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寻文之根 拓文之界

2016-04-07李巧霞高瑜庄嵛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跬步父爱课程

李巧霞++高瑜++庄嵛

“大语文教育”是已故特级教师张孝纯先生创立的一种新型的、带有突破性的语文教育思想。这种思想主张语文教育以课堂教学为核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与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并把教语文同教做人有机结合,把传授语文知识同发展语文能力、发展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有机结合起来,把读、写、听、说四方面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接受全面的、整体的、有效的培养和训练。语文教学与生活的结合,是“大语文教育”思想的精髓。人教版课程教材研究所学术顾问顾黄初先生也提出这样的观点:“语文是社会的‘公器,语文教育应当贴近生活、靠拢生活,这是由语文工具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狭的笼与语文教育天生不相容。”

在校训“走好每一步”、跬步课程的整体构架下,秉承新课标精神与大语文观的要义,我校语文延伸课程,即“跬步语文”应运而生。

一、“跬步语文”延伸课程的概念

“跬步语文”延伸课程要找寻并落实语文课程最根本的目标要素指向,扩大、延伸、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途径、载体、形式,以促进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能力的提升,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

二、“跬步语文”延伸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寻文之根,拓文之界”

●“寻文之根”中的“文”可以解读为“文本”“语文”“文化”三层含义。

(一)文本

寻找文本中的语言文字训练要素,主要是针对文本自身特点,遵循文章灵魂,寻找文章精髓,对语言文字实行再创造训练。

例如,在陈春华老师执教的“跬步语文”延伸课程《父爱如歌》中,第三环节的教学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1.这一对对父子打动了我们,这一段段父爱故事打动了我们,这一份份父子深情打动了我们,其实歌曲中打动我们的除了那优美的旋律、感人的故事,还有歌词本身。

2.(播放歌曲《时间都去哪儿了》,出示大萌子30年来与父亲的合影。)会唱的跟着唱和。

3.(出示歌词)哪些字眼打动了你?

4.师生交流。

(1)三个“满”: 满头白发、满脑子、满脸皱纹。

(出示三个有“满”的句子,读一读。)

在一篇文章、一段话中,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一次又一次地出现,你知道叫什么吗?(生:反复。)

这三个“满”只是机械地重复吗?不是。它承载着满满的画面,也承载着满满的

情感。

年少的你可曾想过,父亲的哪根白发、哪道皱纹,是什么时候、什么事情为你而增添的?

(生交流)

每一个字就是一幅画,每一句话就是一段情,这就是文字的魅力——具有画面感,我们再读读这三句话,读出画面、读出深情。

(2)“一生”“一辈子”和“一声”:强烈的对比,“一生”“一辈子”指满满的一生,无限;“一声”实指一,有限。虚实对比,体现出爱的无私、伟大、长久……

这两个“一shēng”读音相同,意思有什么不同呢?

(生:一个表示时间长,一个表示时间短。)

父母一生操劳,都是为了孩子,表现了父母的无私、伟大、不要回报。

两个“一shēng”产生了强烈的对比,让我们深深地体会到父母的伟大。父母把一辈子的时间、一生的爱,都给了孩子,从不求回报。

读读这两个有强烈对比的句子。

(3)歌词押韵:a e

出示标红的句子,你发现最后一个字都有什么特点?(生:韵母都是a,押韵。)

我们一起读一读,押韵有什么好处?(生:顺口、朗朗上口、有节奏感。)

因此,在歌词里常常可以见到押韵,你看——(出示《爸爸去哪儿》中的歌词)读

一读。

5.让我们也来做一回灵魂的歌者,用我们的心去唱一唱这首歌。

6.(小结歌词的特点)两首歌都表达了父爱的伟大,但又各有不同。一首欢快,一首深情;一首是父子之间的对话,一首是孩子诉说对父母的深情……

在教学中,教师虽然借用了歌曲来展示父爱,但并没有把这节课上成音乐课,而是让学生通过感受体验父爱丰富的内涵和形式,品味歌词的语文味,并尝试写一写,以语言文字训练为抓手,运用多媒体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突出了“父爱如歌”这一主题。由此不难看出,延伸课程仍然是在用语文的方式、策略来解决非语文领域的问题,延伸、拓展至非语文领域的学习。因此,延伸课程的实质仍然是语文课。

(二)语文

寻找语文训练的基本方法,以文本为载体,实现语文听说读写综合训练,突显语文味。

我校年轻教师曾娟根据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延伸点“体验田园生活,拍摄田园风光,书写田园情趣”,自主设计并展示了语文延伸课《田园之乐》。此课以单元主题为延伸点,聚焦拟人修辞手法,在语用情境与语用实践中进行延伸和拓展,让学生得其言并得其法。曾娟老师的这堂课正是“语文”这层含义的体现。

(三)文化

由于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并重的学科,所以,文本教材所承载的文化根基是我们要挖掘遵循的一个要义。

我校陈春华老师在执教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延伸课《父爱如歌》时,第二环节的教学就充分体现了“文化”这层含义。

1.(播放《爸爸去哪儿》视频)让我们伴着音乐感受五对父子间的浓浓深情。

2.在这五对父子中,你最欣赏哪个父亲的爱?

3.学生交流。(生:父爱是一种学习、呵护、付出、选择、舍弃、放弃、严格、放低自己、陪伴、帮助……)

4.你的爸爸是怎样爱你的呢?请和小伙伴讲讲你的父爱故事。(学生四人小组交流自己的父爱故事)

5.学生上台交流。

6.(师小结)原来父爱是如此丰富,或严格,或放纵,或宠爱,或包容……每一位父亲都是用自己独特的方式爱着孩子。

在陈老师的这节延伸课上,学生将课内学到的品词析句的方法加以迁移运用,又紧密联系生活表达,学以致用。学生在情感上得到了升华,对父爱的认识更深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更浓了。

●“拓文之界”中的“界”也可以理解为“视野”“载体”“境界”三层含义。

(一)视野

我们的视野是开放的,可以打破学科藩篱,拓展学科视野,如数学、科学、音乐、美术、体育等。除此之外,我们的视野范围还可以延伸到生活和社会上。

(二)载体

“拓文之界”的载体可以是图书、报刊、新闻、工具书、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研讨会、戏剧表演,甚至是社会实践场所、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

(三)境界

拓展的“界”有两个目标:一是拓宽学生的阅历、视野,形成开阔灵活的思维方式;二是遵循语文之根,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境界。

三、“跬步语文”延伸课程的设置及编排定位

在人教版语文教材中,有两点编排特点值得我们注意:其一,以单元主题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其二,在三至六年级的教材中,均有一个单独单元——语文综合性实践学习单元,此单元同样是以一个主题实践活动组织的方式来编排教材内容,且这个主题内容与本册中的其他单元是独立存在的关系。鉴于此,我校语文延伸课程一至六年级均为“跬步语文”延伸课程。“跬步语文”延伸课程的编排为:

1.以单元主题为序列进

行拓展延伸,即一个单元一个延伸主题。

2.按照课标要求,遵循年龄特点,以语言训练点(即每一主题的拓展延伸点)为抓手,语文学习从听、说、读、写、演、编、创等形式延伸拓展至数学、音乐、美术、体育等多学科、多媒体、多领域。

我们旨在通过每周一节的延伸课,让学生感受学习语文的快乐,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视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让“跬步语文”延伸课程成为师生学习语文的一味调味剂,树立真正的大语文观。

四、“跬步语文”延伸课程的实施

1.集体备课,编写教材

为发挥团队合作优势,结合国家课程集体备课经验,我们的延伸课程也推行了集体备课,课件制作、资源搜集都纳入集体备课之中。开学之后,为了更利于学生学习延伸课程,我们编写了相应的教材,语文学科统筹,教研组内人人参与编辑,教材初步成型。

2.赛课促行,评课促思

实施延伸课程的第一学期,大家针对实施中的问题进行了反思,决定在35岁及以下的青年教师中开展延伸课程赛课活动,同时在35岁以上的教师中开展评课稿比赛活动。一赛一评,让所有的语文教师都融入到了延伸课的研究之中。赛课活动重在行为尝试,身体力行;评课活动则从另一个侧面较为客观地审视教师的教学行为,促进其反思,从而更加明晰自己的实践行为。

3.研讨反思,活动小结

教研组主题研讨活动使我们的延伸课程研究走向了常态化。计划、研讨、实施、反思,再研讨、再实施、再反思、小结,我们总是遵循这样的研究过程,步步踏实地去实现、践行。用教研制度保障研讨的有序性、实效性,用活动小结的方式推进每一次的研究,使之呈螺旋上升趋势。

五、“跬步语文”延伸课程实施的思考

1.当延伸课程涉及数学、科学、音乐、美术等非语文学科时,要紧抓这些学科载体材料中的语言文字训练点。紧紧依托这些训练点,更广泛地营造学生的语文实践训练场。

2.延伸课程形式多样,辩论、演讲、参观、访问、影视欣赏、知识竞赛等,形态各异,但是都离不开语文延伸课的主旨,即我们课程的精髓仍然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形”与“神”要和谐统一,寓“神”于“形”,“形”为“神”之所表,“神”为“形”之所终,“形神兼备”,给学生营造一个立体的语文课堂。

3.延伸课程的形式不拘泥,改革可以更大胆。我们可以依托地处学府大道、周边紧邻高校的资源优势,开发高校专业资源与社区优秀资源,以“请进来”或者“走出去”的方式,开拓课程资源,丰富课程形式,提升课程品质。

(作者单位:重庆市南岸区江南小学校)

责任编辑 杨文婷

猜你喜欢

跬步父爱课程
积跬步以致千里 积小流以成江海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鸢]とんび父爱如山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父爱如山
父爱在哪里?
“跬步”是“半步”吗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秋至
沉默的父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