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方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2016-04-05陈洪达刘小琼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6年9期
关键词:董氏奇骨性移位

陈洪达,林 佳,刘小琼

(广东省东莞市塘厦医院,广东 东莞 523710)

综合方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陈洪达,林 佳,刘小琼

(广东省东莞市塘厦医院,广东 东莞 523710)

目的:观察综合方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5例采用针刺董氏奇穴、平衡针配合毫刃针及持续移位治疗手法综合疗法治疗。结果:临床控制45例,显效13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92%。结论:针刺董氏奇穴、平衡针结合毫刃针配合持续移位治疗手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董氏奇穴;平衡针;毫刃针;持续移位治疗手法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 KOA)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膝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X线提示膝关节有不同程度的改变。该病好发于中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中患病率高达49%[1]。近年来,笔者采用针刺董氏奇穴、平衡针膝痛穴、毫刃针松解膝部肌筋膜配合持续移位治疗手法治疗KOA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65例均为2010年5月至2O13年5月东莞市塘厦医院针灸科门诊及住院患者。男30例,女35例;年龄45~64岁,平均50.5岁;病程2个月~7年。

诊断标准:参照1986年美国风湿病协会推荐的KOA诊断标准[2]。①膝关节痛发生在就诊的前1个月内;②膝关节活动时有摩擦响声;③X线示膝关节骨边缘有骨刺或唇样增生;④膝关节周围肿胀;⑤晨僵小于等于30 min;⑥年龄大于等于40岁。具备①③或①②④⑤⑥即可诊断为KOA。

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能配合治疗,完成全部疗程。

排除标准:①关节间隙显著狭窄或关节间形成骨桥连接而成骨性强直;②急性关节损伤、膝关节结核、肿瘤、类风湿性关节炎;③合并心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疾病;④年龄大于等于65岁;⑤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⑥未能按计划完成治疗。

2 治疗方法

董氏奇穴[3]及平衡针治疗。取穴定位为肩中穴(后臂肱骨外侧,距肩骨缝二寸五分),灵骨穴(手背拇指与食指叉骨间,第1掌骨与第2掌骨结合处),平衡针膝痛穴[4](肩关节至腕关节连线中点,肱骨下段与桡骨上端连接的结合部内侧缘)。穴位常规消毒后,先针刺健侧的肩中穴、膝痛穴,再针刺患侧的灵骨穴。隔日换成先针刺健侧的膝痛穴、灵骨穴,再针刺患侧的肩中穴,双侧穴位交替使用。如果双膝关节均有疼痛则先针刺左侧的肩中穴、膝痛穴、再针刺右侧的灵骨穴。隔日换成先针刺左侧的灵骨穴,再针刺右侧的肩中穴、膝痛穴,双侧穴位交替使用。采用毫针直刺,根据患者形体胖瘦不同,针深1~1.5寸,针刺完毕后,行平补平泻手法,直到患者针下有酸胀感为止。针刺得气后,令患者活动患侧膝关节,不用电针,留针30~45min,每15min行针1次,每日针刺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1天。

毫刃针治疗。在内侧副韧带、髌骨上下缘、内外膝眼等治疗区域寻找浅层挛缩、紧张的筋膜,取仰卧位,治疗区域用安尔碘常规消毒。医者戴手套用毫刃针(针刃宽0.3~0.4mm,长20mm)在上述有病变的区域筋膜处快速松解,刀口与后正中线平行,进针深度不超过0.2cm,不留针。松解后在针眼处拔火罐,留罐10min,出罐后治疗区域用安尔碘消毒。术后嘱患者注意保暖。毫刃针每3天治疗1次,连续治疗3次为1个疗程。

持续移位治疗手法[5]。①按摩及揉法:术者选用双手拇指指腹,紧贴在患者膝部压痛点上的皮肤,略加压力,从近端压痛点向远侧压痛点,做单一方向的较大范围抹摩手法,按压力度以患者感觉用力而无痛为准,按摩约20s后术者用双手掌根对患者膝部痛点施加一定压力,带动皮肤以下软组织做顺时针方向慢慢划圈揉动约20s。②持续移位手法:术者把右手拇指放在患者膝部压痛点旁边,采取适当的向下(深部)及向外的两种合力,向下用力力度要稍大,另一手握住患者患侧肢体的远端关节并做顺时针或者逆时针转动到最大限度,持续维持此移位状态10s,反复5次。③点压:术者用双手拇指指腹点压患者膝部压痛点,点压力度以患者可忍受为度。每处压痛点点压时间约20s。④捋顺及捏拿:术者用左手拇指指腹按压患者膝部最近端压痛点上,左拇指保留原处不动,右拇指沿着病变软组织走形方向循序向远端捋下,直至病变软组织近端。至尽处后再移动着近端做捋顺手法,速度应稍慢,操作3次,时间约45s。捋顺动作后术者以适当的力度用拇指指腹与其他4指指腹相对捏拿压痛点下的软组织,在适当的时间内一提一放,操作约15s。整个手法5min左右完成。每天1次,在针刺董氏奇穴及平衡针后或者毫刃针松解后进行,连续治疗10 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1天。治疗方法顺序是先针刺董氏奇穴及平衡针后,再毫刃针松解,之后才行持续移位治疗手法,如果当天不做毫刃针松解,治疗顺序则为针刺董氏奇穴后,就进行持续移位治疗手法。2个疗程后总结疗效。

3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拟定。临床控制:疼痛等症状消失,关节活动正常,积分减少大于等于95%。显效:疼痛等症状消失,关节活动不受限,积分减少70%~95%。有效:疼痛等症状基本消失,关节活动轻度受限,积分减少30%~70%。无效:症状与关节活动无明显改善,积分减少小于等于30%。

4 治疗结果

临床控制45例(69.23%),显效13例(20.00%),有效5例(7.69%),无效2例(3.07%),总有效率96.92%。治疗过程中无患者出现不良反应。

5 讨 论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属中医“痹证”、“膝痹”范围。如《素问·痹论》云:“痹在于骨则重,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在于筋则屈不伸,在于肉则不仁,在于皮则寒。”中医本病为本虚标实之证,年老肝肾亏虚,筋骨懈怠,或过劳体倦则致精血不足无以濡养筋骨,此为本虚。而标实则多因受寒或劳累后身体汗出衣着湿冷致风寒湿诸邪侵袭,留滞肌肉筋膜,气血运行不畅,关节失用所致。

《标幽赋》曰:“交经缪刺,左有病而右畔取。”董氏奇穴是董景昌先生创立的独特针灸方法中所应用的穴位。董氏奇穴针灸学原则上避免在局部针刺,提倡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左病治右,右病治左,治病一般采用远处取穴为主。肩中、灵骨是董氏奇穴中常用穴,肩中为董针治疗膝关节炎的特效针,用之可直达病所疏通局部气血,驱邪外出。而灵谷善于补气温阳、补益气血作用极强。肩中、灵骨合用,能行气活络,疏导病灶局部气血,又可补益气血,调动患者自身潜能。

平衡针灸学是以心理、生理、社会、自然相适应的整体医学调节模式,充分利用人体的信息系统(即神经、经络与体液系统)和针刺技术的反馈效应原理,以针刺为手段,选择人体的健侧某一特定穴位,来激发调动自身防卫系统达到自我修复、自我完善、自我调节。膝痛穴是已被证明的治疗膝关节炎的特效针,与董氏奇穴穴位配合使用可以起到相须相使的作用。

毫刃针疗法是将传统针灸的“针”和西医外科的“刀”融为一体的治疗方法,既有刺激穴位、调和气血“针”的作用,又有解除机械压迫,恢复组织功能的外科手术“刀”的作用。现代医学认为[7],所有KOA患者都存在骨内高压和骨内静脉瘀积,而清除瘀积的病理产物,能改善局部血液浓、凝、聚状态,重新调整关节腔内环境,促进关节软骨修复,解除骨内高压,缓解膝关节肌肉挛缩,改善关节功能受限情况,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毫刃针疗法施术于病变的膝关节,在浅层松解病态的肌筋膜,能加快局部病理性废物的去除,从而提高痛阈,达到消肿止痛目的,又有利于组织修复,使局部炎症迅速消退,关节活动功能得到提高,迅速改善临床症状。而且因为仅在浅层松解,不做深层剥离,所以近乎无痛,患者更容易接受。

持续移位治疗手法治疗可松解粘连,放松紧张痉挛的软组织[8],正骨理筋,达到骨入其位,筋入其槽的目的,起到气血畅达,通则不痛之效。还能有效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及组织营养,从而改善膝部肌肉的血液供应,缓解膝关节的症状与体征。

针刺董氏奇穴、平衡针结合毫刃针配合持续移位治疗手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既能调气调血,又能针对病因快速改善病理症状,恢复膝关节的内外力学平衡,纠正骨与关节的轻微移位,促进了膝关节局部筋膜病变修复,从而消除临床症状,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较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常规治疗方法具有取穴少、刺激小、见效快、疗效持久等优点。

因此,针刺董氏奇穴、平衡针结合毫刃针配合持续移位治疗手法综合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

[1] 张乃峥,施全胜,张雪哲,等.膝骨关节炎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内科杂志,1995,34(2):84-87.

[2] BELLAMY N,BUCHANAN W W,GOLDSMITH C H, et a1.Validation study of W OM AC:a health status instrument for measuring clinically im portant patient relevant outcomes tO antirheumatic drug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osteoarthritis of the hip or knee[J].JRheumatol,l988,15(12):1833-1840.

[3] 杨维杰.董氏奇穴针灸学[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2:35-36,60-61,164-165.

[4] 王文远.王文远平衡针治疗颈肩腰腿痛[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58-59.

[5] 柳登顺,赵立连,张剑赤.实用颈腰肢痛诊疗手册[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615-618.

[6]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52-353.

[7] 林凌峰,梁燕萍.电热针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2005,25(10):689-690.

[8] 陈立峰,董丽华.持续移位手法治疗颈腰肢痛200例体会[J].当代医学,2010,16(1):69-70.

R274.398.43

B

1004-2814(2016)09-0913-02

2016-04-29

猜你喜欢

董氏奇骨性移位
董氏奇穴动气针法治疗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后肿胀的疗效观察
董氏奇穴联合透灸法治疗感冒后咳嗽验案
在切脉针灸理论指导下联合董氏奇穴治疗耳鼻咽喉难治性疾病经验举隅
肩盂骨性Bankart损伤骨缺损测量研究进展
再生核移位勒让德基函数法求解分数阶微分方程
大型总段船坞建造、移位、定位工艺技术
Σ(X)上权移位算子的不变分布混沌性
中药治疗踝关节骨性关节炎
克氏针张力牵引固定法治疗骨性锤状指
多指离断手指移位再植拇指2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