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桂西民族题材线描人物画的审美造型

2016-04-07魏恕

美术界 2016年11期
关键词:线描人物画线条

文/魏恕

桂西民族题材线描人物画的审美造型

文/魏恕

广西少数民族题材的人物画创作十分强调“线描”这一特殊的审美形式、语言特征,探求广西少数民族题材人物画线描创作中用线的特点及艺术内涵,进而创作出具有时代精神、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的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的广西少数民族题材人物画线描绘画作品,并力图将线描创作过程中的内容特征、精神内涵、线性造型、形式美感等诸多因素来阐述其所蕴含的审美特征。

桂西;少数民族题材;人物画;线描

中国画线描在长期的艺术实践和历史积累中建立起完善的审美精神(诸如“十八描”等成熟的艺术形式以及历代极其辉煌的艺术作品和创作成果),使“线”的表现在中国画线性造型上,尤其是中国人物画艺术中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时至今日,线描艺术是中国人物画学习和创作的重要艺术形式。随着历史的进程中创作视野的不断延伸,少数民族题材人物画创作尤其是广西少数民族题材人物画线描创作在当今绘画创作领域方兴未艾。对于广西少数民族题材人物画线描创作中的审美特征,笔者认为至少在以下构成线描艺术的各个因素和方面应当予以体现:

一、内容特征和精神内涵

广西少数民族题材人物画线描创作与古代白描人物和现代都市人物线描相比,因其表现的题材内容不同而应具备相应的艺术特征。首先,作为表现对象,广西少数民族人物在衣着服饰等方面不像古代士大夫宽袍长衣,也不似当代汉族服装相对简洁对称,其呈现出充满民族气息与地域特征的整体造型、丰富的装饰以及朴质的图案,往往成为画家线描艺术中喜闻乐见的表现内容。同时,广西少数民族特有的生活习俗、民族传统,与汉文化既有相互影响,又有相对独立的部分,相对而言,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往往更侧重纯粹、朴素的人文精神,这体现在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审美创造中,包括他们的服饰、装饰文化、节日文化等方面。由于内容对形式的决定作用,在广西少数民族线描人物画创作中,应体现出不同于古代高士、仕女线描的审美标准,也不同于当代汉族题材人物线描画的审美趋向,在具体的线描艺术语言的运用与表现方面,也应当因其内容的特殊而采取相应的表现手法以呈现相应的艺术风格。在广西少数民族题材人物画线描创作中,线条既是描写大自然的手段,也是绘画风格和创作感受的体现,同时还具有更加丰富、深刻的内涵,是画家人生实践观念的体现,必然包容画家精神和人格的力量。广西少数民族题材人物画线描创作应建立在作者对笔墨线条的精深把握、对特殊题材中的审美对象的独特感受的基础上而形成的个性风格。例如,要表现广西南丹白裤瑶老人,针对对象形象特征和精神面貌,可运用干涩刚直的线条,抑扬顿挫而充满力度的用笔,来反映出对象历经沧桑而坚强深沉、豁达乐观的个性、性格以及作者的艺术感受等。再如,广西少数民族多姿多彩的服饰图案往往是画家特别是工笔画家喜欢表现的内容和对象,在对此内容的线描表现方面,也要因具体情况而具体分析。广西少数民族服饰的图案,是和他们生活经验、历史传承、审美习惯分不开的。比如广西壮族服装多喜欢在胸、帽、鞋上用五色线绣上花纹、人物、鸟兽鱼虫、花卉植物等图案。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他们民族的精神特质的体现,而这种蕴含于图式和生活之中的精神特质,正是广西少数民族题材线描人物画创作中以提升作品思想内涵与艺术境界而需要把握的。在线描创作中通常运用相对丰富的长短曲直等变化的线条组合,一如少数民族刺绣般朴实地描绘服饰图案对象,真实地接触和感受到少数民族的生活情趣和精神特征,使画面从线描技巧到表现内容、精神内涵都充满真实的艺术感染力和独特的审美特征。

二、以线造型

中国人物画线描创作,首先要解决以线造型的问题。而内涵丰富的传统线描审美规律及造型规律的优秀成果,给予中国人物画家最初也是最纯正的艺术养分及绘画基础。中国绘画讲究用“笔”,具体的体现在线的运用上就是用线条的形式来提炼概括物体的固有结构和常态以达到造型目的,即我们常说的“以线造型”。“以线造型”在广西少数民族题材人物画线描创作中具有以下的作用和内涵:1.表现物象的形状轮廓。这里的外形包括人物的头手、身体五官等物象之外形,也是包括服饰、配景、劳动用具、生活环境等画面需要的形状,体现谢赫“骨法用笔”之精髓也。对于人物复杂的结构与透视变化后的外轮廓,到头手细节的描绘,要求用线肯定、准确地勾勒出对象轮廓的微妙变化来体现结构。2.表现结构:中国画对于造型的理解至少包括形体轮廓、形体内的凹凸、转折、穿插等因素。和其他题材的中国人物画创作一样,广西少数民族题材线描人物画同样要解决用线条来表现人物形态结构的问题,这同样需要画家具有良好的人体结构与人体运动变化的解剖知识,熟知人体结构在运动时的变化的基础上,还得掌握具备用线条来表现结构及其变化的能力,如头、颈、胸等较为明显的结构,可通过线条的穿插表示形体结构的变化;在被衣服等物象遮盖的部分,则需衣纹的变化来体现结构。广西少数民族服饰丰富多彩,则要求画家在具体的情况选择不同的线条形式体现结构。例如,一些柔软而偏长的衣服,不妨通过人体运动中形成的衣纹长线条来组织衣纹,从而达到表现形体结构的作用。而一些质体较硬而且衣物偏短的服饰,同理可通过由于结构变化形成的短线条,通过疏密和不同方向的组织,同样可以表现人物的结构和形体的变化。3.表现运动。线条的穿插是体现物象结构凹凸及运动方向的重要手段,也是完成中国绘画造型元素的重要方面。广西少数民族题材人物画线描创作中通过线条的转折、穿插来表现形体运动及各种服饰衣纹、劳动工具等,各种长短变化的线条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既表现对象的形态结构变化,又揭示结构的转折及运动方向。4.运用线条表现物象质感的艺术追求。中国画的用线并不是以事物的轮廓作为最终目的的,而更主要表现物体的质感以及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情结与画家个人修养和精神体验等。广西少数民族题材人物画线描创作中更是需要运用不同的线条去充分地表现出诸如坚硬的石质山峰、柔软的民族服装等常见的艺术形象的相对质感。山水画的皴法如“披麻皴”“荷叶皴”“解索皴”“卷云皴”“牛毛皴”等,也可以理解为呈现出放射、修长、波动、活泼、流畅和升腾的有韵律的线,亦可运用在广西少数民族题材人物画线描创作的具体物象特殊质感的表现上。

三、形式美感及特征

人物画线描可作为具有独立完善的中国人物画形式。通过线条的变化组织,利用画面线的韵律节奏等语言形式,来塑造中国人物画完整的艺术形象,显现出独立、独特的审美特征。其中,线条的形式因素,包括了长短粗细、干湿浓淡,用线中提按顿挫、轻重缓急,线条之粗细、疾徐、顿挫、转折、方圆等诸多方面。线描人物画中的线,在形式上可以表现画中人物的衣物器具的质感,也可根据对象表现画家感受的线条来体现作者在有限的画面表现更丰富的变化。同时,通过画面线条疏密、聚散的安排,体现出中国绘画特有的空间处理和虚实、韵律及形式美感等。广西少数民族题材人物画线描创作也应当在把握历代中国人物画线描和当代人物画造型观念的成果之基础上,结合广西少数民族题材创作的特定内容,强调在这一特殊题材中的形式美感,同样是在上述因素上做文章,结合特定的艺术语言环境,突出不同的形式特征。例如,表现广西少数民族特有的服饰、地域性人物形象特征等,都需结合相应的线描艺术语言和艺术形式来突出其外在形象和体现其内在精神特质。

综上简述,广西少数民族题材线描人物画创作,既要从传统线描技法吸取营养,又要根据其自身表现物象的特点,在技巧的理解、运用和创新中,融入鲜活的个人情感、感受,尝试适合广西少数民族题材内容的线描表现形式和艺术语言,探求广西少数民族题材人物画线描创作中用线的特点及艺术内涵,展现时代精神、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以及现代造型理念,使民族题材创作的线描艺术形神合一,达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进而传递出创作者对时代、生活的全新理解、对线描艺术的深入思考和积极探索。

【魏恕,广西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线描人物画线条
基于线描艺术在儿童创意画中的设计运用
直觉为舵 意象为帆——儿童直觉线描的“意象”表现教学实践
线条之美
增设美术课堂线描小练习的实践与思考
陆俨少人物画谱(九)
陆俨少人物画谱(二)
线描画
马海方的重彩写意人物画
大可:把线条玩到极致
关于写意人物画的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