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精彩教育成就每一名师生
——围场县第二中学管理探秘
2016-04-07吴冠斌
■本刊记者 吴冠斌
让精彩教育成就每一名师生
——围场县第二中学管理探秘
■本刊记者 吴冠斌
在围场县第二中学(以下简称“围场二中”)校长李丽然的办公桌上,一沓厚厚的电视节目制作脚本显得很打眼。“这是我们学校电视台的最新一期工作计划。”李丽然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她希望自己的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主动、积极地构建知识,而不是成为一个个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李丽然的话匣子刚刚打开,几名学生敲门进来,想和校长谈谈学校电视台的节目改版方案。
与学生约好时间后,李丽然就自己的学校管理娓娓道来。“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自我教育,学校和教师的职责是帮助孩子形成自我教育的能力。实施课程改革以来,学校明确了‘你的精彩,成就我精彩人生’的办学理念,着眼学生长远发展,办有生命质感的学校,让每一位学生得到充分发展,让每一位教师享受到事业成功的幸福。”
教师角色转变——从学校“推着走”到自己走
2014年,王恩泽如愿被围场二中录取。两年多的时间过去了,原本打算和老师一起过三年“苦日子”的王恩泽,发现二中的学习生活并不是自己先前设想的“教师满堂灌,学生连轴转”。
记者推门进入一间教室,是一节英语课。任课教师蔡艳敏面带微笑地站在教室后面,两名学生正在讲台上进行英语情景对话表演。表演环节结束后,蔡艳敏进行了简洁的点评,然后在触控一体机上播放动画片《白雪公主》的片段,分散在教室不同方位的八名学生站了起来,用英语为电影配音。这节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乐在其中。
“当年我学英语那会,根本没有别的方法,无非就是背单词、记语法、做习题,好多同学早早就对英语失去了兴趣。那时我就想,要是以后我成了教师,一定要用学生喜欢的方式,让他们轻松快乐地学习英语。”
起初,不少学生家长纷纷向学校反馈意见,质疑蔡艳敏的上课方式,担心这种“放羊课”会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然而,学校的几位领导毅然和蔡亚敏站在了一起,鼓励她大胆创新。李丽然说,“蔡老师的课是符合新课程精神的,如果中学阶段还采用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大搞题海战术,那绝对不是为学生发展服务的教育,而是在误人子弟。后来的情况是,在蔡老师的课堂里,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异常高涨,考试成绩不退反进。”
教师如果解放思想、转变教学方式,也就不可能扭转学生死记硬背的习惯。围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这一核心追求,学校教研处积极引导教师转变观念,走专业化发展道路。
每学年的第一学期,学校组织35岁以下青年教师参加“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比赛的标准也是依据新课程的标准制定的:看学生积极投入的学习状态、渴望参与课堂活动的眼神、课堂检测达标的自豪,看学生参与的质量,语言表达是否通顺,态度是否积极认真,情感是否投入,精神是否饱满,书写是否整齐工整等等。
每学年的第二学期,教研处组织中年教师在全校上示范课。示范课可不是走过场,曾经获得承德市优秀课件评比优胜奖和全国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的陈亚杰表示,上示范课一点儿也不轻松,“新课程增加了很多探究内容,上课难度增加。以前是教会学生怎样运用知识,可以依靠重复训练完成;但现在要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要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而不是有限的知识,对教师的教育智慧和专业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
优良品质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围场二中除了以重大节日、纪念日为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外,还开展了以学期为节点、以年级为单位的校园主题教育活动,如假期社会实践活动、新生军训活动、艺术节活动、单项对抗赛、运动会。同时,学校还相继开展了“评选星级学生”“远足活动”“寻找魅力二中人”“评选阳光男生、阳光女生”“爱心义卖”以及校园心理剧等特色活动。
另外,学校通过朗读比赛选拔并培养了一批校园电视节目主持人,并请专业进行指导和培训,目前学校电视台的采集、编辑、播放基本由学生承担。校园电视台设置了校内外新闻、国际国内要闻、历史大事记、知识天地、读书、魅力二中人、才艺大舞台等八个栏目,内容丰富多彩,既注重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又重视陶冶学生心灵。
在学校副校长于敏信看来,开展类似主题活动,是落实“通过课堂教育熏陶良好品德,通过常规管理促进养成教育,通过丰富活动培养能力,寓教于乐”德育工作思路的一个步骤。学校充分利用早操、主题班会、国旗下的讲话等渠道进行宣传教育,抓好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让学生举止得体,讲究文明,遵守公德,守时诚信。
在副校长刘庆文的办公桌上,放着一摞“班主任之友”——这是围场二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一件独门法宝。“班主任之友”由政教处负责编印,半个月一期,结合每月德育主题和时政热点,广泛搜集、精心选编资料,为班主任德育工作提供智慧资源。“虽然是‘班主任之友’,但是一发下来各科教师都会争相传阅。因为德育工作不是班主任一个人的事,每一位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都需要进行德育渗透。”刘庆文边说边整理着手里已经卷角的“班主任之友”。
个性化的发展才是真正有生命力的发展
采访过程中,王恩泽告诉记者,自己打小就是“表演狂”,这些看起来与考试没有多大关系的爱好,连他自己也觉得有点“不务正业”。出乎意料的是,学校竟然为他提供了“不务正业”的机会。
接连见识了学校一系列“与想象中的初中”不一样后,初一下学期,王恩泽迎来了展示才华的好机会:一年一度的校园心理剧大赛。这简直是一场全民狂欢,每个班级、每个学生都可以登台献艺。王恩泽当仁不让地承担了班级参演节目的组织、排练工作。
不是每个学生都像王恩泽一样热爱表演,但是每一个学生都不乏这样的展示机会,因为学校还有科技手工制作展览、科技创新大赛、阳光运动会,并组建了健美操、中国画、足球、摄影等社团。
不仅学生如此,教师也有类似的展示机会。校长李丽然说:“每个人都有表现自己个性特长的需求,学生有,教师也有。所以,我们开发校本课程和校本教材,其实是在给教师一个表现机会。而且,对那些尚未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或者有兴趣但还未形成特长的学生而言,校本课程把他们引进了一扇充满更多可能性的门。”
李丽然介绍,学校目前有50多种选修校本课程。其中,分年及开设的《中国结》《剪纸》《珍珠球》三门必修校本课程是对满族和蒙族民间传统艺术形式的传承和发扬,备受师生好评,并获得了省、市专家的高度赞誉。
每学期初,教研处向各年级学生详细推介本学期所开设校本课程,学生根据选课方案报名选修。校本课程实行走班制度,时间统一定在星期二下午第七、八节课,地点有教室、多功能室及室外场地。学校教研处负责全程管理和评价工作,制订了管理和评价办法或方案,从制度层面上加以保障,年级组协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