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化”措施规范生猪规模场的生产发展

2016-04-05周全华

兽医导刊 2016年20期
关键词:养殖场生猪规范

周全华

(四川省凉山州会理县农牧局畜牧站,四川凉山 615100)

“十化”措施规范生猪规模场的生产发展

周全华

(四川省凉山州会理县农牧局畜牧站,四川凉山 615100)

我国是畜牧大国,畜牧产业已经成为了我国农业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柱,对于广大农民群众自身的收入和利益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近年来,市场低迷的考验和动物疫情防控方面的需求,也为当前畜牧业养殖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生猪规模场生产发展本身作为当前生猪养殖工作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采取更加科学规范的手段,对于养殖场建设管理工作做好落实,这是当前生猪养殖工作中所应该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就从“十化”的角度,探究了规范生猪规模场生产发展的几种不同的措施和路径。

规范化发展;生猪养殖;消毒管理;饲养

1 前言

对于农业经济发展来说,畜牧产业本身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本身也很容易受到多方面外界因素的影响。在生猪规模养殖场生产和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采取更加规范的管控手段,提升相关工作的落实效果,从而提升养殖效能,降低养殖成本,控制疫病发生几率和疫情的整体规模。下文就从生猪养殖场日常管理和发展的几个角度入手,就如何做好相关工作进行了分析和探究。

2 “十化”措施的探究

第一,“科学化”地对于养殖场进行选址建设。在对于养殖场进行选址建设过程中,要对于国家有关的《动物防疫法》和当地相关职能部门的具体规定进行充分考证和现场规划,并且严格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执行选址建设工作。前期建设工作是养殖场生产发展的必要前提。部分养殖户出于对利己、利益、成本的考虑,在前期建设过程中不能采取规范、标准、科学地方式展开选址建设工作,这就导致了养殖场后期出现诸多管理(如排污、疫病传染等)问题的出现。在养殖场管理区、生产区(饲料加工房、猪舍等)的规范化建设上,要对于通风需求、防疫需求、防火需求以及日照需求进行充分的满足。一般来说,朝向的选择上大多采取南北方向位置,偏东西角度小于30°,同时端墙间距大于10m,围墙和猪舍间距大于3m。在前期选址上,要确保选址规范,并且结合当地环境(日照里长、温度、湿度、地理位置等自然条件)进行充分调研,做好养殖场温度和湿度的控制,并规范好朝向,配备相应的供水、供暖、排污、进出通道等相应的设备、设施。只有确保前期选址建设工作的足够标准和规范,这样才能为后期的养殖场发展和生产提供可靠的保障。

第二,“环保化”地对养殖场的养殖环境进行处理。环保化也是生猪养殖场生产发展中所必须重视的一方面内容,在实际的生产管理中需要我们做好充分的防范,提升对养殖场和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效果。在整体养殖场建设和布局的过程中,要科学地进行建设和分区,根据养殖场的实际规模和养殖工作的开展需求,对于化粪池、沼气池、氧化塘、干粪坑等进行合理分区布局建设,严格遵守相关环保标准和条例。

第三,“系统化”地对于养殖场的内部各类设施与系统进行完善。依据实际生产和养殖的需求,要结合实际养殖规模,对于相应的设施进行配套。猪栏设施的设置上,要对于公猪栏、妊娠栏、配种母猪栏、空怀母猪栏、分娩栏、育肥栏、仔猪保育栏进行相应的设施。依据实际的数量限制、进出场规模,对于饮水塔进行设置,并且安装分段闸阀,确保供水系统完善,可以满足日常的饮水、投药、检修的需求。在饲喂设备的设置上,要结合实际的饲喂需求和情况,安置圆形自动落料、方形自动落料以及间息填料的饲槽。另外,结合冬季夏季的气温控制情况,安装相应的通风降温和保温设备。

第四,“体系化”地展开良种繁育控制。针对当前市场对于生猪养殖的需求,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结合参观学习等方式对种猪进行合理的引进,构建一套符合自身养殖规模和特点的繁育体系,以自繁自养的方式,实现对于猪种的优化,提升生猪品种水平,控制养殖成本,并且让各类疫病传播得到更好地控制,这样对于整体养殖效益的提升是非常关键的。

第五,“无害化”地处理病死动物。在养殖场管理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对当地已有或易流行的病毒做好有效地防范,制定适合养殖场生猪安全的防范措施。在日常养殖的过程中,要严格遵照无害处理规定,对病死动物进行及时有效地处理,提升对传染源的控制水平。动物尸体掩埋无公害坑是较为常用的手段,在实际应用中,则要对于掩埋的深度进行控制,避免污染地下水。

第六,“合理化”地进行日常饲养管理工作。结合相应的免疫需求和疫病防控工作的要求,对于饲养的配方进行合理的调整,提升饲养工作的科学性。在饲养过程中,依据不同的防疫需求,对于添加的药品、配料进行合理的调整,并且饲养人员要定期地对生猪进行检查,对饲料配方进行相应的改进提升,提高饲养工作的合理性。

第七,“循环化”地处理沼气,提升环保效果。循环化思想理念是对于能源进行充分利用,减少污染和资源浪费的一个重要思路。在生猪养殖场,可以建设相应的沼气处理配套设备,对于猪粪等排泄物利用沼气化处理的方式,可以为养殖场提供一定的能源方面的供应,同时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和影响,这对于当前生态、环保养殖理念的推进和实施是非常有效用的。

第八,“标准化”地做好档案资料的整理。针对于养殖场内部生猪的管理上,要引入标准化的档案管理理念。对于生猪免疫、消毒、药品采购、配种等都要进行全面的登记和记录。这样可以更好地对于生产的过程进行规范,同时为各类检查工作的开展提供相应的溯源基础和资料,确保相关工作的开展有备可查。

第九,“日常化”地进行消毒处理。消毒工作的开展,要提升对其重视程度,并且将日常化的理念进行应用。依据养殖场的具体情况,合理地对消毒用药品进行选择。养殖人员要要对于内部的通风情况进行保证,以良好的空气流通条件保证消毒效果。例如,在对寄生虫病进行防范的过程中,消毒中所选择的药品就要进行严格的筛选,同时对于采购厂家信誉和药效进行充分调研,从而确保消毒工作的实用效果。另外,在对于环境卫生的保证上,要定期进行检查,同时严格执行相关卫生管理条例,确保养殖场内部卫生环境条件。

第十,“程序化”执行防疫工作。免疫工作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重要的基础性养殖管理工作。依据自身养殖场的实际情况与养殖生产需求,制定免疫的相关程序,并严格执行。对生猪健康情况进行明确,做好全方位的记录。免疫工作的开展是一项长期具体的工作,只有提升重视程度,积极地进行有效培养,这样才能对于疑似病例进行全面解决,提升免疫工作效果。在管理中,要做好隔离控制,对于患猪要进行单独治疗和隔离,并定期做好消毒。养殖人员也要具备较强的消毒理念,在日常管理中积极落实好消毒工作,并且选择具有较强可靠性的安全产品并经常交替使用不同的消毒药品。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生猪养殖场规模化发展需求来说,规范一直是整个生产发展工作中的重要一部分内容,同时也是相关工作开展的重要原则。在展开相关工作的过程中,我们要将“十化”措施进行更好地贯彻和落实,并且结合猪场实际情况,引入更加积极、规范、科学、有效地工作思路和策略,力求最大限度给予养殖场的建设发展提供更加全面地保障,为我国畜牧业健康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1] 吴良政,向耘,刘建和.贵州松桃县生猪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中国畜禽种业,2016,(9):7-8.

[2] 翁木森.安溪县生猪养殖面源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6,(16):185-186.

[3] 彭永胜,唐世翠,彭吉艳.养殖业的环境污染及综合治理措施[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5,(11):61.

猜你喜欢

养殖场生猪规范
生猪中暑的诊断及治疗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生猪贴“秋膘” 管理要跟上
PDCA法在除颤仪规范操作中的应用
来稿规范
入伏后,怎样防止生猪中暑
生猪 广西生猪自成一极
规模化养殖场猪的繁殖障碍发生原因与防制
新建规模养殖场的环保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