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球虫病的临床症状及防治
2016-04-05杨祥兰
杨祥兰
(四川省江油市九岭畜牧兽医站,四川江油 621700)
鸡球虫病的临床症状及防治
杨祥兰
(四川省江油市九岭畜牧兽医站,四川江油 621700)
文章在介绍鸡球虫病病原、危害的基础上,就此症的典型症状及常见防治方法做汇总阐述,为今后科学防治此病,确保养鸡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
养鸡;技术;球虫病
1 前言
鸡球虫病的危害,体现在一年四季。在各传染性疾病中,属发病率最高的病害,为生产养殖工作的开展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认识鸡球虫病的危害,了解球虫病的典型症状,针对性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是目前养鸡业必须尤为关注的关键性问题之一。
2 病原及危害
本病的病原是一种单细胞原生动物,称为“球虫”。有九种艾美耳球虫可引起鸡的球虫病。它们是柔嫩艾美耳球虫、毒害艾美耳球虫、布氏艾美耳球虫、巨型艾美耳球虫、堆型艾美耳球虫、哈氏艾美耳球虫、早熟艾美耳球虫、变位艾美耳球虫和和缓艾美耳球虫,其中前二重致病力强。柔嫩艾美耳球虫致雏鸡的盲肠球虫病,其它八种球虫则寄生于小肠。毒害艾美耳球虫可单独或于其它几种球虫共同引起鸡的小肠球虫病。
鸡球虫病是一种寄生原虫病,在鸡群各种传染病中发生率最高的一种,患病鸡生长缓慢,发育不良,急性暴发时可引起大批死亡,愈后的雏鸡生长为成年鸡后,也是球虫携带者。增重和产蛋能力都会下降,给养鸡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3 临床症状
根据病程长短的不同,可细分为急性型、慢性型、亚临诊型,不同病型典型症状差异性显著。
急性型——病程数日,或2-3周不等。感染初期,精神萎靡,呆立蜷缩,常居一偶,食欲废绝。随病程加剧,泻殖孔周边,被粪污所玷污、粘连。而且,随着肠黏膜的被破坏,机体中毒情况的加剧,病鸡常出现共济失调,轻度瘫痪,食欲废绝,囊素有透明液体积累,病鸡鸡冠苍白,后期贫血,消瘦,排便水样,甚至混有少量血液。
慢性型——较急性病例,病程长些,可延伸制数月。常见感染病例,集中在4~6月龄。发病病例,极度消瘦,足部、翅膀等处,有轻度瘫痪。母猪感染病例,产蛋量降低。部分感染病例,轻度间歇性下痢,很少有死亡病例出现。
亚临诊型——典型症状,不明显。经感染病例,可造成肉仔鸡生长缓慢,蛋鸡产蛋量锐减。
4 鸡球虫病的防治
4.1 药物防治
自化学合成抗球虫药——尼卡巴嗪和氨丙啉问世以来,药物防治就成为球虫病有效预控的最便捷、高效、常用的措施。药防最常用的办法,将药物添加喂养日粮中,轮换或穿梭用药,达到有效防病的目的。目前,市场上使用的抗球虫药,主要有两大类型:一类为聚醚类离子载体抗生素,比如:盐霉素、山杜拉霉素、海南霉素等等。经上述药物作用的球虫体,细胞膜对钠、钾、钙等离子的通透性增加,细胞膜内外渗透压差增加,大量的水分进入,可导致球虫体细胞爆裂而亡。理论上讲,使用此类药物,不宜产生耐药性。但是,近些年有报道,莫能菌素的药效并不是很理想,有待更进一步的试验取证。另一类为化学合成类药物,比如:球痢灵、氯苯胍、氨丙啉、百球清等,此类药物作用机制复杂。有的能阻断球虫体线粒体的电子运转,比如:喹啉类、吡啶类等;有的能影响虫体糖代谢,比如:氨基甲酸、叶酸等。
4.2 免疫防治
目前,药防球虫病应用效果好,但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不可避免会出现耐药性。解决耐药性的问题,最理想的做法,就是交替使用。而交替遴选药品,同样存在不小的难度,选择何种药物没有统一的考证。鉴于此,出现选择疫苗接种,预防球虫病的发生。常用的接种方法,对产房进行粗喷雾,或者育雏箱内一日龄鸡喷雾,或者饲料内喷施疫苗,或者将其注入饮水中。总的来说,接种疫苗时至今日方法基近成熟,基本上取得理想的令人满意的效果。但是,接种免疫疫苗,考虑到费用高昂的问题,仍仅局限在种鸡群中使用。尤其在肉鸡群中,接种疫苗的成本要明显高于抗球虫类药物。相关的研究,仍在不断的探索和试验中。
4.3 加强管理
日常加强鸡群管理,确保养殖环境清洁、卫生、干燥,注意饲喂优质富含维生素的饲料,提升鸡群的抗病能力。其他的日粮中,有富含促球虫发育的物质,应酌情限制饲喂。比如:麸皮、碳酸钙等,都应在球虫爆发期酌情限制用量。而球虫病流行爆发期,投药治疗的同时,注意清扫粪便、垫料等,彻底隔离开来,避免重复感染的机率此外,火焰消毒为不错的清灭秋虫卵囊的方法,同样可尝试借鉴。
4.4 中草药疗法
临床实践中,西药疗法、接种疫苗等,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在此,部分兽医工作者,借鉴传统医学的优势,结合现代医学技术,阐释用中草药疗法,防治鸡球虫病,取得不错的效果。采用自制单味中草药、中草药复方制剂,经提炼分离有效成分,可用于临床康复治疗此病。临床上常用的防治鸡球虫病的中草药主要有驱虫类药,如常山、鸦胆子、仙鹤草根芽、苦楝皮、百部、冰片、雄黄、槟榔、雷丸、芜荑、贯众等;清热燥湿类药,如黄芩、黄连、黄柏、白头翁、秦皮、苦参、龙胆草、茵陈等;清热解毒类药,如青蒿、马齿苋、柴胡、白茅根、蒲公英、地锦草、鸭跖草、穿心莲、败酱草、金银花、大青叶、藿香等;补气益血类药,如党参、黄芪、当归、熟地、白术、白芍、甘草、大枣等;活血止血类药,如丹参、桃仁、地榆炭、仙鹤草、旱莲草、翻白草、白及、蒲黄等。其中,常山、苦参、青蒿、柴胡等一般用作复方制剂的主药;地榆炭、白茅根、黄柏、黄芪、仙鹤草、地锦草等一般用作复方制剂的辅药。此外,用于佐药的有金银花、当归等;用于使药的有甘草、车前草等。当然,在不同的方剂中,各味中草药的主次作用也会有所变化。它们之间须按照一定的组方法则进行配伍,以达到最佳组合效应,从而取得最好的防治鸡球虫病的效果。
[1] 李国强,王永兴.鸡球虫病的发病特点及对策[J].兽药与饲料添加剂,2003,8(1):43-44.
[2] 陈敬军.这样治疗和预防鸡球虫病[J].河北畜牧兽医.2002,(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