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新型城镇化建设体制机制阐微
2016-04-07李鹏鸽
李鹏鸽
摘 要:以新型城镇化的视角来构建郑州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支撑及相应政策安排,并以有针对性的理论研究来指导城镇化实践,有利于创新城镇化发展的机制,促进城镇化的健康、良性发展,进而推进郑州市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关键词:郑州市;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2-0142-03
一、郑州市新型城镇化的区域背景
(一)中心城市“大城市病”问题的解决办法
如今,中心城市在日益发展的道路上受到很多问题的阻挠,最突出的问题是交通、用地,环境、人口等方面受到制约和破坏,这些日渐严峻的问题统称为“大城市病”。为了试图减轻大城市病给中心城市带来的严重问题,郑州市这些年来也采取了许多办法。如对原有道路的修建拓宽,新建环城高速公路、地铁和拟建轻轨,绿地面积相应增加等等的这些基础设施建设的改善。可是这些投资力度虽然加大了,表层问题看似解决了,实际上这种解决办法忽视了从区域层面来综合考虑要素、人口、产业等的空间布局,这也只会加剧这一矛盾。
人口和经济带给中心城市的压力是巨大的,可见“大城市病问题”是紧迫的、必须要解决的,必须谨慎思考如何解决“大城市病”问题,长远考虑,并把农村区域作为解决“大城市病”的良药,这种做法有助于推动郑州市农村的城镇化进程。
(二)区域城市化“二元”空间结构要逐步消除
改革开放前,郑州市的主导产业是纺织工业,纺织工业对农村区域的各方面物质要求小,所以说农村区域的物质条件对城市的影响很小,才会引起城乡产业不能兼顾发展,只能各自发展。改革开放后,国家对中小城镇建设的积极性加大,但郑州市的中心城市依旧发达,县市区域仍旧落后。因受某些因素束缚,依旧未能实现城乡间共发展、同建设的命运。在改革前与改革后的几十年中,在诸多因素的压制下,我国仍然是以淡化农村发展优先支持中心城市发展来实现区域城市化,典型的城乡二元化发展格局由此产生。为了消除区域城市化的二元结构,“五个统筹”的发展思想也顺势推出,在新观念统领下,未来郑州市的农村城镇化将有所转变。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小城镇建设
农村生产效率的提高和耕地面积的减少必然带来了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增长。在郑州市农村的大量剩余劳动力中有的会进城打工做生意,有的选择滞留在土地上,这会制约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也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向前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要想得到更好的解决,对农业的发展和非农业进程的提高要积极支持,给农村剩余劳动力更多的空间,从而提高农村的城镇化水平。
二、发展新型城镇化的战略理念
(一)发挥中心城市的凝聚和辐射力
中心城市的发展对周边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推进有很大的积极影响。如今,郑州市的郊区化发展已经形成初期阶段。城市发展向外扩散,在这种扩散状态下引领周边农村区域的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增强城镇功能。城镇化这些要素的发展,足见中心城市的影响力是巨大的。
在中心城市的影响力带动下,加快区域城市化进程的步伐。同时,优先发挥中心市区产业向四周扩散的战略调整,并且对城市居住新区布局调整、对一批商品零售进行合理空间布局,最大化提升中心城区的引领和辐射力。
(二)协调城乡互动产业结构体系良性运转
郑州市的农村城镇化需要注入新的发展理念,城乡互动的产业结构体系,对中心城市的产业扩散及城乡产业互动发展起到良好作用,城市大工业与乡村工业的布局合理彰显了城乡互动产业结构体系的形成。市域产业的发展要做到统一规划,农村地域各小城镇也要做到统一规划。郑州汽车宇通股份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就是凭借自己的优势发展开来,不仅借助中心城市的辐射影响乡镇企业的发展,而且运用先进的科技力量,以此对乡镇企业的传统面貌进行改变。
(三)区域城镇布局的治理与协调发展
不仅要中心城市发挥吸引与辐射作用,而且不能忽视较低级别的城市、乡镇的自身的影响力。各区域的影响力要充分发挥,才能增强对郑州市农村城镇化的推进。市域城镇现有的空间结构要进行调整,以往的空间结构是单一的、不合理的,取而代之的空间布局是点、轴、面相互作用结合。要考虑区域内各城镇自身特点来发展,城镇经济区和中心城市要重点发展培育,合理并且有顺序性地对区域城镇布局加以调整。
三、郑州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体制机制
(一)中心城市的推动与支撑
1.中心城市的消费需求推动。在生活消费上,我国现阶段一个城镇人口的消费水平是大于农村人口的消费水平。自20世纪末开始,郑州市中心城市人口明显增多,各阶层的平均消费水平和工资也有所提高,居民的消费力也随之增大。增大了消费的要求,从对吃饱穿暖的需求逐渐到对食品的健康安全的考虑,对绿色食品的重视,促使消费结构逐渐向精品化、绿色化发展。县市域城镇产生了大批与农副产品相关的工业企业,以此来面对中心城市巨大的市场召唤,大部分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有了安置的地方,相关的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也得到发展,这是当前郑州市县市域农村城镇化的主要推动力之一。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业拉动了农村城镇经济的提升,这是由于中心城市的环境大大不如农村及城郊,使得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火爆起来,受到人们的青睐。
2.中心城市的要素、产业与功能扩散。目前,市区内原有大多的工业企业已发生转移,原先位于城市重要地区的多数行政机构已经陆续移到城市各方位的边缘区,许多高校如郑州大学、郑州师院、河南农业大学等已将其新校区转移到西部高新区、北大学城以及东北部龙子湖高校园区等城市新城区,大型超市也分别开始在市边缘区建立,城市边缘区逐渐有了许多新开发的楼盘。endprint
中心城市要素发生了转向,郊区乡镇就成为首先选择的扩散地。有些郊区乡镇已经形成了卫星城镇,如新郑、中牟等郊区乡镇,因为这些乡镇的部分因素,使非农化进程加快发展,所以卫星城镇的形成才如此迅速。它们带动了整个农村区域的发展,工业生产专门化,尤其是对汇聚在中心城市周围的农村区域,其产业发展发挥了极大的带动作用,因此形成了专门的工业区域和商品区域,也形成了一批各种类型的城镇。
(二)农村经济的提升与经济结构的转变
1.资源的深开发和综合利用。郑州市农副产品种类和数量大,是大部分农村地区经济的主要支柱,依靠农副产品资源丰富大多优先发展起来农副产品加工业。在郑州市农村农产品的运用率比较低的20世纪80年代初,加工农产品的情况不能和生产水平位于同等位置,输出原料的情况多,因此造成了农副加工产品在商品总量中占相当低的一部分。最近几年,农产品加工得到明显的发展,不仅促使农产品经营的转变,而且还重视相关产品的开发。目前的农村经济经营由原先的分散经营等形式向集约型、集团化转变[1]。对产品开发进行探索,加大原料深度挖掘和利用,产品的价值提升。郑州市农副产品逐渐有了自己的品牌。如白象、三全等集团,在这些大企业的影响下出现了较多的规模不大但专业化程度高的进行初期加工、转运的中小企业,而且这些大多分布在县或市重点城镇的中小企业经营方式还很灵活,推动着自身基础就比较好的城镇的良性发展。
2.农村的非农产业结构体系的完善。现如今,郑州市的农副产品加工业日渐进步,获得不错的成绩,在其引导下,非农产业也有所提高和突破。当下,非农产业结构的多元化彰显出来,正在逐步通往日益完善的道路,由农产品加工业为首的一系列的行业相结合相一致同发展,说明了非农产业结构体系的逐步形成和日益完善。
农村城镇职能雷同的格局正在发生变化,地域性的分工越来越细化,专门化的产业也聚在一起,非农产业结构体系日益形成。由于各个地域的自然条件和基础设施的差异,许多加工、运输、物流等不同功能类型的城镇出现。
商品流通业获得长足的发展和不断专门化,形成了如银基商贸服装等具有辐射河南、面向中原的专业批发市场。某些地区善于发挥自己的基础条件,在旅游业找到发展经济的机会,如竹林镇度假村、登封少林旅游景点区。开发旅游业已经成为乡镇经济的新的推动因素,促进着乡镇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3.农村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郑州市出现接连不断的新兴产业。现已形成了新型建材、环保等不同类型的多种新兴产业。
部分农村区域发挥其独特的自然资源,发展新型建材工业。通过不断的探索,不断的改造及调整,开发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加大发展综合性环保产业的力度,抓住并发展与环保有关的产业项目,积极探索对污染物的治理和延伸利用附加值。同时,也发展和研究与环保结合的产业。像光电子、生物制药、新材料等为主的高新技术也有较大发展,如郑州市西郊高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农村地域利用自身的自然条件,交通条件等多重优势发展农家乐及以生态观光农业,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2]。农村新兴产业得到重视,新兴产业为农村产品输入了科学技术,使产品的附加值大大提升,新兴产业也成为农村竞争力和城镇化的推动力量。
(三)土地使用制度的转变和剩余劳动力转移
1.土地使用流转制度的改变。农村经济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风平浪静的,也会面临着阻碍与问题。农民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方式就落后于社会。伴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入及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这些矛盾和问题就浮上水面。因此,必须抓紧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土地的集约化以及完成经营的规模性是很重要的现实问题[3],所以对土地流转制度的改革具有紧迫性。
近年来,郑州市各县市农村地域凭借农业机械化水平高的强大优势,采用群众自愿的办法,进行土地流转改革的多样化和土地经营的规模化试点,其优势是显而易见的。而且某些乡镇的特有的经济作物形成规模,有自己的品牌,如西瓜、大蒜、蔬果,推动了农村经济。因为有新的土地流转制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步伐加快,使八成剩余劳动力转向非农业领域。同时,降低了土地规模经营的生产成本,农民收入有了增加,使农村城镇化水平持续在前进中发展。
2.多元化的剩余劳动力转移方式。最近几年,郑州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向有多种趋势。
一种是把劳动力向内部迁移。利用郑州市自身的农业优势以此促进流通业的发展。郑州市过去有着比较多的以农业为主的乡镇。但最近几年,凭借着农业机械化的巨大优势,对流通产业加强了发展,形成一系列和流通业有关的专门化的队伍,这种内部转移十分有效并且实现了农民增收。
加大劳务输出,劳动力向外埠市场转移也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一种方式。对于郑州市周边的经济基础薄弱的偏远乡镇而言,要通过一系列的办法去引导农民外出务工经商,借助多种途径和办法来加以引导农民外出。农民的收入增加了,生活得到改善,而且也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空间加以扩展。这种劳务输出式的转移方式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成效。
对于工业基础相对好的乡镇,要想实现劳动力向非农业领域转向,就要加强对主导产业的培育并且加强小城镇建设。如巩义的一些乡镇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在非农业的领域中大力发展,如建材、交通等。对小城镇注入资金和一定力度的投资,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更有空间[4]。多元化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对于更好地发展农村小城镇规模和提高农村城镇化进程是非常有必要的。
(四)推进城乡一体化
1.城乡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在郑州市农村人口向非农化的转变中,在农村人口城镇化中还存有一些问题,这个问题就是城乡一体化的推进被传统的户籍管理制度所限制。
2014年11月12日,河南省政府在其网站发布《关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此实施意见是根据人口数量而将取得一个城市的户籍大致分为四种:人口小于50万的小城镇只要有居室哪怕是租的也能落户,另外,社保缴纳年限、工作的稳定性都是落户依据;而省会郑州实行的是积分制从而落户;还在郑州首先推行居住证制度,待成熟后即推向全省,居住半年可申请居住证;河南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符合迁移条件的居民可以在城乡之间迁移[5]。endprint
到2020年,河南努力实现1 100万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这一改革说明了以往的福利性的户口制度将被取代,取而代之的管理模式是以人口居住地为主。这将便于城乡之间人口、生产要素流动合理有序,使原先的不是彻底城市化的人口彻底实现城镇化,极大地推进了农村城镇化进程。
2.城乡市场一体化建立。城乡市场一体化的建立是城乡一体化的核心内容,近年来,郑州市抓紧建设城乡大市场,加大开发农村市场,利用各地优势建立不同的特色市场。在农村区域建立了许多统一价格的专业的城乡商品市场,如陈寨果品批发市场、柳林水产品批发市场、陈寨花卉批发市场、华中食品城以及中牟物流中心等。
近年来,郑州市城乡一体化在人才、科技等方面有长足的进步。拥有着强大的技术资源的一些高校、科研院所,如河南农大、郑州大学,农科所等,将科技转化运用到农村区域,使农村的种植业、养殖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城乡一体化建设,各类要素的联动使得城乡发展效果卓越。
3.城乡一体化产业结构体系形成。城乡逐步形成互动、一体化产业结构体系,它们之间是依据各自的区位条件、发展基础、自然基础等因素推动进行的,农村工业和城市工业的合作协调彰显了城乡一体化产业结构体系。农村区域为中心城市的大型企业提供所需品,而中心城市提供农村农副产品加工业所需要的技术资源。
中心城市逐步向生态相关产业迈进,提高农村区域的发展力,农业发展向绿色无公害方向靠拢,以此代替原先长时间以杂粮生产为主的形式。绿色有机农业的发展创建了粮食作物的绿色品牌系列。新郑、中牟等城镇边缘区的小镇加速发展都市农业,荥阳等小城镇凭借自身优势发展第三产业。城乡产业之间的良性互动,使农村经济及城镇化水平得到较大提升。
4.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同步和生态环境治理协调发展。交通网络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它可以扩大城市资源配置空间,并使乡村经济以此来提升其整体竞争力。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水平逐渐提高,主要以修建道路交通为主,不管是中心城市到各县,还是各县到镇之间均相互形成基本的快速交通网,大部分镇与村之间的快速交通网也已经形成,实现了乡与村都通上了油路。
治理生态环境城乡都已经开始实施,污水处理厂、收集输送管网已在全市分布,对污水集中处理,对于乡镇工业的污染源大力进行治理;提高垃圾焚烧的区域化运作,并且整治河流和建设环城绿带;对环境进行积极改善,使环境可以承载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的建设和治理,对于建设城乡一体化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进而使得整个区域的竞争力大幅提升,而且中心城市对农村区域的推动作用也得到了充分发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