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梦恕: 加快建设渤海海峡跨海隧道

2016-04-07

隧道建设(中英文) 2016年3期
关键词:跨海环渤海经济圈



王梦恕: 加快建设渤海海峡跨海隧道

2016年3月8日,出席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中铁副总工、中铁隧道集团副总工、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提交的提案中有关于加快渤海海峡跨海隧道工程建设的建议,呼吁建设渤海海峡跨海隧道。

渤海是中国最大的内海,从辽东半岛沿海到胶东半岛,三面大陆环绕状如英文字母C。渤海海峡是渤海与黄海的天然分界线,它西面与渤海相连,东面与黄海毗邻,成为山东乃至华东到东北地区的海上天堑。长期以来,由于渤海海峡相隔,使环渤海南北两岸成为交通死角,极大地限制了客货运输和经济发展,使环渤海地区难以像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那样,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形成完整、连续、统一的经济圈。要解决制约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首要任务是建设渤海海峡跨海隧道,构筑一体化的交通体系,建立环渤海经济圈内快速、便捷、高效的交通。

王梦恕分析,渤海海峡跨海隧道建成后的优势如下。

1)促进环渤海区域经济全面协调一体化发展。渤海海峡跨海隧道建成后,就可以建立起环渤海经济圈内快速、便捷、高效的交通联系,特别是3大板块(京津冀、山东半岛、辽东半岛)之间以及3大板块内部不同城市之间的空间距离将大幅缩小。环渤海经济圈3大板块的内部交通较为发达,但板块之间的交通发展却明显滞后。

2)发展东北区域经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目前,东北地区缺少跨区域的交通通道,已成为制约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渤海海峡跨海隧道可以连接山东半岛城市群和辽中南城市群,进而沟通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圈,将东北全面融入全国的大市场,东北的资源优势将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也能最大限度地受到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辐射,扩大东北地区的市场开放,逐渐缩小东北与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差距,推动实现国家确立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目标。

3)对优化地区间运输结构、提高路网运输能力和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的运输格局是环渤海1 800多km C形运输,如果打通渤海海峡跨海隧道,将C形运输通道变成I形运输通道,可缩短1 500 km的运距,并缓解京沈、京沪、京广3大铁路干线运输压力,在更大范围内缓解全国铁路和公路运输的紧张局面。渤海海峡跨海隧道和我国确定的铁路四纵四横和公路五纵七横国家干线建设格局相吻合,可直接沟通同江—三亚高速铁路(一纵)主干线5 700 km(又称沈海高铁,沈阳—三亚)。

4)对构筑沿海旅游大格局,开发300万km2海洋资源、能源具有战略意义。渤海海峡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海流发电资源,沿途诸岛具有建设深水良港的优越条件,水产养殖可以依托桥隧工程向深海延展,海峡两岸通信、电缆、输气、供水等各种管道都可利用桥隧工程全面沟通。

5)满足渤海海峡水上运输安全性的迫切需要,可以实现全年全天候运营。渤海海峡是我国汽车轮渡最多的海上通道,目前仍以较快的速度增长。从烟台到大连直线距离只有170 km,乘船需要6~8 h,而且每年均有1个多月的时间因风浪影响而不能通航,尽早实施渤海海峡跨海隧道能满足安全、快速、全天候运输需求。

6)具有重要的国防、政治及军事意义。渤海是我国重要的军事战略要地,是京、津之门户,是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失败的攻入带,庙岛群岛是扼守海湾的天然要塞,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渤海海峡跨海隧道的兴建,能够从整体上加强环渤海海陆空的国防体系,形成具有弹性攻防和战略纵深的防御区。

王梦恕还建议渤海海峡铁路隧道宜采用多渠道投融资方式。渤海海峡铁路隧道按长125 km进行投资匡算,约需投资2 000亿元。参考国内外跨海工程建设情况及本工程特点,渤海海峡铁路隧道工程融资方式适宜采取多方受益的BOT模式,隧道建成后的环境效益、社会及经济效益将十分显著。尽快对渤海海峡跨海铁路隧道进行工程立项,并将蓬莱—北长山岛竖井段隧道设为试验工程,对相关重大技术问题开展研究,并在具备一定条件后,先行开工建设,该段具有投资规模小(25亿~35亿元)、工程难度低等优点,也有利于先期解决长岛军民的交通问题,同时为大通道顺利建设创造条件。

(摘自 中国经济网 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1603/08/t20160308_9354686.shtml)

猜你喜欢

跨海环渤海经济圈
火出圈了!2000亿尾的环渤海虾苗圈跑出了一匹黑马
基于ARIMA模型的环渤海典型城市生活垃圾产量预测研究
2020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大事记
唐佑林:跨海追梦
环渤海港口群内港口竞争与合作研究
中铁建大桥院开启“高铁跨海”时代
首都经济圈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外商直接投资的中心收敛和空间溢出性——以环渤海城市群为例
某跨海连续梁桥隔震研究
论兰州经济圈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立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