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固定架结合克氏针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合并下尺桡关节脱位

2016-04-05谢冰张宏伟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6年4期
关键词:尺骨固定架前臂

谢冰,张宏伟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中央手术室,辽宁 沈阳 110024)

桡骨远端骨折是指桡骨远端关节面3.0 cm之内的骨折,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骨折之一,约占全身骨折的1/6,占前臂骨折的75%[1],尤以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为主,且常合并下尺桡关节脱位损伤。若不能获得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可导致腕关节功能障碍及前臂旋转受限。2013年1月-2016年1月,我院对43例老年桡骨远端骨折合并下尺桡关节脱位患者实施了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克氏针固定术,治疗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3例,男17例,女26例;年龄55~78岁,平均67岁。左腕19例,右腕24例。按照AO分型:A3型10例,B3型9例,C1型11例,C2型9例,C3型4例。均为闭合性骨折,均合并下尺桡关节脱位,尺骨掌侧脱位16例,背侧脱位27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h~7 d,平均 4 d。

1.2 诊断

桡骨远端骨折一般有明显外伤史,多为跌倒时患肢撑地后出现伤腕局部畸形、肿胀和疼痛。合并下尺桡关节脱位时,尺桡骨茎突在同一平面,直尺试验阳性[2],下尺桡关节有挤压痛,尺骨小头处按压有松动感。尺骨小头向掌侧脱位时,尺桡骨远端相互重叠,前臂旋前受阻;尺骨小头向背侧脱位时,可见尺骨小头明显向背侧突出,前臂旋后障碍。X线片示下尺桡间隙增宽,关节面倾斜角度改变。

1.3 手术方法

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C型臂X线机透视辅助下行手法复位,矫正桡骨远折端的短缩、成角及侧方移位,注意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长度的恢复。透视满意后维持复位,自第2掌骨背侧中部与基底部做2处小切口,距离约2.5 cm,钝性分离至骨面,垂直于掌骨钻孔,平行拧入两枚2.5 mm直径外固定针;于桡骨骨折近段5.0 cm背侧作2处小切口,距离约3.5 cm,钝性分离,钻孔拧入两枚3.5 mm外固定针,与桡骨干成45°角。安装外固定杆及外固定夹,使连接杆距离皮肤2~3横指,锁紧外固定夹。C型臂X线机透视满意后,于前臂中立位复位尺桡关节,取一枚2.0 mm克氏针,以桡骨茎突处为进针点,垂直进针,通过下尺桡关节平面,避免损伤神经、血管、肌腱,针尖以刚透过尺骨尺侧皮质为宜。剪短针尾,折弯,敷料包扎克氏针尾及外固定架针孔。Colles骨折腕关节固定于轻度掌屈及尺偏位,Smith骨折固定于轻度背伸及尺偏位,Barton骨折固定于尺偏中立位。尺骨掌侧脱位则固定于完全旋前位,尺骨背侧脱位则固定于完全旋后位。

1.4 术后处理

术后每日消毒针孔,鼓励患者活动手指及前臂肌肉的主动收缩。6周后拔除克氏针,8周后拆除外固定架,加强腕关节功能锻炼。

2 结果

全部病例经6~18个月随访,平均11.5个月,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按Green-O'Brien腕关节评分标准分别对疼痛、功能、活动范围、握力进行评价后计总分[3]。优21例,良19例,可3例,优良率93.0%。

3 讨论

桡骨远端骨折合并下尺桡关节脱位临床常见,如果医师只重视对骨折的处理而忽略了下尺桡关节脱位的诊治,则会导致漏诊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给患者留下永久的功能障碍,主要为前臂旋转障碍及腕部的长期疼痛[4]。必要时可与对侧腕关节正侧位X线片进行对比,或行腕关节CT检查以避免漏诊。

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跌倒时以手撑地,故经常导致桡骨远端骨折,且常有关节面塌陷、移位及伴有下尺桡关节脱位。既往传统的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术要求早期限制前臂旋转而超肘关节固定,往往导致老年人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单纯的外固定也很难达到关节面平整及维持骨折长度;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对于老年人创伤较大,且对骨折周围血运破坏较大,加重了老年人骨质疏松不愈合的风险,且骨质疏松易引起内固定失效,发生长度、成角及关节面平整度丢失;开放手术的切口愈合问题对于一些伴有内科疾病或身体状况较差的老年人也同样不可忽视[5-8]。

综上所述,外固定架结合克氏针的应用具有操作简便、微创、固定效果确切、复位效果满意、并发症较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猜你喜欢

尺骨固定架前臂
肩关节、肘关节及前臂活动范围
前臂完全离断再植术后持续康复护理对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尺骨冠状突骨折的入路和预后
不同类型尺骨近端骨折的内固定选择和疗效分析
无天于上2035(一)
KD407:悬挂器
外固定架应用于创伤骨科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小型犬桡尺骨骨折的PRCL-S5型锁定骨板固定术诊疗
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尺骨鹰嘴骨折
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手部及前臂皮肤缺损47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