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型企业成长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建议

2016-04-07杨友才梁岳

关键词:创新型企业主成分分析

杨友才++梁岳

[摘 要]创新型企业成长是一个民族进步的重要标志。在深入企业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影响中国创新型企业成长因素进行分析,主要结论为:(1)技术创新是其保持持续成长的重要因素;(2)合理负债结构和偿还债务能力是促使其成长的良好融资渠道;(3)企业家的社会资本和网络为其成长提供了可持续的竞争力;(4)科技要素市场的完善性和流动性是其成长的市场动力和信息来源。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创新型企业;企业成长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6)01-0042-08

The influencing factor analysis and the suggestions of the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growth of innovation-oriented enterprises

YANG You-cai, LIANG Yue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Qingdao 266061, China)

Abstract:The growth of innovation-oriented enterprise is an important symbol of the progress of a n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growth factors of Chinese innovative enterprises in depth by using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The main conclusions are: (1)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s an important factor for innovative enterprises to maintain sustained growth; (2) the reasonable debt structure and the debt repayment ability are the sound financing channels for innovation-oriented enterprises; (3) the social capital of entrepreneurs and network provide the sustainable competitiveness for its growth; (4) the perfection and liquid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actor market are the market power and the source of information of its growth.

Key words: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innovative enterprise; enterprise growth

一、引言

2011年,《华尔街杂志》(Wall Street Journal)在其网站上发布了一段视频,以展示创新作为公司竞争的驱动力的重要性以及一国的经济(比如中国)由于创新而变得日益强大。Washburn和Hunsaker(2011)认为,即便是大型跨国公司,如果继续忽视创新所带来的新兴市场的潜能,也必将被甩在后面。来自于快速发展国家的创新成为全球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创新进一步推动了新兴市场企业参与全球市场的竞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在各个国家的经济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Kumar and Mudambi,2013)。因此,创新型企业①成长就成为研究的热门话题。

二、文献综述

关于企业的成长有以下几种观点:1.基于资源观的企业成长。对企业成长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是企业内部资源,企业的各项能力都是建立在此基础之上。有效利用内部资源才能加速企业的成长(Penrose,1959)。2.基于能力的企业成长。哈拉德强调了包括核心技术和技能在内的核心能力对企业成长的重要性。企业成长的核心首先是企业竞争力,其次是把生产过程中积累的知识技术用于维持现有产品的生产中,并不断地开发产品、开辟市场(董馨浍,2012)。3.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企业成长。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把企业比喻为一个活的有机体,其变化实际上是企业文化的变革,拥有良好的企业文化和灵活的组织结构对企业成长尤为重要(王鲁婕,韩志诚,2008)。4.基于创新理论的企业成长。熊彼特认为创新是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企业家和企业创新是企业成长的源泉。只有依靠创新,才能不断完善自己,才能促进企业持续成长。5.基于演化理论的企业成长。1975年,Nelson,Winter在企业演化理论的标志性成果《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中提出,遗传、变异、选择三部分构成了演化分析的框架,企业成长就是不断重复遗传、变异和选择的过程,资源差异性是企业演化理论的关注重点。

创新对企业成长影响的研究比较多。代表性的有:Huergo,Jaumandreu(2004)运用1990—1998年包括2300家公司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创新在企业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对企业成长的影响,发现创新行为对新创企业成长的促进作用非常显著,但也许是由于知识资本的效用递减,导致这一影响随着企业年龄的增大而不断下降。Eroski(2002)利用非系统学习、知识溢出、创新中学、内部吸收、干中学五种不同的学习模型,研究发现,企业成长的主要驱动力从长期看是非系统学习,换言之创新对企业成长的驱动作用主要体现在短期,而其长期效应并不十分显著。Coad (2008)为了克服线性模型的缺点,采用分位函数的非参数估计法,考察创新对高新技术产业企业成长的影响作用,通过回归发现,越是成长性高的企业,其创新的驱动作用越明显。由于创新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创新对于中国企业成长的影响可能是非线性的。陈晓红、李喜华等(2009)对我国153 家上市公司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的技术人员及研发投入越多、创新转化效率越高,其技术创新能力就越强。当企业进入成熟期,技术创新与成长性会呈现倒U型关系,即研发投入与企业成长并不完全呈现线性正相关性。

由于技术创新、组织创新与制度创新之间存在协同效应,徐英吉等(2007)指出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协同可以打破企业的生命周期闭区间,使企业的生命周期变成一个开区间。此外,不同企业在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方面的能力不同,企业应将更多的创新资源投入自己具有相对优势的一方,以达到在既定持续成长条件下企业创新投入的成本最小化,或者在一定的创新投入条件下,达到最佳的持续成长度。饶扬德(2009)提出了“三维创新协同”的概念。“三维创新协同”涉及两个层面:第一层面是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与市场创新的“三维系统协同”;第二层面是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及市场创新各自下属的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当企业实现了“三维系统协同”,就可以跨越成长的衰退期,实现“代际成长”。不同于技术创新驱动的研究视角,Evangelista,Vezzani(2006)认为组织创新对企业成长的驱动有更大说服力,企业的创新行为可分为产品导向、工艺导向、组织创新及复合创新四种模式,并利用意大利社会创新调查数据检验了不同的创新模式对企业成长的驱动力。研究表明,组织创新对企业成长的影响力更强,其中对制造业企业的成长驱动是非常显著的,而复合创新模式对制造业企业和服务业企业的驱动力是最强的。王胜光、陈郁(2009)认为,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与制度创新的承接推进是企业动态演进和持续成长的内在动力”。制度创新是企业创新成长曲线的外围包络线,它最终决定企业成长发展的空间,并始终影响着企业的技术、管理与组织创新的选择。Goedhuys,Veugelers(2011)采用世界银行ICS 有关巴西制造业企业2000—2002年的数据考察了不同的创新策略即内部策略和外部策略对推动企业创新取得突破的成效,研究发现,成功的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大多源自外部购买策略或者是混合策略,单纯依赖于内部研发成功的概率偏低。研究还认为成功的创新是企业成长的重要驱动力,金融支持、员工的技能水平、管理能力以及企业国际化也为创新驱动及企业成长提供必要的支持。

Zheng,Khavul(2005)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中145 家参与国际竞争的企业为研究样本,考察知识学习、核心能力对企业国际化成长的影响,发现那些在新竞争环境下具有较强知识学习能力进而产生核心能力的创新型企业具有较快的国际化成长速度。李浩田等(2009)分析了创新型企业基于生命周期的创新策略选择,认为在成长的不同阶段,企业的创新能力不同,对于创新的需求也不同,因而会选择不同的创新策略。宋英华等(2011)分析了影响创新型企业成长的内部因素,检验了企业家创新观念、人才引进与培养、合理的科技人员创新激励制度以及创新型文化氛围对创新型企业成长具有显著的推动效应。盛玉雪等(2013)通过逐步回归与分位数回归方法,指出创新型企业的成长将会受到二元性悖论约束;二元性悖论约束下,创新绩效导向分为产品导向型、专有技术导向型、共性技术导向型;三种不同绩效导向下,投入能力、组织结构、企业行为以及创新型文化等因素对创新型企业在作用程度、作用方向与演变特征上产生不同影响。蒋玉涛等(2013)从创新企业成长生命周期、四系统分析框架、政策作用层面三个角度对创新政策进行了效果分析与评价,提出要制定鼓励企业加大创新力度的政策,增强企业创新成长的内外动力,推进企业内部创新体系建设,真正实现以创新型企业成长为导向的创新政策设计。

由于创新型企业不仅仅表现为产品创新、技术创新,还包括过程创新、市场创新、组织创新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等等(Jankal,2014),对于创新型企业成长的衡量就变得十分复杂且难以形成一个较为权威的指标体系。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对于创新型企业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国内更是近年来才开始涉足(史竹青,2011)。对创新型企业成长问题的研究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理论研究还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尤其是实证研究还很缺乏,很多理论性研究成果有待验证。从宏观上提出对策建议的比较多,而对内生机理研究不足。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不再是一个制造业中心,而是日益转变成为一个世界的创新中心(VKumar,Mudambi,2013),因此对影响中国创新型企业成长因素的研究在全球化的今天就显得日益紧迫和必要。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在实际调研数据的基础上,对影响创新型企业成长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影响中国创新型企业成长的因素,为更好地促进创新型企业成长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

三、影响创新型企业成长因素的指标体系构建与分析

(一)指标设计与数据来源

创新型企业名单是参照科技部有关规定,综合考虑而选定的。本文的数据来自于对企业的问卷调研。在科技部的帮助下,课题组事先通过各种渠道和企业的有关部门取得联系,把这次调研的情况与企业进行良好的沟通并约定具体的见面访谈时间,然后派人亲自到企业去,当面发放问卷,现场采访和答卷。问卷的设计遵循以下原则:(1)科学性原则。指标体系的设计应该以科学的理论准则为依据,本着严谨、科学的态度,保证问卷获得的可信度。(2)系统性原则。创新型企业成长涉及技术因素、管理与制度因素、财务因素、企业家因素、企业文化因素、风险因素、产业与市场因素、社会服务因素、政策与法律因素等,这些因素本身就是一个子系统,它们合并后组合一个复杂的大系统。(3)可行性和可获得性原则。设计的指标应当具备可获得性,同时避免指标体系过于繁杂,以至问卷调研难以实现,没有可行性。(4)相关性与独立性原则。所设计的指标对所研究的问题是明确的,各个指标之间既有独立性又有一定的相关性,反映各个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

根据以上原则,同时采用德尔菲法将开始设计的69个指标简化为39个,进行细分后形成9个影响因素子系统,包括(1)技术因素子系统(tec),主要对创新型企业的技术研发方面进行考量。这是因为技术创新是创新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直接体现和关键所在,其具体内容包括企业研发人员数量与结构(tec1), 企业R&D投入占销售额比重(tec2), 企业拥有专利、技术秘密数量(tec3), 企业内部知识积累(tec4)。(2)管理与制度因素子系统(adins),主要是对创新型企业的管理人员、管理方式以及管理制度方面的考量。管理是限制企业成长的主要因素,管理对企业成长的关键性约束就是通常认为的“彭罗斯效应”。管理创新能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降低交易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管理创新是企业获得成长的关键因素。以管理效率的提高为宗旨,注重通过管理变革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企业创新资源利用效率。有效的管理和制度不但可以增强管理层的凝聚力,而且有助于保持核心团队的稳定,增加创新型企业在市场机制条件下有效应对风险的能力,并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来鼓励创新。此子系统具体包括管理层决策能力(adins1)、核心团队的稳定性(adins2)、企业治理结构与组织架构(adins3)、现代管理工具与管理手段(adins4)、企业战略与成长阶段的适应性(adins5)、企业绩效考核与薪酬制度(adins6)。(3)财务因素子系统(fina),主要是对创新型企业的财务方面进行分析。拥有资金,企业就等于拥有了运行的血液,资金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必要条件,没有足够的资金,企业的生存、发展就没有保障。此子系统具体包括企业融资能力(fina1)、企业负债结构与偿债能力(fina2)、企业盈利能力与现金流(fina3)。(4)企业家因素子系统(entre),主要是对在创新型企业任职的企业家进行分析。企业家作为企业高层对企业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家的自身素质以及他的社会资源都是创新型企业的宝贵财富。其内容具体包括经验和经营管理经验(entre1)、教育背景和创新能力(entre2)、自我实现的意愿程度(entre3)、社会资本和社会网络(entre4)。(5)企业文化因素子系统(corcul),文化是一个创新型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说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技术创新具有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从事科研的人员难免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顾虑,而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能减弱和消除科研人员的这种心理压力,挖掘出他们的内在潜能和集体智慧,使得科研人员具有进取精神和风险精神。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创新的动力和源泉,有助于加强企业的凝聚力和认同度。此子系统包括企业家精神(corcul1)、企业凝聚力与企业理念员工认同度(corcul2)、 企业创新文化与员工创新意识(corcul3)。(6)风险因素子系统(risk),风险是一个企业无法回避的内容,创新本身就是一种带有很大风险的活动。一个创新型企业的风险主要来源于技术风险(risk1)、市场风险(risk2)、 经营管理风险(risk3)。这是因为创新型企业每一次进行技术革新都会面对失败的风险,开拓新的市场和改革新的管理模型都可能付出一定的代价。(7)产业与市场因素子系统(indmark)。创新型企业所在的产业背景以及所面临的市场因素主要包括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能力(indmark1)、行业规模与前景(indmark2)、 市场竞争的公平性(indmark3)、替代品威胁与同业竞争者竞争力(indmark4)、潜在进入者的实力(indmark5)。(8)社会服务因素子系统(comser),创新型企业在社会中要获得哪些信息和支持才能有助于该企业的成长,或者如何在市场中寻找自己的商业伙伴、结成商业同盟,这些都需要社会服务因素子系统的支持。该子系统主要包括科技中介与咨询服务机构发展情况(comser1)、金融市场的完善与金融服务创新(comser2)、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完善程度(comser3)、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comser4)、人力资源市场的完善程度(comser5)、科技要素市场的完善性与流动性(comser6)、企业信用评价与信用体系完善程度(comser7)。(9)政策与法律因素子系统(polaw),创新型企业的成长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以及有效的法律等因素。该子系统具体包括财政资金支持(polaw1)、金融政策与税收优惠(polaw2)、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情况(polaw3)、 政府服务质量与效率(polaw4)。

(二)信度检验和KMO检验

本次调研一共采用了39个指标,对57家企业样本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Cronbachα=0.904,各变量内部一致性程度比较高,可以认为上述指标的调查信度高,能够进行有效分析。KMO检验数值分别为:技术因素子系统(tec)0.7398、管理与制度因素子系统(admins)0.7277、财务因素子系统(fina)0.6823接近0.7、企业家因素子系统(entre)0.7512、企业文化因素子系统(corcul)0.7542、风险因素子系统(risk)0.6907接近0.7、产业与市场因素子系统(indmark)0.7356、社会服务因素子系统(comser)0.7053、政策与法律因素子系统(polaw)0.7537。从相关系数检验(相关系数不低于0.3)和KMO检验可以看出,可以对以上9个因素子系统进行主成分分析;并且,每个因素子系统的Bartlett半球检验的尾概率sig取值都是0.000,表示每个子系统都拒绝各指标变量是独立的假设。

(三)主成分分析

根据表1对各个子系统进行分析。

技术因素子系统。由于特征根大于1的只有一个,并且方差累计贡献率为80.27%,大于80%,因此对于技术因素子系统而言,一个主成分就可以解释此系统的绝大部分信息。由成分矩阵可知,第一主成分在第二项指标(企业R&D投入占销售额比重)和第三项指标(企业拥有专利、技术秘密数量)的载荷值较大,因此,可以将这一主成分命名为“企业技术专利与研发投入”,其表达式为:F1tec=0.608tec1+0.739tec2+0.751tec3+0.668tec4。

管理与制度因素子系统。由于前两个主成分的特征根是大于1的,而且二者的方差累计贡献率为81.25%,达到了80%以上,表明这两个主成分基本能解释管理与制度因素子系统的绝大部分信息。由成分矩阵可知,第一个主成分第五项指标(企业战略与成长阶段的适应性)的载荷值较大,该项指标与第一主成分的相关系数比较大,可以将这一主成分命名为“企业战略与成长阶段适应性”。第二个主成分第一项指标(管理层决策能力)和第四项指标(现代管理工具与管理手段)的载荷值较大,因此可以将第二主成分命名为“管理层决策与现代手段”,第一主成分(F1adins)和第二主成分(F2adins)的表达式为:F1adins=0.258adins1+0.216adins2+ 0.245adins3+0.219adins4+0.295adins5+0.248adins5,F2adins=0.553adins1+0.284adins2-0.379adins3-0.538adins4-0.281adins5+0.396adins5。

财务因素子系统。由于特征根大于1的只有一个,并且方差累计贡献率为82.3%,大于80%,因此对于财务因素子系统而言,一个主成分就可以解释此系统的绝大部分信息。由成分矩阵可知,第一主成分第一项指标(企业融资能力)和第二项指标(企业负债结构与偿债能力)的载荷值较大,因此,可以将这一主成分命名为“企业融资与债务”,其表达式为:F1fina=0.418fina1+0.428fina2+0.384fina3。

企业文化因素子系统。由于特征根大于1的只有一个,并且方差累计贡献率为81.7%,大于80%,因此对于企业文化因素子系统而言,一个主成分就可以解释此系统的绝大部分信息。由成分矩阵可知,第一主成分第三项指标(企业创新文化与员工创新意识)的载荷值较大,因此,可以将这一主成分命名为“创新文化与意识”,其表达式为:F1corcul=0.710 corcul1+0.750corcul2+0.876corcul3。

企业家因素子系统。由于特征根大于1的只有一个,并且方差累计贡献率为85.38%,大于80%,因此对于企业家因素子系统而言,一个主成分就可以解释此系统的绝大部分信息。由成分矩阵可知,第一主成分第四项指标(社会资本和社会网络)的载荷值较大,因此,可以将这一主成分命名为“社会资本和网络”,其表达式为:F1entre=0.298entre1+0.300entre2+0.301entre3+0.385entre4。

风险因素子系统。由于特征根大于1的只有一个,且方差累计贡献率为79.83%,几乎达到了80%,第二个成分的特征根为0.413,故采用第一个主成分。由成分矩阵可知,第一主成分第二项指标(市场风险)的载荷值非常大,因此,可以将这一主成分命名为“市场风险”,其表达式为:F1risk=0.363risk1+ 0.392risk2+0.366risk3。

产业与市场因素子系统。其大于1的特征根的个数只有一个,而且方差累计贡献率为79.8%,几乎达到了80%,第二主成分的特征根为0.91,故采用第一个主成分。由成分矩阵可知,第一主成分第二项指标(行业规模与前景)和第四项指标(替代品威胁与同业竞争者竞争力)的载荷值非常大,因此,此主成分可以命名为“行业竞争与规模前景”,其表达式为:F1indmark=0.625indmark1+0.767indmark2+0.699indmark3+0.755indmark4+0.644indmark5。

社会服务因素子系统。由于该子系统大于1的特征根为2个,方差累积贡献率为80.26%,达到了80%的要求,因此该子系统有两个主成分,这两个主成分基本能解释该子系统绝大部分信息。由成分矩阵可知,第一主成分第一项指标(科技中介与咨询服务机构发展情况)和第六项指标(科技要素市场的完善性与流动性、企业信用评价与信用体系完善程度)的载荷值较大,因此该主成分可以命名为“科技市场完善度”;第二主成分第二项指标(金融市场的完善与金融服务创新)的载荷值较大,因此第二主成分可以命名为“金融市场与服务创新”。二者的表达式为:F1comser=0.203comser1+0.170comser2+ 0.191comser3+0.188comser4+0.190comser5+0.203comser6+0.208comser7,F2comser=0.425comser1+0.504comser2+0.155comser3+0.017comser4-0.222comser5-0.455comser6-0.368comser7。

政策与法律因素子系统。由于该子系统的特征根大于1的个数只有一个,并且方差累积贡献率为81.23%,大于80%,所以政策与法律因素子系统可以用一个主成分来解释它的绝大部分信息。由成分矩阵可知,第一主成分第四项指标(政府服务质量与效率)的载荷值较大,说明二者相关系数较高。可以将这一主成分命名为“政府服务质量与效率”,其表达式为:F1polaw=0.308polaw1+0.304polaw 2+0.301polaw3+0.331polaw4。

综上可知,对9个子系统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可以将39个因素的影响归结为11个主成分来分析。具体来说,影响创新型企业成长的因素主要有企业研发投入与专利、企业战略与成长阶段适应性、管理层决策与现代手段、企业融资与债务、市场风险、创新文化与意识、企业融资与债务、行业竞争与规模前景、科技市场完善度、金融市场与服务创新、政府服务质量与效率。

通过主成分分析获得每个子系统的一个综合得分,由于每个子系统的赋值都是一个标准,所以将这些综合得分组合成一个系统进行分析(见表2、表3)。

由表2和表3可以看出,由9个子系统组成的大系统可以有两个主成分来解释,方差累积贡献率为79.022%,比较接近80%的水平。其中第一个主成分在财务因素子系统、企业家因素子系统以及社会服务因素子系统的载荷值较大,说明其与这些子系统的相关性很大,因此可以命名为“财务企业家和社会服务综合主成分”;而第二主成分在风险因素子系统和技术因素的载荷值较大,可命名为“企业技术专利和研发投入与风险主成分”。由此可知,财务因素子系统、企业家因素子系统、社会服务因素子系统以及技术因素子系统、风险因素子系统在创新型企业成长影响因素中具有较高的权重,而在这些子系统中,企业融资与债务、社会资本和网络(企业家)、科技市场完善度、金融市场与服务创新、企业技术专利与研发投入、市场风险又是占权重较大的因素。

四、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结论

1.对于创新型企业而言,技术创新是其能否持续发展的至关重要的因素。这是因为技术创新有利于知识在企业内部的积累,增强企业的核心能力。利用先进的工艺设备和技术可以降低生产成本;通过注入新的知识可提高产品的附加值,降低资源消耗。企业只有通过不断地实施技术创新和工艺过程创新,才能提高其产品生产过程的知识含量,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通过技术创新可以使企业获得很强的学习能力,增加知识和人力资本,从而创造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获得更快的企业发展速度。具体来说,企业研发的有效投入是创新型企业成长的基础,而拥有庞大的专利数量能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获得更多的利润,而且持续的研发使企业获得更多专利,从而使企业获得更多的成长机会。

2.创新具有高风险和不确定性,这意味着创新的投资也许在短期内难以得到回报,要想不断创新,就必须不断有新的资金投入。但是,如果创新型企业的负债结构不合理、偿还债务有限就会导致创新型企业失去良好的融资渠道,从而影响创新型企业的成长。这是因为创新型企业的研发、中试、生产、产业化、市场化各阶段都需要创新资金作为支持。有学者通过研究得出创新的财力基础对于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作用,创新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创新资金的短缺。为了获得更多创新资金,创新型企业应当拥有良好的融资能力、盈利能力以及较为稳定的现金流。

3.企业家是企业与社会环境的关键接点,创新型企业成长能力的演变过程是由企业家和高层管理者的个体特征, 比如战略抱负、组织承诺、价值观和信仰、对世界的认知、愿景和背景、经验与专业化知识水平等所决定的。企业家社会资本是和开辟新途径、创立新企业并解决社会问题联系在一起的。中国社会背景下,企业家通过建立良好的关系网络、积累充足的社会资本来促进创新型企业成长。企业家对内的管理能力,即培育管理团队、设置组织机构、建立正式的和非正式的企业制度(如企业文化的培育)等活动会影响到创新型企业组织的成本控制、质量优势、柔性优势和技术创新等方面, 是企业组织效率的主要源泉。企业的战略定位能力则反映了企业家协调外部竞争环境的变化与创新型企业成长之间关系的能力,直接影响企业组织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并最终影响到创新型企业的成长方向和成长空间。创新型企业能力理论认为,创新型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在于拥有了独特的资源和组织能力,创新型企业内生成长的理论认为,企业内部成长是沿着企业资源—企业能力—企业成长这一机制进行的。因此,企业家为企业获取的政府行政与法律资源、生产与经营资源、管理与经营资源、精神与文化资源等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为创新型企业提供了可持续的竞争力和竞争优势,进而促进创新型企业成长。

4.科技要素市场的完善性与流动性会影响创新型企业的成长。创新型企业必须以市场服务为导向,因此其必须得到市场的认可才能很好地成长。科技要素市场的完善性、流动性以及真实性会使创新型企业从市场中及时获得所需的各种要素,从而抓住市场中瞬息万变的机会,促进企业的快速成长。

(二)对策建议

1.创新型企业要把技术创新作为企业的长期目标。首先,通过不断深化企业内部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大力提高技术创新拔尖人才的待遇,改善工作环境,为创新技术人才解决后顾之忧;建立促进技术创新的有效激励机制,鼓励主要科技人才以技术入股或技术分红等多种形式参与企业的管理,加强科技人才和公司的紧密联系,增强其对公司的忠诚度;采用“赛马而不是相马”的竞争机制,充分使用和挖掘人的智力资源,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加大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力度,不仅要保障技术人才队伍数量的建设,而且要优化人才队伍梯队建设,优化年龄结构。其次,广泛吸纳海内外优秀技术人才,加大科技人才的引进力度,不断完备吸引人才的政策,使得人才引进具有良好的制度保障。再次,紧密结合七大新兴产业的国家战略,做好技术创新的导向,占领技术创新高地。

2.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作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种全新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在全球范围内大量涌现。创新型企业除了加大投资力度以外,创新型企业之间应该积极结成战略联盟,与高校、科研院所结成战略联盟。通过战略联盟,不仅可以共享技术创新所需要的资金、技术、人才和信息等,而且可以获取更多的新知识,同时可以分散风险,降低创新成本,从而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获取竞争优势。

3.有学者研究表明,我国创新型企业的融资结构中,外源融资比例远远高于内源融资,在外源融资中存在股权融资的偏好,这表明我国创新型企业的融资存在不足。金融市场与服务创新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变我国创新型企业的融资结构,使之符合“优序融资结构理论”,控制好创新型企业的市场风险,加快创新型企业的成长。就像李嘉诚所言,公司之所以长盛不衰更多的是来自于对于风险的控制和把握,虽然每个子公司的负债率是不同的,但是公司总的负债率是很低的。

4.科技要素市场的完善性与流动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第一,加强科技要素市场中介服务机构的建设,如建立符合企业成长需求的咨询、财务融资、市场推广、信用评估等中介服务体系,深化中介服务机构对创新人才培养、融资渠道和创新管理咨询以及信用等级披露等方面的配套,促成众多的社会中介机构主动为创新型企业提供优质服务,为不同的创新型企业提供不同的增值服务环境和融资平台。第二,提升科技要素市场中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职业道德、服务经验、行业信誉意识及品牌效应,逐步形成专业化分工和城市网络、区域性网络和国际化网络协作的科技市场服务体系。第三,不断推进政府“政务、事务、服务”相分离的改革进程,加强政府服务质量和效率,不断拓宽科技市场中介机构的发展空间,建立促进和规范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明确创新科技中介机构的法律地位、经济地位,丰富和完善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从引导型政策、激励型政策、协调型政策和保护型政策等不同角度激励创新主体的创新欲望,为创新主体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使创新型企业能够放心大胆创新,实现创新。

[参考文献]

Cainelli G, Evangelista R. The economic impact of technological and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a firm-level analysis[J].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 2006,39(10):1253-1263.

Coad A. Innovation and firm growth in high-tech sectors:a quantile regression approach? [J]. Research Policy, 2008, 37(3):633-648.

Geroski P, Mariana M. Learning and the sources of corporate growth[J]. 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 2002 ,11 (4): 623-644.

Huerg E, Jaumandreu J. Firm age, process innovation and productivity growth[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2004, 22 (4):541-559.

Goedhuys M, Veugelers R. Innovation strategies, process and product innovations and growth: firm -level evidence from Brazil[J]. 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 2011(8):1274-1280

Nelson R R,Winter S G.Growth theory from an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 the differential productivity puzzle[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5,65(2):338-344.

Penrose.The Theory of The Growth of The Firm[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9.

Washburn N T, Hunsaker B T. Finding great ideas in emerging markets[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2011,89(9): 115-120.

Radoslav Jankal. The role of innovation in the assessment of the excellence of enterprise subjects[J].Procedia -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2014(109):541-545.

WSJ.com, Video-Chinese Juggernaut Challenges U.S[J/OL].Traditional Strength of Innovation-WSJ.com, New York, viewed on 8 December 2011,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2011. http://asia.wsj.com/video/can-china-beat-the-us-at-innovation/2CF1A97F-41CE-48AC-B066-A99EDC14F09.html.

Vikas Kumar, Ram Mudambi Sid Gray.Internationalization, Innovation and Institutions:The 3 Is Underpinning the Competitiveness of Emerging Market Firms[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2013(19): 203-206

Zheng C C, Khavls. Capability development, learning and growth in 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ial firms: evidence from China advances in entrepreneurship[J]. Firm Emergence and Growth, 2005(8): 273-296.

陈晓红,李喜华,曹裕.技术创新对中小企业成长的影响—基于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4):91-98.

董馨浍.我国创新型企业成长的融资支持[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12.

蒋玉涛,李纪珍,曾路.创新型企业成长政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3(13):29-37.

李浩田,周媛,王伟光.基于生命周期的创新型企业成长与政策研究[J].科技与经济,2009(3):7-10.

饶扬德.企业可持续成长能力及其提升机理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9(7):108-111.

盛玉雪,周密,丁明磊.二元悖论约束下创新型企业绩效的影响因素[J].财经科学,2013(3):43-51.

史竹青.创新型企业成长路径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

宋英华,庄越,张乃平.创新型企业成长的内部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 科学学研究,2011(8):1274-1281.

王胜光,陈郁.企业的成长动力机制及“加速器”的作用机理[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5):130-135.

王鲁婕,韩志诚.企业生命周期界定方法探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8(2):55-60.

徐英吉,徐向艺.企业持续成长的创新理论—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协同的经济学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9):6-10.

[责任编辑 王艳芳]

猜你喜欢

创新型企业主成分分析
创新型企业持续创新机遇识别模型研究
基于NAR模型的上海市房产税规模预测
主成分分析法在大学英语写作评价中的应用
江苏省客源市场影响因素研究
SPSS在环境地球化学中的应用
服务贸易结构优化路径研究
我国创新型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问题研究
财务保守战略下的创新型企业R&D投入与企业价值相关性研究
法国支持大学生创业的举措
企业开放式创新特征的归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