提供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条件,同样也可以成为行业的佼佼者。三本院校可以考虑在专业选修课中增加审计案例分析课程和双语教学课程,通过审计案例教学可以把抽象的审计原理和审计程序融入到具体的实际案例中,教师可以从实例审计中指明审计的原则和方法、审计的程序和步骤,让学生在掌握审计基本理论的基础之上,对企业财务报表项目进行审计实务操作,进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理论结合实践的应用能力。为了更好地真正掌握包括国际会计准则、国际资本市场法规和管理惯例等相关知识,锻炼外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可有选择地引入ACCA和CGA考试中的部分课程,如CGA考试中的高级商务英语写作(CM1)、财务会计1-3(FA1-3)及案例1(BC1)和审计1(AU1)及案例2(BC2)。这些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审计人员的专业英语素质,弥补当前CPA专业培养在国际化教育上的不足。

四、构建三本院校CPA特色培养模式的配套措施

(一)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三本院校当前的师资主要是由公办院校退休教师和自己培养的中青年教师组成,其中青年教师占多数。目前的师资队伍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实践经验不足,为了弥补该问题三本院校应实施“走出去”和“引进来”策略,鼓励教师在完成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到企业或会计师事务所从事会计、审计等相关实践工作,并对实践的过程和结果以及实践效果的课堂转化进行评价,从真正意义上培养“双师型”优秀教师并发挥“双师型”教师的课堂效应。同时引进实务界知名专业人士如会计师事务所的资深注册会计师或企业的财务高管作为高校的实践指导专家,在实践课和案例课程中与学校教师一同进行教材编写,并对部分课程内容进行引领教学,以弥补校内老师实践经验不足的缺陷。

(二)教师考核制度方面

三本院校的教师考核评价体系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学生评教、督导组评价和系部评定。学生评教主要针对教师授课内容、授课方法和授课态度等进行评价,督导组评价主要是针对期中教学检查中教师的教案和讲稿以及听课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系部评定主要根据教师日常系部工作的完成情况、学生的课堂反映情况以及科研工作量进行考量和评价。目前的评价体系中主要侧重于对教师教学现状的评价,对于课堂教学改革以及新课程和难度课程的开设方面没有相应的激励措施,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特色培养模式的实施和推进。在特色培养模式的实施过程中,系部教师需要付出实质性的精力和时间,当前的考核评价体系中应适当增加教师教学改革以及新课程和难度课程授课的评价指标以提升教师参与教学改革和授课的积极性,从而助推特色培养模式的有效实施。

(三)教师职称评定方面

目前三本院校教师职称评定的基本条件与一本、二本院校相同,而三本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显著不同于一本、二本院校,尤其是在教育转型的大背景下,三本院校更多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技术技能型的应用型人才。在该培养目标下,三本院校教师的职称评定条件应区别于一本、二本院校更关注对教师实践成果课堂转化方面的考量,如对每学年参与实践工作的时间要求、实践工作课堂转化或实践课程的教学改革公开发表论文的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三本院校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参与实践工作的积极性,并将实践工作中的体会和感受结合课堂理论知识更好的呈现给学生,从而提高学生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以进一步的推动教育转型和特色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刘国常.审计专业教育综合改革问题研究[J].中国内部审计,2014,(10).

[2]刘李福,解净宇.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教学质量评价研究[J].商业会计,2016,(01).

[3]刘利.基于国际经验下的中国高校本科审计学教学改革探究[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5(02).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模式
应用型高校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保定市高校培养服务外包人才的路径研究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探讨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建设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