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多卡因预处理对酮铬酸氨丁三醇注射痛的影响

2016-04-06郑颖梅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年24期
关键词:铬酸利多卡因丙泊酚

张 葆, 郑颖梅, 李 立

(江苏省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麻醉科, 江苏 常州, 213003)



利多卡因预处理对酮铬酸氨丁三醇注射痛的影响

张 葆, 郑颖梅, 李 立

(江苏省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麻醉科, 江苏 常州, 213003)

利多卡因; 酮铬酸氨丁三醇; 注射痛

酮咯酸氨丁三醇是临床常用的一种非甾体类镇痛药,其常规剂量无呼吸抑制和血压降低,不需要监测呼吸和血压,恶心及呕吐发生率低,无耐受性,不引起阿片类药物的成瘾性等特性,近年来广泛用于术中及术后镇痛[1]。但单次静脉注射时,若不稀释常伴有剧烈疼痛。研究[2]表明利多卡因可用于预防丙泊酚静脉注射痛。本研究在酮铬酸氨丁三醇使用前预先静脉注射利多卡因,探讨利多卡因对酮铬酸氨丁三醇注射痛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签署患者知情同意书,选择ASA I~II级择期在臂丛阻滞下行上肢手术的患者120例。年龄21~67岁,体质量36~79 kg, 其中男63例,女57例。排除标准:肥胖[体质量指数(BMI)>30 kg/m2)]; 肝肾功能障碍;非甾体类药物过敏史;凝血功能异常;消化系统病史和镇痛药物或酒精依赖史。采用随机、双盲法均分为利多卡因组(L组)和生理盐水组(S组)。L组患者男32例,女28例, ASAⅠ级47例, Ⅱ级13例,年龄(39.1±11.7)岁,体质量(56.6±13.3) kg, 身高(160.8±9.1) cm; S组患者男31例,女29例, ASAⅠ级45例, Ⅱ级15例,年龄(41.3±11.8)岁,体质量(54.9±11.9) kg, 身高(161.8±8.3) cm。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麻醉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禁食8 h, 入手术室后均监测ECG、NIBP、SpO2, 开放上肢静脉,滴注乳酸钠林格氏液。采用神经刺激仪法,经肌间沟入路阻滞臂丛神经,阻滞成功后测试痛觉阻滞平面。手术开始前, L组注射2%利多卡因1 mL(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中国大冢制药有限公司), 15 s后再静脉注射酮铬酸氨丁三醇1 mg/kg(酮铬酸氨丁三醇注射液,山东新时代药业有限公司)。S组在术前先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 mL, 15 s后再静脉注射酮铬酸氨丁三醇1 mg/kg[3]。

1.3 观察指标

在注入酮铬酸氨丁三醇即刻开始进行静脉注射痛、生命体征和不良事件的观察记录。疼痛强度(PI)采用四级语言评分法(VRS), 0分表示不痛, 1分轻度疼痛(患者无行为表现,询问后才表示疼痛), 2分中度疼痛(患者有行为表现后询问有疼痛感,或者患者主动抱怨疼痛), 3分重度疼痛(患者强烈抱怨疼痛,或者伴随面部扭曲、上肢收缩、流泪等表现)。同时观察记录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如恶心、呕吐、头晕、嗜睡、面色潮红、瘙痒、呼吸抑制及异常出血等。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组患者术中均未发现恶心、呕吐、头晕、嗜睡、面色潮红、瘙痒、呼吸抑制及异常出血等不良反应。L组疼痛发生率为8.3%, 疼痛评分为(0.1±0.4), 显著低于S组的93.3%和(2.2±0.8)(P<0.05)。

3 讨 论

酮铬酸氨丁三醇是目前临床常用的非甾体类镇痛药,有动物实验[3-4]表明酮铬酸氨丁三醇引起的肌肉注射痛、肌肉变性和血清肌酸激酶升高最轻微。作者在临床麻醉实践中发现,清醒患者静脉注射酮铬酸氨丁三醇时,仍会伴有一过性剧烈疼痛,持续3~5 s。采用将酮铬酸氨丁三醇稀释后再注射的方法有一定效果,但有时也不能完全缓解疼痛。

研究[5]表明,在腹部外科手术患者中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具有安全可靠、促进腹部外科手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降低疼痛评分、减少术中和术后镇痛药用量和缩短住院时间等优势。还有研究[6]表明利多卡因预处理可以减轻丙泊酚和罗库溴胺等药物的静脉注射痛。

本研究中,作者在静脉注射酮铬酸氨丁三醇之前静脉给予2%利多卡因1 mL, 为了让清醒患者更容易接受,给药前未在上臂使用止血带增加利多卡因与血管黏膜的作用时间,显著降低了酮铬酸氨丁三醇注射痛的发生率和疼痛强度,改善了患者的麻醉质量,同时不增加患者的其他不良反应。作者推测这可能是由于利多卡因的局麻作用,可逆地阻滞了血管内壁的外周神经通路。本研究中所使用的利多卡因用量低于以前研究中的用量,而且给予利多卡因后不需要使用止血带阻断静脉血流,同样取得了良好的镇痛效果,这可能是因为酮咯酸氨丁三醇临床用量的容积较小,只需要阻滞注射部位局部的血管即可,药物到达远端血管时已被血液充分稀释到致痛阈值浓度以下。总之,利多卡因预处理能有效预防酮铬酸氨丁三醇引起的注射痛。

[1] Kulo A, de Velde M V, van Calsteren K, et al. Pharmacokinetics of intravenous ketorolac following caesarean delivery[J]. Int J Obstet Anesth, 2012, 21: 334-338.

[2] Fujii Y, Nakayama M. Prevention of pain due to injection of propofol with IV administration of lidocaine 40mg+metoclopramide 2. 5, 5, or 10mg or saline: a randomized, double-blind study in Japanese adult surgical patients[J]. Clinical Therapeutics, 2007, 29(5): 856-861.

[3] 许铁翼, 张瑞霞. 利多卡因预防丙泊酚注射痛最短预处理时间的临床观察[J]. 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2, 28(5): 472-474.

[4] Chellman G J, Lollini L O, Dorr A E, et al. Comparison of Ketorolac Tromethamine with Other Injectable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for Pain-on-Injection and Muscle Damage in the Rat[J]. Hum Exp Toxicol, 1994, 13: 111-117.

[5] McCarthy G C, Megalla S A, Habib A S. Impact of Intravenous Lidocaine Infusion on Postoperative Analgesia and Recovery from Surgery[J]. Drugs, 2010, 70 (9): 1149-1163.

[6] 廖振奇. 利多卡因不同预处理时间缓解罗库溴铵注射痛的研究[J]. 中国实用医药, 2015, 10(34): 11-12.

2016-10-10

张葆, E-mail: mzzhangbao@sina.com

R 971

A

1672-2353(2016)24-104-02

10.7619/jcmp.201624035

猜你喜欢

铬酸利多卡因丙泊酚
利多卡因分子结构研究
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
铬酸钡法测定硫酸根的干扰因素研究
铬酸钡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硫酸盐含量
铝合金铬酸阳极氧化工艺研究
铝合金铬酸阳极氧化工艺研究
铬酸阳极氧化耐蚀性探讨
丙泊酚对脂代谢的影响
地塞米松加利多卡因局部封闭治疗约诊间疼痛和预防肿胀中的作用
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联合应用对兔小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