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祖英:画为心印 宁静致远

2016-04-06文/朝

艺术品鉴证.中国艺术金融 2016年1期
关键词:油画艺术家创作

文/朝 戈

张祖英:画为心印 宁静致远

文/朝 戈

艺术家简介

张祖英,1940年出生于中国上海。曾任中国美协油画艺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美术报》副社长、副主编。2004年被欧洲人文艺术科学院授予客座院士。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油画学会副主席,中国国家画院油画院副院长兼秘书长。数十年来他集创作、研究和艺术推广于一身,在中国油画领域做出了较为突出贡献。

中国油画近几十年的发展拓进,张祖英先生付出的智慧与精力有目共睹,作为中国油画的重要推手之一,他的身影和思想无不折射在油画界近几十年的各项重要活动之中。或许正因他在促进中国油画事业中的突出表现,似乎对他作为一个优秀油画家的身份倒有了一些不经意的遮蔽,大家自然地认为,一个做了那么多公共事业的人,是很难给自己的创作留出时间和空间的。而事实正相反,一个对待大家的事业怀有无私、端正和真诚的人,这一优质的品格同样会贯通到他的生活中,避免掉很多琐碎的浪费,使他的工作效率高度提升。作为一个艺术家,我非常尊重他的工作,面对他的作品,我同样不会因为他为大家做出的贡献而忽视对他作品的评判,反之,更觉其难能可贵。

早在上世纪70年代,36岁的张祖英创作的陈毅元帅肖像作品《创业艰难百战多》,就具有了那一时期我国肖像画创作的标志性意义,是作者对历史题材和历史人物进行深刻探究后,非常完整叙述的一幅作品,具有那个时期肖像艺术的代表性,如果说那个时期的创作整体来看像一座房子,这件作品就是一个坚实的柱子,在那个时期有它的独特性和珍贵性。

《创业艰难百战多》实际上是历史肖像画作品,作者基本上把握了这个基调,将这一题材和表达方式在漫长的创作生涯里面延续了下来。比如后来的《剧作家苏一平》《邓小平南巡》《“昔日文小姐”——丁玲在上海》《来自中国的声音——宋美龄在美国众议院的演说》等历史人物题材的创作。事实上这类题材在我们这个时代越来越难画出一种叙述和艺术的统一性。表现形式是一方面,作品所表现的主题和背后所绑缚的历史文本以及更深层次的寓意是另一方面,只有创作者深入解读并把两者和谐统一才是作品的价值所在。

看到《塬上》《瑛子》《清风》等作品,我作为一个艺术家身份的观众,能对作者个性有另一种理解。其实这一代艺术家更多的视角和情感世界是面对底层世界,也就是劳动者。这个道路开始于19世纪的俄罗斯艺术,中国艺术家在整个20世纪都在寻求这个具有普世价值的“老民主主义”,事实上也是20世纪一个非常重要的潮流。中国有相当一部分艺术家一直在此耕耘,也是他们一直在坚持的一个审美观念,张祖英这些作品代表了这样一种努力,且卓有成效。带着这样一个理解,再看作者另外一批不同地区、少数民族的人物或者肖像的作品。比如《啊!蒙古 蒙古》《维族青年》《红衣老人》《维族妇女》《维族铁匠阿米尔》和《卓玛的世界》等等。中国民族众多,地域差别很大,这给艺术家提供了极其丰富而多样性表达的土壤。张祖英的作品里新疆、西藏、内蒙题材较多,总的是带给我们一种稍稍陌生的、但广阔大气的审美反映。特别说到《卓玛的世界》和《维族铁匠阿米尔》,两件作品都富有丰富的油画语汇,呈现出特有的美的光泽。但同时有着不同的画面气息,《维族铁匠阿米尔》表达了凝重生活的一种现实感——关于生命存在的希望、西域男性强悍坚韧的力量。这样的精神很珍贵,却在作者大量的肖像画里具有普遍性,而这件作品表现得尤为突出。《卓玛的世界》同样是少数民族题材,呈现的又是一种雪域高原的人和自然、宗教、劳作叠加形成的人的单纯气质,是人们心灵世界里美好的种子,对人有非常好的启迪。画面好像能给我们带出歌声,带出弦律之美,让我们心灵敞开,感受到高洁明亮一尘不染。正因为我们的现实都市生活正在污浊化、混乱化,渴望纯净是我们更真实的、更本质的需要。《卓玛的世界》在作者众多人物作品中显得更宁静,更优美,形体处理的异常柔和,有别于作者其他作品硬朗、果敢的处理习惯,产生了一种很特别的效果。油画是一个形体的艺术,形体跟艺术家的情感发生作用的时候,他的笔意是不一样的。

塬上

躺着的海

张祖英新近的创作实在让我感到意外,比如《心灵的天空》《躺着的海》,让我非常明确地意识到一种“接纳的目光”。我认为这是作者的一个态度,他这一代艺术家对待生活的态度,跟现在的青年不一样。过去他们接纳的是一个关于劳动底层世界的审美,那么是不是还能够对现代生活有自己的观感,抑或抵触或接纳。显然作者对这个新的世界采取的是接纳的态度,并从中产生了一个新的审美反应。这个流行、时尚的世界,它对作者或许有某种启示,或许需要记录,或许是在捕捉,但是总体来讲,是在接触一个正在发生的、陌生的新世界,这个姿态在我看来就是个意外,在没见到这件作品之前,我不会想象他会画出这样一张画,这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甚至八十年代是不会有的,只有物质生活各方面发展到一个比较现代性的时期,才能产生的创作理念。

作品《经塔》给我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早先我看过印刷品,今天看到原作,感觉还是非常强烈。一般会认为这是一个比较近期的作品,因为形式结构有很强的现代感,而我的判断是错的,它是张祖英1987年创作的。那是写实主义有点沉闷、拘谨的时期。没想到的是,那时的作者就对形式结构有比较敏感的反映。作品构图基本上是一个几何形式,反映出很稳定的、精神象征的世界。这和我们常见的写实主义不同,惯常的写实主义叙述往往不太容易“干净”,这样的形式结构,在那个时期是有一点前卫。可以看到张祖英一直保持了对基本形式结构的兴趣和感知,这件作品应该是这种类型风景作品的鼎力之作,所以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1991年创作的《蔚蓝色的天空》,是这一因素的延续,构图有高远感,有纪念性的感觉,而且一点都不生硬。作品平实自然、简洁,叙述非常天然,这个构图和画面高大宽广的气氛没有故意的痕迹。我认为这是非常难得的具有自然灵感的风景作品,画面显示出的宁静世界,非常值得我们回味。

《古道系列》《山系列》是我们比较熟悉和被大家更多提到的作品,我比较注意的是与上述系列有比较相似追求和精神表达的另一件作品《大三巴的诉说》。它创作于2007年,作者在其中体现了较为浓重的感怀,是关于历史、关于情调、关于结构的叙述。比如从这个结构可以看到面向另外一个方向的暗示。包括比较低沉的基调,表现出深沉的回忆。我认为这是作者代表性作品中份量比较重、也是倾注了作者比较多的情感和时间,也是与《古道》《山》两个系列具有精神承继关系的作品,它在近期作品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也是作者风景画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在作者众多优秀风景画里面,《远眺杨公堤》是我非常喜欢和不得不提的一件小作品,是作者在西湖边上的写生,表面看是所有创作中最为轻型的,但它恰恰反映了作者非常自然表达情感的时候所体现的一种状态,作者放下了负担,用自己最习惯的或者说最自然的情绪来工作,事实上代表了作者非常自然人性的一面,使抒发不再有拘束,不再给自己沉重感,不再有技术的要求,倒反映出作者特别的我们意想不到的品质。

张祖英的常态表现力是强大和稳定的,在他漫长几十年的创作生涯里面,不论人物画、肖像画、历史创作画还是风景画,都保持着那么一种稳定和强有力的精神力量。这些创作活动交织着作者的努力,不断地探讨我们社会的具体或者抽象的存在,体现了对历史的叙述、对现实人物的感知、对遥远的古代文明之路的感怀,以及单纯的人类心灵世界的感动。

张祖英近期的作品,应该说是到了他的成熟期,甚至是进入了升华期,作品已经到了一个比较自由的境界。油画语言越来越丰富,具有油画的表达力是他在创作中越来越明显的特点。他们这代人对社会生活有着天然的友善,努力追求美和表达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社会背景的景色和人物特有的美感是他们的创作方向也是他们的精神追求。这一点上无论我们的时代怎么发展都将具有独特的意义,他的眼光、以及油画语言精神的独特表达都是我们大家值得学习和观赏的典范。他的作品必将为这个时代留下浓重而别具特色的一笔。

创业艰难百战多

猜你喜欢

油画艺术家创作
一张油画
油画《塬下》
油画
《一墙之隔》创作谈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岁月长又长》(油画)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
创作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