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猪屠宰检疫中几种常见非肌肉组织寄生虫病的鉴别检疫

2016-04-05娟尹海峰

兽医导刊 2016年20期
关键词:乳白色罗平县寄生虫病

陈 娟尹海峰

(1.云南省罗平县罗雄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罗平 655800;2.云南省罗平县畜牧兽医局动物卫生监督所,云南罗平 655800)

生猪屠宰检疫中几种常见非肌肉组织寄生虫病的鉴别检疫

陈 娟1尹海峰2

(1.云南省罗平县罗雄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罗平 655800;2.云南省罗平县畜牧兽医局动物卫生监督所,云南罗平 655800)

寄生虫病,一直以来都不受到各界的重视,但对畜禽的养殖发展以及人们的身体健康又有着重要的影响,它是一种慢性病,没有特别的症状,难以发现,多数情况还是在病理剖解和检疫过程中才能被发现,为把好动物防疫关口,杜绝一切可疑猪肉产品上市,我们必须熟练掌握各寄生虫感染猪肉产品的病理性性状。

生猪屠宰检疫;肠道寄生虫病;鉴别检疫

长期以来,由于寄生虫病呈慢性疾病表现,它不像细菌病、病毒病和立克次氏体病那样易造成猪只大批快速死亡而被重视,以至于在生猪饲养管理中常常不被重视,甚至忽视,但这些病又严重影响猪肉产品的品质和养猪业的发展。所以人们有必要认清一些常见的被寄生虫感染的猪肉产品的病理性变化的形态、特征,特别是我们工作在一线的官方兽医,更应该熟悉并掌握,杜绝染疫生猪产品上市。

1 猪蛔虫病

主要寄生于猪小肠内,虫体呈中间较粗,两端较细的圆柱状,体表有横纹,体两侧纵线明显,呈黄白色或淡黄色的大型线虫,死后呈苍白色。虫体长15~35cm。幼虫主要侵害肝脏和肺脏,因而常引起肝、肺的炎症反应和肉芽肿。虫体寄生少时,一般无显著病理变化。成虫通常游离在小肠肠腔中,以小肠内容物为食,夺取宿主的营养,因而肉尸通常消瘦、苍白。寄生多时,肠黏膜有卡他性炎症、出血或溃疡,肠破裂时发生腹膜炎和腹腔内出血。肺脏病变,由于肺组织致密,当大量幼虫在肺内移行和发育时,引起急性肺出血或弥漫性点状出血,进而导致蛔虫性肺炎。肝脏的病理变化,由于幼虫在肝脏内移行引起的肝损伤,常导致肝小叶间质中的结缔组织增生,压迫肝小叶,使肝组织萎缩和硬化,造成局灶性实质性损伤和间质性肝炎。病变轻时,见肝脏表面有淡粉色云雾状的增生斑;继之,在肝脏表面形成乳白色散在的大小不一的斑块,称之为“乳斑肝”,直径约1cm;严重感染的陈旧病灶,由于结缔组织大量增生而使“乳斑肝”更加明显,进而形成乳斑肝性硬变。虫卵的特征,呈黄色椭圆形,卵壳厚,表面粗糙,高低不平,大小为(50~75)☒m×(40~80)☒m。在肠道中检出虫体或用粪便漂浮法检出虫卵即可确证。

2 猪鞭虫病

虫体呈乳白色,鞭状,前部呈细长的丝,约占全长的2/3,后部粗短为体部,约占全长的1/3。虫体长20~53mm,虫卵呈棕黄色,腰鼓形,卵壳厚,两端有塞,长约50~80☒m。本病主要损伤盲肠,其次是结肠,可见肠黏膜充血、肿胀,表面覆有大量灰黄色黏液,大量乳白色鞭虫混在黏液中或叮附在肠黏膜上。严重时引起肠黏膜瘀斑性出血性炎、水肿及坏死,并形成溃疡,产生类似结节虫病的鞭虫结节。镜下可见结节中有虫体和虫卵。

3 猪大棘头虫病

又称钩虫病,主要寄生在空肠中,呈乳白色或淡红色,长圆柱形,前部较粗,向后逐渐变细,体表有明显的环状皱纹,吻突小,呈球形,雄虫长7~15cm,呈逗点状,雌虫长30~68cm,呈宽的螺旋状。生猪感染该虫时,由于虫体的头部侵入肠组织,引起肠黏膜的损伤,可见空肠、回肠黏膜通常有直径1cm左右灰黄色或暗红色局灶性肉芽肿结节,肠壁显著增厚,有溃疡病灶。当虫体吻突穿过肠壁引起肠穿孔,导致肠粘连、腹膜炎以及化脓灶和出血性纤维素性炎症。虫卵长椭圆形,深褐色,两端稍尖,大小为(89~100)☒m×(42~56)☒m,卵内含有一幼虫称棘头蚴。

4 猪颚口线虫病

新鲜虫体呈淡红色,头部呈球状膨大,体前端略粗,向尾部逐渐变细,全身有小棘排列成环。虫体长15~45mm。幼虫经肝脏移行进入胃内发育为成虫,多寄生于胃底部黏膜,以其头部深入黏膜下甚至钻入胃壁,虫体的其余部分游离于胃黏膜表面。虫体寄生的局部组织肿胀发炎,有大量黏液,黏膜肥厚,严重形成溃疡病灶。

5 细颈囊尾蚴病

俗称“水铃铛”、“水泡虫”。近年来,它是生猪感染率最高的寄生虫病,可达50%以上。主要寄生于肝脏、浆膜、网膜、肠系膜及整个腹腔内,肺脏、骨盆也偶有可见,寄生的囊体呈圆形囊泡状,囊壁乳白色半透明,泡内充满透明囊液,囊体由黄豆大到鸡蛋大甚至小儿头大,透过囊壁可看到壁上有一个不透明的乳白色结节,及其颈部和内凹的头节。病理变化主要表现在对肝脏的损伤,肝脏表面有数量不等、大小不一、被厚层包膜所包裹着的虫体,并常融合成大囊泡,从而引起肝脏肿大,被膜粗糙,色泽灰白,由于大量囊泡持续性压迫和六钩蚴的移行,使肝脏呈现出血性肝炎、间质性肝炎、局限性萎缩和硬化,时间长还有纤维素性物质渗出,可继发弥漫性腹膜炎。

6 棘球蚴病

棘球蚴为一个近似球形的囊,一般为核桃大,也有小如豆粒或大于人头,单个或成族存在,与周围组织无明显界限,触摸稍坚硬厚实而有波动感,切开包囊流出无色透明液体,内含砂粒样虫体头节。包囊分两层,外层为黄白色较厚较坚韧的角质层,与周围组织呈镶嵌状态,不易剥离;内层为半透明乳白色菲薄的生发膜。病变以压迫性肝萎缩和肝有不同程度的硬变为特点。具体表现为肝脏、肺脏表面有半球状隆突,凹凸不平,体积显著增大,囊泡周围的实质萎缩,切面呈蜂窝状结构,切开包囊流出无臭、不易凝固的透明液体,液体沉淀后,除不育囊外,在显微镜下可见到许多生发囊与原头蚴。偶见一些缺乏囊液的囊泡残迹,或干酪变性、钙化的棘球蚴及化脓病灶。在屠宰检疫中常可见到肝脏上成族的囊体。

猪的寄生虫病,呈逐年上升趋势,应该引起相关部门注意,加强检疫执法,提高检疫水准,把猪肉食品安全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1] 朱迎春,米志毅,张维,等.屠宰后猪的几种常见寄生虫病的鉴别及处理[J].畜禽业,2004,(12):65-66.

猜你喜欢

乳白色罗平县寄生虫病
在云朵上看尘世
过去(外一首)
养蜂技术与蜂产品知识培训会在罗平召开
文艺冒险
罗平县总工会:联合承办花海马拉松比赛
油菜花开春意浓
藤田嗣治
鱼类寄生虫病诊断与防控(11)
鸡场常见寄生虫病的诊治
猪常见寄生虫病防治措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