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梗死恢复期情志护理体会

2016-04-05叶林梅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脑病科重庆400700重庆市璧山区人民医院重庆40760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6年5期
关键词:情志中风心理

叶林梅,封 敏(.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脑病科,重庆 400700;.重庆市璧山区人民医院,重庆 40760)



脑梗死恢复期情志护理体会

叶林梅1,封 敏2
(1.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脑病科,重庆 400700;2.重庆市璧山区人民医院,重庆 402760)

我科在建设国家重点临床专科脑病科过程中,按照《关于印发中风等13个病种中医护理方案(试行)的通知》(国中医药医政医管便函〔2013〕59号),在2014年度对220例中风(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进行了情志护理,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220例,男112例,女108例;年龄32~88岁,平均61.6岁;发病2周~6个月,功能障碍196例;不良情绪分型[1]为抑郁48例,焦虑46例,烦躁18例,多疑17例,幼稚化9例。

2 情志调理措施

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中医药医政医管便函〔2013〕59号”《中风(脑梗死恢复期)中医护理方案》内容进行情志护理。

2.1语言疏导法

运用语言,鼓励病友间多沟通﹑多交流。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家庭温暖是疏导患者情志的重要方法。中风患者康复期的心理特点是因为长期卧床,不能生活自理,再加上有些患者还伴有言语表达障碍,产生挫败感﹑无用感,情绪低落。因此应当及时了解患者的内心感受,心理疏导要有的放矢,最大限度地争取亲友的支持。聆听患者倾诉要耐心,使其不良情绪得到宣泄。要怀以真情与他们交往,多鼓励﹑多关心﹑多帮助,给予他们足够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身良好的语言﹑表情和行为去影响患者,逐渐使其接受现状,充分认识到树立克服困难﹑战胜疾病的信心的重要性。

2.2移情易志法

根据中医“形神合一”观,即只有“形与神俱”才能心身健康的原则,通过戏曲﹑音乐等手段或设法培养患者某种兴趣﹑爱好,以心理诱导的技巧,通过影响“心神”达到喜则气和志达,分散患者注意力,调节其心境情志,使之闲情怡志,帮助患者从痛苦中解脱出来,从而最终解除疾患,恢复身心健康。另外,音乐等艺术还是一种情绪释放﹑自我表现和感情陶醉的特殊手段,只有通过自我表现,才能保持心理平衡及时情绪稳定;而适当的情绪释放也是维护身心健康﹑陶醉心情必不可少的方式之一。一般中风后抑郁患者开始给予倾听舒缓﹑优美的乐曲,如《梁祝》﹑《梅花三弄》﹑《四季》等,心理疏解后再收听欢快的乐曲如《四小天鹅舞曲》等,或结合患者喜好收听民歌﹑民乐以振奋情志[3]。也可以根据不同证型选择相应的歌曲,悲观抑郁型一般选择情调悠然﹑节奏徐缓﹑旋律清逸高雅﹑风格娟秀的古典乐曲﹑小提琴协奏曲及轻音乐为宜如《二泉映月》﹑《弦乐小夜曲》及贝多芬的交响乐等[4]。也可根据患者的宗教信仰,其听一些其信仰的佛教音乐或圣经歌曲等。

2.3五行相胜法

在情志调护中,要善于运用《内经》情志治疗中的五行制约法则,即“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五行相生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所以当情志太过时,则以其所胜之情志去克制它[5]。同时,要注意掌握情绪刺激的程度,避免刺激过度带来新的身心问题。

喜胜忧。应用最多的为“五行相胜法”中的“喜胜忧”。 “悲在脏属肺,在五行属金”。“悲则气消”,过度悲哀或过度忧伤,会消沉损失肺气,甚则使气消而昏厥。悲为肺志,喜为心志,因火能克金,而肺属金,心属火,所以可用心之志—“喜”来治疗各种由肺之志—“悲”引起的疾患。中风康复期患者多有忧虑,以喜胜忧,其方法可给予患者讲笑话,看喜剧书籍或喜剧影视作品等畅情志,胜忧虑。或以患者特别喜欢的亲朋好友多劝解。

悲胜怒。大怒或郁怒不解,引起肝气郁结,气机不畅,轻则造成肝气犯胃(又称木乘土),脾失运化,重则血随气逆发生呕血﹑薄厥﹑中风。正如《素问·生气通天大论》云:“大怒则气绝,而血菀於上,使人薄厥”。怒为肝志,悲(忧)为肺志,因能金克木,而肝属木,肺属金,所以可用金之志—“悲”来治疗各种由肝之志—“怒”引起的疾患。当悲伤难忍时,应顺势利导,激起患者痛哭一场,以宣散内郁之结气,达到宽胸抒怀之目的。

恐胜喜。《素问·举痛论》云:“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但是过喜,则可使心神受伤,如《灵枢·本神》云:“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喜为心志,恐为肾志,因能水克火,而心属火,肾属水,所以可用水之志—“恐”来治疗各种由心之志—“喜”引起的疾患。采用突然袭击法,使患者在短促的瞬间内,神志惶恐,使患者当时处于心内空虚﹑思绪紧张﹑神态惊慌﹑表情恐惧的状态,从而使神惮散而不藏之气闭郁而结塞。所以以恐胜喜只是权宜之计,中病即止。

思胜恐。恐使精气却而不上行,反而令气下走,使肾气不能正常地布散,故“恐则气下”,“恐则气乱”。惊恐伤肾,肾属水,惊恐会造成人惊慌失措,甚则气脱于下,二便失禁,重者可造成气脱而死亡。恐为肾志,思为脾志,而肾属水,脾属土,因土能克水,所以可用土之志—“思”来治疗各种由肾之志—“恐”引起的疾患。

怒胜思。思虑过度或所思不遂,导致气留不散,成为气滞或气结。脾在五行属土,脾土主消化吸收﹑主四肢﹑主肌肉。思为脾志,怒为肝志,因木能克土,而脾属土,肝属木,所以可用肝之志—“怒”来治疗各种由脾之志—“思”引起的疾患。即用激怒的方法,使忧思之情感得到缓解。

3 结 果

痊愈68例,好转137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93.18%。

4 体 会

心理状态是脑机能活动的结果,心理问题的发生和发展也是以脑机能的变化为基础的[6]。发生中风后,由于肢体功能恢复的漫长和不确定性,肢体疼痛及障碍带来的痛苦,医疗费用﹑家庭关系等社会因素也困扰患者,同时此类患者平时多心境不佳,情绪不宁,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情绪变化比较剧烈等均可产生无所适从﹑忧愁悲观﹑烦躁易怒的情志改变,进而影响脏腑﹑气血的正常功能而产生抑郁等心理问题。做好中风患者的情志护理可以改善其不良情绪和自我认知,进而提高生活质量。

以强化生活护理创造温暖氛围。在众多人关心的环境中,患者容易摆脱孤独和寂寞,得到精神的安慰和生活的帮助,弥补因残疾带来的不便,建立生活的自信。特别是年轻的偏瘫患者,面对未来,不可避免地产生沮丧和自暴自弃的情绪,为此更需要医护人员的同情和周密的照顾,只有这样,才能使其既正视现实,又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通过瘫痪患者在一起相互启发,增加参与集体活动和回归社会的意识,消除自卑心理。对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在喂药﹑喂饭﹑洗澡﹑处理大小便﹑翻身时不要流露出不耐烦的情绪,这些都有助于患者形成良好的心态。

以循序护理实现渐进康复。随着病情的稳定或情绪的好转,要逐渐使患者理智地对待残疾,鼓励其实现自我,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循序渐进的由药物治疗转为康复训练,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残疾的程度。鼓励中风患者根据病情坚持主动锻炼或被动锻炼,量力而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为重新踏入社会做准备[7]。

以实施健康教育路径提高自理能力减少复发。中风患者仍有复发的可能,积极做好健康教育,做好二级预防,有助于减少或减缓中风病的再发率。中医健康教育路径是将中医特色理论与健康教育相结合,是为满足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制订具有中医特色的个性化的健康教育计划,并予以实施。中风恢复期是向后遗症期过渡的时期,是意识﹑言语﹑运动等功能恢复的关键时期。李奕等[8]研究表明,实施中医健康教育路径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自我效能。中医健康教育路径作为一个动态过程,通过针对性﹑一对一的健康教育,指导﹑督促患者建立正确的生活方式,掌握疾病的相关知识,加强康复训练。

以督导家庭和社会支持促进回归社会。家属的陪伴﹑照顾﹑鼓励可以减轻患者情志不舒状况,可以满足其心理和生理的需要,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资晓宏等[9]的研究显示社会支持(尤其是主观支持及支持利用度)﹑家庭功能状况(尤其是家庭实际适应性)与中风患者的康复,尤其是家庭社会活动能力的恢复具有明显的相关性。良好的家庭﹑社会支持系统及生活满意度对中风患者的全面康复及回归社会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除了要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外,还应加强对其家属的心理疏导,解除家属焦虑不安﹑悲观失望等情绪,督导家庭和社会支持并促进患者回归社会。

[参考文献]

[1] 赵美燕.临床护理健康教育指导[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97-100.

[2] 张静术,于兰.中医情志护理在中风患者康复期的应用与体会[J].吉林医学,2011,32(8):1593.

[3] 何锦坚,雷慧.中医情志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5):122-123.

[4] 高甡.中风后抑郁患者的护理干预[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33):80-81.

[5] 程琳,黄禹峰,段俊国.从五行相胜谈“以情胜情”[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3(1):87.

[6] 邓淑琴.脑血管意外患者恢复期的心理护理研究[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10(3):554.

[7] 王晓燕.中风病人的情志护理体会[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2):197-198.

[8] 李奕,郑玉红,赵国敏,等.中医健康教育路径在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应用研究[J].河北中医,2014,36(12):1880-1882.

[9] 资晓宏,邓云龙,宋治.中风患者康复过程中有关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0,9(1):34.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2814(2016)05-0512-02

[收稿日期]2016-01-08

猜你喜欢

情志中风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调畅情志 远离悲秋
预防中风应做到八要八不要
刘勰“文以明道”中的情志主体论
心理感受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回药失荅剌知丸治疗中风后痴呆的疗效观察
移精变气法在情志病治疗中的运用探讨
中医情志护理在乳腺癌围术期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