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性结实樱桃番茄新品种浙樱粉1号的选育
2016-04-06阮美颖周国治叶青静李志邈王荣青姚祝平万红建杨悦俭
阮美颖 周国治 叶青静 李志邈 王荣青 姚祝平 万红建 杨悦俭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21)
单性结实樱桃番茄新品种浙樱粉1号的选育
阮美颖 周国治 叶青静 李志邈 王荣青 姚祝平 万红建 杨悦俭*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21)
摘 要:浙樱粉1号是以CP28 为母本,以CP24 为父本育成的樱桃番茄一代杂种。无限生长类型,早熟,果实圆形,成熟果实粉红色,单果质量18 g左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9%,风味品质佳。具单性结实特性,可以不用人工激素蘸花,耐高温、低温性好。抗番茄花叶病毒病(ToMV)和枯萎病。每667 m2产量达4 500kg,适宜全国各地保护地春、秋、越冬栽培。
关键词:樱桃番茄;单性结实;浙樱粉1号;一代杂种
阮美颖,女,副研究员,专业方向:蔬菜遗传育种,电话:0571-86404352,E-mail:957147364@qq.com
1 选育过程
母本CP28是以从以色列引进的无限生长类型、风味品质佳、圆果形的粉红樱桃番茄杂交品种CP10-2为原始材料,自2007年秋季经7代连续自交、单株选择,于2011年春季选育而成。主要特征为:早熟,无限生长类型,生长势中等;始花节位为第7叶,花序间隔3叶;总状/复总状花序,每花序开花数15朵左右,结果性好;果实粉红色,着色均匀,幼果无绿果肩;果形圆整,单果质量30 g左右;果皮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9%以上,风味品质佳;耐高温、低温性好,具单性结实特性,抗番茄花叶病毒病(ToMV)。
父本CP24是2007年春季开始,以自育粉红樱桃番茄材料CH08-100为母本,与从日本引进的粉红色单性结实一代杂种414杂交后,经连续7代自交,单株选择,于2011年春季选育而成。主要特征为:早熟,无限生长类型,生长势较强,叶片清秀厚实;始花节位为第7叶,花序间隔3叶;复总状花序,单穗开花20朵左右;果实椭圆形,有绿果肩,成熟果粉红色,单果质量17 g左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9%左右;高温、低温条件下坐果率高,具单性结实特性,抗枯萎病。
2011年春季开始选配组合,进行配合力测定,在浙江海宁和萧山两地的品种比较试验中,杂交组合CP28×CP24表现突出。2012~2014年,在浙江嘉兴、杭州、湖州、绍兴等地进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13年秋季定名为浙樱粉1号。2014年通过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至2015年春季,已在浙江、山东、安徽、黑龙江等省累计推广110 hm2。
2 选育结果
2.1丰产性
2.1.1品种比较试验 2011年秋季至2012年春季,在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海宁杨渡试验基地和杭州市萧山区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所头蓬试验基地的塑料大棚内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小区面积9 m2,双行种植,株距35cm,行距80cm,随机区组排列,3 次重复,以台湾樱桃番茄品种千禧为对照,单干整枝,栽培管理按当地常规。2011年秋季浙樱粉1号平均产量4 292.2kg·(667 m2)-1,比对照增产9.0%;2012年春季浙樱粉1号产量达4 550.7kg·(667 m2)-1,比对照增产9.7%。
2.1.2区域试验 2012~2013年,在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海宁杨渡基地、杭州市萧山区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所临浦基地、嘉兴市嘉善县姚庄镇进行春秋两季区域试验。春茬为12月播种,秋茬为7月播种。试验在标准塑料大棚内进行,采用完全随机设计,3次重复,小区面积均为60 m2,双行种植,株距35cm,行距80cm,单干整枝,7穗果摘心,栽培管理按当地常规,以千禧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表1):春季栽培,浙樱粉1号平均产量4 430.6kg·(667 m2)-1,比对照千禧增产13.1%;秋季栽培,浙樱粉1号平均产量4 562.2kg·(667 m2)-1,比对照增产11.9%。
表1 浙樱粉1号区域试验产量结果
2.1.3生产试验 2014年在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海宁杨渡基地、杭州市萧山区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所临浦基地、绍兴嵊州市三界镇进行生产试验。试验在连栋大棚内进行,2013年12月25日播种,小区面积均为320 m2,双行种植,株距35cm,行距80cm,单干整枝,7穗果摘心,栽培管理按当地常规,以千禧为对照。浙樱粉1号平均产量为4 574.1kg·(667 m2)-1,比对照千禧增产17.0%(表2)。
表2 浙樱粉1号生产试验产量结果
2.2抗病性
2013~2014年委托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经济植物病害研究室进行番茄花叶病毒病(ToMV)和枯萎病苗期人工室内接种抗性鉴定。结果表明,浙樱粉1号ToMV、枯萎病病情指数分别为13.4、9.7,对照千禧ToMV、枯萎病病情指数分别为15.3、11.3,均表现为抗病。
2.3品质
2014年7月,委托农业部农产品及转基因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对浙樱粉1号和千禧进行了品质检测。浙樱粉1号VC含量409 mg·kg-1,番茄红素70.9 mg·kg-1,总糖6.12%,总酸4.69 g·kg-1,可溶性固形物9.0%;对照千禧VC含量312 mg·kg-1,番茄红素66.5 mg·kg-1,总糖6.01%,总酸5.20 g·kg-1,可溶性固形物8.6%。
3 品种特征特性
浙樱粉1号为无限生长类型,生长势强,叶色浓绿;早熟,始花节位为第7叶,花序间隔3叶;连续坐果能力强,产量达4 500kg·(667 m2)-1;果实圆形,幼果淡绿色,有绿果肩,果面光滑;成熟果粉红色,色泽鲜亮,着色一致。可溶性固形物含量9%,风味品质佳;果实大小均匀,单果质量18 g左右,畸形果少;具单性结实特性,耐高温、低温性好,抗ToMV和枯萎病。浙樱粉1号适宜全国各地保护地春、秋、越冬栽培,不适宜于TYLCVD高发地区秋季栽培。
4 栽培技术要点
长江流域春季栽培于11月下旬至翌年1月上旬播种,苗龄60~80 d(天);秋季栽培于7月上中旬至8月中旬播种,苗龄35~45 d(天)。大棚栽培采用单干整枝,栽培密度以1 800株·(667 m2)-1左右为宜。浙樱粉1号具有单性结实特性,可以不用人工激素蘸花。栽培过程中要重施有机肥,每667 m2宜施2 500kg以上,定植成活后要叶面追施硼肥2次以上,根据生长情况及时追肥。植株转入生殖生长期后,适当根外追施钙肥2~3次,以提高果实的耐裂性。控制灌溉量,使土壤保持偏干状态,切忌土壤过分湿润。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烟粉虱等虫害,防止TYLCVD等病毒病和真菌性病害的发生。
基金项目:浙江省农业新品种选育重大科技专项(2012C12903)
收稿日期:2015-07-27;接受日期:2015-11-13
*通讯作者(
Corresponding author):杨悦俭,男,研究员,专业方向:蔬菜遗传育种,E-mail:younghz@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