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搭乘一次成长的航班

2016-04-07石玉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区级思维课堂

石玉

那年花开,当我踏进南岸区吴维山名师工作室,就登上了通往梦想之地的成长航班。我驾驶着自己的“班机”经历着“航程”:逆风起航、顺风前行、穿梭云端,直至平稳落地。这一次“航程”时长达三年之久,非同一般,而它的落地就意味着我完成了一次专业成长。

一、逆风起航,担重任跃台阶

记得初入吴维山工作室时,我诚惶诚恐之心至今还能隐约记起。工作室12名成员,均为各校精英:有的主管教学工作,有的负责科研工作,有的主管德育工作,有的负责校区总体工作,个个出类拔萃。而我—— 一名普通的年轻教师,跻身其中,倍感压力如千斤重担压在肩上。

还好,我不是一个轻易言败的人。索性将压力变为动力,就像一首歌中唱到的那样,“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我想,在逆风中借力,才会飞翔得更快。于是,我开始了我的逐梦之旅。积极参加工作室的各项活动,从不借故请假,也从不迟到早退,更重要的是,我总是主动承担各项任务,从不推诿,我要在锤炼中不断成长。我没有惊人的天赋,但我每次想让自己跃上一个小台阶。就这样,在导师和伙伴们的给力下,我起航了!

二、顺风前行,勤实践达双赢

随之而来的是在逆风起航后长时间的持续航行。三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工作室这个平台“风力”不小,给我的专业成长提供了展示的舞台,使我在课堂研究上持续不断地前行着。我在默默地算着,这三年来大大小小的公开课我上了10多次。我执教了《称赞》《三个儿子》《女娲补天》《穷人》等课,从低段识字教学到中高段阅读教学,从常规教学到创新教法,从讲造字构词到复述写作,不拘泥于同一学段、同一课堂模式。特别是执教前的努力与煎熬、查阅背景资料、学习上位知识、演练教学流程、调试教学设计、精心准备课件……大跨度的教学实践,高强度的磨砺与挑战,让我的课堂实现了师生双赢。我想,这就是教师成长的必经之

路吧!

一个人的智慧永远比不上一群人的智慧,尤其是一群高人,幸运的是,我一直有贵人相助。工作室的郭蕾老师和我是同一个学校,她以博学善思、睿智进取的精神感染着我,以前卫的眼界和思想启迪着我,以课堂成长的经历指引着我。有了她对我的倾情指导,我在专业发展上少走了许多弯路。身在工作室里,课前有郭老师的鼎力相助,课后则有吴老师的教学行为纠偏、教学方向指导、教育思想引领。吴老师那皱起的眉头和舒展的笑颜,都成为我成长之路上的点金石。每次上完课,吴老师都会作出精当的点评,那毫不吝啬的褒奖和一针见血的指点,最终让我跻身于市级语文赛课的平台。

三、云端穿梭,磨意志砺思想

其实,飞机航行在云端,并非是一帆风顺的,也有遇到气流发生颠簸的时候。我的教学成长之路也是这样,遇到新的思想风潮袭来,便在磕磕碰碰中选定继续前行的方向。在教学上积累了不少经验的我,思想上、行为上都获得了突飞猛进,在区域内也得到了认可。我在教学之路上的步子越走越踏实、越走越稳健,实习生、见习教师、对接帮扶教师、影子学员等身份也接踵而至,而我却并没有如鱼得水般畅快,许多教学的新问题迫使我迎难而上。

但凡课程设置都需要立足于学生的思维和能力的多元化发展,而课堂是我们实现目标的主阵地,是否能落实以生为本,关键还在于是否立足于学生的思维、情感去设计教学过程。在继续上示范课的同时,我也不断琢磨:课堂不仅仅是优生的乐园,如何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成长?在执教《穷人》一课中我豁然开朗,有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喜。

我连续三次公开执教该课,在不断追问、不断思考中调整教学方式。在我校“亲亲课程”的理念指引下,我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亲近学生身体、亲近学生思维、亲近学生情感,在微妙的思想变化中实现了全体孩子的共同发展,进一步催生了我教学思想的形成。

1.亲近教材训练目标

站在文本角度,确立教学重点。教材是语文教学的载体,正确定位教什么是首要任务。当接到区级示范课的任务后,我围绕新课标,紧紧抓住年段目标和单元目标,进行了教材的二次开发。《穷人》一课这一单元有一定的主题性,有利于学生感受人文思想,感悟人间真情。在单元导读中就有这样的要求: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学习作者通过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抒发真情的写作方法。环境描写恰恰是我们阅读小说时最容易忽略的文字。结合文本特点,我确立了阅读教学目标:了解小说中环境描写的重要作用,并在阅读中读懂环境描写。第一次上课,我按着教案进行。课毕,并未掀起学生内心的波澜。看似有目的的教学,却是优生的学习历程,课堂收效甚微。

2.亲近学生学习需求

站在学生角度,唤醒学生学习需求。第二次上课时,我拨开重重迷雾,结合我校“亲亲课程”的核心理念,努力走进学生的需求,从学生喜欢的课外读物中寻找素材。课前,我在班级里做调查,了解孩子们喜欢阅读的课外读物,从中寻找环境描写的语段备用。课上,我借助旧文本学习新文本,从本课链接到四年级学过的课文《小英雄雨来》。从陌生到熟悉,再迁移到学生们喜闻乐见的课外阅读书籍。他们没想到课堂上竟然也可以引用课外阅读的篇目,孩子们不禁眼前一亮,犹如炸开了锅一般议论开来,用心检验着这段环境描写的作用。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推进,直指目标。学生在课堂中验证自己学到的知识,成就感油然而生。这一角度的小小转变,不仅顺利达成了教学目标,提升了学生阅读的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阅读课外读物的兴趣。

3.亲近学生学习方法

站在学生思维的角度,带动全体学生发展。当执教者沉浸于自己的教学环节中时,很难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细微的心理变化,有着“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尴尬。从观课者的角度思考却大不一样:勇敢地举起手时的激动与兴奋,瞬间变为因问题被抢

答后放下小手的失落。低年级学生尤为明显,甚至还会发出“老师为什么不叫我”的埋怨声,学习兴趣之光瞬间熄灭。可见寻找更适合小学生的学习方式特别

重要。

第三次执教,我离学生又近了一步,立足于学生思维、情感两个维度着力,调整教学方式。记得那次听课者中有来自北京、山东等地的30多人的校长访问团。我大刀阔斧地改变课堂师生活动的比重,摒弃惯用的教师牵、引、问的方式,提升学生的言语权,让学生充分成为课堂的主人,全力展现学习的过程。

(1)在学生思维开启之后

发声。

课始,学生在初读的基础上说自己关注的情节,并进行整理归类。学生们畅所欲言,真实呈现自己当前已经具备的阅读能力。我则退到学生之后,让学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我的课堂要实现不愤不启,教在学生的最需要处。当他们表现出对环境描写不关注、不理解时,我开始点拨;当他们难以读懂复杂的心理活动时,我开始引导。我总是站在学生思维开启之后抛出开放性的问题将思维导向深处。

(2)开启每一个学生的思维模式。

当要点问题引发思考后,学生有好多想法要表达,但课堂时间有限,如何化解这个矛盾呢?我利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并在规定发言人、汇报人、记录员的基础上,要求人人发言,人人倾听,并采用全组通过即采纳的方式进行合作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参与,积极讨论。我力图开启每一个学生的思维模式。

高年级的学生善于逻辑思维,乐于通过对比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在任务驱动下,在小组内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无论一个人的发言多么精彩,它都是孤独的,只有生生互助、师生互助才能使课堂价值最大化。这节课上全班学生的发言相当精彩,他们落落大方,侃侃而谈,从无到有,从浅到深,每一个学生都亲历学习过程,最终实现了共同成长。

就这样,我的专业成长如飞机穿越云层、突破重围般地前行,这也让我在“守得云开见月明”的坚持中找到了语文课堂教学的精髓。

四、平稳降落,回望成长历程

在吴维山名师工作室的三年学习时间转瞬即逝,每段经历都是一份礼物。回望自己三年的成长历程,收获的是新的期望:三年来,我从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成长为区级骨干教师,又被破格评上小学高级语文教师,还多次被聘为全国、市、区级活动指导教师,并在区级专题讲座上作为主要发言人,经过层层选拔获得参加“国培”的资格。为了做一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者,我随吴老师观摩全国语文教师赛课活动,并参加市、区级赛课,均获得好成绩。勤于笔耕的我还撰写了心得感悟、教学随笔、教学实录、教学设计数十篇,在总结与回顾的过程中梳理自己的思路,积淀自己的思想。展望未来,拟定新的目标,努力成为一名重庆名师是我第二次专业成长之旅。

专业成长之路充满着机遇与挑战。时光从不辜负努力的人。想要获得不一样的精彩与美好,就要承受不一样的磨砺。痛过的青春比一帆风顺的青春更深刻。

(作者单位:重庆市南岸区珊瑚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郝 波

猜你喜欢

区级思维课堂
欢乐的课堂
区级社区教育学院推进社区教育的实践策略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浅析区级疾控中心财务管理问题和策略
区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写字大课堂
对加强区级财政审计的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