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汕头开埠黄金发展期留下的启示——以华侨试验区为抓手提振汕头文化张力的思考

2016-04-05陈汉初

关键词:汕头潮汕华侨

陈汉初

(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广东汕头515041)

汕头开埠黄金发展期留下的启示——以华侨试验区为抓手提振汕头文化张力的思考

陈汉初

(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广东汕头515041)

汕头是历史上著名的对外开放商业口岸,其商业价值,曾引起远在欧洲的恩格斯的关注,称汕头是“唯一有一点商业意义的口岸”。开埠后,其商业成就举世瞩目。这段历史,长期以来已成为潮人心目中的骄傲。2014年9月,国务院批准在汕头经济特区设立国家级的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回顾历史,以史为镜,无疑对当今的改革发展是有借鉴意义的。以分巡潮惠嘉兵备道兼管水利驿务张铣亲自撰写的“汕头巡道行署碑记”为依据,以高密度的讯息量,展示历史图景,借鉴历史经验,展望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的文化发展值得期待的前程。

汕头;华侨试验区;张铣碑记;人才

清同治六年(1867),分巡广东潮惠嘉兵备道兼管水利驿务张铣,在汕头老市兴建潮惠嘉分巡道行辕。同治七年(1868)落成后,张铣亲撰并书“汕头巡道行署碑记”。全文如下:

汕头巡道行署碑记

潮为郡,负海阻山,延袤千余里。汕头特海滨一隅耳。其水斥卤不可食,风沙晦冥,洞无际。十年前莱未辟,居人捕鱼贩盐为业。茆檐屋,落落数十家而已。咸丰八年,海禁稍弛,诏许岛人通商互市,立关征税。于是殊方异域,梯航绳索之国,峨舸大,奔走偕来。闽越吴楚各省,估客佣夫,乘波涛,凌万顷,陆□(醢)水,珍物奇货,凡可以给生人之用、而逐什一之利者,云集鳞萃。遂隐然一大都会焉。

於以叹天下盛衰之理,循环无穷。其由衰而忽盛也,地为之,实时为之也;时为之,实人为之也。天子怀柔远人,纳赆输琛,重译至。海外诸国,皆得设领事官,管理商贾交易之事,与内地官司、文移往来无虚日。

予谬膺简命,观察是邦,按部巡行,一岁卒数至。嚣尘,难容轩盖。且与外人相接,不足以式观瞻。乃请于大府,创建行署。鸠工庇(庀)材,经始于丁卯之春,逾年而工竣。率僚属百执事,集外国诸领事翻译官,大会·饮而落之。座上诸君,奉进曰:此固昔日荆榛芜莽之地也。今且交衢列肆,市成五都,画栋飞甍,攒罗舛互。虽曰地气与时数使然,岂非盛衰之理,转移自于人欤?夫后之观今,犹今之观昔。由此休养生息,攘外安内,殷繁富庶,又将月异而岁不同,其兴讵有艾哉!

署之周遭二千四百丈。襟高山,带远水。疏潮立基,磊土作址。为堂为庑,为室为宇。牙戟森然,旗鼓列峙。畚筑之工居其四,木石之工居其五,丹黝垩之工居其一。计用□(缗)钱一万八千有奇。任其役者为周府经锡畴、赵县丞荣,督课勤慎,无旷期、无冗费,皆可书也。因援笔记之,而命镌诸石。

同治七年戊辰仲春月

诰授通议大夫盐运使衔分巡广东潮惠嘉兵备道兼管水利驿务长沙张铣寿荃氏撰并书

澄江李鹤龄镌[1]

《汕头巡道行署碑记》载于民国时期《大光报》。该报在所载碑文后还加注,该石碑高29英寸(73.66厘米),阔56.5英寸(143.5厘米),周围有缘线。碑实高26英寸(66.04厘米),阔53英寸(134.62厘米),石质为黑色湅石。碑文为行书,分32行,共575字。“道台行署,民国十年辟为第一公园,今为民居,碑现藏故画师黄史庭家。”[1]可是,笔者根据以上线索,多方寻找巡道行署碑,数月而无果。所幸碑文仍存,其形制也颇清晰,虽已散轶,还可复制复原。

这方575字的碑文,是汕头开埠以来最为权威的历史文献,其历史价值主要是:客观阐述汕头开埠十年巨变,总结汕头开埠后“月异而岁不同”的原因。这些历史经验,是汕头城市发展的一面镜子。

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已在汕头挂牌运营两年了,借鉴开埠汕头黄金发展期留下的宝贵历史经验,抓住建设试验区的契机,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拓展文化渠道,扩大潮汕文化的影响力,已成为提升汕头文化张力的一个不错选项。

一、汕头港在历史上的地位

开埠前的汕头,“特海滨一隅耳。其水斥卤不可食,风沙晦冥,澒洞无际。”“茆檐部屋,落落数十家而已。”开埠后,汕头发生了巨大变化。

(一)中西文化在这里交汇

汕头是我国南海之滨的一个重要港口,它既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始发港,也是一个重要中转站和补给点。早在北宋太平兴国年间,潮州府属就出现了著名港口古港程洋岗、凤岭古港和南澳等,并一度成为饶宗颐教授所称的“粤东襟喉,潮州门户”[2]152。那时,潮人就已经出洋经商并在海外定居了。19世纪初,沙汕头取代了潮州沿海各港口的地位,成为世界瞩目的对外交往的南国门户。1858年(清咸丰八年)11月18日,恩格斯在纽约《每日论坛》报发表《俄国在远东的成功》一文,称汕头是“唯一有一点商业意义的口岸”。清政府与外国侵略者签订丧权辱国的《天津条约》后,汕头被迫辟为通商口岸。帝国主义的侵略给潮汕人民头上又压上了一座大山;但由于外资的注入,资本主义的管理理念和资本运作模式的引进,也给汕头的发展提供了一次历史机遇,汕头埠的文化也发生了剧变。彼时,中国发生了辛亥革命、封建王朝倒台、五四运动、两度东征、北伐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孙中山多次莅汕,其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马列主义思想和资本主义思潮,剧烈地冲击着潮汕千百年来形成的传统文化。汕头的社会思潮空前活跃,“火焰社”等新文学团体如雨后春笋,报馆、书店、印刷出版机构林立。据统计,从清末到日军入侵汕头前夕,在汕头办办停停、停了又办公开出版的报纸,总计100多份,并有10多家通讯社。外国传教士乘汕头开埠之机,大举进入汕头,为了用本地语言传播西方教义,1909年3月16日,牧师汲约翰编写出版《潮正两音字集》,用罗马字注潮音。这本字典也开“潮汕字典”标准注音之先河。1925-1926年,两度东征胜利后,各种新思想、新主张、新鲜事,不断出现并披露于报刊。那个时期,也使潮人交汇撞碰、博采众长的创新作风和文化特性发挥得淋漓尽致。汕头埠云集着同文学堂、礐光学校、友联学校、聿怀学校、华英学校等名校和《岭东日报》《图画新报》《岭东民国日报》《潮声》《新中华报》等名报,以及名印刷厂、名书店、名戏院、名摄影社、名画廊等等。清末,汕头的电影院放映了大量进口影片。20世纪二三十年代,汕头就创立了新星模范制片有限公司。1927年3月1日,该公司拍摄的汕头首部影片《侠义姻缘》在汕头公开上映。[3]220汕头繁荣的电影业造就了一批影视爱好者和电影专才,他们从潮汕走出去,到全国各地去发展,成为一颗颗电影之星,如编导我国首部电影故事片《难夫难妻》的郑正秋、新中国首任影协主席蔡楚生、筹建中共领导的东北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前身)并担任首任党支部书记的陈波儿、编导电影巨作《大浪淘沙》的伊琳、为中国电影海外发行工作做出重大贡献的香港南方影业公司经理许敦乐、当今国产大片的制作人林建岳(林百欣香港丽新公司当今掌门人)等等。清末在汕头创刊的《岭东日报》,是一家讯息量极大的报纸,设有论说、要件、上谕、译电、潮嘉新闻、京省新闻、外国新闻、选录、时事要闻、本省新闻等栏目,从国内到国外,从全国各地到皇帝、朝廷,都可以在该报中见到有关新闻。该报报头上印有大清纪年、日本明治纪年、西历纪年。北京的报纸也曾在该报刊登广告。由此可见,《岭东日报》已不是一家地方报刊,而是一家具有国际视野的较有影响力的报纸。

(二)闽粤赣客商云集

汕头开埠后,经由汕头外出的经商者逐日增加,来汕外籍商人也纷至沓来。那时的汕头,吸引了韩江、榕江、练江流域以至福建、江西、浙江、江苏、湖南、湖北等省的大批客商和资本到汕头办厂、经商,闽粤赣等省份的华侨也经由汕头进出,并在汕头置业、办实业。潮汕铁路,汕樟轻便车,行驶上海、台湾、香港的轮船,不少都是客籍人士注资。旅汕外来商人也把汕头当成自己的家,将家眷、事业都安置在汕头埠,并成立了同乡互助组织——同乡会。20世纪二三十年代各地商人在汕头设立同乡会的有:蕉岭同乡会、广州同乡会、潮阳同乡会、普宁同乡会、宁波同乡会、张氏建筑宗祠筹备处、嘉应五属义山保管委员会、兴宁同乡会、梅县同乡会、揭阳同乡会、东莞同乡会、惠来同乡会、五华同乡会、广肇同乡会、饶平同乡会、琼崖旅汕同乡会、永定同乡会、澄海商会、大埔同乡会、六邑会馆等。有的甚至把祖宗的香炉也搬来汕头,建起了祠堂。前清末叶,宝安县人郭丽洲在汕经商,赚了不少钱。为扩充业务,家眷全部搬到汕头,并在福平路建起了家祠,曰郭厝祠,成为汕头市建宗祠之先例。但郭厝祠并非全汕头的郭氏大宗祠,乃郭丽洲祀其祖先而已,其建筑颇为辉煌。进入民国后,梅县巨商谢华史、耆老谢义谦等倡设谢氏宗祠。后又有潮人林桂园、林国英等倡设林氏宗祠。同时,佛岡县侨居汕头的巨商黄镜澄、宝安县黄煜南等,及潮人黄朴之、梅县耆老黄瑞堂等,组设黄氏宗祠于崎碌,与林氏宗祠衡宇相望。民国初年,吴祥达镇守汕头时,吴姓富商吴耀如等也靠这个关系,设吴氏宗祠于崎碌尾吴厝新乡。梅县人张怀真、潮人张凌云等组设张氏宗祠于岐山乡。梅县人李玉畊、李西平等则设李氏宗祠于中山公园附近,内中附设李氏新村。正如陈春生教授在《〈汕头埠图说〉序》所指出的那样,合族祠是近代中国城市最重要的基层社会组织形式之一。汕头是一个新兴的工商业城市,其创业者来自闽粤赣以及海外华侨等讲不同方言的移民。汕头城市的合族祠堂,大多为讲不同方言的同姓宗亲合力建筑而成,这反映汕头当时不同方言的人群和生共处的实际情形。[4]9这也从一个侧面映衬出旧时汕头海纳百川的繁荣景象。

(三)货物、名品居奇屯积

澄海县志对早期的汕头曾有这样一段描述:“每当春秋风信,东西两港以及溪东、南陇、沙汕头、东陇港之间,扬航捆载而来者不下千万计。犬牙错处,风物滋丰,握算持筹,居奇屯积,为海隅一大都会。”[2]159这里记述的是汕头等港口形成初期的繁忙景象,其鼎盛期的繁华程度便可想而知了。

汕头埠人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欢迎来自全球各地的优质名牌产品。那时的汕头,港口繁忙,进口均为世界名牌。当今世界最大的消防产品研发、生产商——奥地利卢森堡亚公司,在其总部的产品展厅里,至今仍悬挂着一帧长1.8米的民国时期中国老照片,这帧照片拍摄的是中国首次购买其消防车,并在汕头巡游时,市民万人空巷,围观这新玩艺儿的情景,时间定格在1929年。

百载商埠汕头的名牌货,也从汕头港装运出口。由汕头陶瓷行督造、包装的闽粤赣等省烧制的瓷器(外界称“汕头器”)以及樟脑、咸菜、贡菜、菜脯、酱料、潮汕布料、精美绣品、潮汕抽纱、锡器等产品,源源不断地输送海外。这些品牌名号,显然是经长期打造、苦心经营而形成的。只要我们认真体味“汕头汉记庄贡品田厝馨菜脯”的广告词,便能从中悟出一、二:

汕头汉记庄贡品田厝馨菜脯本庄创设汕头金山街,开张历有余年,分创在潮安县田厝乡亲自督办、拣选特别鲜雅、底面一色正田厝菜脯,货品精美,远近驰名,极蒙各港商客采办称许,故销售日广,恐防假冒,特用双狮球为记,贵客惠顾,请认明印标,庶不致误。

本主人谨[2]159

分析这则广告词,可以领悟到当年汕头商人在货源组织、产品包装、名牌打造、商标保护、品牌经营等方面,都做了一系列独创性的工作。汕头埠作为人才、资源的集中地、产品进口集散地,肩负着从闽、粤、赣等省广大幅地组织“精美”货源、“督办拣选”商品、包装出口、商标策划、品牌打造的重任。这种宽阔和富有远见的商业眼光,也许应该是当今汕头人所应倚重的。

类似“汉记庄贡品田厝菜脯”这样的品牌,汕头比比皆是。汕头当时较有名的厂、店、商标有:珠江炼油厂、集华发皮具,华光、新月、吴协华电池,耀华、利生火柴,“飞马牌”花生油,老山合腊味,顺利造船厂,大昌、广合玻璃厂,开明电灯公司,美香牌、适口牌罐头,金山饼干厂,“蔡儒合泰昌绸庄”,“公元牌”摄影化学厂,“源记茶庄”,“再顺隆”咸鸭蛋,萧广丰泰长春药酒,虎标永安堂,瑞成源药局,光明药水,洪锡龄大药房,联和药房,顺成酿酒厂,玛丽西装,岭东染织厂,协成、德昌、中南、振新抽纱行,仁昌、名利轩印刷厂,振顺泰图书,鸥汀钰声乐庄,李一乐箫笛,南华电器,陶芳酒楼,永平酒楼,中央酒楼,大通旅社,翡翠牌鱼露,鸿茂肥皂,贡品颜记点铜锡器,华资烟草公司,安和汽水厂,“天竹牌”、“鸡牌”、“洋馨钟”香烟,广安化妆品,老妈宫粽球,戏布袋凉茶等等;百货公司有:南生公司、广发公司、振源公司、平平公司等;照相馆有:一似、青年、真美、新光、其芳等;金银首饰店有:安昌、松源、利兴、郑金记等;古玩店有:玉成、陈合兴、福丰、佩玉斋等;医院有:博爱医院、五善堂医院、存心医院、益世医院、无忧医院等等。百载商埠汕头拥有众多的名牌产品,信誉卓著,品牌响亮,但当时常驻汕头商埠的只有商行、商标名号,而生产基地却遍布南中国广大地区,汕头成为著名品牌城市。

(四)金融企业集聚

由于物流、人流的集中,汕头自然而然成为南中国海之滨的金融中心。据1933年统计,当时汕头埠对金融类商业的分类分别列为:会计师、储蓄、保险、饷押、银庄、金庄、汇兑、收找、侨批等行业。其中,经营汇兑者有36家,“其业务在代南洋以及上海、香港各埠汇寄款项。”[5]即经营外汇业务。其发行的“有保证的纸钞”达265万2千4百元,“发行百元头白票商号”达13家,最高发行额为18万元,最少5万元。另,经营银业的庄号162家,“专办理银项出入、存揭等事”,即对内金融业务,这些银庄发行纸币的有34家,“发行银额”达213万4千元,“发行百元头白票商号”[5]达40家,最高发行额8万元,最少5千元。当时,汕头金行密布,其经营的金首饰,多从香港、上海进货。汕头加工的金饰,还销往南洋、暹罗。此外,外商还在汕头设立外资银行,较著名的储蓄银行有中法储蓄会、英国储蓄会等。由于金融企业的汇集,金融行业协会自然而然就有组成之必要。当时,汕头设立了“银行同业汇兑公所”和钱庄同业“银业公所”。汇兑公所会员费分两类,有发行纸币的钱庄为1千元,无发行纸币的500元;银业公所会员分甲乙丙丁四等,会费分别为500元、300元、200元、100元。

汕头银业同业组汇兑公所“集各地汇、票价行情于该所为交换场”,所以该所既“类于证券交易所”,又“类于票据交换所”。[5]交易所只限于会员才能入所交易,“交换结果,各因其信用贷借关系”,等到每个月的最后一日,再“互为公定息价”。所以,汕头市来往存款的“息价”,“亦以该所公定为标准”。[5]

当时汕头经营金融业的,初以澄海人为多,后又有潮阳人从上海做生意所赚资金中抽出部分投到汕头做金融。继而,大埔、梅帮也挤了进来。因此,汕头银业公所与汇兑公所有“澄海帮”,还有“潮阳、大埔及梅帮”,各帮“互欲为商场之竞争”,“互相倾轧”,竞争十分激烈。为了避免恶性竞争,在汕头总商会的协调下,将“营业法划分香港、上海”,“汇票归汇兑公所”,“龙银、毫洋买卖概归银业公所”。[5]20世纪二三十年代,汕头金融市场十分活跃,交易额十分可观。仅侨批款一项,年总额最高时达2亿元。20世纪一二十年代,在汕头埠工作的工人工资每月才三四元。故上述经营汇兑和银业发行的“有保证的纸钞”虽只有二三百万元,但汕头金融市场资金流动量在当时已是一个不小的数字,特别是那些发行对外“有保证纸钞”的汇兑庄,非信誉卓著者是不能为之的。

(五)世人瞩目之地

汕头开埠前后,大量外国商人、传教士、医生住汕。据史料记载,汕头先后与英国、法国、日本、德国、美国、挪威、荷兰、俄国、爪哇(荷兰殖民地)、苏门答拉等国家和台湾、香港等地区有直接经济贸易关系,英国、德国、日本、法国、挪威、美国、俄国(法国领事代)在汕头开设领事馆,驻汕外籍侨民多达数百户。

由于外国资本的进入,汕头工商业长足发展。汕头开埠后开办的南生公司的广告词就响亮提出:“经办全球货物,搜罗中华国产”;“蔡儒合泰昌绸庄”也有“经办全球织品”的广告词。可见,当时汕头埠商人做生意就有面向全球的外向型眼光,做到“买全球,卖全球。”

据现有资料,汕头还是中国最早涉足股份制的城市之一。清光绪三十年(1904)《岭东日报》有一“广告”云:

新广兴告白

汕头新广兴自丙戍(戌)年合伙开张南北行生理,计六股半:

陈兴记一股,一百元

黎兆卿半股,五十元

陈凤卿一股,一百元

陈芳裕半股,五十元

罗凤悟一股,一百元

陈贤裕一半股,五十元,支过银六十二两三钱零六

刘寿山一股,一百元

吴荐秋一股,一百元,支过银二百一十六两六钱零八

罗凤悟股份于戊子年拆出半股,计共股银六百元。各股友老本银早日既支还,只因该生理连年亏本,放出外洋之数,均无可收,只得将上日买受洋人地底店一间,卖与姚德和,价银二千元,为开拆街账并摊揭款各等。罗凤悟、黎兆卿之股,念其早日去世,并未支过数目,伊子将合同交返,送还袍金银各四十元。特此登报。汕头新广兴[6]

汕头新广兴公司创办的这个“南北行”,是专营“出入口”业务的,“丙戌年合伙开张南北行生理”,“计六股半”。可见,该公司合伙做“南北行生理”是在丙戌年(1886),比现有资料称中国最早股份制公司上海大新纱厂1895年的开办还早9年。

清宣统二年汕头一家叫“富春江”商号的商行,该商行的开办合同内容为5个投资者合成8股,每股1725两银。富春江商号还创办了富春江旅馆,业务远及美国檀香山。还有资料称,早在嘉庆十七年(1812),樟林古港也已出现股份制红头船公司。这些股份制公司在潮汕诞生,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潮人很早就开始涉足西方工业国家实行的股份制这种新型经济管理运作模式。

除此之外,历史上汕头有不少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工业产品的生产都搞得比人家早。1860年设立潮梅关,1897年大清邮局成立时汕头邮政局同时成立,1899年汕头就开始有通往上海、香港及台湾的商务货船;1904年中国第一条华侨集资的商办铁路——潮汕铁路开工,1906年潮汕铁路通车,1909年全市用电灯照明,1914年全市用上自来水,1929年汕头飞机场启用,电报局开始营业,1932年全市用上自动电话,1933年广汕无线电台开通。那时的汕头,已被世人所关注。美孚、怡和、太古、亿记、德记、通用汽车、福特汽车、屈臣氏等国际大企业落户汕头。1932年,日本的高中地理课本专门介绍了汕头港,并插入一张详细的《汕头商业圈图》,图中标示汕头的商业影响遍及粤、闽、赣边广大地区。当时的汕头已成为粤东重要交通枢纽、进出口岸和商品集散地,步入中国屈指可数之重要港口之列,港口年进出口货物总额居上海、天津、大连、汉口、青岛、广州之后,排行第七。到其黄金时期,汕头港口的年吞吐量最高达675万吨,仅次于上海港和广州港,而居全国第三位,汕头“市成五都”,“隐然成一大都会也”。

二、开民智,聚人气,招贤良,成为汕头华侨试验区发展的历史选择

开埠汕头黄金期,汕头不仅成为中西文化、科技交流的走廊,也是闽粤赣边最新科技成果呈现、客商会集、商业汇聚的宝地,还是金融业发育良好的金融中心和人才高地,创业、创新氛围令人神往,汕头成为具有良好创新生态的创业之城。正如张铣所述,汕头“由衰而忽盛”只用了十年的时间。其变化如此神速,是什么因素使然?他在“碑文”中自问自答:“地为之,实时为之也;时为之,实人为之也”。“人为之”,他也总结了三点:(1)“天子怀柔远人”;(2)“纳赆输琛,重译麕至”;(3)“海外诸国,皆得设领事官,管理商贸交易之事”。归结起来是两点,一是朝廷解除海禁,“诏许岛人通商互市”;二是“殊方异域”,“奔走偕来”。也就是说,既有天时、地利,也有人和,但归根结底,是人在起作用。在当前普遍产能过剩、经济转入新常态的大形势下,发展文化产业,是汕头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的一个比较好的选择。而试验区的文化发展,除大力争取中央政策支持外,也许可以在“人”字上多做点文章。

(一)文化的“自信”与“他信”

多年来,居住于本土的汕头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汕头没有什么地方可以玩的。”在机关部门搞接待的,也经常愁于不知道带客人去哪里参观。汕头机场搬迁揭阳、高铁潮汕站落户潮州沙溪后,汕头人抱怨之声更炽。网络上流传的潮音段子《汕头路》,其语言之刁钻,更是使人啼笑皆非。旅外潮人和汕头的士司机也是负面舆论多,说好话的人少。个中原因,是我们的“信心文化”出了问题。一个地方,要在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拓展文化传播渠道、扩大文化影响力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关键在于对自己的文化要有自信,也要让别人相信我们的文化,即所谓文化“自信”与“他信”。这也是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起步发展应当首先跨越的一个“坎”。

汕头确实没有老天赐予的名山大川,也没有深厚的中华古代文化积淀,更没有像深圳等新兴城市那样的“营造文化”,但汕头已拥有“世界档案遗产——侨批”;而“世界文化遗产——海丝文化”,也正在与全国其他十多个兄弟城市一起申报之中;汕头还有全国第一个以“华侨”冠名的试验区;汕头特色文化突出,如海丝文化、华侨文化、精细文化、商业文化、美食文化等。遍布汕头各地乡村的古旧侨乡古寨,如潮阳区陇田镇“东里寨”、澄海隆都镇的“慈黉故居”、莲花镇雅道村“四方寨”、濠江镇“珠浦古寨”等,都是很有营造开发前途的侨乡文化村;潮汕的民间艺术、民间工艺,是潮汕精细工艺文化的代表。1998年底,饶宗颐教授考察了樟林古港,饶老对新兴街尤感兴趣,他说,新兴街是潮人飘洋过海,出国谋生的了不起历史见证。要是在西欧,这条街将会吸引成千成万的人前来寻根问祖,将会引起轰动。[7]另外,集海丝文化、商业文化、华侨文化为一体的小公园历史街区,其文化价值是难以估量的。说小公园街区文化博大精深,并不过分。别的不说,就说街道名吧,有充满海丝文化的“指南里”“通达街”“达溪里”“通津街”“招商路”;还有的街名则出典于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如“文选胡同”“文星胡同”。又如怀安街的街名,则出自《论语》:“老者安之,少者怀之”。是时的怀安街,商业繁荣,灯红酒绿。如能把小公园历史街区保育活化成功,将会大大提升汕头人的文化自信。可因种种原因,该街区现实境况堪忧。

汕头小公园历史街区是“昔日汕头的商业旺地”,“是汕头人心目中的城市之魂”[4],是海内外潮梅华侨华人的精神家园。一片废墟的小公园,是汕头人心中的一块“心病”。

笔者认为,活化小公园历史街区,可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加强管理。先清除街区所有障碍物,“打通筋脉”,打扫好卫生,清除占街为市,防止危房伤人,激活僵死的街区,让“老汕头人”回流,改善汕头小公园历史街区的活态文化生态。

第二步,换一种思维,盘活沉睡老屋。一是成立小公园历史街区活化委员会,由市领导牵头,由有关部门领导组成。该委员会主要负责顶层设计,整体协调工作;二是成立汕头市城市史研究会,由一位热心老领导牵头,由学者、老同志、老市民代表组成,负责街区各条街道、各座房屋的资料、产权普查工作。前期先整理好“小公园历史街区档案”,主要内容是:(1)老屋基本资料;(2)产权;(3)产权人意愿。然后,把有关情况进行分类,并采取不同方式进行处置:(1)愿意捐赠产权的,由政府接收;(2)愿意委托政府管理的,由政府主管部门管理;(3)愿意出让的,招商出售;(4)不愿意出让的私房,由本人出资按总体规划进行活化保育。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小公园历史街区资料库;开通“小公园”网,把资料库的资料在网上发布;发动全世界的华侨、华人,特别是潮人企业家,认购、认捐、认领,按市政的统一设计进行保护性改造。如按此方案能活化成功,汕头小公园历史街区将成为全国知名的骑楼街区。再把礐石风景区进行一次升级打造,与礐石海湾连成一体,汕头市民只要迈出家门,就可享受到喧闹都市中的绿色世界和水上乐园。

另外,与礐石山连成一片的濠江,正在规划“濠江礐石新农村示范片”,该片区由珠浦、葛陈、葛朱、茂南和头村等五个核心村组成,总用地面积1490.8公顷,连线10公里。那里风光秀丽、空气清新,既有田园风光、又有海湾渔筏,既有大美山水、又有古村名木,既有沉香奇果、又有海味美食。这个项目既是提高该地农民生活质量的惠民工程,又是汕头市民休闲的好去处。如能沿礐石桃花涧路登山后,沿礐石山北麓,营造一条林荫步道,与“濠江礐石新农村示范片”连成一体,汕头就既有一个全国知名的骑楼街区,又有一座位于市区的山水风景区,还有一大片处于城市边缘、具有田园风光的新型城市,市民只要搭上礐石渡船,登上礐石山,就可步行到濠江新农村示范片吃中午饭,过上休闲的生活;外地游客游玩小公园后,坐船上礐石风景区,还可以沿步道到农村去过村野生活,那时汕头的文化面貌将会是另外一种品位,外界对汕头将会刮目相看。

(二)引进人才,营造人才高地

开埠汕头的黄金发展期,得益于“闽越吴楚各省,估客佣夫,乘波涛,凌万顷,……云集鳞萃……”人才聚集。所以,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要发展文化产业,应广招天下贤良,聚集现代高端文化产业和顶尖人才群体。一是把本土培养出来的潮籍海内外人才吸引回来;二是通过互联网,招揽世界华侨、华人人才;三是以国际潮青、国际潮籍博士联合会在汕头设立的博士流动站为平台,引进国际华侨华人精英科技成果,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高新科技产业、会展业,举办世界华侨华人创客成果展,让精英人才的成果在汕头试验区开花结果。

(三)抓住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落户汕头的契机,令“东方犹太人”与犹太人叠加

以色列是一个创新型国家,犹太民族是一个聪明智慧的民族。据统计,自诺贝尔奖设立以来,先后获诺贝尔奖的犹太人总计达183人。2015年12月16日,现年92岁的以色列前总统希蒙·珮雷斯应邀前来中国汕头出席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筹)启动仪式。行前,他接受《光明日报》记者王水平采访时说,以色列在贫瘠且强敌环绕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并以科技创新闻名,其秘诀有二:一个是与现实有关,一个是与人有关。人是最重要的资源,犹太人的基因、犹太人的传统,就是不断进取,不断提高,总是不断地挑战自己。但由于宗教和文化原因,犹太人屡遭迫害。历史上称以色列人即犹太人,公元前6世纪前犹太人称希伯来人,公元前11世纪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过希伯来王国。公元前63年,罗马人占领巴勒斯坦后,犹太人遭到残酷镇压,绝大多数犹太人逃离巴勒斯坦,流散世界各地。16世纪初,巴勒斯坦被纳入奥斯曼帝国版图,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9世纪后期,犹太人力倡复国,号召犹太人返回巴勒斯坦,建立犹太国家。但复国之路也并不平坦,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希特勒对犹太人的迫害更甚。

中华民族也是一个饱受欺凌的民族,中国人民是富有慈善心的人民。历史上,我国著名国际商埠上海等地曾容纳过大量的犹太难民。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侵略中国时期,上海沦陷,不少犹太难民逃离上海来到汕头。日本侵略者投降,汕头市政府有关外国人驻汕的档案记载中,还有犹太人在美记洋行当职员的档案材料。现汕头市档案馆馆藏有《犹太人被掳时期》一书。该书是犹太人专用书,也可以从这个角度,印证确实有犹太人定居过汕头。

与此同时,潮汕人对犹太人的不幸遭遇也倾注着深深的同情,时时关注世界各地“犹人惨状”的消息,汕头《岭东日报》对此有较为密集的报道。清光绪三十年(1904)正月,该报《外国新闻》栏目在不到十天的时间内,就有两天刊登三则这方面的消息:

1.犹人惨状

美国纽约克来函云:此间犹太人闻同类之侨寄俄国者,将受惨戳,连日集议救援之法,拟即公举数人赴华盛顿,谒见美总统,恳求竭力保全。而俄国企慎尼夫埠人仍遍分小启,鼓舞人心,谓下礼拜日(即俄人庆祝耶稣降生之日)必杀尽犹太人。俄官闻之,并不力任保护之责,现已有犹太人约一万名逃往他国矣。[8]

2.犹太人现象

十七日,北京电云:由哈尔滨逃出之波兰犹太人,仍西伯利亚犯人,现私结会党,欲敌俄人,其党首着力欲招集二万五千人,如外国敢死党及华人矿工及盗贼等。

二十日,伦敦电云:俄国各省总督警告犹太人着实改变倾向日本之心,祁亚夫总督召集犹太人严词着其纪念奇士次尼付。现犹太人被逼签出战费甚多,娇老柏坚将车已出,会将所有驻近西伯利亚铁路之犹太人驱逐。[9]

潮人居住的地方虽然自然条件比以色列国好,但潮汕人多地少,资源贫乏,本土难以养活这个庞大的人群,所以必需四处漂泊谋生;潮人极具天赋,聪明能干;在商海拼搏中,显示出擅于经商的才能;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靠本事、靠技术、靠毅力,站稳脚跟。正因为如此,他们对自然力有特别的体验,敬畏自然,感恩天地,崇拜“天公”、“土地公”,相信因果报应,坚持善意待人。这些,都与犹太族人十分相似,所以潮人被称为“东方犹太人”,这应该是一个善意的表达。可是,此说据说出自泰国国王拉玛六世《东方犹太人》一书。而书中此说,并非赞语。潮汕本土与以色列本土一样,并没有什么优厚的资源,只有人才是真正的资源。如何把汕头人口众多这个劣势,变成人才资源的优势,是汕头发展的出路。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设立,恰好碰上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和中以创新产业园落户汕头。2015年12月16日,广以学院(筹)和中以创新产业园同时在汕头举行启动仪式,李嘉诚先生与以色列前总统佩雷斯同台。李先生语重心长地说,世之君子,志在天下。让大家共同在中国推动一个能够改变个人和国家命运的未来的改革。以李先生为代表的潮人说出了汕头人的心声。历史让犹太人和“东方犹太人”再一次交集,竭诚实现如此强强联合,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的腾飞将指日可待。

(四)为华侨华人创造学习深造机会

尽管不少华侨华人已移居海内外,或已传至好几代,但他们“根”的情结是没有改变的。他们都想让自己的后代了解祖国文化,学习家乡语言。汕头华侨经济合作试验区可以在此做点工作:(1)继续办好汕头华侨学校,为华侨子女学习本土语言文化提供帮助;(2)在试验区设立“世界孔子学院师资中心”,为世界各地华侨、华人学校和孔子学院所需师资牵线搭桥;(3)在汕头大学创设华侨学院,专门招收华侨华人学生;(4)建设“汕头台湾大学园”,争取台湾各所大学在大学园设立分校,把台湾剩余的教育资源吸引过来,让大陆的青年学生在汕头华侨试验区就能接受到和台湾一样的学习教育质量;(5)在南澳建立“南澳论坛”永久性会址,把“南澳论坛”的论题扩大到全球华侨华人,开办“全球华侨华人论坛”。每年一个选题,把华侨华人的工作做深做细。世界商界巨子李嘉诚、香港文化巨星饶宗颐、改革开放后新潮商代表马化腾等,都是很值得总结宣传的华侨、华人代表人物。这样,华侨试验区在培育华侨华人青年学子、宣传华侨华人方面就有自己的独特优势。

(五)弘扬潮人精灵手巧传统,形成潮汕精细文化+

潮人早就以精细、精明闻名于世,潮汕木雕、潮汕石雕、剪纸、潮绣、抽纱、嵌瓷等等,无不以精细工艺而倾倒海内外业界人士。以上这些民间工艺,不少已入选国家、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建议在华侨试验区设立“潮汕非遗展示中心”,开办“潮汕民间工艺创业园”,把民间工艺大师吸引过来,并与现代设计人才相结合,形成潮汕精细文化+现代设计理念、+现代文化元素、+动漫设计、+现代文化需求、+互联网,让古老的文化焕发出现代活力,发挥更大张力,形成更高文化生产力。

另,可以考虑设立“潮菜烹饪学院”,让潮汕美食文化香飘世界。潮菜档次高、适应人群广、维系着海外乡亲的乡愁。国画大师张大千先生既是画家,又是烹饪大师。他曾说,厨艺是最高的艺术。有一次,他在台湾的家请张学良先生吃饭,他首先写了一张菜单,让家人备料,然后他自己亲自掌厨。张学良先生享受完这一餐,印象十分深刻,并索要菜单留念。后来,这张菜单经装裱后,在美国展出,曾一度引起轰动。所以说,烹饪既是一种非常高尚的文化,又是人人离不开它的庶民之“天”。以潮菜文化凝聚侨心,是一个不错的主意。故建议在华侨试验区设立“潮菜烹饪学院”,面向全球华侨华人招生。在此基础上,定期举办以下培训班:(1)华侨华人太太班。组织华侨华人的太太到汕头旅游,到潮菜学院品尝潮菜,教会她们做家常菜。(2)青年学生班。组织海内外华侨华人学生,到学院进行短期培训,请他们吃家乡菜,做家乡菜,扩大家乡菜的影响。(3)举办厨师培训班。组织世界各地的中餐馆、潮菜馆的厨师到学院体验正宗潮菜烹饪技术,开展厨艺比赛,交流技艺。(4)举行“潮汕美食节”,组织海内外华侨华人旅游团参观品尝。(5)举办“潮汕老字号”食品展,并在网上永久性设立“潮汕美食网购”,向全球代购潮汕美食,让潮汕美食走向世界每个角落。

(*本文参加2016年3月10日由汕头市委宣传部、汕头华侨试验区管委会、汕头市社科联主办的“汕头华侨试验区文化发展学术研讨会”并获“汕头华侨试验区文化发展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1]张铣.汕头巡道行署碑记[N]//方志(第四十期),1948-01-14,大光报.

[2]陈汉初.话说潮人[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0.

[3]陈汉初.弘扬百载商埠影业传统,打造国际影业新城[M]//字纸斋品潮集.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4]陈汉初,陈杨平.汕头埠图说[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9.

[5]谢雪影.汕头指南[M].汕头:汕头时事通讯社发行,1933:247-249.

[6]新广兴告白[N].岭东日报,清光绪三十年二月二十日(1904-04-07∶1).

[7]陈汉初.潮俗丛谭[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2:152.

[8]犹人惨状[N].岭东日报,清光绪三十年正月二十一日(1904-03-07∶4).

[9]犹太人现象[N].岭东日报,清光绪三十年正月二十九日(1904-03-15∶4).

(责任编辑:佟群英)

G127

A

1001-4225(2016)07-0026-08

2015-12-31

陈汉初(1948-),男,广东揭阳人,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副理事长。

猜你喜欢

汕头潮汕华侨
我的华侨老师
潮汕牛肉火锅
汕头17岁少年“娶”13岁女孩
华侨华人贺祖国70华诞: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
海外华侨华人咏盛典
从汕头到上海:国民政府的“废两改元”之路(1925—1933)
潮汕:把一碗粥吃成了传奇
潮汕为何让人欲罢不能
华侨华人庆“国庆”度“中秋”
诗画汕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