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特异性皮疹的治疗
2016-04-05李瑞洲
李瑞洲
(巴楚县畜牧兽医局,新疆喀什 843899)
生猪特异性皮疹的治疗
李瑞洲
(巴楚县畜牧兽医局,新疆喀什 843899)
根据病理学分析,特异性皮疹的发生,有动物抗原或半抗原进入皮肤,形成大于抗体数量的抗原,体内可溶性混合物增多,导致血管中活性物质的释放,增加血管的通透性,有着很大的关系。文章分析致病因,阐述发生及流行。而诊断,结合典型症状——在病猪的腹部、胸部、大腿部、耳廓部等处皮肤,出现明显的芝麻大、黄豆大的红色圆环形丘疹,确诊 不是难事。文章重点阐述治疗措施,以供参考和借鉴。
皮疹;诊断;治疗
1 前言
最近几年,地方生猪养殖,偶见一种皮疹病。诊断症状,在病猪的腹部、胸部、大腿部、耳廓部等处皮肤,出现明显的芝麻大、黄豆大的红色圆环形丘疹。诊治此病期间,尝试用中西药结合的治疗措施,丘疹症状明显缓解,消退至缩小,病猪逐渐康复。
2 病因分析
根据病理学分析,在一定条件下,丘疹的发生与动物抗原或半抗原再次进入皮肤,导致机体的剧烈反应。进入机体的抗原,在血液中与抗体结合,形成大于抗体数量的抗原,导致体内可溶性混合物增多。而可溶性复合物的形成,同样可导致血管中活性物质的释放,增加血管的通透性,诱发皮疹症。而随免疫复合物沉淀部位的不同,表现出来的典型症状同样略带差异。比如:关节炎、脉管炎、肾小球性肾炎等等。大量资料证实:特异性丘疹的发生,与养殖环境的突然改变,采食霉变饲料,感染圆环病毒病、蓝耳病、细小病毒病等等,以及不正确地使用药物、添加剂等等,都有着很大的关系。
3 特异性皮疹的发生
3.1 流行
此病四季皆发,季节性明显,尤其5~11月份多见。不同日龄阶段的猪,均有较强的易感性。而以断奶前后仔猪、架子猪的发病率尤高。此外,部分肉猪养殖,同样可见此症。
3.2 症状
生猪发病后,皮肤稍红,轻度瘙痒,甚至不痒。零星有丘疹症,症状自腹侧、背部,延伸蔓延到腹下、前胸、头部、躯干、臀部等处,丘疹由芝麻大小,向绿豆大小过渡。病情较严重的,丘疹可蔓延至耳部外廓部,形成一个接一个的以毛孔为中心的丘疹突起。病变的丘疹,多数为圆型,部分呈不规则的突起。
丘疹如集中耳部,随病情的加重,相互融合在一起,外观呈明显的褶皱,如苦瓜样。病情较严重的,患病耳廓水肿、增厚,比正常耳廓要增厚个1倍。而且,受病害影响,病猪眼睑肿胀。少数病例嘴部、四肢等处,淤血、发绀。病畜精神不振,食欲废绝,严重不食,体温骤升。严重病例,骤升至40℃左右。排便渐少,颜色淡黄,排便硬结。个别 感染病例,呼吸困难,腹式呼吸,发育受阻。护理不及时,病死率高达30%。
4 治疗措施
此病感染初期,病毒邪侵皮毛。生猪伴有丘疹的同时,发热、恶寒、咳嗽、卧地、扎堆,皮肤红肿。少数病例,体表出现芝麻大小的皮疹。用加减消黄散:银花、白芷、贝母、黄连、木通 、防风,各15 g;知母、栀子、条芩、大黄、黄药子、白药子、丹皮、连翘,各 20 g。本方为 1 头 40 kg的生猪一天的用量,以增加疏风解表功效,同时配合口服上述紫锥益毒清粉和口服补液盐治疗。
病猪发热,体温骤升,大便硬结,小便赤黄,饮欲增多。皮疹明显,有米粒大、黄豆大。个别病例,食欲不振,精神萎靡,采食锐减。此时,建议解毒去湿,疏风清热。可用上方消黄散减去丹皮、郁金,加黄柏20 g、芒硝 30 g,以增强清热澡湿、通便之功效,同时配合口服上述紫锥益毒清粉和口服补液盐治疗。
病猪精神沉郁,喜卧不动,食欲不振,全身布满黄豆大的皮疹。感染病例,眼睑水肿,耳廓增厚。部分丘疹,集中臀部、四肢等处,严重淤血、发绀。此时,注意清热解毒、去淤燥湿。方用上方消黄散,同时配合口服紫锥益毒清粉和口服补液盐治疗。
特异性丘疹的发生,与养殖环境的突然改变,采食霉变饲料,感染圆环病毒病、蓝耳病、细小病毒病等等相关。后期,表现出来略带差异的典型症状,比如:关节炎、脉管炎、肾小球性肾炎等等。建议用下列方剂,处方:银花 15 g、知母 20 g、栀子 20 g、条芩 20 g、大黄 20g、黄药子 20g、白药子 20 g、丹皮15 g、白芷 15 g、贝母 15g、黄连 15 g、郁金 15 g、木通 15g。本方为 1 头 40 kg的生猪一天的用量,饲养生猪的大小和多少随量加减,调合稀粥饲喂生猪。方中银花、栀子、条芩、黄连、黄药子、白药子清热解毒为主药,贝母清热散结,郁金凉血散瘀,功善消肿,白芷散风消肿,
丹皮清热与凉血,活血行瘀,木通利尿降火。同时配合在饮水中投喂紫锥益毒清粉(100 g /100kg水)和口服补液盐(25 g /1kg水),抗病毒、补充体液,防止猪脱水,并能控制酸中毒。对于呼吸困难的生猪配合注射 0.1ml /kg盐酸林可霉素,控制继发感染。
5 结论
生猪特异性皮疹为生猪养殖常见的严重的皮肤病,此症四季皆发,5~11月份多见。诊断此症,结合典型症状——在病猪的腹部、胸部、大腿部、耳廓部等处皮肤,出现明显的芝麻大、黄豆大的红色圆环形丘疹,确诊 不是难事。此病不同日龄阶段均有感染病例报道,而断奶前后仔猪、架子猪的发病率尤高。及时诊治此症,注意康复治疗,是目前有效预控此病的关键。
[1] 赵秀英.猪产地检疫中常见皮肤特征性病变的检疫[J].河南畜牧兽医(综合版),2008,(2):35-36.
[2] 贾国涛,方明辉,张永胜.生猪宰后检疫过程中皮肤异常病变的鉴别与诊断[J].兽医导刊,2008,(4):25-26.
[3] 孙奂,焦连英,崔兴兰.屠宰检疫中胴体皮肤的病理变化及处理意见[J].中国畜牧兽医,2004,(6):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