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生岗前职业礼仪培训的探讨

2016-04-06梁倩雯

广西教育·B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道德素质礼仪教育中职生

梁倩雯

【摘 要】作为职业学校的教师应该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而达成这目的的良好途径便是职业礼仪培训,故我们必须认识到其重要性,采取各种措施,从礼仪入手,本文将从其重要性、主要内容、教学模式研究三方面对中职生的岗前职业礼仪培训进行探讨,以期有所启迪。

【关键词】中职生 礼仪教育 道德素质 措施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2B-0167-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精神生活的不断推进,社会、国家和普通人也愈来愈追求进步,而衡量一个事物和精神进步发展的准绳便是文明,礼仪则是文明生长必须的土壤,从大处着眼,一个国家的外交和对待世界发展的态度等,从细微处看,一个人的言语行为,一个脸上表情,无处都是在礼仪中传递。所谓的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的交往交流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敬意以及蕴含的内容的综合,礼貌、礼节、仪容、仪表都属于礼仪表现的基本方式,对于个人来讲,礼仪是一个人的道德水准、思想水平、交际能力的试金石,对于国家和社会来说,礼仪则是文明发展,道德风尚和风俗民俗的集中反映。

中职学校作为我国一种特殊的职业化教育学校,担负着给社会输送各种高素质职业人才的重任,这就需要职业礼仪教育在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方面有着更高的要求,除了学好必须的专业技能之外,还需要具备进入社会,应付各种生活和工作中的人际关系的综合素质,才会在将来的工作生涯中取得成绩。基于此,我们的中职生不仅要有才,还要有礼,成为朝气蓬勃的社会人才。

以下,笔者将浅析中职生岗前职业礼仪培训的措施和途径,以飨读者。

一、中职生岗前职业礼仪培训教育的重要性

国务院2001年公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全社会要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努力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同时指出“开展必要的礼仪、礼节、礼貌活动,对规范人们的言行举止有着重要的作用”。2012年党的十八大会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职生的职业礼仪教育与道德素养戚戚相关,也对整个社会的劳动者的素质十分重要,学生只有具备了过硬的职业礼仪才能在将来更好的走向社会,更好的面对社会工作岗位。中职生毕业后面临的是就业问题,因此笔者认为中职生是否能顺利的走向工作岗位,岗前职业礼仪的培训至关重要,比如职业学校中的电子商务,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只有具备了基本的商务礼仪才能形成人与人的规范交往,更加具备职业竞争力。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高速期,不仅缺乏技术人才,更缺乏高素质的劳动者。在中职生岗前职业礼仪的教育过程中,不仅能帮助学生改善公众形象,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个性形象和道德素养。

二、礼仪教育培训的主要内容

良好的个人礼仪是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文化素养、教养良知的外在体现,故在具体的和他人的交流活动中,语言行为的得体就十分的重要,生活中良好的礼仪会让我们有着独特的魅力和风采,交往更加和谐,而职场中良好的礼仪,能展示我们优质的职业形象,有助于职业成功。

礼仪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个人礼仪、社交礼仪和职场礼仪三种。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中职生的礼仪培训教育严重缺失,尤其是长期得不到正规的职场礼仪学习和有效纠正,使学生丧失了职业教育优势。所以要让中职生知礼懂礼,首先要教会他们怎么做,有具体的行为准则作支撑。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可以针对学生不同专业和不同需求,开发适宜的有关职业礼仪相关校本教材,将职业礼仪教育培训纳入学校正常的课程体系,利用课堂学习系统的职业礼仪知识,并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比如,将职业礼仪教育内容编排成小品、戏剧、相声等,寓教于乐,接受教育。餐饮专业的学习可以关注电话、问候、迎宾、就餐等职业礼仪的培训,英语专业的学生培训内容可以涵盖谈话、仪态、课堂等。

三、礼仪教育培训的教学模式研究

礼仪教育课程与生活、工作相关联的特点决定其仅仅依靠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是不够的,只有理论知识与相关的工作实践、工作训练相结合才能更好的使课程日臻完善。知识讲授与模拟训练相结合,一方面要求职业礼仪培训充分结合教材的每一章节的具体内容,讲授知识时以讲授、释疑为主线,掌握专业技能时以实践、模拟为主线。另一方面要关注理论和实践的统一结合,相互支持,互为补充,真正的为中职生的职业需求服务。知识讲授和模拟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是符合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需求,不但可以使学生知道并了解所学的知识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可以把知识内化为实践工作技能更好的应用。

(一)职业礼仪培训教学方法

1.情境导入法。首先由教师亲身示范正确的职业礼仪,然后结合具体的工作情境导入学生模拟。如对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有客人进入宾馆大厅时,我们应该怎么为他们服务。学生可以在具体的模拟过程中相互评价,共同提高。最后,教师把相关的问题归纳集中解决,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识。

2.角色扮演法。针对特定的职业礼仪,如介绍礼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给学生设计一些特定的角色,如客人、长者、男士、女士等。在具体的过程中了解介绍他人时的顺序、手势等,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案例教学法。主要是通过一些具体的职业礼仪案例,直观的教给学生知识。

4.任务教学法。通过向学生下达任务的方式,明确本课职业礼仪的需要完成的项目,这里需要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最后做陈述或者演示。

5.教学演示法。这是教学模式中最常用也是最基本的教学方法。主要通过教师示范,图片,影音资料等,学生通过看、听、想、思的方式掌握职业礼仪知识。

(二)职业礼仪培训教学模式创新

现代教育需要培养的是集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和道德素养于一身的优秀人才,现代社会需要的是能够创建美好幸福生活和服务社会大众的优秀人才。我们中职职业教育需要培养的是敢于和擅于建设、服务和改造社会的人才,而中职职业礼仪教育培养目标是以往的“实用性”人才向“综合素养性”人才的转变。

传统的中职礼仪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为主导地位,教师有着不容置疑的权威,而忽视了学生才是学习的客观主体地位,可以说是学生沦为了分数的奴隶、应试的机器,根本谈不上具体的职场能力的培养。但是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教学模式要求我们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毫无疑问的,这种教学模式是以培养学生的职场应用能力为本位,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客观需求。同时这种中职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实践控制能力最大化,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培养学生在掌握基本的职业礼仪知识和形式的基础上锻炼实际职业礼仪应用能力,给予学生更宽广的表现舞台。

比如可以引用小组合作和个人竞争相结合的自主教学模式。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老师可以按照学生的文化基础和技能差异进行平衡分组搭配,分为六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成员人数控制在五到八人,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专业技能、知识能力和管理水平突出的学生任组长,明确小组成员的学习任务并完成监督职责,以表格评价的方式记录每一个组员的成长。同时在组间引入竞争机制,根据教学内容开展竞赛活动,如通过小品、戏剧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并自主的提高职业礼仪运用能力。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动脑筋,在活动中寻找快乐与成就感,感受小团队的协调合作的那种亲密无间之感,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探寻,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礼仪的运用能力。

总之,中职生的职业礼仪教育培训是打造和提高有素质的劳动者的必要手段,是进入社会后,职场交流中有效的润滑剂,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现代社会不仅要求我们的中职生有精湛的业务技能,而且需要具备良好的文明礼仪,职业礼仪教育是塑造个人形象的不二法宝,是提高职业形象的必要条件。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中职礼仪培训上进行不断的探索,采取合适的有效措施,真正的让中职生成为有才有礼的社会栋梁。

【参考文献】

[1]武智慧,姚虹华,刘洁,廖正非. 礼仪养成教育在高职管理类专业学生中的应用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3)

[2]周轶佳.加强礼仪教育,提高中职生思想道德素质[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

(责编 罗汝君)

猜你喜欢

道德素质礼仪教育中职生
简论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价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团体辅导的运用
浅谈英语课中的礼仪教育
中职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体育课堂中融入礼仪的重要性
多种途径实施礼仪教育的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状况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