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比较视野中的中华海洋文化*

2016-04-07张开城

关键词:海洋强国海洋文化海上丝绸之路

张开城

(广东海洋大学 海洋文化研究中心,广东 湛江 524025)



比较视野中的中华海洋文化*

张开城

(广东海洋大学 海洋文化研究中心,广东 湛江 524025)

摘要:中国是一个海洋国家,中华民族是当之无愧的海洋民族。中华海洋文化既具有世界海洋文化的一般特点,又具有不同于西方海洋文化的中华海洋文化传统。中华海洋文化是一种和平友好、互利合作的海洋文化。

关键词:海洋文化;海洋强国;海上丝绸之路;中华文化

我们不赞成西方文化是海洋文化,中国文化是大陆文化的观点,更不能接受西方文化先进,中国文化落后的观点。西方文化有它的优长,中华文化也有自己的优长。中华海洋文化既具有世界海洋文化的一般特点,又具有不同于西方海洋文化的中华海洋文化传统。弘扬中华海洋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海洋大国孕育中华海洋文化

中国既是陆地大国又是海洋大国,海洋大国孕育中华海洋文化。

(一)分析的语境

1、背景观点

长期以来有一个定位:中国文化是区别于西方蓝色文明、海洋文化的,产生并发展于黄河中游的黄色文明,是一种封闭保守的大陆(内陆)文化、农耕文化。海洋文化的生成空间为海洋,因海洋的广阔与一望无际而表现出大气与开放姿态,大陆文化的生成空间为陆地,陆地因受山岭江河阻隔而造成狭隘性与封闭性。[1]

有学者认为,华夏文明起源于黄河中游,属于农耕文明。与源于爱琴海的希腊文明相比,华夏文明比较缺乏海洋的成分。电视片《河殇解说词》说,中华文明是黄土黄河黄色的大陆文明:中国文明的中心,深植在内陆的沃土之中;单一的中央集权,削弱了多元的发展。古代生活中丰富的海洋文明因素,逐渐被压抑了下去。这使封建中国的生活日益单调为清一色的黄土地。在“黄河心理”看来,人生不是一种创造活动,而仅是一项有限的循环流变。深受此种心理麻醉的人们,默默地受苦,甚至默默地等死。[2](P12,17,106)

黑格尔《历史哲学》中说:“尽管中国靠海,并在古代可能有着发达的航海事业,但中国并没有分享海洋所赋予的文明,海洋没有影响于他们的文化。”[3](P146)

2、地理空间

上述观点所指的地理空间:中华文化是产生并孕育于黄河中上游黄土高原上的黄色文化、内陆文化、农耕文化。

相对于上述观点所指认的“黄河中上游,黄土高原”,我们把“黄河中上游、黄土高原”以东的地区视为东部沿海地区。

3、针对性论点

我们认为,海洋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海而居的中华先民早就受益于海,无论在古代还是改革开放的今天,中国都是了不起的海洋大国。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二元结构并不能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全貌。中华文明是农耕文明、游牧文明、海洋文明的统一体。中华民族长期休养生息的中国东部地区是沿海地区,从地理特征上说中国肯定是一个海洋国家,中华民族是当之无愧的海洋民族,中华文化中包含丰富多彩的海洋文化。

(二)中国古人类分布的海洋性

中国是世界人类发祥地之一,古人类文化遗址丰富多样。著名的古人类遗址依年代顺序排列为:云南元谋人遗址、陕西蓝田人遗址、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香港黄地峒遗址、北京房山周口店山顶洞人遗址、广西柳江人遗址、台湾左镇人遗址、红山文化遗址、大汶口遗址、龙山文化遗址、半坡遗址、河姆渡遗址。其在中国版图上的地域分布特征表现为多数古人类遗址地处东部沿海,即华北华东华南地区。这里提及的12处遗址地处陕西、山西和四川等西部地区的只有3处。如表所示。

中国古人类地域分布表

上述材料表明,中华版图的东部地区——沿海的华北、华东和华南地区早就是中华先民休养生息的家园,东部沿海地区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温床。武断地说“中国文明中心深植于内陆之中”有悖于考古学事实。

(三)中华先民中的依海族群

中国幅员辽阔,既有广袤的陆地,又有渤、东、黄、南诸海。从地理特征、生产和生活方式、海洋资源利用和海洋文化发展上说,中国肯定是海洋大国、海洋国家,中华民族是当之无愧的海洋民族。的确,黄河和长江中游的广大地区孕育了中华农耕文明,蒙古地区和青藏高原孕育了中华游牧文明。中华民族长期休养生息的华北、华东和华南地区属于沿海地区,这一地区虽然早称夷越(东夷百越),但周秦以后即逐步成为发达地区,逐步发展成为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区域,在中华文明、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诸子百家,特别是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不是产生在黄河中上游的内陆,而是产生在东部沿海地区。说明中华文明、中国传统文化发达于沿海地区。

在距今4200年的夏王朝建立之前,中华大地上至少有四大族群在活动:黄河中上游的炎黄族群,黄河下游以及北方沿海、淮河流域的东夷族群,大湖区域以及西南地区的南蛮族群或称苗蛮族群,东南沿海地区的百越族群。其中东夷族群与百越族群创造的文明都带有海洋文明的色彩。考古发现证实,自旧石器时代始,生活在华夏沿海地带的先民就从事海洋捕捞、养殖、制盐、航海、商贸等活动。

(四)中国古代国都地域分布的海洋性

走出蒙昧时代和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后,中华民族进入可确定时间坐标的“朝代”时期,由夏及清,这些朝代版图的地域位置、国都的地理坐标及持续时间如何呢?

统计表明,国都从西安咸阳东迁后,大部分时间在两京(南京和北京)一带游走,尤其是进入近代、海洋时代后一直以北京为都。从夏朝至清朝,国都在西部地区的年份为900年,国都在东部地区的年份为2580年,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中华版图的沿海地区地理位置之重要,政治、经济和文化地位之重要。

中国古代国都地域统计表

(五)中国古代文化名人籍贯分布的海洋性

从中国古代文化73位名人的籍贯分布看,籍贯在东部地区的61人,在西部地区的12人。其中,思想家祖籍在东部地区的14人,在陕西、山西、四川等西部地区的1人;文学艺术家中祖籍在东部地区的44人,祖籍在西部地区的11人。说明从古至今,中国东部地区是思想文化的发达地区,对中华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如表所示。

中国古代文化名人籍贯表

中国古代文化名人的籍贯分布说明东部沿海地区在中国文明、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六)中国是历史上的海洋强国

海洋强国是一个历史的范畴,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海洋强国离我们并不遥远。

对中国来说,海洋强国既是过去完成时,又是现在进行时。

作为一个历史的范畴和相对的概念,海洋强国在古代表现为掌握先进的造船与航海技术,海洋航运与贸易具有世界领先地位,拥有先进的海洋资源利用技术和成就。

古代中国曾经是海洋强国,至少体现在以下方面:

(1)悠久的造船史和先进的造船技术;

(2)悠久的航海史和先进的航海技术;

(3)持久而发达的海洋贸易——开辟海上丝绸之路是海洋强国的作为;

(4)渔盐之利——海洋资源的利用;

(5)古代中国对海陆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视和开展。

(七)中华海洋文化丰富多彩

海洋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海而居的中华先民早就受益于海,他们得“鱼盐之利”,享“舟楫之便”。既耕海牧海,又发展海上贸易。人们食海而渔、雕木为舟、结绳为网、煮海为盐、傍海而居、用海而美、卫海而筑、赞海而歌、惧海而祭、远航而交、历海而志、悟海而论、识海而述、走海而商、飘洋为侨。河伯望洋兴叹、夸父逐日豪饮、精卫填海泄愤、八仙过海显才、徐福东渡播文、鉴真过洋弘法、郑和远航扬威、华侨过海谋生……[4]

二、中西海洋文化比较

人类文化可以区分为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海洋文化也区分为东方海洋文化和西方海洋文化。中华海洋文化属于东方海洋文化。

从源头上说,西方文化的根基在希腊。希腊多山,缺乏可耕地,没有商业互通有无就不能生存,又临地中海,具备海上贸易的条件。公元前8~公元前6世纪是希腊历史上的大殖民时代,一批又一批希腊人被迫下海,成为海盗、殖民者或经商者。奴隶制时代的希腊罗马人经过长期艰难曲折的海上开拓和生产实践活动,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西方人的开放意识和勇于探索的冒险精神,使他们具有较强的海洋意识,其核心内容是他们明确认识到海洋在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巨大作用,而社会上对海上开拓、探险也具有较高的认可度。这是西方古典文明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它和中古时代北欧人的海洋意识一起,成为近代西方人海洋意识的主要源泉。[5]冒险探索、殖民扩张、商贸谋利成为西方海洋国家文化的普遍特性。

在中国数千年的悠久历史中,中国人不但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海洋文化,而且形成了不同于西方海洋文化发展模式的中国海洋文化传统,是东方海洋文化的代表之一。中国海洋文化讲求“天下”一体、“四海”一家、互通有无、和谐发展、耕海养海、亲海敬洋、知足常乐的“中国式”发展模式和人文精神。通过与协和万邦、博大深沉的陆地文化的互补联动,形成极富特色的文化类型、文化模式。集中体现在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华海洋精神之中。大地、大海、大宇苍天、大中华,一个大字,由古及今,从三皇五帝,到汉唐盛世、到宋明海路,到国共两党的开党领袖,到新一代国家领导人的大国领袖作派,莫不如此。

中西海洋文化是两种不同的海洋文化,一种是侵略扩张、掠夺奴役型的海洋文化;另一种是和平友好、互助合作型的海洋文化。中华海洋文化属于和平友好、互助合作型的海洋文化;西方海洋文化属于侵略扩张、掠夺奴役型的海洋文化。

海洋是弄潮儿的舞台,也是强权和霸主的乐园。从葡萄牙、西班牙,到荷兰、不列颠,海洋上展示了多少大国扬威的场景。一战、二战均与海洋关系密切,还有当代发生的海湾战争。至今游弋在大洋上的美国航母更是诉说着不可一世的霸权故事。

罗素评价说:“所有权,维护自我和支配他人,是西方民族和个人梦寐以求的目标。”“中国人本质上十分爱好和平。”[6](P36-37)

西方海洋文化尚武、具侵略性,可从希腊海神波赛冬(Poseidon)的形象看出。波赛神像是一个手持三叉戟的壮年男子,骑着骏马在海上飞驰,所到之处,波浪翻涌,人们认为必须服从他,否则会遭到报复。这种对强权的崇拜,以征服、冒险、掠夺为本质的海洋文化,恰恰反映在欧洲的海洋史中。连黑格尔也说:“大海邀请人类从事征服,从事掠夺。”[7](P163)欧洲自15世纪末开始世界性的远航以来,便在各殖民地从事掠夺、屠杀,而欧洲文明的发展,很大程度也是建立在牺牲其他民族的基础之上。不断的扩张和侵略,不仅造成弱势民族的浩劫,也破坏了地球的生态环境,最终将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

说起掠夺,不能不提及海盗,说起海盗的历史,不能不提及维京人。这通常泛指生活于公元800年~1066年之间所有的斯堪的纳维亚人。当时欧洲人更多地将之称为Northman(“诺曼人”,意:北方人)。在北欧的语言中,这个词语包含着两重意思:首先是旅行,然后是掠夺。他们远航的足迹遍及整个欧洲,南临红海,西到北美,东至巴格达。但他们第一次在当地百姓面前出现,就是以海盗的身份抢劫掠夺。诺曼人主要以捕鱼为生。他们贯于航海,性格顽强、富于冒险。从8世纪开始,诺曼武士乘船出外征伐劫掠。他们从丹麦、瑞典出发,向南沿着海岸而下,劫掠英格兰、爱尔兰、法国、西班牙并直穿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地中海,同阿拉伯人拼争,又向东沿着大河进入俄罗斯和欧洲内陆。他们的海盗行为使得人们望而生畏,所到之地无不被迫拿出钱粮以求安生。海盗时代初期,维京人对英格兰海岸及欧洲大陆的修道院、教堂和其他一些易于攻击之地发起猛烈进攻,他们因此被描绘成杀人如麻的掠夺者。

早在古罗马时代,西塞罗就指出:“谁能控制海洋,谁就能控制世界”。公元前500年至449年,波斯人、希腊人为了争夺地中海,进行了长期战争。公元前264年至146年,迦太基与古罗马之间,为了争夺西西里岛和西部地中海,进行了长期战争,最后,罗马取得地中海的霸权,建立了一个东起小亚西亚,西至大西洋沿岸的大国。[7](P25,29)

15世纪上半叶,已经取得海洋优势地位的葡萄牙开始封锁海洋,规定任何国家的任何船只,未经葡萄牙许可,不准在西非海岸航行。1455年,罗马教皇尼古拉五世颁布特权令,授予葡萄牙海上霸主地位。自此,葡萄牙以海洋的保护神自居。正当葡萄牙沉湎于“海洋霸主”的美梦时,西班牙向它发起了挑战。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西班牙和葡萄牙在其势力范围内分别向外延伸到除澳洲大陆以外的世界其他四大洲,并因此引发了全球性的极为激烈的海洋争夺。1494年,葡萄牙与西班牙签定条约,在佛得角以西约2200km处,从北极到南极划一条分界线,称为“教皇子午线”,该线以西所发现的土地归西班牙,以东发现的土地归葡萄牙,这两个国家实际上分割了大西洋。1529年,葡萄牙与西班牙签定条约,规定以摩鹿加群岛东部的17度线为界,以东归西班牙,以西归葡萄牙,因此,葡萄牙与西班牙瓜分了太平洋。

16世纪,法英对原有的海洋格局发起挑战。1524年,法王弗朗索瓦一世雇用一个名叫维的查诺的意大利人,去探寻一条通往东方的西北航路。1603年,法王亨利四世委任善普伦为皇家地理学家,远航北美,掠夺殖民地。自16世纪至19世纪初,英国逐渐强大,并不断加强海军建设,不断向西班牙挑战,至19世纪初,西班牙的海洋霸主地位彻底垮台。这期间,英国还与荷兰进行了22年(三次)海上战争,最终战胜了荷兰;与法国进行两年战争。英国胜利了,取得了完全制海权,成为新的海洋霸主。

1890年5月,担任美国海军学院院长的马汉出版了《海权论》三部曲的第一部著作:《海权对历史的影响》,大胆提出了“海洋霸权优于大陆霸权”的观点,他指出:“海权即凭借海洋或者通过海洋能够使一个民族成为伟大民族的一切东西。”[7](P291-295)直至今天,强大的海权仍是美国全球战略的基础。美国以“海权论”为指导,以1898年的美西战争为标志,踏上了海外军事扩张的道路。[8]一举成为海洋强国。

美国学者约瑟夫·奈于2002年发表了《处在十字路口的美国巨人》一文,对过去500年的世界霸权国家实力资源的演变进行了归纳(见表1),国内也有学者根据西方学者的观点对主要“海权国家”崛起模式进行了概括(见表2),从中都可以发现海权构成了大国崛起的一个重要条件。

表1 主要国家及其实力资源(1500~2000年)

资料来源:[美]约瑟夫·奈:《处在十字路口的美国巨人》,载胡鞍钢、门洪华主编:《解读美国大战略》,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7页。

表2 世界主要大国崛起的模式

资料来源:根据辛向阳《霸权崛起与挑战国家范式分析》一文的内容整理而成,参见辛向阳:《霸权崛起与挑战国家范式分析》,《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年第4期,第98~102页。

有一个人们熟知的名词——“日不落帝国”,它是指照耀在一部分领土上的太阳落下而另一部分领土上的太阳仍然高挂的帝国,通常用来形容繁荣强盛、在全世界均有殖民地并掌握当时霸权的帝国。它来源于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的一段论述:“在朕的领土上,太阳永不落下。”第二个获得“日不落帝国”称号的是大英帝国。[9]

艺术评论家勃纳德·贝伦森说,“我们欧洲人的艺术有着一个致命的、向着科学发展的趋向。而且每幅杰作几乎都有着让人无法忍受的、为瓜分利益而斗争的战场的印记。”同样,欧洲的文明也是为瓜分利益而斗争的战场。在这种为瓜分而进行的连续不断的战争中,一方面是科学与艺术的对垒,另一方面则是宗教与哲学的对立。事实上,这一可怕的战场存在于人们的头脑和心灵中——存在于心灵与理智之间——造成了永恒的冲突和混乱。[10]而“中国传统的学术思想是着重于研究整体性和自发性,研究协调和协同。现代科学的发展,更符合中国的哲学思想”。[11]

与西方的海洋价值观和海洋行为模式不同,中国在邦交问题上持“协和万邦”(《尚书·尧典》)的和平友好态度,在海洋邦交上亦是如此。老子云:“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广州任上,林则徐写了一幅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代表了中国人一致的以海比德的取向。同样的话语早就出现在古籍中,如《孔子家语》、《说苑》中的《金人铭》谓:“江海虽左长于百川,以其卑也。”[12](P75)

与手持三叉戟的西方海神波赛冬不同,中国的海神妈祖是一位和平女神。她尊贵慈祥、解危救难、和谐宽容,充满母爱。

中国明代郑和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舰队七下西洋,给沿途各国带去中国茶叶、丝绸、瓷器等,带回各国人民对中华民族的信任和友谊,没有掠夺一件物品、没有带回一个奴隶,更没有强迫别人签订任何不平等条约,圆满完成“和平之旅”、“友谊之旅”。是互通有无,而不是侵略掠夺。体现的就是“四海一家”的精神。

上述史料表明西方海洋文化的侵略、掠夺、暴力和强权的性质。中华海洋文化的价值取向则使中国在海洋世界中扮演亲和友善的角色。中国人即使远足海外仍是安分守己,自食其力,而不是为了统治和奴役他人。中国发展海洋军力也只是着眼于防卫,而不是为了侵略掠夺。

中西海洋文化比较

三、中华海洋文化的文化基因

中华海洋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海洋文化与中华文化具有整体上的特质一致性,中华海洋文化之所以是一种和平友好、互助合作型的海洋文化,是与其文化基因分不开的。中华海洋文化的特质凸显中华文化“和”的理念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价值取向。

(一)中华海洋文化凸显中华文化“和”的理念

中国国家领导人在2015年博鳌论坛演讲时说,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自古就崇尚“以和为贵”、“协和万邦”、“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等思想。中国将毫不动摇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秉持正确义利观,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始终做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与合作倡议契合中国、沿线国家发展需要,符合有关各方的共同利益,顺应了地区和全球合作潮流。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包容的;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

需要指出的是,中华文化强调中和并不是软弱可欺,中国人尚和贵和重和,但和而不同、群而不党。不会无原则地苟和、苟同。致中和强调的是张驰有度,讲究“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怨而不怒”、“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但在原则问题上不会让步。孔子任职于鲁时严于政令,“堕三都”,“诛少正卯”即是明证。

(二)中华海洋文化凸显“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

《周易·象传》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清华大学校训即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国学大师,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张岱年先生把中华民族精神概括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13](P5)

人法天地

中国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刚健有为、崇德利用”的文化。《周易》看到中华先人明确感受到天体运行,永恒不止;大化流行、演而无穷,地宽广无限,积厚而不可测,又兼化育万物。有德之人应效而仿之,一要做到博大恒久,循则有常,刚健有为、发愤图强,积极进取,永不停息。二要仁厚.惠施,公正无私,谦恭待人,胸怀坦荡博大,具有一种以宽厚之德包容万物的精神,既能容人,亦要惠人。《国语·晋语六》:“吾闻之,唯厚德者能受多福,无福而服者众,必自伤也。”厚德载物,雅量容人。[14]

(三)中华海洋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中华海洋文化精神

中华海洋精神可归纳为八个方面——

(1)协和万邦,四海一家

(2)海纳百川,开放包容

(3)刚毅无畏、百折不挠

(4)开拓探索、尚新图变

(5)重利务实、吃苦耐劳

(6)守海卫疆、死生度外

(7)关注海洋、以海图强

(8)敬海谢洋、人海和谐

其中的协和万邦,四海一家;海纳百川,开放包容;敬海谢洋、人海和谐体现中华文化“和”的精神。

和经(邦)济(世)之术协和万邦、四海一家海纳百川、开放包容敬海谢洋、人海和谐

中华“和”文化在中华海洋文化精神中的表达

中华海洋文化精神中的“刚毅无畏、百折不挠;开拓探索、尚新图变;重利务实、吃苦耐劳;守海卫疆、死生度外;关注海洋、以海图强”体现自强不息的精神。

中华海洋文化精神中的“协和万邦,四海一家;海纳百川,开放包容;敬海谢洋、人海和谐”体现厚德载物的精神。

天道天体流行演而无穷永恒不止刚强劲健以天比德自强不息相关海洋文化精神刚毅无畏、百折不挠开拓探索、尚新图变重利务实、吃苦耐劳守海卫疆、死生度外关注海洋、以海图强地道宽广无限深沉厚重谦和包容化育万物以地比德厚德载物相关海洋文化精神协和万邦,四海一家海纳百川,开放包容敬海谢洋、人海和谐

参考文献:

[1] 王学渊.海洋文化是一种先进文化[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3,(3).

[2] 本书编辑组.《河殇》宣扬了什么[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0.

[3] 黑格尔.历史哲学[M].北京:三联书店,1956.

[4] 张开城.海洋文化与中华文明[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12,(10).

[5] 徐松岩.海上势力与西方古典文明[N].光明日报,2000-01-21.

[6] 罗素.罗素文集[M].北京:改革出版社,1996.

[7] 张开城.海洋社会学概论[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0.

[8] 杨运忠,丛向群.论新世纪射界地缘政治的历史性重合[J].当代亚太,2001,(4).

[9] 日不落帝国[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352431.htm.2011.7.14.

[10] 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

[11] I·普利高津.从大存在到大演化[J].自然杂志,1980,(1).

[12] 张开城等.人生哲理[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

[13] 张岱年.张岱年自选集[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9.

[14] 张开城.君子人格与"比德"[J].学术月刊.1995,(12).

责任编辑:高雪

Chinese Marine Culture: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Zhang Kaicheng

(Institute of Ocean Culture,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Zhanjiang 524025, China)

Abstract:China is a marine country, and the Chinese is a marine race. The Chinese marine culture possesses both 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and its own marine cultural tradition that differs from the western ones. The Chinese marine culture is a peaceful, friendly, and mutually beneficial one.

Key words:marine culture; marine power; Maritime Silk Road; Chinese culture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35X(2016)01-0030-07

作者简介:张开城(1953-),男,山东滕州人,广东海洋大学海洋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主要从事海洋文化研究。

*收稿日期:2015-12-05

猜你喜欢

海洋强国海洋文化海上丝绸之路
海南省海洋文化旅游开发探析
沿海高校学生海洋观培养与塑造浅析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跨文化城市建设研究
中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完善
近十五年山东半岛海洋文化研究述评
明代海上力量缘何称雄东方海域
印媒: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欲连印“季节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