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到远方去,熟悉的地方没有景色

2016-04-07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名师语文课堂

记者:吴老师,您好!您的“南岸名师吴维山工作室”已经成立三年多了。当初成立工作室的初衷是什么呢?

吴维山:2012年9月,重庆市南岸区教育委员会在我区筹建了第一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南岸名师吴维山工作室”。我们想通过三年的努力,把工作室建成南岸小学语文人研究的平台、成长的阶梯、生活的益友。记得有这样一首赞颂名师的小诗:“名师是大树,能改善一方环境,且在枝叶之间闪动精彩。最重要的是,名师启发了我们,课堂是个有魅力的地方。”我愿意做这样的一棵大树,改变我区小学语文教育的生态环境。

记者:吴老师,短短三年多,您的工作室就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能否先简要介绍一下您的工作室的工作思路?

吴维山:我们的工作思路主要是:围绕一个目标——“把南岸教育建设成为重庆市现代化教育的窗口,优质均衡教育的典范”,“到2020年把南岸区建设成国家知名优质教育强区”;贯穿一条主线——“小学语文教学文化的梳理与创新研究”;突出两大主题—— 一是工作室成员的专业突破,二是确立区域内教学文化的理想追求;谋求三大发展——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学校的发展;做到四个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自主与交流相结合、学习与应用相结合、反思与提升相结合。

记者:这三年多来,您成功地培养了一名特级教师、一名全国优秀教师、四名重庆市骨干教师、两名市级赛课一等奖获得者,弟子曾代表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赴台湾上观摩课,为“第二届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研讨会”上研究课,能谈谈您培养人才背后的具体做法吗?

吴维山:我们发现,“关键事件、关键人物、关键书籍”促成了教师成为名师。窦桂梅历经全国小学语文赛课这个“关键事件”,由此走上了康庄大道;薛法根在困顿中,梵高的那句“当我想不出题材来画时,就仿米勒的作品,这给我带来很大的快乐”让他眼前一亮,于是,他模仿于永正、贾志敏、支玉恒等语文名家的课终成一代名师;刘云生从佛教著作《金七十论卷中》联想到人成长的心灵根基,于是创造出“心根语文”。鉴于名师的成长

轨迹,我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

努力:

一、构筑支持环境。一是营造办公乐园。工作室的布置,追求室外阳光、树竹、花草的自然存在;增添室内书籍、绿色、茗茶的师者优雅;营造自由、平等、个性的学术空间。二是创造“书香”氛围。从学院图书室借书200多册,为每位学员发书费,让他们自主选择书籍,为学员订了13种专业杂志,开设了书吧。三是推崇“闲”的乐味。庄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于是,让弟子们拥有更多的闲暇时间,合理地支配生命,让生命回归自然,才能迸发出创造的火花。

二、激发奋进动力。一是拓宽学术视野。我们到北京、上海、厦门、桂林、台湾等地参加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最前沿的学术活动;到江津、万州、九龙坡,参加重庆市前沿的学术活动。二是唤起新的需求。到各地观摩学习后,学员们新的需求就产生了,想改变课堂,想追求个性、风格。三是把需求转化成任务。如,我们到桂林参加全国教学观摩活动后,就抛出了一个话题“桂林归来话课改”,每人写一篇感悟文章,其中郭蕾老师写的一篇文章就被《小学语文教学》2015年第1期刊发了。

三、搭建成长平台。一是搭建发表平台。我们工作室经常与多家教育教学类杂志的编辑互动交流写作经验,与课程专家田慧生、李森、窦桂梅等进行专业对话,与民营教育机构进行教艺切磋……二是创造展示天地。工作室成员每学期承担2~3次区级研究活动。三是千方百计帮助学员成功。

四、夯实研究基础。一是坚持工作例会,时间是每月第三个星期三的下午。每次例会都有一个话题,由工作室成员轮流主持、主讲。二是倡议“五个一”活动。即每月读一本书,上传一篇教学设计(或经验文章),提一个有深度的教育教学问题,进行一次“茶馆式”的研讨,每周研读一篇理论文章。三是追寻“学”的品位。号召读书要读经典的书,“专业阅读——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才会有定力,才不会被“流行的风”吹得左右摇摆。

五、练就“研修”品格。一是展示灵动多元的教学主张。采取各种教学方式:两人教一课,协同教学;一课两人上,同课异构;一课上两次,形成反思习惯;一课三学段上,把握高、中、低年段特点。进一步展示教师对教材内容的多元解读、对教学目标的不同定位、对教学过程的个性设计,让老师们在比较中引发思考,拓展他们教学的思路,促使他们尽快成长。二是营造争鸣的学术空间。我们开展了“辩课”活动,倡导协同教学,打造“专业发展共同体——站在集体的肩膀上飞翔”。每次研究活动,我们不拘泥于客套,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平等、求真、质疑的教研氛围,让广大教师在教研活动中,敢于坦陈自己的见解。对那些言辞偏激的质疑声音,组织者也坦然地接纳、反思和改进。这样孕育,逐渐产生了有自己声音的教学文化新人。三是助推研修文化转型。在日常课堂上,尤其是公开课的课堂上,教师“一花独放”的场景屡见不鲜。其实,教师的精彩本应让位于学生的精彩。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开展了“为谁教”的研讨。四是学会拿来。齐白石老人曾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如何既把名师的教艺拿来,又保持每个人的个性呢?我们主张“求同存异”,期待听到不同的声音,看到不同的风格,让每个人都成为他自己。

六、学会理论行走。教育生活是由无数的细节组成的,让学员对这些细节都进行理论的观照,提取有意义的东西,让教学不在低层面上重复,而是在艺术层面上行走,日积月累,他们就会生成自己的教育理论。三年来,我辅导工作室成员进行“专业写作——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生成自己的教育理论,已成为工作室的主攻方向之一。

七、追求卓越品质。从活动开展的品质上引领,从教学风格的形成上引导,从教学文化的创生上点拨,从专业能力的提升上指点。

八、凸显区域声音。针对当前我们总是跟在他人背后学、没有自己的声音的教育现状,工作室提出要凸显“我的声音”、凸显“南岸声音”。如,重庆地区的卓越课堂建设,当“卓越课堂”的推进进入高原期时,我们从微观进行教学研究,研发“卓越课堂”。再如,协同教学,它的意义在哪里?是教师的专业发展,还是学生的发展?但最终我们的目标是学生的发展。一些学校的协同教学确实锻炼了教师,但对学生来说却是一场灾难。反思这些习以为常中的误区,我们提出了具有普遍性意义的建议,得到了领导、专家的肯定。

三年多来,我们到北京、上海、山东、厦门、桂林等地学习交流,赴台湾、四川、贵州、云南等地上课,受到老师们的普遍赞誉。我们还充分发挥工作室网站的展示、引领、激励和辐射等功能,及时传播小学语文教学的最新前沿信息,突破时空界限,延伸研究空间,拓展思维方法,力争将工作室网站打造成南岸小学语文品牌和工作室名片。

记者:吴老师,您这几点做法非常好。从教师到名师,仅一字之差,但这一个字却包含着一个教师巨大而艰辛的蜕变过程——专业化成长。专业化成长的路径很多,您能否就学员从“术”走上“道”谈点具体措施呢?

吴维山:如何让工作室的每位成员从“术”走上“道”的层面,形成自己的教学主张,最后生成自己的教学文化,这是我常思考的问题。为此,我们做了以下努力:

一是激活学员的内驱力,形成专业自觉。人生来就有惰性,这惰性使人的内驱力处于休眠状态。激活内驱力,人的潜能才能真正调动起来。专业自觉,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最佳状态。但对多数人来说,专业自觉是很难达到的,要靠一种持之以恒的刺激。我就是特级教师的名分在刺激我,像郭蕾这样的老师,靠的是一种任务驱动。我经常给他们加压,规定他们每月必须从教与学的角度提几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写几篇有分量的反思,激活他们的内驱力,催生他们智慧的闪现。

二是引发学员研究的热望。作为工作室主持人,我常从以下问题考虑:教研活动的策划,倡导了一种什么样的教学研究主题?这次活动能给学员什么?通过这次活动的开展,能引发他们持续的研究热望和群体的思考吗?甚至在一定时间里还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如果有这样的功效,这次活动就会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的重要节点。我们做研究,常常是立个课题,研究两三年,结题后就完了。“后茶馆式”教学是从上世纪80年代段力佩先生提出的“茶馆式”教学发展而来,一做就是10来年,我们应倡导这种持之以恒的研究精神。

三是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胡适在1932年6月为北大毕业生开的三味“防身药方”中的第一味就是“问题丹”。他说,“问题是知识学问的老祖宗,古往今来,一切知识的产生与积聚,都是因为要解答问题”,而“脑子里没有问题之日,就是你的知识生活寿终正寝之时”。我努力在让学员们明白:推动你前行的是哪些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这个问题是你一直没有弄清楚的,但却让你感兴趣,你要把它找出来。人一旦从研究的角度来看待他的本职工作,那么无论他的工作多么平凡,都会有无穷无尽的研究价值,同时也会有无穷无尽的乐趣。

四是引导他们作深入的反思。我这样告诉他们:在教育生活中,你要是突然有所感悟,就要抓住这个思想萌芽,持之以恒地研究下去。阅读相关的书籍,把古今中外关于这个问题的论述都找出来进行整理,看看这个问题有哪些论述方式,再回到自己的教学原点上来思考,提炼自己的教学主张,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

五是形成记录新思想的习惯。教育生活中闪现的思想火花,常常是转瞬即逝的,因此,我提倡工作室成员要随身带个小本子,一有新的感悟,就要不失时机地把它记录下来。每次研讨活动不能停留在技术层面,活动一结束就要及时梳理达成的共识,对活动进行理论提升,把自己的体会和思考诉诸笔端。

六是学会在“形而上”的理论世界里行走。我们的教育生活是由无数的细节组成的,如果你能把这些细节都进行理论的观照,通过反思,提取有意义的东西,让教学不在低层面上重复而是在教学文化里行走,你的教学就会高效,就会生成自己的教育理论。这样坚持几年,你就是有思想的教师了。

记者:课堂的“卓越”,来自对日常教学行为文化的重新审视。如何审视呢?

吴维山:如何进行理论地审视?这是一个难点。我举几个例子:

如,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话语:“这是你的理解……”可是,我们对这种习以为常的说法进行分析就会发现:这种既不肯定对又不说出错的评价,是一种无效反馈。如果我们用心理学家罗斯(C.C.Ross)和亨里(L.K.Henry)的实验来衡量就会知道,每日的及时反馈比每周反馈效率要高,比不反馈的效率更高。教师及时将学习结果反馈给学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条件。

难怪江苏泰州市洋思中学的教学效果好,这与他们的“堂堂清”有关。可我们学习洋思,常常提到的却是“先学后教”,反而把后面一句“堂堂清,日日清”忘记了,难怪好多后学者的教学成绩怎么也提不上去。

当我们把教学研讨的重心从关注特定的一节课堂教学的优劣成败,转移到关注课堂教学存在的共性问题时,我们的目光就不会聚焦于评价教师的上课技能和高下好坏上,而是对课堂教学规律的追寻上。

再如,“请谁发言?”我们常常是随便叫上几个先举手的学生。又如,“走到学生中看啥?”我们常常是把问题抛出后,就随意地在教室里走走。

如果我们运用布鲁姆的目标掌握学习理论来观照,就会发现这些教学行为的不妥之处。本来这一行为的目的是为掌握学情,根据反馈,调整教学,而事实上,大多数教师都是到此为止,虚放一枪,随意做个样子。虽有反馈,但没有针对性的评价和补缺。如果能对当下课堂教学的行为进行哲理的审视,教学就会从浮光掠影、蜻蜓点水式的简单处理向精耕细作跃进。

审视一些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教学现象及做法,以研究者的状态进入课堂文化层面,就会对熟视无睹的教学生活产生从未有过的新鲜感,你就会发现教学的意蕴。

课堂要卓越,必须对日常的教学行为进行审视,变革课堂文化。教师的言谈举止、学生的坐姿应答等构成了师生间的课堂行为方式,与教学比起来,好像很外围,其实决定着整个课堂的教学品质。好多课堂,你看学生坐得很直、不出声,一心在听老师讲课,其实这是长期专制文化控制的结果,这样的课堂是没有生机与活力的。

改造这样的课堂,需要理论之光的烛照,才能从“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中看出课堂教学的“庐山真面目”;需要经常与他人对话,与自己对话,保持对话的状态,才会出现戴维·伯姆描绘的那种景象,“对话仿佛是一种流淌于人们之间的意义溪流,它使所有对话者都能够参与和分享这一意义之溪,并因此能够在群体中萌生新的理解和共识”。

如果每一位教师都这样做,你就成了“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帕斯卡尔语),你就会拥有一把通向名师之门的钥匙,你就会拥有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新力量。

记者:吴老师,您的这些见解太重要了。那么在区域内,您的工作室又构建了怎样的教学文化呢?

吴维山:我们的工作室建立才三年多,建有自己个性的、烙上区域特色的教学文化是我们的理想追求。虽然我们还没有催生出自己的教学文化,但看到我们的步履正日益逼近目标,我甚感欣慰。正如歌德的诗所描述的那样:“热情的浪潮,它白白地冲击着不可动摇的坚实的大陆。它在沙滩上投下诗的珍珠,这已经是人生的收获。”我们正行走在筑梦的路上。不求干出惊天的伟业,偶尔在“雪泥”上留下“鸿爪”就行了。此时,我想借汪国真的诗《熟悉的地方没有景色》作为结语,把它送给我和我的弟子们。

凡是遥远的地方

对我们都有一种诱惑

不是诱惑于美丽

就是诱惑于传说

即使远方的风景

并不尽如人意

我们也无需在乎

因为这实在是一个

迷人的错

到远方去到远方去

熟悉的地方没有景色

记者:通过今天的对话,我觉得您的工作室在“从活动开展的品质上引领,从教学风格的形成上引导,从教学文化的创生上点拨,从专业能力的提升上指点,寻求教学文化创生”等方面有独到见解,很值得大家借鉴。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责任编辑 郝 波

猜你喜欢

名师语文课堂
名师直播课
名师成长的四个阶段
欢乐的课堂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浅议"名师"
写字大课堂
名师读意林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