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教学设计

2016-04-07陈小军

中学物理·高中 2016年3期
关键词:示意图贺卡重力

陈小军

引课

师:同学们,第一章我们学习了描述运动的几个物理量,有了第一章的基础,我们在第二章中研究了一种简单又常见的变速运动模型——匀变速直线运动.其实研究运动是研究自然的开始,请同学们再次阅读一下课本第8页最上面亚里斯多德的一句名言:

“不了解运动,就不了解自然”.

当我们对运动有了基本的了解以后,我们自然会想,物体为什么会这样运动?怎么样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等问题,同学们是不是?(稍思考后)现在请同学们读一下课本第50页最上面恩格斯的一句名言:

“……自然科学证实了…交互作用是事物的真正的终极原因”.

同学们猜想一下,恩格斯提到的“交互作用”我们如果抽象为一个概念,这个概念就是什么?

生:“力”.

师:说得很好,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学习物体的“相互作用”.

师:这节课要讲的内容,同学们很多初中已学过一些,我们通过回忆、思考、观察、实验等途径构建新的认知.

1 力的概念

师:我请几个同学谈谈你们对力的概念的已有认识,什么是力?

生: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情景:观看足球运动视频(包括角球、传球、射门、守门员接住球、头球射门进球),演示物体的形变.

问题1 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形状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生:是其他物体与这个物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即力作用的结果.

师总结:力的作用效果:(1)改变物体运动状态;(2)使物体发生形变.

问题2 力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吗?

生:力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一个必然联系着两个物体:受力物体、施力物体.

情景:教师拍桌子,问谁是施力物体?学生可能回答手.双手对拍,问谁是施力物体?学生会反思,双手都是施力物体,之前桌子也是施力物体.

师总结:研究对象——受力物体,另一个物体——施力物体.

问题3 如图1小车受两个弹簧示数相同.这两个力相同吗?

生:不同,因为方向不同:

师:对,像力这样有大小方向的量叫矢量,通过初中的学习我们知道,力有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师生共同补充: 力的单位;力的测量工具;力是矢量; 力的三要素等.

问题4 我们可以怎样把力的三要素形象的表示出来呢?

生:力的图示.

2 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师:力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物理学中常用“图”直观而形象地来反映抽象的事物,我们在初中已学过,根据需要我们可以用力的图示或力的示意图来表示具体的力,谁能讲一下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有什么区别?

生:力的图示是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准确表示力的三要素.力的示意图只要求在图中准确画出力的方向,表达出物体在这个方向受力即可,不要求准确画出力的大小.

教师出示练习:铁锤对钉子竖直向下的打击力为400 N,请做出该力的图示.

师:请两位同学在黑板上作出这二个力的图示,另一位同学在黑板上作出这二个力的示意图,其它同学自己做一下.

学生完成后,教师作点评总结如下,达到规范和巩固.

作力的图示的步骤:

(1)确定受力物体:用方框或点表示.

(2)选定标度:一般使力的大小是标度的整数倍.

(3)确定力的作用点:一般画在方框的中心.

(4)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长度根据力的大小和标度画.

(5)在线段上加箭头表示方向:箭头或箭尾表示力的作用点.

(6)同一物体受多个力时,只能选用同一个标度画力的图示.

3 重力

师:重力对大家也是很熟悉的,请同学回答一下什么叫重力?

生: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师:请大家仔细体会上面这句话,请问:重力是不是就是地球的吸引力?重力大小与地球的吸引力大小相等吗?

生:迷惑.

师:上面这句话只说明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引起的,后面的学习我们会知道重力与地球的吸引力还是有区别的.

师:我们在初中科学中也学习重力大小的计算公式是G=mg,在同一地点,重力G与质量m成正比;同一物体,在不同地点所受的重力可能不同,这里的g初中时我们学过是一个比例常数,g=9.8 N/kg,第四章学了以后我们会知道g就是前面学过的自由落体加速度.

师:地球表面不同的纬度g不同,g还会随着高度的变化而变化,谁知道它们之间的定性关系?

生:随地理纬度的增加而增大,随离地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师:很好,不过这种差异很小,我们知道赤道大约为9.78 N/kg,两极大约为9.83 N/kg,如果地球上某位置=9.8 N/kg,计算后发现,那么比这位置高10000米(民航飞机的飞行高度大约为10000米左右)的另一位置g约为9.77 N/kg,所以一般在地面附近不太大的范围内,可认为g的大小恒定不变.

师:请一位同学讲讲重力的方向.

生:竖直向下.

师:怎么样才算是竖直向下?能否用实验给同学们演示一下竖直向下是什么方向?与垂直向下有什么区别?

生:与水平面垂直向下.一条细线挂一个重物,静止时,细线的方向就是竖直方向.

师:重力方向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砌墙、挂画等都要用到重垂线.那么请问,宁波的重力方向与北京的重力方向平行吗?重力的方向是否就是指向地球地心的方向?

生:学生讨论后得到地球上不同位置的重力方向不平行,重力的方向也并不一定指向地球心(教师作些适当说明).

师:一个物体的各部分都受到重力,这样就无法画出重力的受力图,为了方便,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重力都集中作用于一个点,这一点就是重心.请同学们把书本上关于重心概念的一句话划起来,重心是一个等效作用点,(出示一张做过手脚的贺卡和一张没有做过手脚的贺卡)同学们能不能猜想[HJ0.95mm]一下贺卡的重心?如何用实验帮我确定一下贺卡的重心?

生:对角线交点,可以用悬挂法(对不清楚的同学可以让同学们看一下书本做一做).

师:请四个同学二组上讲台来演示这个实验,最后发现实验得到一张贺卡的重心正好在对角线交点,另一张贺卡的重心严重偏离对角线交点,请同学们分析一下原因.

生:质量分布不均匀.

师:请一个同学拆开来看一下.的确如此,重心严重偏离对角线交点的边缘藏了一把钢尺,看问题不能总是光看表面,亲自做过的才能相信.

师:重心一定在物体上吗?

生:不一定,重心可能在物体之外,列举相关事例,比如背越式跳高.

下面再给同学们做一个实验,(教师出示自制欹器),简要介绍结构后,让同学们观察欹器结构,慢慢注入水,直到倾翻,问同学们,同学们知道这叫什么仪器吗?

虚而欹,中而正,满而覆.

生:个别同学可能知道,但不能正确叫出名了.

师:看了这个实验以后同学们有什么启示?

德育渗透:给同学们讲孔子的故事.要同学们正确对待人生.

师:请同学们继续思考,从物理角度,请一个同学分析一下,水注满后倾翻的原因.

生:整体重心先下降后又上升.

师:再让学生观察几个关于重心应用的自制实验和自制玩具,物理知识应用很广泛,关键需要我们有一个敏锐的观察力.

4 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师:物理学中力有各种表现,但物理学家到目前为止发现,基本的相互作用只有四种,请同学们看书本中“四种基本相互作用”,看完后填表1.

5 简要小结

附:板书:

3.1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

一、力

(1)概念: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2)力的作用效果:

①改变物体运动状态;②使物体发生形变.

(3)力的性质:物质性、相互性、矢量性.

(4)力的单位(N);力的测量工具(测力器);力是矢量;力的三要素等.

二、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三、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1)大小 (2)方向 (3)作用点:重心

重心:重力的等效作用点.

猜你喜欢

示意图贺卡重力
重力之谜
给妈妈的贺卡
特别的新年贺卡
重心漫谈
一张纸的承重力有多大?
尴尬的电子贺卡
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
重力与质量的比较
“三定两标”作好图
俄欧天然气管道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