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转型背景下图书馆发展策略研究

2016-04-05孙秀娟

广西教育·C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高校转型应用型大学发展策略

【摘 要】分析应用型大学转型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现状,提出从服务理念、馆藏资源、人员素质三个方面着手,抓住先机,主动转型、尽早转型,发挥图书馆文献信息中心的作用,为学校的转型发展提供支持。

【关键词】高校转型 应用型大学 图书馆 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2C-0117-03

2014年上半年,国家做出了对中国高等教育进行调整的决定,根据该决定,2000年之后近700所“专升本”的地方本科院校将逐步转型,做现代职业教育,重点培养工程师、高级技工、高素质劳动者等。改革完成后,将有1600-1700多所学校转向以职业技术教育为核心;同时,在培养模式上,这些高校将淡化学科,强化专业,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如此一来,中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高校比重将从现有的55%提高到70%-80%。建设应用型大学,培养社会急需人才的要求由来已久,社会呼声一直很高,这个决定的出台,意味着2000年之后升本的高校别无选择,要生存,要发展必须尽早做好转型准备,尽快实现向应用型大学转型。高校转型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办学定位、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师资配备、教学资源等方方面面。图书馆是高校中最重要的资源中心,承担为教学与科研提供信息资源保障的作用,图书馆与教学、科研共同构成了高校的“三大支柱”。在高校转型过程中,图书馆的转型必须及时跟进,甚至要先于各院系的转型,提前为服务学校转型发展做好准备。

一、应用型大学转型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现状

应用型大学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办学目标的大学,从宏观上理解,应用型人才就是当下社会上急需的人才,是具有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并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能够为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的高素质劳动者。应用型大学要从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出发,从当地的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强调为属地培养人才、培养特色人才、培养适用人才。应用型大学培养的人才,应该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专业能力,同时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与研究型、职业型高校相比,应用型大学培养的人才动手能力强于研究型人才,理论基础和专业能力高于高职类人才。作为高校“三大支柱”之一的图书馆,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负有基础性的责任和义务,承担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高质量文献信息服务的任务。当前面临转型的大部分高校是近年来从专科升格为本科的高校,由于升本时间较短,基础较差,这些高校的图书馆大多与应用型大学对图书馆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

(一)服务理念陈旧,服务手段落后。目前面临转型的高校由于升本时间不长,在图书馆服务与管理方面还遗留较多的专科学校的影子。主要表现有:第一,理念陈旧,将图书馆定位为图书资料库,将文献信息服务定位于书刊“取阅借还”的被动单向型推送服务层面;第二,手段落后,多数图书馆由于经费及人员等原因服务手段还停留在手动服务的层次,虽然大部分高校都建成了网络化的图书资源管理系统,但大部分管理系统都需要工作人员进行手动操作,服务内容基本局限于查、阅、借、还的操作,还无法实现无人值守的自动化、个性化、智能化、全地域、全天候的以知识服务为核心的文献信息服务。

(二)文献质量偏低、馆藏结构失衡。由于面临转型的高校多是从专科升格而来,原本馆藏资源在数量、质量方面就很薄弱,而升本后又面临教育管理部门的各种办学条件及教学水平的评估。在各种评估中,图书馆藏书量是一项硬指标。如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指标中明确规定,生均图书标准为100册,生均年进书量标准为4册,根据这一标准,一所办学规模为1万人的高校,在接受评估时其图书馆藏书总量要达到100万册,同时年新增图书要达到4万册。为了顺利通过评估,图书馆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大馆藏总量。而新升本的高校大多存在升本后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办学经费紧缺等问题。在缺少资金、时间紧迫的双重因素制约下,图书馆往往被迫采取牺牲质量保数量、牺牲层次保规模。这种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层次、结构和文献质量。此外,应用型大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根据市场需要办学,即应用型大学要根据社会特别是本区域内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来设置其开设的学科专业,因此在向应用型大学转型过程中,对原有学科专业进行较大幅度的调整是在所难免的。图书馆原有馆藏资源与调整后的学科专业无法匹配,许多文献资料成为死文献、废资料;再有,与普通本科学校不同,应用型大学强调培养理论基础扎实且应用实践能力强的人才、培养为地方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的人才,学校的教学与科研同样体现出对理论与实践的双重追求及明显的地方特色。在这种情况下,原有馆藏资源已经难以满足应用型大学的要求,馆藏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三)人员配备不足,业务素质偏低。多数学校将图书馆作为教辅单位,在人员配备等方面没能够给予足够的重视,多数高校图书馆在人员数量及人员的业务素质方面存在短板。另外,一些新升本高校为了满足扩招需要,升本后大量引进新教师,一些引进教师的家属在学历及专业方面无法适应一线教学工作,在这种情况下,相对轻闲又不失体面的图书馆成为安置引进人员家属工作的首选部门。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图书馆人员业务素质的压力。图书馆人员数量及素质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图书馆信息资源中心作用的发挥,无法满足应用型大学的要求。

二、适应大学转型图书馆提高文献信息服务能力的策略

在高校转型大背景下,图书馆要以应用型大学对文献信息服务的要求为标准,更新服务理念与服务手段,优化馆藏资源质量与结构,提高人员素质与能力,积极转型、主动转型,主动适应应用型大学的要求,发挥文献信息中心作用。

(一)更新服务理念,升级服务手段。目前面临转型的高校多数是2000年之后新升本的高校,与老牌高校相比,这些高校办学条件、师资条件、管理经验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为了适应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配合学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这些高校图书馆要从为教学服务、为科研服务、为学生发展服务、为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的高度对图书馆的服务与管理进行优化与改革,构建和完善文献信息服务体系。首先,要更新服务理念,引入现代技术手段,改被动式的单向推送服务为主动式的双向互动服务;改基于固定时间地点的本地服务为全天候的无缝的泛在服务;改普适性大众化服务为针对性个性化服务;改基于取阅借还的单一服务为基于知识网络的综合服务;改条块分割式服务为一站式服务;改基于手工操作的传统服务为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服务。深化服务层次、拓展服务范畴。第二,要从教学、科研及学习实训等需要出发,主动介入教学科研及实训工作,根据学校的学科设置、承担科研项目情况及学生实践能力训练需要提供有针对性的专业化、智能化和体现地方特色的文献信息服务,真正发挥图书馆文献信息中心的作用。

(二)优化馆藏结构,提升资源质量。馆藏资源是图书馆开展文献信息服务的基础,没有优质、适合、充足的馆藏资源,高质量的文献信息服务就是一句空话。为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对文献信息服务的要求,要在馆藏结构与资源质量上下工夫,按照上规模、保质量、重实践、尚应用、求特色、接地气的目标进行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为高质量的文献信息服务奠定坚实的基础。

1.上规模、保质量。应用型大学强调培养人才具有一定的科研创新能力和较强的应用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教师和良好的科研环境是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前提。应用型大学的学术氛围和科研环境对科研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至关重要,在这方面图书馆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提供良好的文献信息服务。内容丰富数量充足的文献资源是科研工作的基础,只有具备了相当数量与较多种类的文献资源储备才能满足应用型大学多学科、多专业、多层次科研活动的需要。严谨、准确、权威、能反映本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文献资料是科研活动的保障。转型过程中,图书馆既要重数量更要保质量,避免出现一方面拥有数量庞大的文献总量,另一方面却无书可读的局面。另外,应用型大学在办学上具有强烈的市场意识,根据社会对人才需要的实际情况进行学科设置和课程安排,根据社会所需要的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对人才状况确定培养目标。因此,应用型大学的学科设置、课程安排及人才培养模式都要对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变化做出快速反应,因此,应用型大学的学科与专业设置一般变动会比较频繁。为了能与学科专业设置相适应,作为文献信息中心的图书馆必须保证文献资源的更新率,根据服务对象、服务需求与服务内容的变化对馆藏资源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保证文献资源与学科与专业设置的对应关系,保证文献资源反映最新的研究成果。

2.重实践、尚应用。对应用性教育的特别强调与重视是应用型大学不同于普通本科大学的最重要特征。应用型大学根据经济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情况,特别是本区域对人才需求的情况确定本校的学科及课程设置和教育教学模式的选择。与之相适应,应用型大学的文献资源也要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状态与趋势相适应,根据经济与社会发展情况构建文献资源,并且图书馆应该准确把握经济与社会发展特别是当地经济发展的趋势,提前介入,保证文献资源的前瞻性。另外,应用型大学在关注学生的学术性与基础性的同时把学生动手能力、应用实践能力培养作为教学的着眼点,对实践能力、应用能力的关注决定了应用型大学的图书文献资源要与实践教学匹配,具有较强的切合性、直观性,对实践教学具有指导作用。以学校的实践课程设为参照,围绕实习实训教学环节构建文献资源。适当增加包括行业生产流程、操作规程、产品标准、工艺方法等具有实践指导作用的技术性技能型文献以及关于新产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趋势等具有创新指导作用的情报性创新型文献,追求文献资源的实践应用价值。形成稳定与动态兼顾、理论与实践并重、门类与内容丰富、情报与技术新颖的文献资源体系。

3.求特色、接地气。从国家对高等教育的调整规划看,面临转型的高校以地方性高校为主,立足本土、服务地方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应用型大学围绕地方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开展科研活动、为地方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培养有用之才的办学特色。这种培养对象的地域性、研究领域的地域性和服务范围的地域性特征,也就决定了应用型大学图书文献需求具有地域性特征。为此,转型期高校的图书馆在文献资源建设时要注意研究属地的风土民情、历史沿革、人文地理、物产资源,广泛收集储藏有关本区域的文献资料,主要包括地方史志、事记年鉴、学术论文、民间文学作品及其他反映当地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信息的数字化电子文献,构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接地气的本地化馆藏资源。这样的资源体系才能为应用型大学植根地方服务,为周边的科研与教学工作提供有特色、接地气的文献信息服务。

(三)提高人员素质,提高服务水平。《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第一条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高等学校图书馆的工作是学校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校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应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相适应,其水平是学校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志。”人员配备不足,业务素质不高,不能满足智能化、信息化文献信息服务的需要,是当前大部分向应用型大学转型高校图书馆人员配置的基本状态。这与应用型大学对图书馆所提出的高质量、高水平的文献信息服务要求不匹配,无法满足应用大学教学、科研工作的需要。在较短时间内,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提高人员素质,提高服务水平,为应用型大学的教学与科研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文献信息服务是图书馆的当务之急。

一方面,图书馆工作人员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服务技能的训练,提高现代文献信息服务能力。一是要有扎实的文献信息服务理论基础,以扎实的理论指导具体工作;二是要熟练掌握文献分类与检索、文献整理与修补、书目归类与分储、文献参考与咨询等传统条件下的图书文献服务基本技能;三是要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学习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努力成长为具有扎实专业知识背景和娴熟的文献信息服务技能的学术型、复合型馆员,提高现代情报信息服务能力。传统的文献服务技能已经无法满足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文献信息服务要求,取而代之的是计算机操作技能、数据库检索与利用技能、网络资源搜索、定位、导航与下载技能、数据文献的二次加工技能。信息化环境常常使人们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信息资源越来越丰富,人们拥有巨大的信息源,同时人们获取所需信息的准确率越来越低,用户被围困于信息的汪洋大海之中,很难有效地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优秀的馆员可以针对学科教学与科研需要,对庞杂的信息进行梳理与整合,形成更高层次的综合文献信息资源,为教学与科研工作提供高质量文献信息。这些技能是现代化图书馆对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也是图书馆履行为应用型大学教学与科研服务职能的基础。

另一方面,要转变观念、准确定位,摒弃图书馆为“教辅”部门的观念,致力于建设研究型图书馆、教学型图书馆。应用型大学对文献信息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这些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需要对图书馆在学校发展中的地位、文献信息服务内涵进行重新定位。应用型大学图书馆工作人员不再只是负责书刊上架、下架、倒架、借书、还书的图书管理员,而是文献信息的管理者、组织者、开发者和读者的向导与参谋。其身份将由图书保管员转变为文献资源管理员,这种改变是一个质的飞跃与进步,就如同一个人由能够把钢琴保管得干净整洁到能够利用钢琴演奏出美妙的乐章。这种转变使图书由管理的对象转变为实现文献信息服务的工具与资源,图书馆则由图书文献的仓库转变为情报信息中心和教学与科研的阵地。

总之,高校转型是一个系统工程,主动适应应用型大学的需要,提高文献信息服务能力是作为高校文献信息中心的图书馆唯一发展之路。应用型大学培养具有深厚理论基础和较强创新能力的实践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为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定位客观上要求图书馆提供与之相匹配的文献信息服务。对于图书馆来说,服务理念是先导、馆藏资源是基础、人员素质是关键。在向应用型大学转型的背景下,图书馆必须明确职责,认清形势,在服务理念、馆藏资源、人员素质三个方面着手,抓住先机,主动转型、尽早转型,使图书馆成为名副其实的文献信息中心。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副部长鲁昕3月22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4”上的讲话[EB/OL].(2014-03-27)[2015-06-02].http://www.sclsedu.gov.cn/lsax/newsInfo.aspx?pkId=1491

[2]武金渭,许淳熙.没有一流的图书馆办不成一流的大学——试论高校图书馆与学校发展的关系[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1(3)

[3]王尧,黎黎.高校图书馆在学校转型中的定位与策略[J].图书馆学刊,2013(11)

[4]王建远,高翔,张晓民.以水平评估为契机,优化应用型大学图书馆藏书结构[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2)

[5]潘懋元.什么是应用型本科?[J].高教探索,2010(1)

[6]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EB/OL].(2014-03-27)[2015-06-02].http://www.sclsedu.gov.cn/lsax/newsInfo.aspx?pkId=1491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886/201010/xxgk_110215.html

[7]赵国忠,帕提曼.高校图书馆新馆建设与服务模式转型[J].图书馆建设,2014(2)

[8]孙秀娟.网络化信息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策略研究[J].贺州学院学报,2012(12)

[9]谷爽.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服务转型与创新[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西部区域创新环境质量评价、监测与空间差异研究”(71273209)

【作者简介】孙秀娟(1969— ),女,硕士,贺州学院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图书情报。

(责编 卢 雯)

猜你喜欢

高校转型应用型大学发展策略
高校转型背景下的跨文化应用型人才培养
应用型大学视域下大学生诚信问题研究
应用型大学《会计信息系统》校企合作课程研究与实践
应用型大学背景下建筑学导师工作室教育模式研究
校企合作机制下的应用型大学的多媒体应用技术课程改革与实施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在线视频用户付费的商业模式研究
形成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体育竞技能力发展
浅谈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
民办高校大学英语师资队伍优化改革