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场“高热病”混合感染的综合防治措施

2016-04-05叶秀锦李建杰薛彩蓉

兽医导刊 2016年18期
关键词:热病头份圆环

叶秀锦 李建杰 薛彩蓉

(广东省湛江市动物疫苗供应站,广东湛江 52400)

猪场“高热病”混合感染的综合防治措施

叶秀锦 李建杰 薛彩蓉

(广东省湛江市动物疫苗供应站,广东湛江 52400)

在当今的养猪生产中,疾病呈现出多发趋势,其中猪繁殖呼吸综合征、猪Ⅱ型圆环病毒感染、猪细小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等病毒性疾病的流行依然非常严重,是传染性疾病的主体。副猪嗜血杆菌病、猪链球菌病、猪气喘病、猪附红细胞体病等是当今猪群中的主要细菌性疾病,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丹毒、猪肺疫、猪圆环病毒病对肥育猪的威胁在许多地区有抬头趋势,这些致病菌在猪群的发病致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猪;高热病;防控措施

1 多病原混合感染——“高热病”

1.1 病因

人们常说的“高热病”是多病因混合感染,病毒主要以经典PRRSV、高致病性PRRSV混合PCV-2为主,继发的细菌感染为副猪嗜血杆菌、猪附红细胞体等病原,因此奉病在临床上是一种典型的混合感染。

1.2 PRRSV变异机制

(1)场内存在猪PRRSV的毒株变异:PRRSV具有易变异的特点,自从2006年春在我国江西,湖南,安徽等省出现高致病性蓝耳病,即所谓的“猪无名高热综合症”,近些年来,在许多发病猪场可同时分离到有不同的PRRSV病毒毒株或亚群,既有疫苗毒株、也有歼毒的变异毒株,使蓝耳病毒株更加混乱。

(2)由于猪群感染猪瘟、圆环病毒Ⅱ型、伪狂犬病毒、霉菌毒素等免疫抑制性疾病,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使毒株在有免疫抑制猪的体内长期增殖,诱导PRRSV毒株变异的发生。

(3)PRRS免疫程序不合理诱导PRRSV毒株变异。

(4)应激因素作为“高热病”的导火索,导致猪群疾病的暴发(关键)。

1.3 流行特点

当采油井井底流压一定时,为了保持地层压力稳定,注水井必须保持在一定压力下进行注水。当注水井吸水能力下降时,为了保持注采平衡,也应提高压力进行注水。通常情况下满足注采平衡与压力平衡的注水压力不会超过油层的破裂压力,否则容易形成贯通注采井底的长裂缝,引起油田含水上升加快或出现暴性水淹。

本病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呼吸道是该病的主要感染途径,另外可通过配种、分娩等接触传播以及垂直传播。对猪场来讲,引种不当是导致本病流行的主要原因。感染公猪精液带毒可导致公猪精子出现畸形,通过授精传播。怀孕母猪和保育仔猪是主要易感群体,且发病率高,病死率也高。其他阶段的猪多以散发为主。冬春季节是高发季节,感染猪群在没有继发感染的情况下,猪群一般不会发生。

1.4 主要症状

怀孕母猪体温升高达42~43℃,高热稽留,食欲废绝,眼睑红肿,后期发青,呼吸急促,咳嗽,流鼻涕,怀孕母猪大量的流产,产死胎、木乃伊胎,弱仔,病死率很高。公猪感染后性欲减弱,精液质量下降,排精量减少。

保育仔猪高热稽留,挤堆,不愿走动,食欲降低,生长发育不良,渐进性消瘦,皮肤苍白贫血、有的皮肤充血、有针尖大出血点,双眼肿胀,有的仔猪耳朵或身体末端皮肤发绀发紫。病猪咳嗽、气喘,腹式呼吸明显,被毛凌乱,关节肿胀、跛行。有的有神经症状,表现为角弓反张、转圈、划水状、四肢瘫痪无力。眼睛红肿,有时发青,眼屎增多。个别排黄绿色腥臭稀粪,病死率极高。有的先便秘,粪便呈羊粪状,后腹泻,排黄色水样稀粪,病死率高达80%,继发感染非常明显。

生长猪发病率相对较低,表现出明显的腹式呼吸,生长速度非常缓慢,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症状,病猪眼睛肿胀,分泌物增多,眼角有泪斑。生长育肥阶段的猪群个体差异非常明显,生长很不整齐,生长猪表现出皮炎,皮肤形成红色丘疹。

1.5 主要病变

肺衰竭萎缩,有纤维素性渗出,主要病变特征表现为间质性肺炎或大叶性肺炎,并伴有卡他性肺炎区、心包积液,心冠脂肪黄色胶样浸润;全身淋巴结肿大;肝脏肿大、坏死,胆汁浓稠;脾脏肿大变黑,特别是脾头肿大非常明显。肾脏肿大、苍白、有白色坏死灶,肾髓质周围组织水肿;胃在靠近食管区有大面积溃疡灶或出血,严重的病例可造成胃黏膜出血、溃疡,肠道出血溃疡;脑水肿出血。

2 猪“高热病”的防控措施

(1)增强机体自身免疫功能,加强饲养管理,强化营养,提高机体自身免疫力。提高机体免疫力特别是要提高机体的营养水平,选用优质、全价、营养均衡的日粮,保证机体对维生素、微量元素、氨基酸的需求。

(2)对发病场的防治措施。加强环境消毒,严格控制人员、猪只流动,扑杀病猪,封闭发病猪舍,全面实行带猪消毒,以防疾病的扩散和蔓延。

(3)疫苗接种:对假定健康的猪群,全场采用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疫苗1头份进行紧急免疫。一猪一针头,10d后用指圆环病毒疫苗1头份紧急免疫,一猪一针头。

(4)药物防治:全群公母猪、保育猪饲料添加敏感药物连用五天,如10%阿莫西林1000ppm、10%泰乐菌素1 000ppm以及一些有效的预防感冒的中药制剂。

(5)免疫程序(汉供参考,要结合本地区、本场的具体情况而定)

公母猪免疫程序:蓝耳活苗2头份,头(产前45d);圆环苗产前3~6周免疫2头份/头;猪伪狂gE缺失疫苗2头份/头(一年三次);猪瘟苗3头份/头(一年三次);口蹄疫苗2头份/头(一年三次)。

仔猪免疫程序:7日龄:蓝耳弱毒0.5头份/头,11日龄:猪瘟苗l头份/头,28日龄:圆环苗1头份/头;50日龄:猪瘟苗1.5头份,头;60日龄,口蹄疫苗1头份/头;70日龄:猪伪狂犬苗l头份/头。

总之,多病原混合感染的预防能反映出一个猪场的管理水平,核心就是要有一个好的团队,一批高素质的人才,满足猪生长的基本需求,保证猪能吃好、住好,做好猪只的预防保健,时刻牢记“养大预防、防大于治、防治结合”的方针,根据本场的情况制订合理的免疫保健程序,做好消毒工作。当前猪场流行的疾病多是混合感染,疾病预防的重点是综合预防,不要单纯注重某个疾病忽略其他疾病的预防,管理者的的思维决策是关键。

[1] 郑润俊,金俊杰,蒋安华,等.多病原混合感染引发生猪高热病的血清学调查与分析[J].畜禽业,2011,(7):54-55.

[2] 曹金荣,赵振国,关丽静,等.猪高热病”混合感染”的特点及防控措施[J]. 吉林畜牧兽医,2011,32(1):17-18.

猜你喜欢

热病头份圆环
加权全能量最小的圆环形变
猪圆环病毒病的发生、诊断和防治
一例鸭圆环病毒病的诊断
浅谈“热病可灸”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on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lectroacupuncture on Oral Oxycodone Hydrochloride Prolonged-Release Tablets Related Constipation
秋季要注射疫苗防猪患乙脑
圆环上的覆盖曲面不等式及其应用
中西医结合防治猪高热病
猪高热病的临床诊断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