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民融合年度发展概况
2016-04-07国防大学国防经济研究中心
■ 国防大学国防经济研究中心
中国军民融合年度发展概况
■ 国防大学国防经济研究中心
2015年,全国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指示精神,从富国和强军相统一的高度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国家战略。一年来,军民融合的地位全面提升,重点领域军民融合步伐加快,新兴领域军民融合全面展开,体制机制建设稳步推进,融合政策制度逐步完善,理论研究更加深化,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态势加速形成。
军民融合是一个不断从量变到质变,又从质变到新量变的螺旋式上升过程。当前,我国军民融合发展刚进入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的过渡阶段。这既是一个融合全面提速的阶段,也是一个矛盾问题不断凸显的阶段。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必须更加清醒地认识我国军民融合发展的历史方位,准确把握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在分析现状、洞察问题、明确方向中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
一、中国军民融合年度发展基本态势
2015年,全国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指示精神,从富国和强军相统一的高度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国家战略。一年来,军民融合的地位全面提升,重点领域军民融合步伐加快,新兴领域军民融合全面展开,体制机制建设稳步推进,融合政策制度逐步完善,理论研究更加深化,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态势加速形成。
(一)军民融合的目标进一步明确
军民融合关乎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既是兴国之举,又是强军之策。党中央、习近平总书记对此高度重视、高度关注。多次要求全党从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的高度来认识军民融合,从保持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的维度来推进军民融合。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之后,2014年3月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又提出了“努力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的目标,强调“军地必须同心协力做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这篇大文章”。这一重要论述,既描绘了两大建设协调发展的美好蓝图,也明确了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奋斗目标,为我们在新形势下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
(二)重点领域军民融合步伐加快
一年来,全国上下主动作为,军地协力做好做实军民融合这篇大文章,各重点领域的融合不断加深,取得明显成效。国防科技工业领域军民融合稳步推进。一是“民参军”取得进展,民口单位进入武器装备科研生产领域的数量不断增加,范围逐步扩大,层次不断提高。目前,获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的民口企业占比已达2/3,其中民营企业占比在1/3以上。二是融合程度不断加深,民口配套领域由一般配套向重要分系统乃至整机扩展,军民科研生产基本形成了以军工科研生产单位为主体,地方科研院所和大学为支撑,民营企业和其他科研生产单位为补充的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格局。三是“军转民”稳中求进,形成了一批具有相当规模的军转民支柱产业,各军工集团民品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基本稳定在70%~80%之间,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国民经济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四是军民结合产业基地建设稳中提质,2014年第五批认定江苏丹阳、贵州遵义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国家级军民结合产业示范基地,认定速度逐步放缓,“提升质量、打造特色”成为未来基地发展的主要方向。
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队人才体系更加完善。一是培养模式不断创新,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国防生和研究生、开展军队在职干部教育,从地方大学毕业生中征兵和招收文职人员,初步形成多种形式并存的人才培养格局。二是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队人才规模扩大,目前与军队建设签约的普通高校已达100多所,每年招收培养近万名国防生,接近军队生长干部年度招生总量的l/3。三是培养质量稳步提高,补充到部队的地方大学生干部80%来自重点大学,所学专业中95%是部队现代化建设急需的领域,有效地促进了军队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军队保障社会化范围有所拓宽。经过多年探索和有益实践,军队保障已成功探索出一条依托社会进行保障的路子,初步实现了由生活保障向作战保障和非战争军事行动等领域延伸,由试点先行、分类推进逐步向规模集约推进转变,由临时性、偶然性融合进入到常态化、制度化融合,军队保障摊子大大收缩,保障负担大幅降低,保障效率和质量明显提高。目前,全军驻大中城市非作战部队近60万名官兵的饮食保障实行了社会化,远离军队保障体系单位近20万名官兵“看病难”和1900多个单位“加油难”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应战应急一体的国防动员建设开始启动。2014年,应战应急一体化动员开始提上各级议事日程,长期存在的应战动员和应急动员“两张皮”的情况有所改观。一是不少省市构建了平战结合、军地融合、信息资源共享的国防动员信息化指挥平台,形成了省、市、县三级纵向贯通、军事机关与国动委各办公室横向联通的网络系统,为形成应战应急一体的动员体系奠定了基础。二是各地加大了物资储备和动员中心建设的力度,一些省市拨出专项战略储备资金,采取实物周转、生产能力、生产技术、市场流通储备相结合的办法,对粮油、副食品、钢材、建材、纺织品、医疗器械等通用物资进行了动态储备,为应战应急一体动员提供了物资保障。三是卫生、运输、油料、信息等各类动员训练演练广泛开展,提高了动员队伍战时应战、急时应急的能力。
军地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工作成效明显。一是军地科技共享扎实推进。为加强全国及军地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国务院印发了科技部牵头制定的《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提出将在三年内基本建成覆盖各类科研设施与仪器的专业化、网络化服务体系,建立重大科技平台和仪器设施开放共享服务机制;国防科工局计划制定《国防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管理办法》,推进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军工重大试验设施等向社会开放服务。二是科技部和各省市开设了国家和地方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网等平台,整合了大型科学仪器与设备、自然科技资源、研究实验基地、科学数据、科技文献、科普资源六大领域的科技信息资源,为军地科技资源共享创造了条件。三是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为平台,加强新建实验室和重大试验设施的军民统筹,促进军民技术融合和军地协同创新,打造军民融合国家重点实验室。截至2014年,我国已建成17个军民融合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础设施建设贯彻国防要求工作取得新进展。目前,全国一些重要公路、铁路、港口、码头、机场等基本建设贯彻了军事需求,预置了国防功能;部队利用高铁、民航、民船等进行战略投送和应急保障,也渐成常态。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我国首艘贯彻国防要求民船“东海215”号通过验收,该油船在提高油船服务航速、对海军舰船纵向油料补给、预留军事通信接口等各项战技术指标上均能满足部队需求,具备战略投送海上多油种油料补给能力。此外,我军包括第三代战机在内的多种机型,首次在郑民高速公路飞机跑道上成功实现起降,标志着我国国防交通建设向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又迈进一步。
(三)新兴领域军民融合全面展开
太空领域军民融合快速发展。2014年中国首次发布《空间态势评估报告》,报告显示,航天技术已辐射到新材料、新能源、精密制造等民用领域,军事技术民用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其中,北斗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核心技术取得较大突破,北斗产业园逐步覆盖全国各大区域,基本形成了基础产品、应用终端、系统应用、运营服务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据《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报告(2011)》数据显示,中国涉足卫星导航应用与服务产业的厂商与机构超过5000家,2010年产值超过500亿元,预计2020年这一数字有望跃升至4000亿元。同时,2014 年l0月,神舟太空集团集中转让了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6项太空产品专利技术,探索出一条军民融合新途径,海洋开发领域军民融合持续推进。2014年,海军在抓好蓝鲸园规划建设的同时,围绕海洋战略、海洋科技、海洋人才、海洋文化和海洋综合保障五个领域,推动海军与清华大学的深度合作。目前,海洋开发领域涌现出了一批以海洋石油“981”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LNG船、“科学”号海洋调查船等代表的军民融合标志性成果。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融合成为军民深度融合的重要领域。近年来,军地双方在信息基础设施共建、重大项目课题联研、信息资源开发共享等领域深化合作,积累了宝贵经验。2014年,网络信息建设军民融合步伐加快,成为我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成效最为显著的领域之一。
(四)军民融合政策制度不断完善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做出全面部署,强调要加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法治保障,开启了依法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的新阶段。一年来,各领域各部门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加快建立和完善不同层面、不同领域的政策制度体系,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政策制度保障。
一方面,军地军民融合职能管理部门的政策规章密集出台,军民融合开始进入制度化运行轨道。2014 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促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指导意见》,该《意见》在前期相关政策和基础上,结合军工领域军民融合实践,专门就军工开放、“民参军”、军民资源共享、军民科技成果转化、军民结合产业、公共服务体系等方面做出了进一步细化和规范。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统筹考虑军队管线建设需求,合理确定管线设施的空间位置、规模及走向,驻军单位专业管线信息系统和综合管线信息系统应按照统一数据标准,实现信息的即时交换、共建共享、动态更新。8月,国务院法制办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交通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9月,总装备部出台《竞争性装备采购管理规定》和《装备价格方案评审规定》,其中《竞争性装备采购管理规定》是我军第一部规范和指导全军竞争性装备采购工作的专门规章,为建立符合我军实际的竞争性装备采购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奠定了基础。11月,解放军总装备部、国防科技工业局和国家保密局联合颁发了《关于加快吸纳优势民营企业进入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和维修领域的措施意见》。该《意见》以武器装备建设需求为牵引,针对现行准入制度和管理工作存在着制度衔接不畅、审查程序烦琐、审批周期过长、准入“门槛”偏高等问题,提出实施分类审查准入、建立跨部门审查工作协调机制、改进质量体系认证工作、逐步推进许可和承制资格的联合审查、缔一设立资格审查申请受理点、规范保密资格认证等级审核工作、建立承制单位资质联合监管机制和取消各类收费制度八项改进工作的主要措施,为优秀民企“参军”创造了更加宽松的条件。
另一方面,地方政府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的政策制度不断完善。许多省市自治区在以往制定实施军民结合产业发展或军民融合实施意见的基础上,又相继出台了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政策措施。如,四川省围绕绵阳科技城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建设,下发了《支持科技城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强调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发展思路、增强创新能力、优化创业环境,着力将科技城建设成为科技创新策源地、军民融合示范地、科技成果集散地、创新人才会聚地和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地。河北省发布《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纲要》,将国防动员建设纳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为该省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提供了具体指导和遵循。湖南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从产业发展、技术创新、资金、人才等方面,对湖南省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做出明确规范,明确规定军民融合产业重点项目享受高新工程绿色通道的相关优惠政策。江苏省出台了《江苏省军民融合式发展三年实施计划》,从指导思想、发展目标、重点任务、保障机制4个方面具体部署了28项融合任务。江西省出台了《关于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意见》,提出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军民兼容、加强军地信息系统融合建设、深化军民科技融合发展等12个方面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福建省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福建省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决定》。安徽省出台了《关于聚焦强军目标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意见》。同时,各地在一些涉及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基础设施建设等地方性法规中,对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均做出了相关规定。
此外,一些地区和部门还根据当地军民融合形势发展的需要,加大了改革力度,建立健全了军民融合领导机构。大多数省成立了军民融合领导小组,一些市成立了军民融合办公室,如福建省龙岩市就在市、县成立了军民融合办公室。
(五)融合理论研究日趋深化
2014年,高层调研力度不断加大,助力融合的研讨交流活动异常活跃。全国性的军民融合相关论坛、学术交流、座谈会、研讨会等学术会议频频召开;军地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网站媒体举办的不同形式军民融合研讨交流活动此起彼伏;各类军民融合发展研究院、研究所、研究中心纷纷设立;各种专门研究军民融合的刊物、网站等蓬勃兴起。其中由解放军总政治部同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创办的《军民融合》期刊,具有代表性。该期刊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由国防大学国防经济研究中心主办,是国内首份研究军民融合问题的专业期刊,对推进军民融合理论创新,将发挥重要作用。
二、现阶段军民融合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问题
目前,我国军民融合发展态势良好、成效显著,但与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目标相比,差距依然很大,仍有一系列突出矛盾问题需要解决。
——思想观念跟不上。思想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形成牢固的军民融合思想观念和社会心理,军民融合战略才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当前,人们对军民融合的认同度虽然不断提高,但相对于世界方兴未艾的军民一体化发展趋势和我国如火如荼的军民融合实践而言,还存在主观认识不到位、思想观念跟不上的问题。一是“泛化”认识依然比较突出,认为只要是军队与地方联合开展的工作、军与民双方能沾点边,诸如拥军爱民、拥政爱民、民兵训练,甚至军民联欢、部队到地方送温暖、地方到部队慰问等,都是军民融合,不能从军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要素耦合上深刻把握军民融合的本质属性。二是“片面”认识仍比较普遍,不能将国家安全与发展视为一体的战略意识,国防是国防、经济是经济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认为军民融合就是单向的“地方帮助军队” 、“军队支持地方”,不能从强军兴国的高度、两大建设良性互动和双赢互赢的角度认识军民融合的功能。三是“功利”观念尚未根本消除,把军民融合视为单纯招商引资、圈地开发和创造政绩的捷径,是企业获取经济利益、提高企业知名度的通途。
——顶层统筹统管体制缺乏。目前,我国顶层统筹统管军民融合的体制尚未建立,传统的军民二元分离体制仍没有彻底打破。由于缺乏顶层统筹统管军民融合的权威机构,导致军民两大系统各自为政、建设相互脱节、职能交叉重叠等问题的出现,涉及跨军地、跨部门、跨系统的军民融合重大规划、重大项目、重大举措目前都是由各种“协调小组” 、“委员会”等协调机构负责管理,而这些机构往往只是起牵头、协调、沟通作用,基本上没有决策权和监督管理权。难以对军地之间、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的不同意见进行高效整合,致使许多重大军民融合建设项目推动困难。
——政策法规和运行机制滞后。规范的政策法规体系和顺畅的运行机制,是实现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障。近年来,我国法规建设虽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显薄弱。现有法律法规多为部门规章或规范性文件,各方期盼已久的规范军民融合行为的综合性法律仍未出台,军民融合靠感情来维系、靠关系来协调、靠觉悟来推动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在政策方面,现有鼓励军民融合的政策措施,一方面过于原则,操作性不强;另一方面覆盖面较窄,不能满足全要素、多领域军民融合实际发展的需要,制约影响了融合主体积极性的发挥。在运行机制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统一领导、军地协调、需求对接、资源共享“四大机制”建设目前尚在探索之中,利益补偿、监督评估等其他机制建设还停留在论证阶段,形成顺畅高效的军民融合运行机制体系尚需时日。运行机制建设的滞后,导致了军民融合过程中行为不规范、程序不合理、标准不统一、发展不可持续等问题。
——工作执行力度不够。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是在经济社会全面转轨、国防和军队建设全面转型的背景下展开的,将两个剧烈变革的庞大体系有机融在一起,复杂性、挑战性前所未有,必须增强贯彻力和执行力才能顺利推进。当前,虽然军地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热情高、干劲足,但也存在贯彻力、执行力不够的现象。个别融合职能管理部门的衙门作风、等客上门的心态依然没有改变,在融合工作上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够、力度不大,甚至出现了中央高度重视、实际部门干劲十足、有的职能部门无动于衷的“两头热、中间冷”的现象;一些地方缺乏监督检查的硬约束,既没有严格目标责任制,也没有把军民融合列入各级单位和相关责任人的业绩考核体系,导致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一些单位往往从自身利益出发,只要融合损害自身利益或者不能满足自己的利益预期,便消极应付、敷衍推诿甚至阻挠抵制,致使一些融合建设项目搁浅。
三、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努力方向
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我们党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推进富国强军统一的大文章、大战略,做好这篇大文章,实施好这个大战略,需要有大思路、大手笔。在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过渡这个新起点上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要按照“四个强化”的总体要求,着力在“深”上下功夫,取得实质性突破。
(一)进一步丰富融合形式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涉及领域多,涵盖部门广,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因地制宜、因事制宜,采取符合本领域、本部门、本地区实际的融合形式才能顺利推进。从总体情况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进一步丰富融合形式要着重实现三个转变:一是由过去单纯的军建民用、民建军用的双向服务模式,向军民共建共用共享的无缝对接模式转变,向军地合作研制、协同开发、联合攻关等深度合作等方面延伸,形成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平衡发展、兼容发展格局;二是由目前的“民参军”“军转民”式单向渗透,向相互转化、功能嵌入、预留接口、优化重组、资源整合等多形式融合方向发展,着力在国防科技工业、国防动员、人才培养、综合保障等各个领域形成“小核心、大协作”的融合格局;三是由主要通过政府行政干预,向政策制度、市场运作和法规标准等多种手段综合运用延伸,形成国家主导有力、市场作用充分、法规保障到位的融合发展格局。
(二)进一步拓展融合范围
融合的宽度决定融合的程度和深度。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要求我们尽最大可能拓宽融合的范围,让国家的一切资源在两大建设中得到高效利用,使所有要素在提升生产力和战斗力中贡献双重力量,形成整个国家的全部生产要素、所有资源在深度融合中百花争艳、千帆竞发、万马奔腾的生动局面。在新的起点上拓宽融合范围,要加快推进全要素的融合,着力实现由技术、资本等要素的融合,向技术、人才、服务、资本、信息、管理、标准等全要素的融合延伸。要加快推进多领域的融合,着力实现由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军队保障、人才培养、国防动员等领域的融合,向基础设施、海洋、空天、网络以及边海空防管理等新兴重要领域延伸。要加快推进高新技术的协同创新,着力实现由机械化条件的普通技术,向信息化条件下的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等领域拓展。要加快推进所有经济主体的融合,着力实现由主要面向大型军工骨干企业,向国有、集体和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并存延伸,引导更多的优势民营企业进入军品科研生产和维修保障领域担当大任,形成多种所有制经济、各类经济主体全方位竞相发力的融合格局。
(三)进一步提升融合层次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国家战略,是国家意志的集中体现。这就需要强化国家主导,提升融合层次,逐步形成国家顶层统筹统管、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互为一体、军地无缝对接的深度融合发展格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提升融合层次,必须在“高”和“深”两个方面下功夫、见成效。“高”就是要加大顶层统筹统管的力度,切实改变目前国家发展战略与国家安全战略衔接配套不够紧密的现状,加快推进军民融合由目前的军地主管部门分别对接、对口协调的领域和行业层融合为主,向以国家集中统一领导、统筹规划安排和高层组织协调为主转变,实现国防建设与经济社会建设同步设计、同步运筹、同步落实、同步推进。“深”就是要加深融合的程度,由当前板块随机对接式的松散型结合向要素渗透式的紧密型融合转变,由物理组合式拼装和机械式捆绑向化学反应式生成、结构科学式组合转化,由行业发展层和建设主体层向资源要素层深化。尽最大可能使两大建设共用一个经济技术平台,努力实现国防建设中的经济效应最大化和经济建设中的国防效应最大化,形成效益倍增、军地双赢的深度发展局面。
(国防大学国防经济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